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关后,第一任皇后共有九位(宣统帝未计),在坤宁宫大婚的有帝、帝和帝三位。
可以说,清朝所有第一任皇后,没有一位是好命的。

我只选同治皇后一位,来看看她的悲剧故事。
同治帝6岁(虚岁)登极,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17岁的同治大婚。
皇后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
她出身于相府门第,书香之家,祖父赛尚阿为大学士,父亲崇绮(qǐ)为状元。
史称:“立国二百数十年,满、蒙人试汉文获授修撰者,止崇绮一人,士论荣之。
”(《·崇绮传》卷四百六十八)就是说清朝定鼎北京后的268年间,满洲、蒙古人以汉文参加考试而中状元的,只有崇绮一人,士人以此为荣。
后迁侍讲、户部尚书、日讲起居注官等。
失败后,崇绮走保定,住莲池书院,自缢而死。
母亲瓜尔佳氏,也是忠贞节烈的女子英杰。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她先派人预掘深坑,率一子四孙及儿媳等,分别男女,入坑活埋,阖门死难。
网络配图皇后阿鲁特氏幼年,由父亲崇绮亲自授课,讲解经史,学习诗词,受到良好的家庭教养。
她聪明贤惠,知书达理,性格刚烈,不善奉迎。
阿鲁特氏被立为皇后,同治帝与皇后仅在坤宁宫居住两天,就搬到养心殿后殿的体顺堂居住。
皇后遇斋戒期,居住在钟粹官。
(《翁文恭公日记》)皇后阿鲁特氏真是命薄,结婚两年零两个月,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崩于皇宫养心殿。
同治帝的死,同下面一件事情有关。

据说有“寡母心态”,嫉妒儿子同皇后亲热,不许儿子与皇后同房。
不喜欢皇后阿鲁特氏,而喜欢慧妃,要儿子同治帝对慧妃好。
同治帝不敢违抗,又不喜欢慧妃,只好赌气独宿养心殿,生活寂寞寡欢。
因为慈禧太后处处刁难,皇后阿鲁特氏日子过得很不舒心。
同治帝病重,皇后护侍,也遭到慈禧太后的呵责。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记载:同治病重,皇后前去养心殿探视,二人说了些私房话,被慈禧皇太后知道。
慈禧太后,闯入暖阁,“牵后发以出,且痛抶(chì,鞭笞)之”,并叫来预备大杖伺候。
据说皇后情急之下说了句话:“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请太后给媳妇留点体面!”慈禧太后以侧居西宫为遗憾,也为帝临终前没有册立自己为皇后而不满。
网络配图“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这句话,刺痛了慈禧太后的心。
慈禧太后大发雷霆,同治帝被吓晕,病情愈加严重。
慈禧太后见同治皇帝恐怖,才未对皇后动刑。
同治帝之死,慈禧将责任栽到皇后头上。
同治皇帝之死,这对一位年轻皇后来说,简直是塌了天。
皇后丧夫心情不好,慈禧丧子心情也不好。
慈禧太后把气往皇后身上撒。
“未亡人”皇后阿鲁特氏此时,大恸大悲,不思饮食,吞金自杀,获救得生。
皇后之父崇绮,奏告慈禧皇太后。

皇太后回答:“可随大行皇帝去罢!”皇帝死了,尚未入葬,称大行皇帝,就是说可以随夫——同治帝殉死。
崇绮将此话告诉女儿。
而且慈禧太后不为同治帝立嗣,却让同治堂弟兼姨表弟的载湉(光绪)继承皇位,就是说继承的不是同治帝,而是咸丰帝——这实际上是不为皇后留余地。
皇后阿鲁特氏被逼无奈,只有自尽一条路可走。
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二十日,同治帝死后74天,皇后阿鲁特氏“遽尔崩逝”,才22岁,梓宫暂安于隆福寺。
皇后阿鲁特氏之死,或云“绝食崩”,或云“吞金死”。
(唐邦治《清皇室四谱·后妃》)野载:同治帝皇后怀孕,慈禧太后恐其生男孩,将来缵(zuǎn,继承)承大统,不能垂帘,故逼其死。
有位御史潘敦俨,借天旱奏言:“后崩在穆宗升遐百日内,道路传闻,或称伤悲致疾,或云绝粒殒生,奇节不彰,何以慰在天之灵?何以副兆民之望?”慈禧太后斥其谬妄,夺其官职。
网络配图曾有一位皇后,是她的母亲梦见圆月入怀而生下的。
这个梦是真的还是编的,且不去管它。
做父母的都希望女儿能有一个像圆月般的幸福人生,但是身为皇后的都难以做到这一点,更何况普通百姓呢!嘉靖帝的陈皇后,人生失败,告诉人们:祸生于多贪,患生于多欲。
以上这些皇后的不幸人生的历史示:人生如月,或圆或缺,坦然对待,自然轮回。
明清28位皇帝的第一任皇后,虽居于天下女性之至高、至尊、至富、至贵的地位,但没有一位是在泰安、泰宁、泰和、泰顺中度过一生的。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她们“全须全尾”、无怨无憾度过一生的,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其实,人生本来就没有的。
我们老百姓生活中遇到一点磕碰、挫折、坎坷、困厄,都应坦然面对,淡定处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吕留良是如何样的?为什么死了之后才被灭十族
在明末清初时期,面对着国破,亲人被清军斩杀而只能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的小小文人,也正是因为这一方面的原因,他是一个反清志士,也因为这样,他间接的犯案了,千古冤案——吕留良案。那么,吕留良案为什么会被灭十族呢?网络配图 吕留良出生在浙江嘉兴桐乡的一个官宦世家。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之下,吕留良从小就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吕留良天资比较聪颖,小时候看书看三遍就能够把看到的东西全部记住,所以,聪明的他在不同的学术领域都有比较深的造诣。是一个博学多艺之人。 后来,在满清大军攻入浙江的时候,吕留良为了抵抗满清,和自己的侄子一起拿出家里的钱财募捐勇士,来抵抗清兵的入侵,可惜,个人的力量终究还是不够,兵败之后一起作战的侄被清兵给杀死了。面对着国仇家恨,这样一个有忠义气节的文人怎么可能会为满廷服务呢,于是就有了愤然拒绝为官,最后出家为僧,从此隐居山林,开始了自己的讲学生涯,宣扬自己的思想。满清朝廷日益稳固,而吕留良愤世嫉俗的心也越来越重,于是就发表了很多关于抵触反抗满清朝廷的文学作品。网络配图 也正因为这些作品,吕留良在死了之后还被人挖出来砍头,与他有关联的人均被杀死,也就是吕留良案被灭十族 吕留良案是满清时期的一件最大的案件,这又是一个超级大冤案。为什么会出现文字狱呢? 那时候湖南有个叫曾静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吕留良的文章,看了之后十分钦佩,就派自己的学生张熙跑到了吕留良的老家浙江去打听拿取他遗留下来的文稿。 可是这个张熙跑了浙江之后,不但打听到了文稿的下落,还找出来吕留良的两个学生。这四个人在一起之后就密谋要反清。可是他们很清楚,光是靠着这几个读书人是办不了大事的。于是曾静就写了一封信派张熙去找到了担任陕甘总督的大臣。可惜的是,找人之前没有看清楚人,岳钟琪一看到这个人竟然是来劝他反清的,的同时,立刻就把张熙打进大牢,还到湖南诱骗出曾静并捉住了他,最后把他们怎样图谋造反的情节,的写了一份奏折上报给了雍正。网络配图 雍正看到了奏折之后是又气又急,立刻下命令岳钟琪把曾静、张熙押解到北京,严刑审问。于是知道了曾静还跟吕留良的两个学生有来往。这样,案子就牵连上了吕留良家。虽然吕留良已经死了挺长一段时间了,但是雍正还是让人把吕留良的坟给刨了,把棺材劈了,最后还不解恨,又把吕留良的后代亲属和他的两个学生满门抄斩,这就是吕留良案的灭十族。 事实上,还有很多相信吕留良的读书人也被受到牵连,被罚充军到边远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仅仅是为失街亭吗?
平定南中之后,又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因为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在那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负起兴复的责任。这道奏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出师表》。网络配图 过了年,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传出消息,要攻打郿城(今陕西眉县),并且派大将带领一支人马,进驻箕谷(今陕西褒城北),装出要攻打郿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然把主要兵力去守郿城。诸葛亮趁魏军不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今甘肃礼县东)。 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了,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那时候,魏文帝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音ruì)比较镇静,立刻派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参军。 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网络配图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网络配图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