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一代奸雄曹操临死时吐露心事:辜负老婆是一生最大憾事

时间:2025-03-2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还军洛阳。

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他临死前留下《遗令》。

根据曹操的遗嘱,他于二月廿一丁卯日(4月11日)被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

自古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一代奸雄曹操在临死时,回首自己的传奇人生,非常伤感的说:“我一生做事,我在心中从没有觉得有负于谁,但是,如果死后有灵,子脩要是问我‘我的母亲在哪里’,我将怎么回答他呢!”这里的子脩是曹操的长子,而曹昂的母亲,说的就是。

网络配图历史上有关丁夫人的记载不多,可是却颇有神采。

丁夫人婚后一直没有孩子,当曹操的第一个小妾刘夫人生下曹昂之后,就由丁夫人这个嫡母抚养,这种现象在古代也比较常见。

曹操从20来岁开始就在各地为官,辗转奔波,丁夫人和曹昂相依为命,感情很深。

后来,曹操越混越好,又娶了歌舞伎出身的卞夫人,就更少来找丁夫人了。

丁夫人对卞夫人心中有怨气,也很讨厌卞夫人的几个孩子,对曹操的性格尤其不满,夫妻之间经常因为这个问题吵架。

三十来岁的曹操哪里受得了这种窝囊气,一甩走就走了。

后来,曹昂长大了,跟随父亲曹操,曹昂很聪明,曹操也很喜欢。

可是没想到在征讨的时候竟然战死。

丁夫人很生气,很痛心,要不是曹操在外面乱搞,自己的儿子曹昂怎么会死掉呢?曹操心中本来也满是悔恨,可是面对整天唠叨个不停,每次见面都要说:“就是你这个狠心的男人害死了我的儿子啊。

”丁夫人痛哭不已,难以克制。

是啊,在丁夫人心中,曹昂不单是自己唯一的儿子,更是自己唯一的希望,是丁夫人活下去的动力,曹昂死了,丁夫人或者还有什么奔头呢?网络配图曹操受不了丁夫人,于是把丁夫人赶回了娘家。

曹操本来只是想丁夫人能够稍微转变下态度,并不是真的句那么绝情。

过了一段时间,曹操主动去找丁夫人,丁夫人那天正在织布,家人纷纷跑来禀告,大人已经回府了,都催促丁夫人快点准备。

可是丁夫人依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照常织布。

曹操来到丁夫人身后,拍着丁夫人的背说:“夫人,你就回头看我一眼吧。

我们还是一起回去吧。

”丁夫人不回头,也不答应,眼泪流个不停。

曹操无奈,退了出去。

站在门外的时候,曹操忍不住又停了脚步,回头喊道:“难道这样还不可以嘛?”丁夫人还是一言不发。

曹操伤心的说:“这下真的是无法挽回了。

”于是曹操正式和丁夫人断绝关系。

之后,曹操多次催促丁夫人家里人,让丁夫人有合适的对象就嫁人,可是丁夫人没有。

就这样过了许多年。

在这些年中,卞夫人生了四个儿子,被扶为正室。

曹操依旧没有忘情于丁夫人,经常接着卞夫人的名义邀请丁夫人进宫参加宴会。

卞夫人很了解曹操的心思,每次都把和曹操并排的正妻的位置留给丁夫人,自己坐在小妾的位置上。

丁夫人当初对卞夫人抢走自己的丈夫心中有怨气,可是看到卞夫人如此厚待自己,很有些过意不去,说:“我已经是被赶出家门的人,夫人不必如此啊。

”后来,丁夫人在娘家静静地去世了。

曹操很痛心,心中满是愧疚。

像曹操这样的性格,就算心中有道歉的意愿,也绝不会开口说出,丁夫人去世之后,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卞夫人主动提出出面操办丁夫人的丧事,并亲自为丁夫人选择墓地,安葬在许都的城南。

网络配图许多年之后,六十六岁的曹操在弥留之际,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再次回想起一生悲苦的丁夫人。

曹操没有为自己杀了无数该杀或不该撒的人而后悔,也没有为自己忙着搞女人,自己的儿子搭上了性命而后悔,或许在曹操心中,曹昂作为儿子为自己献出生命是曹昂的荣耀和幸福。

曹操最惭愧最后悔的是因为曹昂的死而和自己的结发妻子丁夫人离婚,想想丁夫人少年追随自己,曾经和自己共度一段幸福的青年时光,想想自己多年在外,丁夫人和曹昂苦守着一个家苦等着自己,可是最终自己却亲手把结发妻子的希望给毁了,想想多年来自己和许多的女人的旖旎风光,而丁夫人在那个黯淡的小屋孤独的纺织。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自己统一了北方,建立了自己的帝国,可以和大家共享富贵的时候,结发妻子丁夫人却一个人孤独的躺在城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袁绍实力远胜一代奸雄曹操,为什么始终拿不下一代奸雄曹操?

实力远胜,为什么始终拿不下曹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末年,汉室衰微。不少割据一方的诸侯,都开始了自己的霸业之路。但经过长年的征战,中原地区只剩下了袁绍和曹操两个集团。这对儿时便相交的旧友,因为各自利益的需要,终于兵戎相见。此时的袁绍,雄踞青、冀、幽、并四州之地,无论是地盘上,还是从实力上,都要远胜于曹操。但令人奇怪的是,袁绍却因为重重原因,没能拿下曹操。 当然,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不过从客观角度上看,袁绍之所以没能拿下曹操,却是因为另外一支力量的屡次侵扰。这支力量名唤“黑山贼”,其领头人,竟然还是的同乡,也是出自常山真定。当然,倒不是说曹操的手段过于高明。只是出没的地方,恰好是在袁绍势力的腹地。 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袁绍手下最有远见的沮授曾给袁绍提出过一处战略大计:“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 沮授的这个袁绍版“隆中对”,不可谓不高明。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方针,沮授也比曹操早了一年多。从这份战略中来看,、张燕等人才是袁绍要首先解决的目标。就连袁绍手下的谋臣都将张燕看做是心腹大患,可见黑山军的存在,对于袁绍的战略目标是有着多大的威胁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张燕的黑山军,会给袁绍带来这么严重的纷扰呢?首先要解决的是,黑山军出没的范围。据《三国志·张燕传》记载:“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难中郎将。”联想到张燕出身于常山郡,可以肯定的是,张燕黑山军出没的范围正是袁绍的腹地冀州。据《太平御览》记载:“犊子、邺人在黑山,常牵一黄犊来邺城沽酒。”在《元和郡县志》中,也曾提到过黑山军的来历:“黑山,在县北五十五里,汉末眭固、白饶等起黑山,聚众十余万,号黑山贼。” 可以看到,黑山军活动的范围,恰好是在邺城、河内等地。黑山贼在这个范围内的数次侵扰,也让袁绍无法真正的统一河北诸郡。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有张燕领导的这一支黑山军在自己的老巢四处作乱,袁绍又怎么会安心的集中精力去对付曹操呢? 说到这,或许还有读者会感到疑惑,黑山军的实力肯定是比不过袁绍的兵马的,那为什么袁绍到最终覆灭,也没能剿灭这支流寇呢?其实也很简单。一方面,袁绍也要受到公孙瓒、曹操等人的势力制约,他无法抽调出大部分人马来去围歼区区一支山贼部队。而且精明的张燕也知道与其他势力联合,共同抵御袁绍,甚至想把他赶出去。据《三国志·张燕传》记载:“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遣将杜长等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人众稍散。”可以看到,张燕曾与公孙瓒联合,一同进攻袁绍的冀州,可惜为后者所败。 另一方面,张燕充分利用了黑山险要的地形,与官府玩起了“游击”策略。而这也是张燕率领的黑山军,能在汉末舞台上活跃这么久的原因。此时的黑山军,无疑让袁绍进退两难。一旦袁绍发兵进攻,张燕就让手下,纷纷躲进深山老林之中。当袁绍外出征战曹操、公孙瓒之时,张燕便会派黑山军进入河北诸郡四处作乱。 就这样,在张燕无心的牵扯之下,袁绍、公孙瓒、黑山军以及曹操无疑形成了一种相持性的状态。直到公孙瓒、袁绍相继败亡之后,曹操顺利占据了整个中原地区,成为了一统北方的霸主。聪明人张燕知道自己无路可去,最终选择了归顺曹操,反而落得了善终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代奸雄曹操为什么要将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难道只是想成为外戚?

为什么要将三个女儿都嫁给?难道只是想成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东西两汉400多年的江山,外戚干政始终贯穿其中,从开始将自己的外甥女嫁给儿子,开了外戚进入政权的大门,、、的首位皇后无一例外,都是的母亲或祖母为了同辈的富贵而指派同族的女子嫁给皇帝,这个方法成为外戚获得富贵最简单可行的方法。 到了东汉,支撑东汉政权的三驾马车是外戚、宦官、氏族。宦官与世俗都有身份的限制,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而外戚只要把女性亲戚嫁给皇帝就能得到外戚的地位,进一步成为朝廷的权臣,东汉末年的、都是外戚掌权的先例,而嫁女儿给皇帝成为最简单可用的办法。于是,东汉末年曹操将他的三个女儿全部嫁给了汉献帝,首先从身份上成为了显赫的皇亲国戚。 曹操自从迎接汉献帝到之后,成为汉末最有权势的权臣,起初曹操对汉献帝的态度非常毕恭毕敬,与大臣对待皇帝的态度一样,这让东逃西藏缺衣少食的汉献帝非常感动,觉得遇到了忠臣,但,随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强大时,曹操开始有些肆意妄为了,这也让汉献帝感到不满,毕竟他才是东廷正统的皇帝。 于是就有了“衣带诏”事件。公元199年,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放在自己的衣袋里,并将它秘密传给董承。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袋中密诏,与吴硕、王子服,等人谋杀曹操,结果还没起事,就被曹操诛杀。这一事件为曹操敲响了警钟,因为董承是汉献帝的岳父,董承的女儿是汉献帝的妃子,董承是标准的外戚。 这对曹操来说就是一场“外戚”干政的事件,既然外戚权势这么大,那么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当外戚呢?于是曹操将他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 这个时候的汉献帝基本上形同傀儡,宫中的武士都是曹操的部下,朝廷的官员都是曹操的亲信,而唯一不安全的因素,汉献帝的皇后子也被曹操换成了自己的女儿,这下汉献帝彻底沦为了曹操的傀儡,曹操这样做并非只是为了简单成为外戚,将女儿嫁给皇帝对于曹操还有诸多好处。 首先,杜绝皇帝身边产生不安定的因素,汉献帝的皇后级妃子都是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女儿,曹操总信得过,而自己女儿的亲戚也就是曹操的亲戚,算起来都是曹操的人,不会带来一些不受掌控的大臣,故不会对曹操的地位产生威胁。 第二,东汉有外戚掌权的传统,现在曹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汉献帝,自己就是外戚,同时也是掌权的权臣,曹操可以名正言顺地掌握政权。 第三,曹操为了自己的名声,曹操生前一直否认篡位,不仅向天下人写下《让县自明本志令》以示自己不会篡位,而在行动上曹操封魏王,离皇帝仅一步之遥,为了向天下人证明自己不会篡位,而将自己的女儿全部嫁给汉献帝,表明自己只是掌权的外戚而已。 第四,早早将女儿全部嫁给汉献帝,也有让汉献帝不宠幸其他妃子的原因,因此不管曹操自己或者是否篡位,汉献帝都是在的掌控之中了。 曹操不愧是枭雄人物,做事狠辣,果决,也因此其手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但都为曹操马首是瞻。若非其后人不识奸臣本色,江山还不会被司马家夺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