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状元一词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骑着的儒雅书生,绝不会想到状元会是女子。
这是因为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讲究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读书是男人的特权,考、中状元那也是男人的事,与女人无关。

然而,数千年的时间里,总会冒出一两个“异类”,她们不是男子,但是也能考中状元,咱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著名黄梅戏《女驸马》中的女主人公冯素贞的历史原型黄崇嘏。
《女驸马》讲述了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冯素贞与李兆廷的故事,冯李二人长大后成了亲,但是婚后家境败落,二人被继母逼着退婚。
素贞进京应试,没想到一下子就高中状元,被钦点为驸马,逼不得已娶了公主。
新婚洞房夜,素贞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公主,得到了公主的谅解,皇帝也赦免了她的欺君之罪,冯素贞与李兆廷终成眷属。
冯素贞的历史原型就是被民间誉为女状元的黄崇嘏,《女驸马》的故事就是根据这位邛崃才女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
黄崇嘏生于唐朝末年,其父曾在蜀中为官,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思敏捷,诗文出众。
后来,黄崇嘏的父母相继去世,从那以后,她就以男装示人,出门游历了川东、川西。

有一次,黄崇嘏在临邛县城逗留,不巧的是,那时候县城内发生了一场大火灾,于是偶然路过现场的黄崇嘏便被诬告为纵火犯,惹上了官司。
黄崇嘏多年闯荡在外,这点事还吓不到她,她早就听闻知州周庠是出了名的清官,就写了一首诗辩诉自己的冤情。
周庠见黄崇嘏气度不凡,斯文有礼,一点都不像纵火犯的样子,便下令细查此案,最终洗脱了黄崇嘏的嫌疑,确定她是无辜蒙冤的受害者,并释放了她。
几天之后,感激周庠的黄崇嘏“复献长歌”,周庠欣赏黄崇嘏的文才,就让她与自己的儿子、侄子一起学习。
黄崇嘏多才多艺,不仅工诗善文,还能书会画,周庠对她极为赞赏,不久就举荐她做代理司户参军。
虽然这只是一个八品小官,但是黄崇嘏却十分珍惜,她到任后积极工作,许多积压多年的疑难案件也审理清楚,功绩不小。
周庠看黄崇嘏是越看越喜欢,他见黄崇嘏年近三十,长得又英俊潇洒,更关键的是还多才多艺,便想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黄崇嘏。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黄崇嘏,接着就回家等待黄崇嘏上门提亲的好消息去了。

黄崇嘏思虑再三,最后送去一封辞职信,她在信中坦白自己是女扮男装,无法迎娶贵府千金。
看过信后的周庠受到一万点惊吓,若是黄崇嘏不说她是女子,恐怕他永远只当她是男人呢!他与黄崇嘏共事多年,也是今天才知道这个办事干练的司户参军居然是个女子,他召见黄崇嘏仔细询问,才了解到黄崇嘏其实是黄使君之女。
黄崇嘏的女子身份暴露以后,周庠不可能再用她,最后他赠送了一笔生活费给她,让黄崇嘏回到了家乡四川生活。
黄崇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才华出众的黄崇嘏高中状元,丞相周庠爱其才貌,就想招她为婿,后来得知黄崇嘏乃女子,就上书皇帝,请求让黄崇嘏以状元的身份将死去的父亲安葬。
此事之后,黄崇嘏依母姓改名为杨姑,隐居山林,于41岁病逝。
真实的黄崇嘏没成为女状元,第一位女状元是时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黄崇嘏是什么人?才女黄崇嘏生平简介
黄崇嘏,邛州火井漕(今邛崃市火井镇)人,约生于中和三年(883年),卒于五代前衍乾德六年(924)。黄梅戏《女驸马》里的主要情节,也是根据这位邛崃才女的真实故事改编。在民间被誉其为“女状元”。 真实的黄崇嘏 黄崇嘏,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工诗善文。父亲曾在蜀中为官。父母相继亡故后,她女扮男装,游历川东、川西。有一次,临邛县城发生大火灾,黄崇嘏路过现场,被诬为纵火人,她听说知州为官清正,就写诗辩宽,周庠见她举止斯文,态度从容,确是无辜蒙冤,随命释放。几天后,黄崇嘏“复献长歌”,周庠就在学院召见她,让她与自己的儿子、侄子一起研讨学问。黄崇嘏“雅善琴奕妙书画”,多才多艺,更得到周庠赞赏。不久,就举荐她代理司户参军(州里八品小官)。黄崇嘏到任后,办事极为干练,一些积压多年的疑难案件也很快审理清楚,上任一年,卓有治绩。周庠非常喜欢黄崇嘏这位下属,见她英俊多才,三十尚未成家,就主动提出把心爱的女儿嫁给黄崇嘏。正当周庠等候黄崇嘏遣媒送聘的时候,黄崇嘏却送来一封辞职求隐的信,周庠“览诗殊惊骇”,方知黄崇嘏这个多才多艺办事干练的司户参军是个女子,忙召见询问,才了解黄崇嘏为黄使君之女,“幼失父母”,与老母同居。周庠“益嘉其贞节”,就顺从了她的意愿,赠送一笔生活费,让她回了四川。 黄崇嘏墓碑文记载 据清光绪十六年(1890)所立黄崇嘏墓碑文及崇嘏故里传说,黄崇嘏的身世又稍有不同。黄崇嘏高中头名状元,任司户参军,亦显干才。丞相周庠爱其才貌,欲以为婿,黄崇嘏写诗婉拒。适其父暴病身亡,周庠怜其才,将黄的书信转呈皇上,请求恩准崇嘏“状元身乘侍郎之父移归梓里”(崇嘏墓碑文)。黄崇嘏回川葬父后,依母姓改名杨姑,隐居铜鼓山中,后贫病而死,终年四十一岁。 民间传说 后人为弘扬黄崇嘏敢于挑战世俗,为女子扬眉吐气的崇高精神,遂把她隐居和葬地的邛崃铜鼓山,改名为崇嘏山。清五年(1866)在山上修建通高五丈七尺的崇嘏塔。1922年又在山下文井江上建造十七丈六尺长的十一孔平石桥,取名“状元桥”,还在山顶修建黄崇嘏纪念馆,内塑黄崇嘏注目攻书的坐像。每年农历六月十三黄崇嘏诞辰纪念日,乡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才女左芬能进宫做晋武帝妃子是因为其才华出众?
左芬生活在时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曾经创作过许多的诗、词、颂等作品,也算是一个十分有名气的人,但是在那个年代女子的地位并不高,因此虽然左芬才气出众,但是她的命运却并不是很好,那么究竟左芬是谁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提到左芬这个人就不得不提起了,他是最为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而左芬就是他的妹妹,而且她也非常的有才华,是当时名气很大的才女,最擅长的就是写文章,后来晋武帝听说了她才华过人,能够和兄长一较高下,所以便让她成为自己后宫中的女人,在272年的时候成为修仪,之后又被封为了贵嫔。在古代的时候女子的容貌是十分重要的,尽管左芬才能出众,但是长相却十分的丑陋,之所以能够成为后宫的女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晋武帝喜欢文人和才女。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她在后宫并不是凭容貌获得宠爱的,而且当时她也并不是很受宠,而是在宫中扮演了一个诗人的角色,晋武帝经常会为她布置作文,《离思赋》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这也是她最为出名的代表作品,而晋武帝也对她的诗赋十分的满意。可是到了290年的时候晋武帝离开了人世,而下一任的皇后开始掌控整个后宫和前朝,就连晋武帝的皇后都被她饿死,左芬就在这样混乱的后宫中度过了自己孤独的余生,直到300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可怜一代才女就这样的死去。 左芬左思 左芬左思在晋武帝统治时期的时候都非常地有名气,他们是一对亲生的兄妹,而左思作为哥哥才能更加出众一些,名气也相对来说大了许多,是西晋时期最为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作为兄妹左芬左思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好的,而且他们有着许多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第一个相同点就是左芬左思都非常的有才华,但是二人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缺点,这个缺点就是他们的容貌十分的丑陋,然而作为男子左思的人生却比妹妹要顺利一些。从小学习儒学的兄妹,虽然出生比较寒微,但是却都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左思从小就学习了各种乐器,之后又勤奋的学习,尽管不爱说话也长的难看,但是文章却非常的出色。后来他又进入仕途之中,成为了殿中侍御史,在此之后他的名声就更加响亮了,也正是因为这样,作为妹妹左芬的才华才逐渐地被人们知晓。 在左思的影响之下人们渐渐了解到左芬也是一个出色的才女,后来晋武帝听说了左芬的才华,于是便将她带入了自己的后宫之中,开始的时候被封为了修仪,然而因为容貌的关系她却仅仅以诗人的角色生活着。之后她又凭借着才华而成为贵嫔,而左思也因为她的关系带着家人来到了洛阳地区生活,并且担任了秘书郎的职务。后来晋武帝离开了人世,左芬也被人冷落,而左思也因为受到了牵连开始赋闲在家专心写文章。 左芬作品 左芬是西晋时期非常有名气的才女,尽管她的容貌并不出色,但是却和她的哥哥有着一样的名气,就连晋武帝都因为她的才名将她纳为了后宫的妃子,她对写文章、诗、赋等许多方面都十分的擅长,而左芬作品也是非常丰富的,那么左芬作品包括哪些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左芬作品包括《啄木诗》、《离思赋》以及《感离诗》等等,在这些作品中《离思赋》是最有名气的,这也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 左芬一直和哥哥生活在一起,过着虽然平淡但是却自在的生活,之后却突然被晋武帝收入了后宫之中,而她本人的容貌又丑陋,只不过因为才华出众才受到晋武帝的欣赏,在宫中过着诗人的生活,因此对哥哥十分的思念,孤独的生活让她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抑郁的心情,而她的哥哥也为她写了诗,在这种情况下她创作出了《离思赋》,这既是晋武帝给她的任务,同时也凝结了她满心的悲愤之情。 《离思赋》只有短短的四百多字,可是在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她对哥哥是十分想念的,独自在深宫中过着寂寞的生活,一直郁郁寡欢,在看到哥哥送来的词的时候,她的情感终于宣泄而出,“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一句句饱含思念和无奈之情的诗句让人感慨不已,而其中的悲怨的气息也可以让人感受到那种多重的痛苦,情意十分地真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