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关于格鲁克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时间:2025-03-2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改革意义 是歌剧的改革。

歌剧变革的社会历史原因是旧制度的瓦解和新思想的形成。

作为蒙运动在音乐领域的直接成果,表现最突出的是喜歌剧的产生。

喜歌剧是对意大利正歌剧的革命,它不仅是创造了一个新体裁,更重要的是宣扬了启蒙主义的思想观念,表现了民主、平等、博爱的精神。

它采用的新题材来源于市民群众的新生活,它塑造的新人物具有理想主义的新形象。

它的出现和取代正歌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意大利正歌剧在走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后,进入了“没落期”。

到18世纪初叶,意大利剧作家塔西奥的30多部歌剧脚本,被作曲家们数百次地配乐,使正歌剧形成了标准而固定的模式:题材基本上是历史正剧,结构一律为3幕多场,人物往往是一对情人、一位暴君和几个配角,咏叹调和宣叙调一成不变地轮流出现,宣叙调不用乐队伴奏,音乐创作也陷入 了固定的格式。

这种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模式,理所当然地引起观众的不满和厌烦,也最终扼杀了正歌剧的活力与生命。

18世纪初,曾经辉煌的意大利正歌剧了。

与此同时,歌剧的演出情况更糟。

阉人歌唱家在舞台上占据着主导和支配的地位。

尤其是担任女高音的演员,不仅可以随意向作曲家、指挥提出各种古怪离奇而又必须满足的苛求,并且根本不顾剧情和人物的规定,在第一次上场时一定要骑马,要佩带羽毛头饰,要有侍从跟随其后,不能担任稍微次要一点的角色,不能扮演暴君、叛徒,甚至不能扮演可能有损其美好形象的上年纪的人物,不能在舞台上“死”去。

同时,他们还必须享有在舞台上吃水果、喝香槟酒等特权。

这种近乎胡作非为的荒谬行为,把歌剧的戏剧性完全抛弃了。

歌剧舞台简直成了阉人歌唱家的私人宅邸。

在这种情况下,正歌剧只能加快其衰败的过程。

艺术模式 在音乐历史上的地位,是以他对意大利正歌剧的改革而确立的。

追求理性与真实自然的风格,以及戏剧与音乐间更为合理的平衡,适应了18世纪以来启蒙文化运动的审美原则与趣味, 作为一种理想的歌剧艺术模式。

要求音乐服从于诗歌的原则,是格鲁克歌剧的创作原则。

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即是歌剧传统体裁。

他的歌剧虽然虽然没有离开过这些题材,但是他对这些题材的处理中体现了当代社会对艺术和人的新的理解。

格鲁克的歌剧简洁、质朴、自然而令人感动,他认为歌剧的序曲应该使听众预先知道在他们眼前即将发生的剧情性质,并以多种方式处理序曲。

格鲁克用乐队伴奏的的宣叙调,代替歌剧过去常用的“清宣叙调”。

格鲁克的咏叹调追求人物情感的真切表达。

长期以来,合唱在意大利正歌剧中一直被忽视,格鲁克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恢复了合唱在古希腊悲剧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又以乐队各声部的记谱代替数字低音手法。

芭蕾舞和布景要求符合戏剧的整体效果。

英雄性的崇高题材,简洁直率的表达手段,清晰的主调和声风格,这些新的思想内涵和音乐语言特征,使歌剧这种传统的综合性题材,在世纪之交引起了听众和作曲家的关注。

歌剧兴衰 并不是“和平过渡”的。

在新旧势力之间,围绕着歌剧的改革,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激烈争论。

在改革派中,格鲁克是最杰出、最重要的一位。

他的贡献在于使歌剧这一珍贵的艺术品种获得了新生,并为大歌剧和浪漫派歌剧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克利斯托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于1714年7月2日生于德意志南部的埃拉斯巴赫。

他不愿继承他父亲守卫山林的职务,前往布拉格,或在教会唱歌,或在舞场演奏,与此同时进行学习,成为了一名大提琴家。

他在维也纳得到贵族的资助,1737年随亲王出访米兰,师从萨马蒂尼。

进行了四年之久的作曲学习。

在当时的欧洲文化界,特别是音乐界有必要首先向意大利学习。

了解意大利也就是了解文化、了解艺术。

因此格鲁克去意大利一事也就有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他首先在意大利学习那波里乐派的歌剧,然后在法国受到吕利、拉莫的法国歌剧的影响,他充分的理解了这些歌剧不合理之处,对歌剧的表现形式加以彻底地改革。

格鲁克最初的创作有很长的时间依循传统的模式,在欧洲各地的歌剧院创作正歌剧。

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是1741年在米兰完成的《阿尔塔塞斯》。

这是一部意大利风格的歌剧,也就是说它是以华丽的声乐演唱技巧为基础的,因此,这部作品理所当然地在米兰受到了次迎。

1754年教皇贝内迪克特十四世为格鲁克加封进爵。

他在宫廷负责文艺事务的杜拉佐伯爵领导的维也纳歌剧院担任指挥。

从1750年至1761年的10几年中,格鲁克创作了许多部歌剧如《埃乔》(1750年)、《迪托的仁慈》(1752年)、《卡米乐的凯旋》(1754年)、《中国人》(1754年)、《舞》(1755年)、《安迪古诺》 (1756年)、《牧人》(1756年)等。

后来,他为又奥地利宫廷创作的一批小型喜歌剧,象《梅兰岛》(1758年)、《假奴才》(1758年)、《基西拉之围》(1759年)、《魔法树》(1759年)、《改邪归正的酒鬼》(1760年)、《受骗的法官》(1761年)等,由其它作曲家谱曲上演。

这一期间,格鲁克接受了激进思想和歌剧变革思潮的影响,改革思路开始形成,创作风格发生改变,创作经验逐渐丰富,为即将进行的歌剧改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改革口号 1762年,格鲁克写出一部令人的歌剧。

当时,他已经意识到意大利歌剧越来越“荒唐乏味”,充满了“无聊夸张的 虚饰”。

他提出的口号是:歌剧应该优美而简洁。

为实现这一主张,格鲁克创作了《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剧本是拉尼埃利·达卡扎皮基根据奥尔菲斯的古老传说改编的新版本,于 1762年10月在维也纳公演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该剧音乐纯朴优美,丰富的特殊效果使剧情清晰明了,砍掉了所有使歌手得以成名的技巧炫耀。

把新的意大利歌剧风格和法国歌剧中的合唱、芭蕾结合在了一起,典雅的意大利旋律、严肃的德国旋律和恢弘的法国旋律结合在了一起,观众一下子就感觉到歌剧舞台上发生了革命。

如果男主角不由阉人歌手担任的话,格鲁克的这部歌剧就会面目全新了。

随后完成的《阿尔切斯特》有了进一步创新,序曲与歌剧本身的音乐有了联系(已不单是为观众落座提供的背景音乐),男主角也由阉人歌手换为男高音。

改革宣言 1767年和1770年,格鲁克又推出了两部改革歌剧《阿尔切斯特》和《帕里德和爱琳娜》。

有了进一步创新:一是序曲就有导入剧情的功能。

二是管弦乐队也可以表达情感,并非只是歌手的陪衬;男主角也由阉人歌手换为男高音。

三是减少了换景的次数,以使戏剧顺畅进行;四是合唱成了重要角色,就像在古代戏剧中那样。

格鲁克还在歌剧《阿尔切斯特》的总谱的前言中,阐述了他对歌剧改革的重要原则和歌剧创作的美学观点,被认为是格鲁克歌剧改革的宣言书。

但这两部歌剧却没有获得观众的广泛认同,甚至格鲁克的支持者们对他的改革也难以接受,他们戏称:“一部正歌剧竟没有男声的女高音,一场音乐没有元音的花腔,或者更确切地说没有喉声的炫耀,一首意大利诗竟然没有浮夸与嬉戏,这就是刚刚重新开放的宫廷剧院的三大奇迹”。

那些自以为是的维也纳观众对格鲁克如此阔斧的革新毫无准备。

于是,他前往巴黎碰碰运气。

1772年,格鲁克来到巴黎,希望能够得到这里的观众的理解和支持,以继续推进歌剧改革事业。

此时,一位名叫罗莱的法国外交官兼诗人,为格鲁克写了《伊菲姬妮在奥立德》的歌剧脚本,并向法兰西歌剧院推荐这位歌剧改革的“非凡人物”。

当时的法国皇后玛丽安·安托内特在维也纳时曾跟格鲁克学过声乐。

1774年,在这位皇后的支持下上演了《伊菲姬尼在奥利德》;同年还重演了《奥菲欧》,并以男高音取代了阉人歌手。

在《伊菲姬尼在奥利德》这剧歌剧中,格鲁克更加突出了音乐的戏剧性,强化了英雄主义的歌剧主题,特别是形成了成熟而完整的协奏曲式的歌剧序曲。

使他获得决定性的成功,格鲁克在一夜间成为巴黎家喻户晓的知名人士,法、奥两国的王室也给予他高额的薪金和创作报酬,卢梭还特意撰文热情介绍和高度评价了这部作品,他们在歌剧改革上取得了共同语言,并建立了相互支持的友好关系。

在取得成功以后,格鲁克又将《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和《阿尔切斯特》译成法文,分别于1774年和1776年在巴黎上演,进一步扩大改革战果。

1777年,格鲁克创作并上演了《阿尔米德》,这部作品在坚持了改革原则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了乐队的作用。

1779年,格鲁克最后一部改革歌剧《伊菲姬妮在陶里德》问世,这部作品取消了爱情主线,突出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冲突,强调了咏叙调的作用,使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划上了一个圆满 而闪光的句号。

改革争议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并不是所有人都拍手称快。

仍有一些人顽固地站在意大利人一边,他们把尼古拉·皮钦尼的歌剧搬上舞台,摆出架式与革新者格鲁克对抗。

争议是由两位作曲家的追随者挑起的。

与所有的论战一样--你不是格鲁克派就是皮钦尼派,没有中间道路。

(就格鲁克和皮钦尼而言,他们知道这样虽然能带来商机,但还是认为争吵是愚蠢的。

在整个论战过程中,他俩一直友好相处。

) 最后世故圆滑的皇家音乐指导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他让两位作曲家根据欧里庇德斯的同一个故事各写一部歌剧。

格鲁克写的是《伊菲姬尼在陶里德》,即早先创作的《伊菲姬尼在奥利德》的续集。

格鲁克1779年完成的这部歌剧大胜了皮钦尼--部分原因是演唱皮钦尼歌剧的女高音演员在公演时喝醉了,结果可想而知。

享受余生 在皮钦尼败北后,又掀起一场杀气腾腾的辩论,宣称除了法国大歌剧和意大利歌剧外,他们绝不承认包括格鲁克改革歌剧在内的任何歌剧。

1783年, 格鲁克最后一部歌剧是《埃科与纳克索斯》,虽然反应冷谈,但那时他早已。

作曲家退休后去了维也纳,在那儿享受余生。

随机文章世界不敢打开的古墓,秦始皇陵44年无人敢挖/中国上榜二个外星人正在向地球发信号,外星人发求救信号被科学家破解地球上13.8亿立方公里的海水从何而来,岩石中水分被重力挤出来南极雪化了会怎么样,孟加拉国被淹没/古老病毒恐爆发/人类或灭亡火星现外星人脸引猜想外星人存在的证据/NASA称陨石撞击的巧合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3月24号白羊女性格 四月份白羊的性格

白羊座女性的性格特征白羊座女孩是快乐、热情、直率、乐观、充满活力的女孩。他们充满活力、自信、活力、自尊和自豪。他们善于表达自己,向周围的人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让我们了解一下白羊座女性的个性特征。白羊座女性是十二星座中最个性化、最自我意识的星座之一。他们天生就有“我是谁,我想做什么”的自我决定,是一个独立、自由、精力充沛的人。他们不愿意接受别人的限制和规定,他们会有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他们喜欢尝试不同的选择,追求不同的体验,希望总是充满新鲜感和挑战感。白羊座女性坚韧、积极、充满冒险和探索精神。他们将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即使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成功,他们也会大胆地尝试。他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地挑战自己,在生活中创造新的历史。他们是时代前沿的一群人,始终保持探索和创新的态度,不断进化和成长。白羊座女人是一个热爱自由和挑战的人。他们喜欢探索和不断寻找刺激。他们热情、开朗、直率、友好,喜欢与人交流。他们对朋友很真诚,不喜欢报复。他们有很强的目标意识和行动能力,对未来的发展有自己明确的规划和计划。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白羊座女性的优点白羊座女人是一个独立自由的人。在他们心中,他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和生活态度。他们非常重视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赋予自己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白羊座女性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永不停止。面对快速而不屈不挠的决心,他们总是创造一个新的高峰。白羊座女性心胸开阔,宽宏大量,不关心周围的人,因为既然她们认识这个人,她们就选择了信任和宽容。他们善于与人相处,愿意交流,并将努力帮助他们的朋友和家人。此外,他们对公众的审美品味有很高的理解和把握,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可以与他们沟通。白羊座女学习,喜欢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思想,并不断吸收新的能量和智慧。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经验,并逐渐成为自我丰富生活的活力来源。白羊座女性的劣势虽然白羊座女性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在性格上也有一些缺点和缺点。四月十六日的白羊女性格首先,白羊座的女人更容易不耐烦,因为她们不能很快得到她们想要的东西。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会非常焦虑和易怒,因为他们无法忍受时间的浪费和进步。其次,白羊座女性提倡自由和独立,但在与人交流时很容易表现出控制和专横。他们想要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不愿意妥协和低头。此时,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变得不稳定,总是保持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很容易给周围的人带来压力和麻烦。最后,白羊座的女人有时更自以为是,总是相信自己是对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可能会错误地把自己的权利和权力视为。在这个时候,他们很容易被厌恶和拒绝。白羊座女性的情感表现在情感方面,白羊座女性更直率和积极,她们非常喜欢浪漫和温暖的气氛,希望找到一种温暖的感觉。白羊座是一个积极的追求者。如果你喜欢一集,你会尽快告诉对方,期待对方的回应。他们很少假装像古代女性一样温柔。相反,他们喜欢公开自己的状态。在恋爱的过程中,白羊座的女人不会轻易放弃,一旦目标明确,她们就会继续付出和努力。他们很少放纵自己的感情,很容易在感情中保持强烈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在情感方面,他们不喜欢拐弯抹角,明确的方式是美丽的。如果在浪漫的爱情过程中存在矛盾,白羊座女性将遵循“转身离开”的原则。他们不喜欢生活在沉闷的气氛中,希望遇到一个能经常给自己带来惊喜和快乐的人。纵观整个白羊座女性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她们是独立、自由、积极的人。他们追求自由和冒险,善于面对挑战和困难。虽然他们容易不耐烦、霸道、自以为是,但这些缺点并不影响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足迹和事业成就。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白羊座女性的独立性,冷静地与她们沟通,更多地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和想法,以便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双赢和持久的友谊。

明太祖朱元璋觉得太子朱标的性格不像自己,为什么还要选他当继承人

在中国古代,开国对继承人往外是非常挑剔的。很多开国皇帝感叹嫡长子“不类我”,因此在传位问题上迟迟下不了决心。比如,觉得嫡长子“不类我”,把他发配到边关修长城。觉得“不类我”,就算已经立刘盈为继承人了,也想把他换掉。觉得他的嫡长子“不类我”,迟迟不愿立他为太子。也是觉得他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都“不类我”,没有很快确立他们为继承人,才给弟弟留了机会。皇帝(他从功绩上说,其实也算一个开国皇帝)也是觉得他立的继承人“不类我”,因此,虽然很小就把他立为太子,但后来两次废黜了他。 (朱元璋剧照) 说起来,朱元璋也是觉得嫡长子朱标“不类我”的。但是为什么,朱元璋却毫不怀疑地把朱标确立为继承人,从来没想过要换他呢? 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说朱元璋认为朱标“不类我”?朱元璋是一个从底层草莽中一路拼杀当上皇帝的,他杀伐果敢。尤其是上台以后,严厉而残酷地打击那些他认为可能对他的皇权构成威胁的人。手段非常毒辣。可是,朱标却是一个、敦厚善良的人。他非常反感朱元璋的残杀,还想办法救了宋濂等不少人。以至于因为这些事,和朱元璋吵了不少架。 让后世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名山藏》记载的,有一次朱标再次劝谏朱元璋不要滥杀人,朱元璋把一根棘杖放在地上,让朱标拿。朱标不敢拿,于是朱元璋把上面的刺全拔了,再让朱标拿。朱元璋用这样的方式让朱标警醒。但是,朱标依然不醒悟,还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气得朱元璋抄起一根凳子就追打他。而且,按照《》的记载,朱标正是因为观念与朱元璋不合,最终郁闷而死了。 由此可见,在朱元璋眼里,朱标是完全“不类我”的。 (朱元璋与朱标) 可是,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对他的信任,却是的。 我们比较一下朱元璋和康熙。康熙为什么两废太子?就是因为他怀疑太子想提早夺他的皇位,康熙甚至地说胤礽曾和勾结起来,“潜谋大事”。但是,朱元璋却一点儿也不担心朱标提前夺位。他把自己的官员,又都全部封为东宫太子的官员,这到康熙那里是不可想象的。康熙连一个索额图都不能容忍,怎么能容忍全部官员“交通太子”呢?那不是立马就会引起造反吗?还有,朱元璋经常把政事交给朱标,让朱标直接处理,不用给他请示。这也有“预先干政”的嫌疑啊!可见,朱元璋对朱标是完完全全放心的。 那么,既然朱标明显“不类我”,为什么朱元璋却对他呢? 有人可能说这是因为朱标是嫡长子。这个道理显然是行不通的。前面我们讲到的秦始皇、刘邦、赵匡胤、朱棣、康熙都因为嫡长子“不类我”,而撤换太子的事。因此,嫡长子并不是这些开国皇帝们的第一选项。再说了,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就应该继续在儿子中轮班。但是他没有轮班,却直接传位给了。由此可见,他也不是考虑所谓的“嫡长子制”。 (朱允炆剧照) 那么,朱元璋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呢? 我觉得,朱元璋之所以一定要把皇位传给朱标,恰恰是因为朱标“不类我”。也就是说,朱元璋其实是非常欣赏朱标这种“不类我”的。《名山藏》里记载朱元璋因为朱标“不类我”,抄着板凳追打他这种事,多半是作者自己的一种臆想。 朱元璋明白,“马上可以打天下,马上不可以治理天下”。要治理天下,确实必须讲究“仁德”,行“尧舜之道”。但是,这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只有把那些有功之臣都给诛杀了,把那些刺头给捋平了,才能行“尧舜之道”。也就是说,朱元璋想的是,他自己来做这个“暴君”,把做“仁君”的机会交给他的儿子。朱标生性仁厚,是最恰当的传位人选。 为什么朱标去世后,朱元璋不传位给朱棣等儿子,一定要传位给孙子朱允炆,也是因为朱允炆和朱标的性格一样,是一个仁厚的人。 随机文章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几率二十五万分之一,或发射飞行器改变其轨道地狱九大堕天使实力排行榜,魔王路西法成为堕落天使领头羊美国人为什么不吃米饭,小麦和玉米才是美国人的主食(营养更丰富)赤道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吗,气温还不及中国几大火炉/最热在非洲陶渊明是什么先生,陶渊明的名句盘点(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