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吏治清明固然重要,但是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树立怎样的国策,给今后的国家和社会打下什么样的基础。
唐太宗刚刚登基后不久,君臣之间就曾经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唐太宗回忆道:当初我对说大乱之后不易大治。
魏征不同意我的意见,认为大乱之后反而容易治理。
就像危难当头,人都想求生,怕乱就盼望稳定,希望治理就容易调教。
魏征说的就是“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的道理。
他还提出著名的治国原则,那就是“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
也就是说统治者怎样对待百姓,百姓就会怎样对待君主,这是相对应的,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所以,如果实行以德治国的国策,就一定会成为文明高尚的泱泱大国。
网络配图 在座的大臣们都觉得魏征说的是书生之言,按照他的意见办,国家必定大乱。
但是,唐太宗却听进去了,,确立“以德治国”的基本国策,力行不倦。
其实,唐太宗内心并不踏实,他总觉得善人治国,少说也得百年才能成为文明之邦。
因此,他做了长期坚持的思想准备。
但是,结果让他大感意外,只过了短短几年,就实现了天下大治。
贞观七年,唐太宗回顾这场决定国家走向的大论战时,说道:“贞观初,人皆异论,云当今必不可行帝道、王道,惟魏征劝我。
既从其言,不过数载,遂得华夏安宁,远戎宾服。
”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谦虚的唐太宗把这个功劳全都归于魏征,说幸亏有了魏征这位“良工”,才将他这块“石头”雕琢成为美玉。
推善与人,真君子也。
唐太宗的这番表现,本身就是以德绥远的典范。
“以德治国”是当政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怎么才能真正落实于行动之上,而不是流于粉饰太平呢?唐太宗给后人做了很好的榜样。
唐朝是如何做到的呢?魏征曾经把治国的核心问题简明扼要地向唐太宗做了阐述:“君何以名?为君尊天事地,敬社稷,保四国,慈爱万民,薄赋敛,轻租税,臣亦与焉。
”这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经典表现,国家政务千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一条,那就是爱护百姓。
怎么做呢?两个字:轻税。
把财富集中于国家,还是“藏富于民”,唐朝有着前车之鉴。
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为的王朝,短短30多年之间,结束数百年的分裂局面,人口户数翻了一番多,从开国时不足400万户,直线上升至900万户;修葺北方,开凿从江南到洛阳、再到幽州的“之”字形大运河,绵延千里,把中原、河北和江南三大区域紧紧联系在一起,再通往首都长安所在的关中。
对外方面则北平突厥,南绥百越,西逐吐谷浑,东征高句丽。
隋朝所做的事情,从国家的角度来说,都是必要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隋朝这个大帝国会轰然倒塌、毁于一旦呢?这决不是市井流传的猎色所致。
网络配图 中国古代的税收基本上是人头税,官方勤于清点户口,实质上是为了增税。
反过来,老百姓(603883,股吧)就会想方设法从官方的户籍上逃匿隐漏。
所以,古代户口数从来不准确,户口增减反映的是官方与百姓的税收之争。
隋朝在短短时间内实现户口的倍增,并不是人口繁衍的结果,而是朝廷严厉税收政策的产物,户口倍增就意味着税收成倍成倍地增加。
为了增税,隋朝还实行小户制,要求子女成年后成婚分家,官方可以增加新的户税。
但是,子女都分家,父母就难以老有所依,这同传统的道德相悖。
唐太宗曾经让臣下清点隋朝留下的仓库,经过隋末唐初的动乱与战争,竟然库存量还能够让唐朝使用五六十年。
换句话说,隋朝38年征收的赋税,够得上全国使用将近百年,税率之高,令人咋舌。
国家兴建的大型工程,是善是恶,不仅要看是否有利于国家,还要看老百姓是否能够承担,超过这个限度,与民争利,则虽善犹恶。
唐太宗君臣总结隋朝覆灭的惨痛教训,指出:“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
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何其深刻!网络配图 有鉴于此,唐太宗反其道而行之,登基时户数仅剩400万户左右。
按照一户五口的最低标准换算,损失人口近3000万。
唐太宗难道不知道隋末数年动乱不可能伤亡百姓过半?如果像那样把官吏派到乡村挨户搜查,不就都找出来了吗。
可是,唐太宗没有这么做,他认了这笔糊涂账,真是“难得糊涂”。
而且,他还从法律上限制子女分家,规定父母在,子女分家要处罚。
这更是不利于税收的增加。
说白了,唐太宗是在放水养鱼。
什么“以德治国”、“藏富于民”,国家是要让利的,这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真金白银做出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如何让狮子座着急 100%让狮子座动心的星座
狮子座心理学分析如何处理狮子座?如何处理狮子?首先,首先,我们应该明白狮子是一种群居动物。朋友对他很重要,男女狮子都一样,朋友对他很重要,所以他的朋友对你的态度和他的朋友对你的偏好,他的朋友认为接受你对他很重要。所以当你开始得到一只狮子时,你得到他的朋友,他的朋友说了几句话。比你做很多事情要有效得多,所以不要拒绝他朋友之间的社交网络。当许多人想要处理狮子时,他们在早期阶段做错了什么!个拒绝进入他的朋友圈,或者没有主动进入他的朋友圈。,没有让他的朋友喜欢。第三,刚开始谈恋爱,就拒绝狮子和朋友社交。这是完全死亡。狮子会觉得他的朋友比你重要很多,所以一定要注意群居动物!要得到狮子的点,你必须表现出崇拜!事实上,狮子很容易被绿茶处理,因为他可以从崇拜中获得情感营养。在那些忽视他们和崇拜他们的人中,狮子必须选择后者。所以不要矜持,多向茶艺师学习,把对他们的崇拜写在脸上,但你崇拜的要点是对的,你必须打狮子自己骄傲的地方,骄傲的要点,如果你打错了,狮子会想:是的,你只是取悦我啊。所以你必须首先分析和判断一只狮子,他觉得自己在哪里强壮,他在哪里强大,当你知道这些,你崇拜他,他会觉得,嗯,你真的理解我。第三,如果你想得到一只狮子,除了得到他的朋友,除了表现出崇拜,第三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心,是他的生活节点。你必须等待一只狮子。你可以崇拜他,进入他的朋友圈。不要那么担心。不要担心,因为你当时不能进入他的心。如果你真的想进入他的心,你必须等待。什么时候?当狮子受伤时,当狮子伤害他人时,他感到内疚,他开始囚禁自己。这是他的人生节点。在这个时候,狮子往往与世界隔绝。他喜欢呆在这个时候。相反,你应该想办法打破他的盔甲,给他的爱。如果你在这个时候给他的爱,输送的情感能量,让狮子觉得他在他的人生节点被你照顾,被你照顾,那么你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狮子。所以,如果你想得到一只狮子,或者绿茶的机会。当狮子座的男朋友想结婚时,他们可以在平时默默地支持他们。当他们在外面呼风唤雨时,他们回家给他们一个家的温暖。想结婚的表现:1、男人想结婚的表现——制定很多长远计划,每个人都有她在相处的时候,如果他经常和你讨论买房、生育、养老等问题,那就意味着他把你纳入了未来的生活,你离结婚不远了。2、男人想结婚的表现——开始期待婚姻生活如何让狮子座失望会幻想未来的生活,想到每天醒来,会有人微笑着看着你,会很快乐,很温暖。3、男人想结婚的表现——幻想和她有爱的结晶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幻想着你以后的生活,幻想着和她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说明你想结婚。4、男人想结婚的表现——开始考虑什么戒指最适合她经常逛珠宝店,看看哪个戒指,哪个首饰适合她,想想她穿什么会很开心。5、男人想结婚的表现——痴迷于她的怪癖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很多怪癖,但你纵容她的坏习惯,即使她调皮地取笑你,你也不这么认为。真诚简单明了,也许你让狮子在你身上缺乏安全感,他可能会痴迷于你,但他也会明白你不是他的最终目的地。能让狮子收心爱你认证你的是你对他的爱和真诚。狮子只是一个爱情观察员。他能敏感地捕捉到你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中的情绪,所以狮子知道你是否爱他,你是否认真。你的爱让狮子放下心防,让狮子在这里有归属感。事实上,狮子是一个特别想在恋人面前展示自己所有面孔的人,而不是伪装自己,但有些人往往没有给狮子那么多安全感来展示自己。用你的爱包围狮子,让你的感情成为彼此的避风港,而不是两个人表演的剧院。做好你自己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说三遍!!!不要在爱上狮子时迷失自我。因为最直截了当的说法是狮子看不起舔。你明白,不要舔。试着让你们两个在关系中处于同等的位置,或者你可以站得更高,你可以爱他,但你不能舔他。首先,不要粘人。你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要每天把它们捡在狮子身上。如果他一个小时没有回复你的信息,你会哭。狮子会觉得你很幼稚,很累。,不要只是感动自己。很多人都有这个问题。你认为你付出了很多,但这些努力不是狮子想要的,或者他根本感觉不到。就像你不喜欢苹果一样,妈让你一顿饭吃三个,你很无聊,吃完后让你写一个经验来赞美妈的爱...这是一样的,你觉得付出更多,自然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但这些付出狮子不一定想要哦。了解他为什么要让你认识他,因为你只知道如何和狮子相处,你知道如何和他相处,使用正确的方式让他更爱你。但你不知道他该怎么办?别担心,这不是我吗,我会带你去理解的。首先,和狮子要温柔的时候要温柔,凶的时候要凶。当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觉得有点对不起你的时候,比如约会迟到一个小时。你会温柔地原谅他一次。他突然感到内疚,想补偿你。同时,你的慷慨也会让狮子觉得你很好。但也不能只习惯,当狮子每天都不好,比如呆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你还能凶,骂他也能让他不敢惹你。除此之外,如果你能掌握这两种模式,你就能在与狮子相处时保持稳定。
唐朝历史上唐中宗太子李重俊为什么要发动政变?
公元706年7月李重俊被立为皇太子。707年7月,他联合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羽林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袆等人发动羽林及千骑兵300余人杀死权臣、武崇训父子,接着又进攻皇宫追杀、、安乐公主及等人。韦皇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遂拥中宗逃到玄武门楼。李重俊在进攻玄武门楼时由于士兵倒戈,最终被杀。李重俊从被立为太子到发动政变,期间正好是1年的时间。作为皇太子,李重俊是中宗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这是朝廷所公认的。但是他却在被立为皇太子仅1年之际就发动了政变,这是为什么呢? 节愍太子李重俊是唐中宗第三子,为妃嫔所生。中宗复位之后,李重俊于706年被立为皇太子。中宗共有四子,韦后生懿德太子重润,于701年被人诬陷和妹妹永泰郡主、妹夫魏王武延基等人私下议论兄弟随意出入宫中,被用杖刑处死。第二子重福,于705年初被韦后诬陷曾参与陷害李重润而被流放外地。709年中宗大赦天下,但不许李重福返回长安。睿宗即位后,李重福起兵争夺帝位失败,投河而死。第四子重茂,于710年中宗去世后被韦后立为傀儡。韦后失败后重茂让位于睿宗。由此可以看出,李重俊是在重润早卒、重福被贬出京师的情况下,按照兄弟先后顺序才得以立为皇太子的。 然而被立为皇太子的李重俊却没有获得其作为太子所应有的尊重和权威,他这个皇太子的地位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威胁。 首先是韦后和安乐公主。韦后在中宗为太子的时候就嫁给他为妃,684年登基为帝后被立为皇后。这一年中宗被废黜,韦后跟随中宗到房州。当时中宗惊恐不安,每次听到武则天的使者要到来都害怕得要自杀。而韦后常劝他说:“祸和福相互依存,哪能经常有,难道还缺一死?为什么如此畏惧呢!”两人共度多年艰险,情义很深,因此中宗对韦后发誓一旦重见天日,一定要让她享受荣华富贵。中宗复位之后,极其昏庸,宠信奸佞,贪图享乐,不但朝政大乱,而且后宫也毫无规矩可言。韦后的欲望由此有了膨胀的机会,不但与武则天之侄武三思在宫中淫乱,还利用武三思剪灭反对之人。此外,韦后还大肆提拔内亲外戚,甚至还下诏允许其女安乐公主开设幕府,设置官属。李重俊被立为太子,也就成了中宗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但他并非韦后所生,这就与韦后的干政形成了矛盾,引起韦后的不满和忌嫉,废黜之心与日俱增。 安乐公主是韦后最小的女儿,下嫁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因此安乐公主既是李家公主,又是武家媳妇,是皇室和武家的政治连接体,具有特殊的地位。安乐公主集中宗和韦后的宠信于一身,权势极盛,王侯权臣多出其门下。她常常自写诏书,拿进宫去,一手掩住诏书上的文字,一手却捉住了中宗的手在诏书上署名。安乐公主不但受贿卖官给屠夫小贩,而且还干预司法。左台侍御史袁从一将安乐公主家抢掠民间子女做奴婢的仆人下狱,安乐公主却让中宗下令将他们免罪。权倾一时的安乐公主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公主,还想做皇位继承人。因李重俊非韦后所生,所以安乐公主常常以“奴”骂之,甚至向中宗请求废黜李重俊,立自己为皇太女。 第二个威胁是武三思父子。武则天虽死,但是以武三思为首的外戚势力并未被铲除,反而越来越强大。武三思与韦后、上官婉儿私通,相互勾结,网罗亲信,把持朝政,迫害异己。之后,侍中敬晖、驸马王同皎等人密谋铲除诸武残余势力,武三思一党将其剪灭。后来又罢黜神龙政变的功臣张柬之等人,不久又加以诬告、杀害。雍州人韦月将、高轸等人上疏言武三思父子必为逆乱,武三思就要治他们的罪。有关部门迎合他的意思认为韦月将应斩首,高轸应流放岭外。黄门侍郎宋璟认为韦月将所犯之罪不当斩。武三思大怒,竟将宋璟贬到外地。武三思曾说:“我不知道什么样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但是我知道对我好的人就是好人,对我不好的人肯定是坏人”。一时之间,武三思气焰非常嚣张。对待太子李重俊,武三思不但利用太子上表诛杀敬晖三族,又通过安乐公主密谋废黜他。而武崇训依仗其父武三思的势力和安乐公主驸马的身份,欺侮李重俊。李重俊被立为皇太子后不久,武崇训任太子宾客一职,只会用打马球等低贱的游戏取悦李重俊,根本没有调教爱护之意。武崇训也常常教安乐公主欺凌李重俊,称他为奴。李重俊十分愤恨。 第三个威胁是上官婉儿。她是时宰相的孙女。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废黜武则天的诏书而被武后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同发配掖廷。上官婉儿熟读诗书,明达吏事,聪敏异常,677年被武则天召回宫中免除奴婢身份,掌管宫中诏命。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犯了死罪,但武则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之刑。之后上官婉儿精心伺奉,曲意迎合,甚得武则天欢心。696年开始又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中宗即位之后,令上官婉儿专门掌管起草诏命,受到特别信任,封为昭容。上官婉儿不但忠于韦后,常用武后的事鼓励韦后,而且与武三思勾结淫乱,每次下达皇帝制敕,多藉助他事推尊而排挤压抑皇家。李重俊特别憎恨她,后来起兵攻打皇城时点名索要上官婉儿。 韦后、安乐公主、武三思父子和上官婉儿结成的政治实体,严重地威胁到李重俊的皇太子地位,而作为一国之君的中宗由于昏庸,对韦后极为放纵,对安乐公主极其宠爱,以至“纵艳妻之煽党,则棸楀争衡;信妖女以挠权,则彝伦失序”。因此中宗对皇太子李重俊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甚至中宗本人最终也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在这些威胁和压力下,李重俊感到自己的皇位继承权受到了挑战,自己皇太子的身份很可能会被这些强权派废掉,皇位继承,实在不稳固。正如陈寅恪先生在《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李重俊“所以举兵之由,实以既受武三思父子及安乐公主等之陵忌,明知其皇位继承权至不固定,遂出此冒险之举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