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南北朝时期东魏名将高敖曹简介 高敖曹生平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时间:2025-03-2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高昂(491-538年),字敖曹,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

时期东魏名将。

东冀州刺史高翼第三子,司空高乾之弟。

年轻时横行乡里,随兄长高乾响应葛荣起义,后投降朝廷,封武城县开国伯。

帝遇害后,高敖曹在信都起兵,联合反对尔。

永熙二年(533年),高乾被杀后,高敖曹投奔高欢,随其转战四方,官至司徒、骠骑大将军,进爵武城县开国侯。

善用马槊,勇猛无敌,时人誉为再世。

元象元年(538年),因轻敌败于,,单骑逃至河阳,为追兵所杀,时年四十八岁,追赠侍中、太师、大司马,谥号忠武。

皇建元年,追封为永昌王,配享世宗陵庙。

人物生平 横行乡里 高敖曹年幼时便气概豪迈,长大后更是豪爽洒脱、胆力过人。

其父高翼求得严师,令其对高敖曹严加捶挞。

高敖曹却不遵师训,到处惹是生非,常道:“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当一个老博士。

” 此后,高敖曹随兄长高乾四处劫掠,并倾尽家产,召聚剑客。

乡间百姓对他们非常敬畏,不敢有所违背。

高翼常对人道:“这个孩子如果不使我灭族,必能光宗耀祖,不会仅仅做一个州中豪杰。

” 由于高敖曹兄弟常到处劫掠,高翼也受到牵连,常被关在监狱中,只有遇到大赦才能得以出来。

高翼曾对人道:“我四个儿是五眼(五眼,用语,此处形容不知忌惮),我死后也不知还有没有儿子给我添土?”高翼死后,高敖曹为父亲大起坟墓,道:“您生前就怕死后没人给您添土,现在你知道我的本事了吧。

” 效忠魏帝 建义元年(528年),高乾与高敖曹在河济聚众起事,并接受葛荣的官爵,屡次击破北魏军队。

后来,高乾因与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有旧交,便投降朝廷。

高敖曹被任命为通直散骑侍郎,封武城县伯。

认为兄弟先叛后降,不应担任重要官职,便将他们免归乡里。

二人在乡里暗中搜集勇士,继续进行抄掠。

尔朱荣闻后,便密令刺史元仲宗诱俘高敖曹,与薛修义一同囚禁在晋阳(今山西太原)。

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进入洛阳,掌握北魏军政大权,并将高敖曹带在身边,又将他关押在驼牛署。

不久,尔朱荣被孝庄帝诱杀,高敖曹被放出。

尔朱家族闻讯后,四处起兵,围攻洛阳,孝庄帝亲至大夏门指挥抵御。

当时,高敖曹刚被释放,有感孝庄帝之恩,亲自披甲执戈,并与侄子高长命等人率军推进,所向披靡。

后来,高乾从东冀州驰援洛阳。

孝庄帝遂任命高乾为河北大使、高敖曹为直阁将军,让他们返回家乡,招集乡曲以为支援。

高氏兄弟临行时,孝庄帝把他们送到黄河边,举起酒杯,指着河水道:“你们兄弟是冀州豪杰,一定能让士卒效死。

京城倘若有什么变故,你们可以为我支援。

”高乾流着眼泪,接受诏命。

高敖曹则拔剑起舞,发誓要为效死命。

屡破尔朱 普泰元年(531年),高敖曹听闻洛阳城破,孝庄帝遇害,便与父兄在信都(今河北邢台)起兵。

殷州刺史尔朱羽生率五千兵马袭击信都,高敖曹来不及披挂铠甲,便率领十余骑迎战。

高乾怕他有失,于城中用绳索垂下五百人相助,追赶高敖曹,而此时高敖曹已经击败尔朱羽生。

不久,封隆之、高乾又联络晋州刺史高欢一起反对尔朱氏,并开门迎纳。

当时,高敖曹在外征战,闻知后心中不满,认为高乾软弱,将其视为妇人,还送布裙来羞辱他。

高欢派长子以子孙之礼相见,高敖曹这才随高澄返回信都。

十月,高欢拥立安定王为帝,高敖曹被任命为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仍担任大都督,并随高欢在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击破尔朱兆。

532年(中兴二年),高敖曹又随高欢与尔朱兆在韩陵(今河南安阳东北)交战。

当时,高敖曹部将王桃汤、东方老都是汉人。

高欢道:“高都督你所率领的都是子弟,恐怕不济事,我看得分一千多鲜卑兵去才行,你意下如何?”高敖曹答道:“我这些部曲训练已久,前后历次战斗,战斗力不弱于鲜卑。

现在如果加入鲜卑人,军情不能和合协调,胜了就会争功,败了就会推罪。

我愿自领汉军,不需要另配鲜卑人。

”高欢同意了他的要求。

两军交战后,高欢作战不利,率军后撤,尔朱兆趁胜追击。

这时,率五百骑兵在前冲锋,斛律敦随后召集败兵,而高敖曹则与蔡俊带领一千兵马从栗园出击,将尔朱兆的军队拦腰截断,大败敌军。

不久,高敖曹加封侍中、开府,进爵武城县侯。

投奔高欢 永熙二年(533年),魏孝武帝赐死高乾,又密令东徐州刺史潘绍业杀死高敖曹。

当时,高敖曹已经知道高乾被杀,便于中途埋伏兵马,生擒潘绍业,然后率十几人投奔晋阳。

高欢见到高敖曹后,抱着他痛哭道:“天子枉害司空。

” 永熙三年(534年),高欢以诛杀斛斯椿为名,率军南攻洛阳,并命高敖曹为先锋。

孝武帝逃往关中,依附宇文泰。

高敖曹又率五百轻骑追赶,一直追到崤陕方才返回。

不久,高敖曹担任豫州刺史,平定三荆诸州不肯归附的地方势力。

十月,高欢立清河王世子为帝,是为孝静帝,并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任命高敖曹为侍中、司空。

高敖曹因兄长高乾死于司空之位,不肯担任司空,被改任为司徒。

攻伐西魏 天平四年(537年),高敖曹被任命为西南道大都督,率军攻打上洛(今陕西商县),他在渡河时,祭拜河神道:“河伯是水中之神,高敖曹是地上之虎。

今天经过你的地盘,故此与你痛饮一番。

”当时,山道峻隘,又有巴寇坚守。

高敖曹转战前进,无人可挡其锋。

这时,上洛人泉岳、泉猛略、顺阳人杜窋密谋出城响应高敖曹,被刺史泉企获知,结果泉岳、泉猛略被杀。

杜窋逃脱后,投奔高敖曹。

高敖曹以杜窋为向导,攻城十余日,终于攻破上洛。

高敖曹攻陷上洛后,又欲进兵蓝田关。

这时,窦泰兵败,高欢让高敖曹单骑返回。

高敖曹不忍心丢弃部众,经过奋力拼杀,终于带着全部兵马退回。

当时,高敖曹身中流矢,伤势严重,对人道:“我死没什么好遗憾的,只可惜见不到季式当刺史了。

”高欢得知后,立即任命高季式为济州刺史。

高敖曹回军后,仍旧担任军司、大都督,并统领七十六位都督,与、任祥等人一同在虎牢练兵。

后来,高欢又攻打蒲津(在今山西永济),让高敖曹进攻河南。

当时,关中饥荒,宇文泰所部不足万人,得知高欢进兵便撤军入关。

高敖曹进围恒农,后闻高欢兵败,退守洛阳。

不久,西魏大将进兵新安(今山西翼城),高敖曹只得撤退到黄河以北。

战死河阳 元象元年(538年),高敖曹进封京兆郡公,并与侯景等人围攻金墉,宇文泰前来救援。

当时,高敖曹因小过杀死家奴京兆。

京兆道:“我三次救你于危难,你怎能因小过便杀死我。

”当夜,高敖曹梦到京兆将血涂到自己身上,醒后大怒,又命人将京兆的双腿打断。

高敖曹素来看不起宇文泰,命人竖起旌旗、伞盖,跨马临阵。

西魏军集中兵力进攻,高敖曹全军覆没,单骑逃到河阳城。

河阳太守高永乐与高敖曹有旧怨,关闭城门不让他进城。

高敖曹又要求城上放一根绳子下来,见不被理睬,便拔刀劈砍城门。

城门尚未凿开,追兵已经赶到,高敖曹只得藏到护城桥下。

追兵见高敖曹的家奴手持金带,便向他追问高敖曹的下落。

高敖曹见家奴指出他的藏身之处,自知难免一死,于是昂起脑袋对追兵道:“来吧!送你一个开国公的爵位。

”追兵砍下他脑袋离去,时年四十八岁。

高欢得知高敖曹战死,如丧肝胆,杖责高永乐二百军棍,又追封高敖曹为太师、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曰忠武。

560年(皇建元年),孝昭帝追封高敖曹为永昌王,并将他的灵位放在世宗高澄的陵庙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流皇帝乾隆时期的著名文臣:钱维城的一生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钱维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钱维城是时期的著名文臣,他于乾隆乙丑年(乾隆十年,1745年)在殿试中以“一甲一名”高中科考榜首,由此扬名天下。此后他步入内廷,近侍,并以出众的才学晋升高官,除任内阁之外,曾官至礼部、工部、等多部侍郎官职。在为官从政之余,他在书法、绘画方面长期笔耕不辍,成为闻名遐迩的文臣书画家,并为后世留下大量的书画传世作品。 时至今日,钱维城因其长期近御乾隆皇帝身边,特别是他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高超的绘画水准,而使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极具影响力,受到当今收藏界特殊的重视与青睐,甚至形成以钱维城等清宫画家为导向的新的收藏热点。 2010年6月,在北京保利公司举办的古代书画拍卖专场中,钱维城创作的设色《雁荡图》手卷,其起拍参考价即高达5000至8000万元,拍品最终成交金额则直抵1.2992亿元,从而创造了众多宫廷书画家都遥不可及的一个高点(图1)。 图1 钱维城 《雁荡图》卷 设色 2010年在北京保利春拍以1.2992亿元成交 以下,就让我们把欣赏的目光转向300年前的大清盛世—康雍乾三朝,去了解一下清宫文臣画家钱维城以及他的艺术世界。 显赫的仕途生涯 钱维城生于五十九年(1720年),卒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终年仅52岁。他初名辛来,字宗盟(一作宗磐),又字幼安,号幼庵、茶山,晚年又号稼轩,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他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乾隆十年(1745年),年仅25岁的钱维城在当年(乙丑年)殿试时高中“一甲一名”,随即“授修撰”,以很高的起点进入仕途。 像许多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一样,钱维城由于过于聪敏,在入宫之初即以自负而犯下大错,显险遭到乾隆皇帝的惩处。 钱维城入宫之后,以“国书(满语文字)为易学,遂不复用心”。待三年散馆考试之时,因其成绩很差,仅列名为第三等。 他的这种轻漫行为招致乾隆帝的愤怒,曾传谕斥责说:“钱维城以国语不足学耶?乃敢抗违定制若此!”气愤之下,皇上欲对他加以处分。 关键时刻,朝中重臣傅恒(乾隆帝宠爱的孝贤皇后之弟)因珍惜维城之才,便替其求情,向皇帝陈述说:“钱某汉文优长,尚可宽货。”乾隆帝便亲出考题,召钱维城赶到南书房,命其于台阶之下应答。 饱读诗书的钱维城胸有成竹,下笔有神,他斜倚础石一挥而就。乾隆皇帝接过其答卷,深为他的文笔而折服,叹为异才!不仅宽释了他的错误,即命维城入“南书房供奉”。 从此,钱维城即以近臣身份服侍于天子身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成吉思汗手下四大名将是哪位 他们是元朝时期当之无愧的名将

手下四大名将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征服半个地球,与他善于认人识人有很大关系,在他的手下,有四大名将,被称为“四杰”,为的建立立下了。 成吉思汗用人,有一个特点,他只看能力不论出生,因此,他的大将有的还是奴隶出生。 那么,成吉思汗的四大名将到底是谁呢? 一、博尔术 在成吉思汗的手下,博尔术是典型的富翁家庭出生,他虽然是独生子,可杀敌十分勇敢。 博尔术是成吉思汗在最穷困时认识的朋友,两人多次,情同手足,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那时,成吉思汗还是一个叫的16岁少年时,家里仅有的9马中,被盗马贼抢走了8八匹, 他一路追赶,希望抢回自己的马匹。经过一个牧场时,铁木真看到一个英俊的少年正在挤马奶,他问道:“是否看到可疑人赶着8匹马?” 博尔术听说铁木真的马被偷盗,很是气愤,他决定参与追马行动中。 两人经过三天三夜的追逐,终于将铁木真家的马追回。两人从此成为患难朋友。 后来,铁木真要与蔑儿乞人开战,博尔术于是带着自己的家产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他的阵营。可以说,铁木真如果没有博尔术这位富家公子赞助,恐怕早就被草原上的强势部落吞并了。 二、赤老温 赤老温是铁木真的救命恩人,他能被重用,也是在情理之中。 那年,铁木真10岁,被仇敌泰赤乌部的首领俘虏后,在整个泰赤乌部游行示众。当被锁儿罕失剌一家人看管时,遇到了赤白和赤老温。 这一家人都很善良,有着菩萨一样的心肠。铁木真在这家人里,不仅枷锁被取下,还能吃上一顿饱饭。尤其是年龄相仿的赤老温,他不仅有着一生力气,还十分有智慧。多次帮助铁木真脱险。 当铁木真决定要组建自己的营地,向赤老温发出邀请,希望能来帮他时。赤老温二话没说,直接投奔到了铁木真的门下,成为的开国元勋。 三、木华黎 在成吉思汗的“四杰”中,木华黎的出生最为卑微。他是主儿勤部亲王的奴隶。 主儿勤部是蒙古草原上很能打仗和富有的部落,被铁木真吞并后,他最高兴的不是获得了财富和美女,而是遇到了木华黎。 木华黎不仅作战勇猛,更是充满智慧。两人相见恨晚,很快就成为朋友。后来,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国王,专门让他经营中原。 四、博尔忽 博尔忽原来就是主儿勤部的猛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主儿勤部被收复后,被铁木真的英雄气概折服,决定投靠铁木真。 成吉思汗就是依靠这四大猛将,一路披荆斩棘,不仅统一了草原,还灭掉了地球上40多个国家。他们,是元朝时期当之无愧的名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