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提到蓝山起义,大多数人都不太熟,这实际上和我们对东南亚历史的陌生有关。
时期,越南正经历着陈朝被权臣(同“牦”)颠覆的关键时刻。
很快胡季犛即位,建立了胡朝。
由于此前陈朝和明王朝之间的宗藩关系,明朝答应了陈朝宗室逃亡的要求,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庇护,而且还在1407年直接派出大军,攻打越南。
没有什么悬念,短暂的胡朝在明朝的大军之下溃败了,随着胜利,明朝开始接管越南的国家政权。
1408年,发出了《平安南诏》,将当地改名为交趾,设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成为越南最高的行政机关,完全依照内地的行政区划模式,建立“三司”。
文化上也讲求移风易俗,推行儒学教化的政策。
但是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明朝官员存在很多弊病,并且收税过重,这激起了越南人的不满。
在反对明朝统治的方面,蓝山豪族黎利最具影响力。
此时的明朝在国力和军事力量方面两个方面,虽然相比本地豪族都有绝对的优势,但问题却出在了撤大宁都司、开平、东胜等漠南诸卫的事情上。
西南、北方游牧民族都对明王朝的边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权衡之下,在越南的投入被缩减了不少。
从1418年开始,蓝山豪族黎利就发动了起义,自称“平定王”,在战斗中与明军多次对垒,各有胜负。
到了1424年,可以算是一个转折,黎利听从了谋士少尉阮只的建议,制定了“先取茶隆(在今越南乂安省),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斾东都”的方略,这给其胜利做好了铺垫。
一直到了1427年,明朝派柳升和新增的十万兵力前去增援,但是在具有决定性的支棱之役中大败明军,而且还成功击杀了柳升。
此时在军事意义上,蓝山起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随后黎利派出使节,要求明朝册封其所立的傀儡君主为王,而明朝综合考虑了全国的各方情况,终于决定放弃这块地区,将军队撤出越南。
1428年,黎利正式建立了黎朝,在越南历史上被称作后黎朝,仍沿用李、陈两族所定的国号大越。
随机文章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120多万颗或许存在外星文明普通人为什么反感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贫富距离拉大)众神之王宙斯的故事,杀父成为天界主宰/风流成性处处留情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推动全球人类文明发展(西方崛起)台风的降雨范围有多大,100-200公里不等/最大范围约为大半个中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丁奉为什么放弃长矛短兵击魏军?结果如何样?
为什么放弃长矛短兵击魏军?结果怎么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的去世,引发了曹魏再次东犯的念头。太傅已经去世,执掌朝廷大权的是他的长子、抚军大将军。镇东将军建议趁东吴丧主,抢先发兵夺取东兴。许多将军也纷纷献计献策,只有尚书傅嘏坚决反对出兵。司马师没有采纳傅嘏的意见。 魏齐平四年(公元252年)十一月,魏齐王正式下诏,派征东将军和诸葛诞率领七万大军攻打东兴。又派征南大将军进攻南郡,征南将军进攻武昌,以分散吴军的兵力。 进攻东兴的七万人马来到东吴,胡遵和前部督韩综、乐安太守桓嘉商量说:“要夺取东兴,必须先占领大堤。可是前面有巢湖挡路……” 韩综、桓嘉异口同声地说:“架浮桥!” 胡遵马上让士兵们在湖上架起一座浮桥,直通大堤。魏军很快过桥占领大堤,并在堤上扎下营寨。然后兵分两路,分别攻打东、西两座城。西城的守将全端和东城的守将留略都坚守城池,拒不出战。魏军加紧进攻,无奈山势高峻,地形险要,城墙又很坚固,一时攻不下来。与此同时,东吴太傅正率领四万兵马,日夜兼程,奔赴东兴救援。他派冠军将军丁奉和将军吕据、留赞、唐咨做先锋,从山的西面攻上去,自己率军随后接应。 丁奉一边赶路一边和其他将领商量:“咱们人多,行军迟缓。要是让魏军抢占了有利地形,再想取胜就难了。” 众将问:“那怎么办?” 丁奉说:“我带领一队人马先攻上去,诸位率领大军紧跟在后面,怎么样?” 大家都点头赞成。于是,丁奉让各路军队从道路上避开,自己率领三千精兵,快速突进。士兵们上船以后,正赶上刮起猛烈的北风。不过两天,他们就赶到东兴,随即占领了徐塘。时值严冬腊月,,寒气刺骨。 胡遵正和部将在帐中聚会,喝酒取暖。丁奉见魏军前部兵力稀少,便下令把船靠岸。他对士兵们说:“大丈夫为国立功,今天正是时候!” 他让士兵们卸去笨重的铠甲,丢掉长矛大戟,只留一顶头盔,赤裸着上身,左手持盾,右手提刀,爬上堤堰。魏军看见漫天大雪之中,吴军却是这样一副怪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 吴军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鼓呐喊地冲进魏军前部营垒。这时,吕据等人也纷纷赶到,一时间,大堤上杀声震天。魏军措手不及,纷纷丢盔弃甲,没命地往浮桥逃去。他们争先恐后地拥上浮桥,只听“咔嚓”一声,浮桥被这潮水般涌来的士兵压断了。魏军将士纷纷落入水中,被淹死、踩死的有几万人。韩综、桓嘉也沉入水中。 胡遵侥幸逃脱,却把军中大批的车辆和牲畜以及堆积如山的辎重全都留给了吴军。王昶和毌丘俭率领的另外两路魏军听说胡遵战败,只好烧毁营地,各自撤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波兰起义是由什么引发的是怎么回事?大波兰起义的领导人是哪位
大波兰起义,是发生于1794年3月24日,波兰和立陶宛对俄罗斯大帝国和普鲁士王国发动的全国大起义,起义领导人是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又名科希丘什科,他被视为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美国的民族英雄,出生于波兰一个贵族家族,生于1746年2月4日,卒于1817年10月15日。 大波兰起义 浮雕 波兰地处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中间,被这两个超级大国夹击的日子,非常难过,因为地理原因,波兰是这两个大国博弈的战场,双方都向把波兰拉拢到自己一边,为此波兰领土经常承受战火,而波兰人民更是有苦难言。 在后,俄国和普鲁士王国开始第一次瓜分波兰,而且在1792年进行的俄国和波兰战争中,战败的波兰损失了大量的波兰领土,波兰统治者内部也产生了分歧,亲俄派被认为是波兰国家的卖国贼,在波兰人民心中,反对亲俄派统治的情绪日益高涨,这也为大波兰起义的爆发积聚的氛围。 为了应对日益高涨的民族气氛,俄国和普鲁士把驻守的联邦军队裁减了一半,并吸收了剩下的波兰士兵,在1794年3月12日,大波兰国家的一位骑兵旅指挥官,不服从上层的调配,把军队拉到了克拉科夫,这次事件激起了大波兰国家人民对俄国军队驻守的不满,并随后发生了暴乱。俄国军队被赶出了波兰城市。3月24日,参加,刚回国的乌什·科希丘什科,扛起了起义的大旗,他宣布自己是波兰所有起义军的首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波兰起义战争。 大波兰起义起因 大波兰起义,是发生于1794年3月24日,波兰民族英雄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领导的, 一场争取波兰民族独立的战争,尽管大波兰起义最终失败,但是作为民族独立的象征,继续激励着波兰人民向往自由的理想。 大波兰起义 剧照 大波兰起义起因源于,巴黎和会上瓜分波兰领土的协议,直接导致了波兰国内人民的反抗,因为早在1773年,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方就已经在维也纳签订了第一次瓜分波兰的协议,当时在波兰各自划分领土,大波兰的国土面积损失了大约22万平方公里,人口失去了450万,第一次的瓜分已经引起了当时人们的不满,而在1792的进行的波俄战争中,波兰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又被俄国和普鲁士逮住机会,进行了第二次瓜分波兰的行动,这次瓜分中,波兰的人口只剩下300多万,经历两次瓜分的波兰人民,对俄国和普鲁士列强侵略行为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于是在1974年,从美国独立战争前线归来的英雄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扛起了起义的大旗,打响了反对俄国和普鲁士的第一枪。 大波兰起义,得到了很多农民阶层的响应,也导致了起义军中大部分是民兵,武器简单落后,根本不是俄国正规军的对手,在起义的当年10月,起义军就被俄国军队无情的镇压了,而起义军首领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也被捕入狱,大波兰起义失败了。 大波兰起义,是由波兰民族英雄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领导的,一场反对俄罗斯大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的侵略和瓜分波兰的起义。大波兰起义正式爆发的时间为1794年3月24日。 大波兰起义漫画 大波兰起义过程,从1773年2月19日的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方在维也纳签订的第一次瓜分波兰的协议就已开始。此时波兰已经被三国势力渗透,没有自主的国家主权,国内政权有亲俄的波兰贵族把持,尽管和普鲁士签订了同盟协议,但是这个行为无异于与虎谋皮,在1792年的波俄战争中,普鲁士就背叛了波兰,和俄罗斯一起达成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议,于是经过二次瓜分浪潮的波兰人民,心中的独立热火已经烧得够热了 。 国内政治腐败,受贿赂的国家公务员出卖国家,批准了俄国和普鲁士的合法占领波兰领土的要求,对亲俄的波兰贵族掌握国家命运,深感忧虑的有识之士,在民族情绪高涨的氛围中,扛旗而出,从美国独立战争前线归来的老兵,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宣布自己是所有波兰起义大军的首领,他的英勇行动感染了很多有相同想法的人们,特别是一直遭受贵族阶层压迫的农民,4月4日起义军就已经攻占了一个俄国军队驻守的城镇,这个胜利鼓舞了更多的波兰人民参与到大波兰起义中,形势大好,而俄国方面也加紧了镇压,俄国派遣了大量的精锐士兵作战,专业化的军队对战民兵占大多数的起义军,绰绰有余,在同年的10月1日,大波兰起义军的领袖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被捕,大波兰起义就此失败。 大波兰起义结果 大波兰起义,是波兰国家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民族独立运动,是由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于1794年3月24日领导的一次大规模起义活动,大波兰起义是为了反抗俄国和普鲁士对大波兰领土的瓜分,却不料,大波兰起义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俄国和普鲁士的第三次瓜分大波兰的领土,而在经历第三次瓜分后,大波兰国家主权没有了,不复存在,整整空白了100多年,波兰才重新成为一个国家。 大波兰起义 领土图 大波兰起义结果,在起义的同年10月就已经揭晓,受巴黎和会第二次瓜分波兰协议的刺激,波兰统治者内部产生了严重分歧,1792年他们同当时还是盟国的普鲁士发动了对俄国的波俄战争,但是在战争中途,身为盟国的普鲁士背叛了协议,倒戈俄国,直接导致了波兰的惨败,而后,两国签订瓜分波兰协议,波兰国内人民反抗情绪高涨,渴望独立的呼声渐起,1794年从美国独立战争前线归来的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站出来了,他在3月24日宣布自己是起义军的首领,要带领波兰人民保护波兰国土的完整,大波兰起义,得到了部分波兰贵族和众多农民的响应,起义军在初期俄国还没有派兵镇压时,迅速攻占了几个城镇,但是8月俄国的大部队开始镇压起义军,面对军事化程度高的专业军队,以民兵为大多数的起义军,很快就败下阵来。 同年的10月1日,大波兰起义军首领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被捕,随着首领的被捕,大波兰起义终告失败。 随机文章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简介?平安京简介北极有过企鹅吗,专家认为北极没有企鹅(大海雀并不是企鹅)揭秘诺贝尔奖的黑历史,颁发给错误的医学理论(治死许多病人)女妖洞在什么地方,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内(世界第一无底洞)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