兰陵公主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哥哥气死?连最后的遗愿也未能满足 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哥哥气死?连最后的遗愿也未能满足 2021-04-25 00:37:53
长公主刘嫖生理需求旺盛 丧夫后养男宠求欢
早年,身边有一位特殊的亲戚,按血缘关系她首先是刘彻的亲姑姑,按姻亲关系她又是刘彻的丈母娘(她的女儿阿娇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她就是西汉皇室有名的长公主刘嫖,也有根据封地称其为的,汉武帝时期又称其为窦太主。刘嫖出生很高,她是有史料记载的两个女儿中的一位,还是汉文帝和窦唯一的亲生女儿,唯一的同母姐姐。 刘嫖凭借着自己的特殊身份,在汉景帝和汉武帝初期的西汉政坛上发挥了极其特殊的作用,刘彻之所以能够以非长子的身份登基称帝,与他这位姑姑的帮助关系极大,可以说,是她和汉武帝的母亲,这两个女人共同托举,将刘彻推上了宝座。网络配图 可“花无百日红”,当刘嫖的母亲窦太后去世之后,早就想脱离控制的刘彻和他的母亲王娡,便不再像从前一样处处礼让刘嫖了,随着女儿被废皇后之位,刘嫖在宫中的地位就大大降低了。 恰逢此时,他的丈夫陈午去世,50岁出头儿的刘嫖,寡居在家,生活非常寂寞,想想自己几十年为了权,为了利的争斗,到如今人生已经过去大半,剩下的时光不就是要及时享受生活吗?于是,她决定接下来的时光要多为自己而活,就这样,在府中已经养了五年的养子董偃进入她的视线。 这董偃是一位卖珠女的儿子,因长相俊美,性情乖巧深得公主喜爱,收养在府中,让他学习各种才艺。陈午丧事期间,董偃帮窦太主解决了很多事情,事后又天天陪伴在公主左右,帮助其消愁解闷,深得公主欢心。馆陶公主年龄虽大,但从小养尊处优,保养极好,岁年过半百但看上去却像三十几岁的少妇一样,所以,看到董偃的活力他打心眼里喜欢,于是,便谋划起了与董偃长相厮守,共赴巫山的主意。网络配图 据野载,有一天晚上,馆陶公主先把董偃安排到后花园的一间房中,并安排其他人为董偃沐浴更衣。青春且充满活力的董偃,沐浴更衣后,姿容更胜,将馆陶公主更迷得春心荡漾。她将董偃领进内宅,安排了丰盛的美酒佳肴,董偃见公主如此招待自己,又看四周都是丫鬟林立,便感到拘谨,。馆陶公主屏退左右,只留二人在场,推杯换盏,几杯酒下肚,董偃便逐渐应对自如起来。馆陶公主见时机成熟,便端起自己的酒杯喝了半口酒便假装被呛,将口中之酒吐回杯里,并顺势递给董偃娇媚地说道:“董偃,你能替我饮了这杯残酒吗?”董偃非常聪明,见公主此举是在试探自己,便赶忙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馆陶公主见此情景,知道今晚之事成矣!便佯称,有些头晕,需要到里面卧室躺会儿,董偃自然知道其中意味,赶忙半搂半抱着公主进入内室,一个久经沙场,另一个是血气方刚,水到渠成,自然成就了好事…… 此后,长安城内董偃的称呼便逐渐变成了“董君”,他利用馆陶公主的影响结交了很多。二人为了使关系明确,便想办确汉武帝的认可。后来有个叫爰叔给董偃献计,让太主称病,汉武帝听说姑姑病了,便亲自过府探病,借此机会,馆陶公主表达了丈夫已死,自己孤胆无趣,想要和董偃度过残生的意愿,汉武帝因为陈阿娇的事,觉得亏欠姑姑,又见董偃为人乖巧,长得不错,也就顺势答应了。网络配图 从此,董偃就正式成了公主府上的“主人翁”。后来,还一度成为汉武帝很喜欢的玩伴,据说,被借一次汉武帝打算宴请馆陶公主和董偃的机会,给劝谏了,汉武帝觉得东方朔指出的自己这样与董偃只知玩乐,丢失了建功立业的时光,是很有道理的,竟从此开始逐渐冷落了董偃。后来,只有三十岁的董偃竟突然死了。其死后没几年,窦太主也死了,她临死前遗言不愿与其前夫陈午合葬,而要求与情夫董偃合葬于霸陵。 对此,《汉书.东方朔列传》指出:“是后,公主贵人多逾礼制,自董偃始。”人们也多认为,是窦太主开启了公主养男宠的坏风气,她被认为是后世公主贵人做越礼之事的开始。但以今天观点来看,不论男女丧偶后,另行嫁娶是符合人道,符合法律规定的,因此,只能说封建思想的束缚果然是该批判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宣皇帝司马懿只在卤城之战中正面输给诸葛亮一次 为什么此后就“畏蜀如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直是用“龟缩战术”挡住了。但实际上司马懿最初是想与诸葛亮正面交战,但是在卤城之战中被打出了“畏蜀如虎”的阴影,所以此后才龟缩不出的。 不过让感到奇怪的是,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司马懿只在卤城之战中正面输给诸葛亮一次,为什么此后就“畏蜀如虎”,宁可受奇耻大辱再也不敢与诸葛亮正面交战呢? 司马懿最擅长的战法是示敌以弱,声东击西,抓住破绽,急速绝杀;平定孟达、公孙渊、王凌乃至“高平陵之变”都是如此。在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也是示敌以弱,寻找诸葛亮的破绽。 司马懿发现围攻祁山的诸葛亮主力暴露出了破绽,司马懿便留下郭淮、费耀率少数人马防守大本营上邽并吸引蜀汉军,自己则率主力快速救援祁山的曹魏军,准备打诸葛亮个出其不意。 但司马懿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部署早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于是诸葛亮用“示敌以弱,声东击西”的战法成功地骗过了司马懿,突袭上邽并取走了曹魏的大部分军粮,是为“上邽割麦”。 上邽割麦后,司马懿便失去了战场主动权。为了诱使司马懿主力赶来与之交战,诸葛亮主动放弃上邽回撤。上当的司马懿果然放弃继续进攻祁山的蜀汉偏师,率主力与诸葛亮在卤城相遇。 在卤城的正面交战中,诸葛亮大败兵力和兵种都占据优势的司马懿,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但由于补给不力,获胜的诸葛亮被迫退兵并在撤退时干掉了曹魏大将。 纵观整个卤城之战,司马懿几乎处处都输了诸葛亮一筹。在战场指挥上,诸葛亮用司马懿最擅长的战法击败了司马懿。在军队战斗力上,兵力和兵种都处劣势的蜀汉军正面击败了曹魏军。 综合来讲,通过卤城之战,司马懿意识到无论是战场指挥能力还是军队战斗力,自己都不如诸葛亮,而且短期没有改进的可能。此后司马懿便“畏蜀如虎”,只用龟缩战术对付诸葛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