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好一点儿,那也不过是像判官、钟馗一样,剑眉倒竖,眼似铜铃,目光如电,虬髯四张,人听了看了都会不寒而栗。
然而,历史上那个有名的酷吏,却有另外一副嘴脸。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当小官时尊重上级,当大官时结交天下名士,即便是内心很是看不起他们,表面上也会装出一副非常仰慕的样子。
尤其是在面前,他更是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遇到皇帝表扬,他就说都是办事人员的功绩,遭到皇帝谴责,他就主动揽过检讨。
但是,他能够进入酷吏的行列,杀人甚多,得罪人也不会少了,终于有高官联合起来告发他。
令人的是,皇帝在处置他时竟然犯了难!最后还是另一个酷吏赵禹给他说明了利害,引诱、逼迫他自杀才将案子了结。
更厉害的是,张汤即便是死了也阴魂不散,他因为家中没有多少产业、薄葬而得到了皇帝的同情。
下令追查告发张汤的人,三个长史被杀,丞相受牵连自杀。
张汤究竟是如何从一名基层小官走向三公九卿行列?这种一人多面的性格特征,又是怎样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呢? 张汤自小就表现出内心狠毒、睚眦必报的一面 张汤的父亲曾任长安县丞,张汤当时还小,有一回出门,父亲让他在家看门。
父亲回来后,看到老鼠偷了肉,就责罚张汤,用鞭子打了他。
张汤掘开鼠洞,找到偷肉的老鼠和没吃完的肉,就用处置犯人的方式处置这些老鼠。
他检举揭发老鼠的罪行,加以拷打审问,记录审问过程,把判决的罪状上报,并把剩肉当作证物,当堂定案,最后判了一个“斩立决”,把老鼠分尸处死。
他父亲看到这情景,又看到他那判决词就像是老练的法官所写,特别惊讶,于是就让他学习断案的文书。
这件事充分说明,张汤有作为法官的基本素质,有按照程序办事的性格特征,也有内心狠毒的报复心理。
就一般人来说,谁会和一个老鼠较劲?即便是因为老鼠吃了肉遭到了父亲的责罚,人要泄愤,大多会捉到打死完了,谁会去像审问案犯一样处理?连他父亲都惊讶他所写的判词,可见他有一个法官的基本潜质。
张汤有意巴结权贵,揣测上司心思,办事干练,屡获升迁。
周阳侯田胜是汉武帝的舅舅,他曾经因为犯罪被拘禁在长安,那时候,张汤虽然官职不大,却利用长安官吏这个“现管”的便利条件,尽其全力加以保护。
等到田胜出狱被封了侯,与张汤密切交往,经常把张汤介绍给当朝权贵,让他们与其相识。
张汤调任内史,做了宁成的属官,因为办事干练,宁成就像上级推荐。
张汤再一次升官,调任为茂陵尉,主持陵墓的土建工程,也就是修建汉武帝陵墓的实际指挥者。
汉武帝的另一个舅舅当了丞相,征召张汤当了内史。
田蚡经常在汉武帝面前推荐张汤,张汤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并让他处理案件。
可巧赶上了陈皇后阿娇巫蛊一事事发,案件交到了张汤手上。
这时候,汉武帝已经娶了九年,对于陈皇后早已经冷落,只因为姑姑,也就是现在的丈母娘当年立自己为太子时出了大力,碍于面子没有废掉阿娇的皇后之位。
张汤揣摩皇上的心思,有意识地把事情搞大,好让汉武帝有充分的理由废掉皇后。
教唆陈皇后使用巫蛊术的人是女巫楚服,张汤从她入手,深入调查,受株连的人达到三百多人。
有了这个结果,汉武帝终于有了充分的理由废了的皇后,收回了她的玉玺,将她贬到了长门宫。
这件事情再一次看出张汤的歹毒和能干,一个皇宫巫蛊案件能够牵涉三百多人,心何以忍?情何以堪?人何以信?可是张汤调查的是女巫楚服,又是何等的精明!给皇帝解决了一块心病,张汤终于得到了回报,汉武帝任命张汤为太中大夫。
从审理案件到升官加爵,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皇帝的心思和需要,从这件事情当中也可以看个明白。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张赵禹一同制定法令。
他们俩制定了一个“见知法”,就是让官吏互相监督,互相检举。
同样,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法律由宽泛走向了严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汤尊重上级,表彰下属,结交天下名士,善于顺从皇帝的心意,本性狡诈却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张汤和赵禹合作过一段时间,不久,赵禹提升,张汤也当了廷尉,主管案件的审理。
但这个张汤依然保持着和赵禹的友好往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赵禹。
而赵禹呢?为人傲慢,即便是三公九卿前来拜访,赵禹也不回访答谢,只把心思放在公务上。
张汤却完全不同,当小官时,他结交富商大款,当了高官,他结交天下名士,即便是内心非常看不起这些人,表面上也表现出十分仰慕的样子。
汉武帝崇尚儒术,张汤在判大案时,总会想方设法附会儒家的观点,并事前向皇帝汇报,然后根据皇帝所说,按照皇帝话里的意思判决。
如果案件得到了皇帝的表扬,他就说这是皇上圣明,下属办具体事情的人办事认真;如果皇帝责备,他就说,皇上责备的对,其实下属曾经提醒过我,我没有采纳,我真是愚蠢!他善于揣摩皇帝心思,在处理案件时,如果是皇上想加罪,他就交给执法严酷的人去办理;要是皇上想宽恕,他就交给执法宽缓的人审理,很得汉武帝信任,并升任为御史大夫,进入三公九卿的行列。
张汤还善于推荐提拔下属,尤其是老朋友当官的子弟,不避寒暑拜访享受最高荣誉的三公,所以他虽然执法严酷,处理案件不能公平公正,却仍然落得了一个好名声。
但是这一切为什么不能掩盖他的酷吏本质呢?关键在于,他在处理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谋反案件时,穷追猛打,广泛株连,不知枉杀了多少无辜,真正是杀人如麻,冤魂遍地。
一旦触及张汤的地位和不同政治主张,张汤立刻就会撕下伪装,露出本来面目。
张汤尊重上级,关怀下属,结交名士并装出一副仰慕的样子,这些都是他主动而为的行为,一旦有人和他的政治主张不同或对他有所危害,他马上就会露出狰狞的面目,必欲置之于死地。
在与匈奴战与和问题上,汉武帝内心主张战,在征求群臣意见时,有一个叫狄山的博士主张和亲,汉武帝就转而征求张汤的意见。
张汤不说用兵好还是和亲好,而是攻击狄山愚蠢!狄山说:“我愚蠢,但是我忠诚。
不像张汤,他的忠诚是表现出来的,是狡诈。
”这显然是张汤引起来的舌战,汉武帝却大发雷霆,问狄山说:“我给你一个郡,你能抵挡住匈奴不来抢劫吗?”狄山只是一个文人学者,人实在,如实回答说:“不能。
”汉武帝再问,一个县呢?狄山还是说不能。
汉武帝又问一个哨所呢?狄山知道,如果还是说不能,皇帝一定会把他交给法官治罪,落到了张汤手里,恐怕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只好回答说:“能。
”于是,汉武帝就派遣狄山到一个边塞哨所任职。
本来是一场朝廷上的讨论会,张汤却引发了一场个人攻讦,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有一个叫李文的官员和张汤有矛盾,他曾经收集整理过张汤的黑材料。
张汤有个喜爱的下属叫鲁谒居,就以流言所说之事告发李文,这事情正好交给张汤处理,张汤毫不犹豫地判李文死罪,接着把他杀了。
后来这个鲁谒居病了,张汤去探望,竟然亲自为鲁谒居按摩脚。
有人盗挖了陵墓,丞相庄青翟和御史大夫张汤约定,上朝时一同谢罪。
到了皇帝面前,老实人庄青翟向皇上谢罪,张汤却认为这事与自己无关,没有谢罪。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件事情惹恼了庄青翟手下的三个长史,他们共同发难,告发张汤。
这三个人分别是朱买臣、王朝和边通,他们曾经都比张汤的官职大。
以往官职卑微的时候,张汤见到他们,总是表现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等到官职升到了这三人以上,立刻就是对待他们。
除了在接见他们时坐着不起身,冷眼相看,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们的跪拜之礼,还经常欺负压制他们。
于是,三人合谋说服了丞相庄青翟,派属吏逮捕了张汤的同案犯田信。
在张汤要和皇上奏请政事的时候,田信总是能够预先知道,然后就囤积物资,发财后和张汤分赃。
汉武帝知道被人利用了,非常生气,当面问张汤:“是不是有人把我的想法告诉了他人?”张汤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说:“应该说是有人这样做了。
”这时候鲁谒居告发李文一事和张汤为鲁谒居按摩脚的问题也被人告发,汉武帝这才知道张汤果然心怀狡诈。
张汤不为求生而认罪,却因死后薄葬而复仇,儿子也因此而得到了皇帝的照顾。
汉武帝想让张汤认罪,毕竟他为皇帝做了那么多事情,像皇后陈阿娇的案子就是张汤为皇帝处理的棘手问题之一,如果认罪,皇帝保住了面子,处理起来回旋余地会很大。
但是,这个张汤此时又表现的很坚强,坚持不承认自己有罪,同时还对自己被抓不服。
汉武帝连续派出八批使者审问,张汤始终没有承认。
对付张汤这样的酷吏,一般的正人君子是不行的,汉武帝派出了另一个酷吏赵禹审问张汤。
赵禹对张汤说:“你在办理案件时,被灭族的有多少人你想过吗?如今人家告你罪状都有证据,你还要等待什么呢?难道皇帝不知道你的情况吗?只不过他难以处理你的案子罢了。
你觉得这样一次一次地对证答辩有意义吗?皇上不想让你活你还想活吗?”张汤终于没有了指望,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说:“张汤没有尺寸之功,能从一个小吏位居三公之列,只因为陛下宠幸我。
我无法推卸自己的罪责,然而,阴谋陷害我的罪人是三位长史。
张汤死后,家产很少,除了俸禄和皇上的赏赐,几乎没有其他产业。
兄弟和儿子想厚葬张汤,他母亲说:“张汤是天子的大臣,遭受恶言诬告而死,何必要厚葬呢?”言下之意是说,如果厚葬,不是正好说明人家告他告得对吗?于是就用最简单的葬仪和没有外椁的棺材埋了张汤。
汉武帝听说后说:“没有这样的母亲,生不出这样的儿子。
”于是把三个长史全部杀了,丞相庄青翟也畏罪自杀。
汉武帝杀了三个长史,好像是因为他们诬告了张汤,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因此而说给张汤平反,而是说为了张汤的母亲,这只能说明,张汤必须死,就像赵禹说的那样。
不过,汉武帝需要张汤这样的酷吏干才,他又要杀死告发张汤的人,以便后来出现更多的“张汤”。
只不过,这个“多面人”酷吏张汤最后的结局,是可悲呢还是令人可叹?恐怕没有人能够说的明白。
不过有一点可以看明白,由于张汤的多面人生,使他能够爬上酷吏的最高官位,也使他在酷吏当中具有最大的名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帝时,迁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秩比二千石。
后从兄窦穆获罪,受牵连,罢职家居10余年。
为恢复与西域各族的联系,明帝决定出兵西击北匈奴。
永平十五年(72)冬,窦固因熟悉边事,被封为奉车都尉,与骑都尉耿忠等屯兵凉州,整军备战。
窦固军出酒泉,至天山(今新疆吐鲁番西),大败北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留军屯伊吾庐城(今新疆哈密县)。
永平十七年(74),窦固率军再出玉门,击败北匈奴在车师一带的势力。
久历大位,甚见尊贵,而性谦俭,爱人好施,颇得人心。
2生平经历 中元元年(56年),袭父窦友爵位,封显亲侯。
明帝即位后,迁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军,秩比二千石。
后其从兄窦穆犯罪,窦固受到牵连,被罢官,在家呆了十余年。
时天下安定,明帝欲效仿的事迹,恢复与西域各族的联系,出兵西击北匈奴。
窦固因明习边事,于永平十五年(72年)十二月,,被拜为奉车都尉,以骑都尉耿忠为副将,谒者仆射为驸马都尉,秦彭为副将,屯凉州酒泉郡,积极部署对北匈奴的进攻。
永平十六年(73年)二月,汉军分四路出击:窦固与耿忠率酒泉﹑敦煌﹑张掖士兵及卢水羌兵万二千骑出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塞;耿秉﹑秦彭率武威﹑陇西﹑天水士兵及羌兵万骑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塞;太仆祭肜﹑度辽将军吴棠率河东北地﹑西河羌兵及南单于兵一万一千骑出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塞;骑都尉来苗﹑护乌桓校尉文穆率太原﹑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定襄郡兵及乌桓﹑鲜卑兵一万一千骑出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塞。
窦固、耿忠率军由酒泉出塞至天山(今新疆天山),击败北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留吏士屯伊吾卢城(今新疆哈密西北四堡),并以班超为假司马出使西域,招降西域诸国。
耿秉﹑秦彭入大漠六百余里,至三木楼山,来苗﹑文穆至匈奴河水上,匈奴皆败走,无所获。
永平十六年(74年),十七年十一月,窦固与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率1.4万骑再出玉门关(今甘肃敦煌市西北小方盘城)进军西域,在蒲类海击败白山部后,转军进击依附北匈奴之车师(一作姑师,西域国名,都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10里雅尔湖村西之交河故城)。
东汉置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宜禾都尉屯田,逐渐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
章帝即位后,给公主加号为长公主,增邑三千户;召窦固代魏应为大鸿胪。
肃宗因其晓习边事,每有大事,都争求窦固的建议。
建初三年(78年),章帝追录窦固前,增邑一千三百户。
建初七年(82年),窦固代马防(之子)为光禄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皇帝奶妈恃宠而骄,为所欲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做出非法越轨之事,历代也不乏其例。
据《》记载,西的奶妈,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经常蛊惑汉武帝,深得刘彻的欢心,封其为大“大乳母”,隔三差五地赐帛奉食,甚至奶妈偶然与皇帝聊天说:“某地有好田地。
”皇帝立马说:“乳母想要吗?”看看,皇帝都这模样了,公卿大臣们更是“皆敬重乳母。
” 这本来应该是一件表率天下,以德治人的好事。
可是,偏偏这位奶妈的子孙奴仆不争气,到处趾高气扬,鱼肉乡里,“横暴于长安中”,光天化日之下,夺人车马,抢人衣服,弄得百姓畏之如虎,百官视之如鼠。
但是邪不压正,终于有一天,“下官”们忍无可忍,找了个借口,上书奏请汉武帝将奶妈一家迁徙到边疆。
这位奶妈一听,大为不悦,欲直奔皇帝之处,向礼乐郭舍人求救。
这位奶妈平时也知道东方朔智谋过人,便立即前来求救于东方朔。
东方朔深知这位奶妈和汉武帝的关系,就告诉她说:“当皇帝宣你去,下令法办时,你不要说话,只要在临走时再三回头看看皇帝就好,这样子或许能救你。
”奶妈照着东方朔的话去做,站在武帝身边的东方朔开口了:“你还看什么?现在皇帝还要吃你的奶吗?”汉武帝听后,想起昔日奶妈哺乳自己的恩情,便下令赦免了她和家人所有之罪。
汉武帝乃一代雄主,向来处理朝政都是大刀阔斧,心狠手辣,就是对太子、孙子、女儿,皇后也不手软,但是,他对奶妈却不忍法办,足见其奶妈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而汉武帝的这种过分善待奶妈的举动,让大汉后世的皇帝奶妈更加有恃无恐,随意而为,有的甚至干扰朝政,祸乱百姓。
时,其奶妈王圣母女和宦官江京、李闰等勾结在一起,诽谤,打击太后的家族,煽动内外,任性而为,曾逼得宰相杨震服毒自杀,最后把太子也废了。
东的奶妈赵娆也恃宠而骄,她跟宦官曾节、王甫有仇,便设法陷害曾、王而将之下狱,其嚣张跋扈的程度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