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影视作品《孤儿》的相关剧情都十分熟悉,而屠岸贾则是制造了这场历史上悲惨血案的始作俑者之一!而曾经由历史上著名的霸王君主所建立起来的泱泱大国,也因为屠岸贾这个奸臣,让原本在时期处于霸王地位的强大晋国逐渐又变成了一个十分弱小不堪的国家。
那么他是如何一步步让晋国陷入衰败,又是如何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赵氏孤儿》血案的呢? 屠岸贾在晋国为官期间一共经历了两代君王,一个是晋景公和晋灵公,而他在晋灵公执政时期最为得宠信!而这位晋灵公本来也不是什么爱民如子、励精图治的好君王。
他贪图享乐奢靡,喜好声色玩乐。
而屠岸贾作为晋灵公身边的宠臣,不但没有对君王这些昏庸的行为及时做出指正,反而对其一切的指示和命令都惟命是从,为了巩固权利地位,他献计杀害忠臣赵盾,制造惨案。
可以说屠岸贾和晋灵公是典型的奸臣和昏君的组合! 话说屠岸贾在指使性格忠贞的刺客鉏鸒杀害赵盾失败之后,又屡次派了不少杀手前去刺杀,但是都被赵盾的侍卫识破,所以加害赵盾的计划一直没有成功。
后来屠岸贾在晋灵公同意后,按耐不住公开与赵盾撕破脸,开始大量的派出兵马对其进行疯狂的追杀!赵盾不得已携子四处逃亡,后来在路上遇到了做自己的侄子赵穿,赵盾一一将屠岸贾如何追杀迫害自己的事情全盘托出,赵穿气愤不已。
确保好赵盾父子安全之后,赵穿立即快马赶回了晋国国都,准备和身边的义士兵马密谋除掉晋灵公和屠岸贾这对误国的昏君和奸臣! 为了降低晋灵公和屠岸贾的戒心,赵穿故意前去向晋灵公请罪,还大骂赵盾连累自己,要与他彻底划清界限,请求晋灵公罢免自己的官职!昏庸的晋灵公哪里知道这是赵穿的苦肉计,很快就,还力劝他安心做好的自己的本份职务,其他的事情无需担忧。
接着,赵穿又利用了晋灵公的荒淫弱点,假装,嗦摆其吩咐屠岸贾在晋国各地为其寻访美女。
在屠岸贾被支走后,晋灵公马上就被赵穿的手下杀死并拥戴晋文公的儿子晋成公上位,本来大局已定之时,赵穿要诛杀屠岸贾,但是被宅心仁厚的赵盾所阻止,为日后留下了莫大的祸患! 不久后,赵盾和晋成公相继病逝,一位和晋灵公同样荒淫的昏君晋景公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这也是屠岸贾又一次咸鱼翻身的机会!赵盾死后,屠岸贾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大力的打压赵盾的后人,四处散播污蔑赵盾的言辞,晋景公很快就相信了屠岸贾的污蔑之词,得到授权处理赵盾后人的屠岸贾先是丧心病狂的将赵盾的儿子和他府中一家男女老幼全部杀死。
后来在清点死亡人数的时候发现少了赵朔那已经的妻子庄姬,碍于庄姬是晋成公的女儿,屠岸贾没敢公然下手。
于是他又继续挑唆晋景公,说庄姬怀着赵氏一族的骨肉,如果现在不除,日后必成大患!就这样屠岸贾连赵家最后一个没有出生的婴儿也不放过,而赵氏一门的冤情也在晋悼公登基后才得以平反,当时晋悼公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肯定了赵盾一家的功劳并当场下令杀死屠岸贾,可是那已经是在血案发生的第十五年之后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贾诩:导致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的罪魁祸首竟是他
末年,宦官当政,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大将军谋诛阉宦不成反为所害,而何进所召的并州牧(还兼有前将军、斄乡侯的官职和封号)已经在进军洛阳的途中,同时董卓受何进密令又上书曰:“中常侍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昔赵鞅兴,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即讨让等。”欲以胁迫诛宦官,但董卓未至而何进已死。当时洛阳大乱,、兄弟于是率军攻击皇宫,中常侍段硅等劫帝走小平津,董卓遂率其部众于北芒迎汉帝还宫。 之后董卓当权暴虐不仁,又为、等人设计诛杀。可惜王允为人过于刚直,当时犯了一个策略上的错误,就是没有马上赦免董卓那一大批手握兵权的部下,董卓部下校尉李催、郭汜、张济等拥兵屯于陕,在一段时间后还没有听到赦免的消息,又接着有谣传说洛阳中人要诛灭所有凉州的董卓所部官吏,因此大家都一片惶恐不安,众人纷纷准备解甲逃亡,在这个时候,粉墨登场了。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少时并不出名,唯有汉阳阎忠异之,谓贾诩有、之奇。阎忠此人也是一代名士,而且可以说颇有政治远见。他是少数几个明白东汉皇朝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人之一,曾经劝说名将车骑将军皇甫嵩起兵推翻东汉皇朝,皇甫嵩不从,忠乃亡去。后《英雄记》有曰:“凉州贼王国等起兵,共劫忠为主,统三十六部,号车骑将军,忠感慨发病而死。” 贾诩初时察孝廉为郎,因疾病辞官,西还至汧,道上遇见氐人(游牧民族),和同行的数十人皆为他们所抓,贾诩便骗他们说:“我段公外甥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当时的太尉段,因为久为镇边大将,所以威震西土,因此他便假称是段的外甥吓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史称贾诩此举是“权以济事,咸此类也”,这个“权”字,用得颇为妥帖,因为贾诩的确是这样一个人。 就在董卓所部的李催、郭汜、张济等人打算散伙的时候,贾诩阻止了他们。他的理由是:“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他这么做,是因为他也是董卓所部的官吏,记载说“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婿中郎将牛辅屯陕,诩在辅军,卓败,辅又死”,所以他此举也是为自己这个手无的书生打算,因为李、郭等人本就是马贼及军人出身,未必是一个亭长可以捉拿的。 他此举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李、郭等人“遂将其众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长安,众十余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王方等合围长安城。十日城陷,与布战城中,布败走。催等放兵劫掠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藉。诛杀卓者,尸王允于市,催、汜入长安城,屯南宫掖门,杀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吏民死者”,被李、郭等所挟,而关东豪杰乘动乱之机自此开始了大规模的行为,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在此以前,各地诸侯还不敢太地进行此类举动。正是贾诩的这个建议,使东汉天下陷入了空前的混乱状态。 此后,关中又因为李、郭等人的争权夺利,伤亡巨大,极大地破坏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云: 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指李、郭入洛阳前),催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又有云:“天子入洛阳,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百官披荆棘,依丘墙间。州郡各拥兵自卫,莫有至者。饥穷稍甚,尚书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饥死墙壁间。” 李、郭等四人对关中荼毒之烈,追本溯源实出自于贾诩这一言之谋,故而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的时候评曰: 臣松之以为传称“仁人之言,其利溥哉”!然则不仁之言,理必反是。夫仁功难著,而乱源易成,是故有祸机一发而殃流百世者矣。当是时,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 看当时的情况,王允为人正直有干才,朝中尚有皇甫嵩、朱俊等名将,关中精兵数万,而宦官已除,即使不能复振,一时安定还是可以的,所以裴松之有“元恶既枭,天地始开”一说。因此就这样的情形而言,说贾诩这一言导致“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不为过,而“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这个评价也是很中肯的。 正是因为这次动乱,汉中央政府的政令开始不行天下,天子和朝廷威全无,再无崛起之可能: 乘舆时居棘篱中,门户无关闭。天子与群臣会,兵士伏篱上观,互相镇压以为笑。诸将专权,或擅笞杀尚书。司隶校尉出入,民兵抵掷之。诸将或遣婢诣省,或自赍酒啖,过天子饮,侍中不通,喧呼骂詈,遂不能止。又竟表拜诸营壁民为部曲,求其礼遗。医师、走卒,皆为校尉,御史刻印不供,乃以锥画,示有文字,或不时得也。诸将不能相率,上下乱。 《三国志?董卓传》 至此,可以说汉中央政府的地位和威望彻底瓦解,甚至献帝在回洛阳的时候,“州郡各拥兵自卫,莫有至者”,各地诸侯已经根本不再把和中央政府当回事了。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雄才大略的采纳曹魏重臣的建议,抢先下手,把献帝迎回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才得以有所改变。二十余年后,曹操之子终于以魏代汉,结束了东汉皇朝,开始了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 自贾诩设计让李、郭进军洛阳开始算起,一直到三国归晋,期间的战乱长达九十余年之久。在这九十多年的战争里,两汉皇朝所积累的资本,包括宝贵的人才资源,全部消耗殆尽,包括在东汉末年分裂之初成长起来深知民间疾苦以及当时政治经济矛盾,又具有极高才干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们基本荡然无存,而政权最后落在了一些全靠祖上余荫掌权的纨绔子弟和只知道清谈的文人手里,他们在门第优越感的支持下,只知道埋头享乐或陶醉于清谈之中,同时由肇基的门阀现象又极度发展,最后终于导致全国的阶级、种族、经济等各方面矛盾不断激化,因此三国统一后还不到二十年,中原地区再次陷于血泊之中,由“”而晋室东迁,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入侵,其结果就是产生中国历史上最黑暗、血腥的一页“”。 而这“五胡乱华”三百年的动乱和血腥,可以说导火线仅仅就是因为贾诩的一句话。 *谈客,一个推荐精彩亲历故事的微信号,搜索tankeim即可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文宣帝高洋的生平简介:高洋到死是如何死的?
是历史上的开国,他的父亲高洋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高洋本来在建国初期也被人视为明主将开创盛世,但是后来高洋堕落了,最后还英年早逝。那么北齐的第一位皇帝高洋是怎么样的呢?高洋的一生事迹如何?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网络配图文宣帝高洋的生平简介高洋,字子进,是时期北齐开国皇帝。高洋是的第二个儿子,因为相貌丑陋被娄昭君讨厌,所以幼年时的高洋,看似平庸,但是大智若愚,受到兄弟的欺负也能大度让步,但是父亲却认为这个儿子将来会能能干,所以在公元550年,高洋逼孝静帝禅位,成为皇帝。公元549年,高洋的哥哥在未成的时候就被自己的家奴刺死了。所以19岁的高洋挺身而出,指挥卫队搜捕刺客,然后亲理朝政,是混乱的政局得到了控制,所以孝静帝封他做了丞相。公元550年,高洋到了邺城派了潘赵彦深等人让孝静帝将帝位让给高洋。高洋登基后,改国号为齐。当时西魏的亲率大军以试探这位20岁的皇帝是否和高欢一样,高欢趁机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当时宇文泰就感慨高欢没死,急忙班师回朝,所以高洋时期东西边境一直是相安无事的,但是南北却烽火连天。网络配图高洋即位5年后,意志开始松弛,逐渐从勤勉走向了荒淫暴虐。当时在寒冬时的在大街上,让百姓看来心惊肉跳,后来还学着妇女的模样。据说高洋宠爱的薛嫔就是被喝醉酒的高洋惨杀的,尸骨还被做成了瑟琶。喝醉酒的高洋还得罪过自己的母亲,酒醒后才发现自己铸成大错,决心戒酒,但是未成。文宣帝高洋是怎么死的高洋死的时候才31岁,许多人认为他是喝酒过度了导致身体亏虚,所以在公元559年就去世了。其实高洋的同父同母的几个兄弟都似的挺早的,而且高洋从一个英明神武的开国君主直接堕落成了、杀人成瘾的昏君,前后反差很大,所以许多人认为高洋应该是还了神经分裂。网络配图高洋被成为历史上最淫荡残暴的皇帝,但是高洋却非常的孝顺,虽然在喝醉酒的时候,说要把母亲嫁给胡人,而且逗娄的时候,让娄太后摔倒了,但是他认错非常的真诚,甚至想要自杀谢罪。小编想高洋这样的性格,应该是长期压抑导致的,因为在做皇帝之前,爹不疼娘不爱,而且因为长相,常常被人笑话,在兄弟之间也经常受欺负,所以在给他评价深明大度的时候,可能高洋这些都是他的伪装。后来北齐建立,初期可能因为政治局面不稳,所以他要以成绩服人,所以高洋是一个有双重性格的人。高洋虽然是被评为最荒淫的皇帝,但是他能建立北齐政权,可见他的政治能力是不俗的,而且有他父亲的风范,否则宇文泰就不会退兵了。高洋在历史上虽然在位仅10年,但是他前期被人说有圣主风范,可惜最后没有善终,反而落得骂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