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不惜献出生命报效国家的北宋名妓花想容

时间:2025-03-2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在古代,末代王朝气数将尽的时候,出现的爱国英雄有很多,不惜献出生命报效国家。

龙的血性不容泯灭,妓女也同样爱国。

可作为普通妓女又是如何报效国家呢,或是捐钱,或是捐物?中国古代色艺双绝的名妓数以万计,有谁能横刀取得敌将的性命呢,她就是北宋时的名妓。

花想容,听着名字就感觉美,其实人更美。

人们之所以借用形容杨贵妃的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来形容她,自然有其深刻的内涵。

花想容姿色姣好,面容清润,莺语婉转,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歌声如出谷黄莺,不绝,所唱的宋词长词慢调,意蕴深刻令社会名流为之倾倒。

动朱唇以徐言,自是,深得姐妹们喜欢,威望很高,堪称是花魁。

在汴梁众多的妓女中,唯独她被冠以花想容的名号。

关于花想容的家庭背景,并无资料可考证。

古时很多的妓女,都是被卖入或骗入妓院的,极少部分是家境落败自愿的。

花想容气质不凡,天资聪颖,虽然不知道真实姓名,但想必是出自名门之后。

时势造英雄,也会成就,花想容或许是受了的影响吧。

时的平阳公主,在中国的历史上赫赫有名,创建了中国第一支娘子军。

花想容在吟风颂月的同时,经常是挥舞着长剑,客人们多不能领会她的剑意,娇容相伴者凉风,总是令人那么惬意。

想预约到花想容很难,想听到花想容的一诉衷肠就更难了,艺压群芳的她卖艺不卖身,看惯了那些丑恶的嘴脸,纵使拿出金山银山,她也不愿意嫁给富家子弟,浪荡公子哥儿。

那些客人都喜欢她,但都有点儿畏惧他,娇嫩中透着英气逼人。

同行的姐妹们,也经常靠她来撑腰,若和客人发生什么争执,经常来找她来摆平。

姐妹间的小争小吵,自是不必提了,她一出面就自解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色艺名妓,在北宋亡国之时,毅然横刀持剑,以独特的方式杀死金兵将领数名。

这不是笔者在凭空捏造,这是北宋汴京沦陷,金兵北归的一段史实。

而在这之前,金人重兵压境,先是向北宋索要军费,如无军费则以女人抵质。

据《开封府状》载,被抵押折价的各种身份女子竟达11635人。

这么多的女人质,在战前就被凌辱,成为了金兵的慰安妇,不经折腾病死的,不堪受辱自杀的,被无辜杀害的,不等金兵押回北方,已死掉一多半。

那么,汴梁沦陷后的俘虏是多少呢?《宋俘记》记载临行前俘虏的总数为14000名,分七批押至北方。

花想容就在这第一批的行列中。

二年三月二十七日,金兵带着第一批包括皇室宗族在内的男丁二千二百余人,皇后宫女等妇女三千四百余人。

这么多姿色貌美的女俘虏,丧心病狂的金兵怎能放过,在押送的第一天晚上,就开始了疯狂的奸淫,彻夜狂欢。

花想容目睹这凄惨的一幕幕,伤心地唱起了,“南朝多少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歌声是那样的柔弱孤单,但却激起了同胞们不甘做亡国奴的信念。

第二天,花想容与歌妓宗姬密谋了几十名姐妹,欲与金兵来个鱼死网破,以雪被奸淫之耻辱。

金兵的将领并不知情,他们太小看了这些大宋女子,认为女俘就如同驯服的野马,想怎么骑就怎么骑。

但他们错了,大意了,一个个喝的酩酊大醉,开怀畅饮以示庆祝。

当第二天晚上,他们再次扑向女俘时,有些女俘显得很温顺,虽感意外,但没想太多。

就是这些温顺的女俘,在金兵北归的途中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以花想容为首的数十名妇女,趁金兵将领熟睡之机,将他们送上西天了,随后自杀。

这是一个无声的战场,名节既然已经丧失,性命又有何用,干脆以谢国家。

生命就是这么简单,以身报国就是这么简单,妓女尚且如此,何况那些高贵的皇后皇妃呢。

这件事之后,金兵加强了警惕看管,北上队伍中偶尔出现类似花想容的举动,也只是个别女俘的行为,并没有之前的大规模。

金兵对女俘的报复性屠杀奸淫,却是更加疯狂了,在四月二十七日抵达燕山时,三千多名女俘,所剩不过是千余名。

朱皇后不堪其辱自杀,也是受了花想容的精神影响,既然无力反抗,不如保贞洁,朱皇后自缢不成,又投水自尽,坚定的信念正如同花想容赴死之坦然。

幸存下来的女俘,不是被分配给金兵的将领,就是被卖入妓院,十人也有九人死亡。

血与泪的耻辱,莫过于战争中亡国的妇女群体了。

花想容和姐妹们的壮烈行径很快传播开来,激起了人民抵御外侵的斗志,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花想容以她独特的方式,在史册上开出一颗灿烂的生命之花,让我们永记吧。

梁迎春,网名老狼。

瓦房店报特约记者、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朝数学大师梅文鼎晚年的故事,生命的最后15年中一如既往的研讨学问

为拜会老友,访求典籍,安排历算著作的刊刻,于72岁再度出游,漫游路线与十多年前大致相同,先是接受福建落台的邀请一同入闽,取道武夷山侧,一路追寻先贤遗迹,观赏游览。因为李安卿等老友都在北京,他南下只见到历算名家林侗人,于是,梅文鼎复改道北上,游历了齐楚吴越,到了河北,直隶巡抚李光地的府邸由河北的大名迁至上谷,梅文鼎应老朋友之邀,在上谷地住了下来,一边指导李光地之子李钟伦研究数学,一边整理旧作,著述新篇。这段时间,李光地先后为他安排刻印了《历学疑问》、《三角法举要》、《交食蒙求》等九种著作,由此可见他们的友谊之深。 1705年,康熙皇帝南巡,李光地以抚臣的身份雇从。他曾经向康熙推荐过梅文鼎的《历学疑问》,康熙提出这次南巡回来时要召见梅文鼎,于是在这年4月,李光地陪同梅文鼎在德水的御舟中拜见了康熙皇帝一连三日,康熙与这位大科学家促膝长谈,详细地询间关于历算研究的种种情况,不仅设宴款待梅文鼎,在临别时,还挥笔写下“绩学参微”四个颜体字送给他,这便是梅文鼎的书房名为“绩学堂”的由来。康熙皇帝对李光地说:“历象算法,联最留心此学,今鲜知者,如梅文鼎真仅见也。其人亦雅士,惜乎老矣。” 因为梅文鼎年事已高,康熙皇帝下诏给两江总督,调梅文鼎的梅压成供奉内廷,钦赐监生,在蒙养斋任编汇官。次年又钦赐举人,两年后再赐.有一次,康熙皇帝在召见梅压成时说:“汝祖留心历律多年,可将《律吕正义》寄一部去令看,或有错误,指出甚好.夫古帝王有都、俞、吁、弗四字,后来止有都、俞。即朋友之间,亦不喜人规劝。此皆是私意。汝等须要竭力克去,则学问自然长进。可将此意写与汝祖知道。”康熙皇帝希望祖孙坦率、真诚地与他研讨学问,宁可直谏己过,不必以虚文掩饰。这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热心科学的帝王,他与一位民间科学家之间因探讨学间而产生的友情与信任,令人赞叹。 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梅文鼎遇到了他丧妻以来的又一次沉重打击,他的得意门生李钟伦英年早逝,接着,儿子以燕他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梅文鼎心力交瘁,大病一场,所幸李府医疗条件甚好,加上梅文鼎心胸开阔,3个月后,又恢复了健康。病愈以后,梅文鼎即南归故乡。在他生命的最后15年中,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与学者研讨学问,潜心整理平生所著历算书稿,终老不倦。 在故乡柏视山口,梅文鼎一方面是身怀绝学的科学家,另一方面是极受乡邻敬重的族长。所以,回到故乡,他竟以读书治学同徉的态度来管理族中事务。他极为重视编修族谱,主张依照苏、欧谱法修订,如实记述家庭发展状况,反对牵强附会地攀附门第,要以祖上勤勉好学的品行来教育族中子侄,“使人各知所自始,则天下可为一家。”他还常常著文,表彰乡里先贤的业绩,使之成为乡民学习的楷模.例如他在《避迹录·小引》,中记述了同乡隐士沈耕岩宁可隐姓埋名藏在深山”“年,清贫自守,也不户一伙妥协的事迹,他的儿子沈元佩冒着兵火瘴气,万里寻父,从西南边睡将老父迎回故乡。文章写得十分感人。由于梅文鼎重视教化,以身作则,所以,在他任族长期间,“梅氏无公庭狱讼几三十年,族属数千人,无敢博戏者,或侮其父兄,僻宗祠扑击之甚痛。君段,赴吊哭失声。” 梅文鼎日常生活非常简朴.粗茶淡饭,从不奢侈。但乡里公益之事,无论大小,他均带头筹划,便利乡民。村里修桥,他带头捐款,号召乡民凡家有田在河西者,都要出钱出力.80岁时,他主持重修了梅氏宗祠.原来的梅氏祠堂是300多年前质齐公修建的,靠近宛溪。,溪水改道,冲刷墙基.祠堂破损严重,族中想修,苦于财力不足,久未动工。于是,梅文鼎亲自规划,捐资筹款,用了6年时光将祠堂修缮一新。祠内设置不奢侈,另加盖了20多间书屋讲堂,名为文峰家塾,供子孙学习之用。梅文鼎常去家塾督促勉励后辈刻苦攻读,就象当年祖父对他一样。 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秋,这位一代科学宗师与世长辞。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康熙皇帝让他的孙子梅压成回乡省亲,侍奉汤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宫川英男是哪位 为什么我军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抢一具日本兵的尸体呢

八年几乎给我国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正是因为如此,哪怕这场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是只要一提起此次战争中的魔鬼——侵华日军,相信无数国人心中都有一股恨意。 可在期间,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名日本兵阵亡后,八路军冒死将他的尸体从日军手中抢了回来,并将其安葬,还为他扫了61年的墓。 对于这件事,相信许多人都想不通,因为对于侵华日军,八路军恨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抢一具日本兵的尸体呢?那是因为这名日本兵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日本籍抗日英烈。 这名日籍抗日英烈名为宫川英男。1918年,宫川英男出生于日本一个普通的家庭,抗日战争期间,他被强征入伍,成为了一名侵华日军。1941年7月,在一场战斗中,宫川英男被八路军俘虏。 经过策反教育,宫川英男加入了日本共产党。1943年,宫川英男作为日本“反战同盟会”的一员,被派到山东长清县协助地下党开展敌伪工作,主要负责编写瓦解日军的宣传资料。 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宫川英男废寝忘食的工作,而且丝毫不顾自身的安危。后来由于宫川英男等人的宣传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对激化日军官兵间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引起了侵华日军的恐慌。 为了将他们抓捕,日军派出了大量特务。1945年6月9日晚,宫川英男所在的工作队在万德西官庄开展工作时,不幸被日军包围。但宫川英男并没有因为敌众我寡就放弃抵抗,在埋好了重要的文件后,他拿起武器与日军展开了激斗,当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的时候,年仅27岁的宫川英男选择了举枪自杀。 宫川英男阵亡后,尸体便落入了日军手中,为了抢回他的尸体,津浦铁路对日工作队的同志在当地武工队的配合下,冒着生命危险,冲破了敌人的封锁线,才·将其抢回,并安葬在了根据地。 1980年,宫川英男(墓地)被迁移到了山东省长清县石麟山革命烈士公墓,2014年,宫川英男作为一名特殊的抗日英烈,被民政部列入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和宫川英男一起工作的老战友李洛夫(据说李洛夫正是因为有他的掩护,才得以逃过一劫),在宫川英男牺牲后,一直坚持为其扫墓,临终前更是嘱咐儿女要替宫川英男找到家人,让他落叶归根。最终在相关机构的帮助下,2006年,宫川英男的骨灰被移送回国,落叶得以归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