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英国相比如何样?哪一个更强

时间:2025-03-2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日本和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大参战国。

由于在马来战役中英军输给了日军,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英国打不过日本,甚至有人认为英国是打酱油的角色。

实际上并非如此,当时的英国可不是打酱油的,二战时的英国绝对是世界顶级强国之一,比美苏并不逊色多少。

至于日本,和英国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英国表示:96艘航母12万架飞机,就问你怕不怕! 从整体上看,英国一直保留着职业军制度,虽然军队数量少,但实力可不弱,战斗力非常强。

英军在二战中和德国的战损比接近一比一,是少有的能和德国相媲美的军队。

英军不管是战斗精神、军人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是世界一流。

二战爆发后,为了应付德国的威胁,英国大规模扩充军队数量,动员人数超过1200万,总兵力激增到570万。

虽然军队素质有所下降,但整体实力还是非常可观的。

英军的总体实际上比苏军差不了多少,只是一个侧重于陆军一个侧重于海军,英国是盟军方面第三大军事力量,实力不容小视。

陆军方面,英国陆军数量超过300万。

虽然英国陆军数量不是很多,但装备水平很高,因为英国拥有雄厚的资金和资源,拥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二战中,英国生产装备了47862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24877门火炮、46万辆汽车,机械化水平和火力和美军一个档次。

其装备水平比日本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日军不管是火力还是机械化水平都和英国没法比,用德国人的话来讲,日本陆军还处于一战时期的水平。

在绝对的火力和武器装备面前,日本的万岁冲锋简直就是送死。

日本人打英国人和打美国人并没有多少区别。

如果日本和英国开战,4.7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2.4万门火炮,日军根本扛不住。

空军方面,英国空军人数高达108万人,有487个飞行中队,飞机产量高达12.6万架飞机,仅仅四发重型轰炸机就超过两万架。

如此强大的空军力量日本人望尘莫及。

当年德国空军在英国人手里都没有占到便宜,更不要说日本人。

不列颠空战中,英国空军可是和德国空军打出了0.527:1的飞机战损比。

就凭日本的几万架薄皮空中打火机和那些几乎没进行过像样飞行训练的飞行员,根本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海军方面,英国在二战中装备了96艘航母(含美国援助),100多艘战列舰和巡洋舰、291艘驱逐舰、238艘潜艇以及数量庞大的辅助舰只,海军总体实力远远强于日本。

英国的海军舰船数量和吨位是日本的数倍,造船能力和补给能力是日本的数倍,资源和资金同样是日本的数倍。

靠穷兵黩武打造的日本联合舰队不仅后继乏力,甚至连基本作战燃油都满足不了,想单挑比自己强大数倍的英国海军,结果。

实际上,如果日本和英国海军开战,即使没有美国,英国人同样会获胜,顶多在战争初期让日本在太平洋地区占点便宜,用不了多久英国就会拖死日本,英国也是和美国一样舰船越打越多的主。

96艘航母、上千条战舰和潜艇,如此庞大的海上力量,日本人不怕是假的。

不管怎么说,英国人毕竟是世界的老牌霸主,称霸世界海洋三百多年,底蕴和实力不是日本这种暴发户可以比的。

随机文章东晋明朝皇帝朱允是谁?一艘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能在30分钟内让美国从地球消失瑞典RBS-15型反舰导弹,经典鸭式布局让导弹更灵活三星堆不是汉族文明, 三星堆外国科学家解密/三星堆其实是源于古蜀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明君 第一竟然不是唐太宗李世民!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唐高宗朝仅存的三名将 其中二人竟是死对头

时期,不断进行对外扩张战争。有战争就必然会有名将产生,高宗朝时期有很多叫的响名字的将领,包括、、程知节,但是真正以战功响彻天下,堪称名将的也就是三个人。网络配图 英国公李勣在贞观年间便已经为大唐立下了,作为辅政大臣的他,地位自然不一般。要说李勣大家可能不是太清楚,但是提起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李勣身为之一,在高宗朝发挥了余热,是高宗初期外出征战的第一人选。公元668年,李勣领军攻打高句丽,这个、唐太宗梦寐以求而未能攻克的地方,被李勣攻克,并俘虏高丽王高藏及男建、男产,设置安东都护府管理整个高句丽所辖地域。当李勣去世的时候,为他举办丧事,停朝七天,可见在李治心中这位顾命大臣、功臣名将的地位有多重要。 幽州都督是高宗朝另一位统帅级别的人物。苏定方其实很早成名,但是在贞观年间除了攻打时候担任先锋之外基本没有什么表现机会,但是到了高宗朝,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高宗对其十分重视。665年,苏定方以500精骑直捣西突厥军营,斩敌一千多人,显示出了苏定方的勇猛。苏定方不仅是一个勇将,还是能够的大将,他最大的功绩是统帅军队灭掉了西突厥、平定了葱岭、讨灭了百济,创造了一人灭擒三主的奇迹。公元667年,这位戎马一生的大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高宗闻讯责备侍臣,追封苏定方为幽州都督谥号为“庄”。网络配图 另外一位名将,大家也很熟悉,他便是三箭定天山的。与李勣、苏定方不同,薛仁贵并没有指挥大军团作战的经历,单纯论战绩可能不如前面两位,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位名将的伟大。薛仁贵崭露头角是在贞观年间,但是真正受到重用是从永徽五年开始。永徽五年(654年)闰五月初三夜天降大雨,士兵们纷纷逃散,薛仁贵不顾个人安危警示内宫,让唐高宗免除了洪涝之灾。公元661年,与郑仁泰领军远赴天山九姓铁勒,九姓铁勒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射杀三人,并领大军乘机掩杀,取得大胜。公元668年,跟随李勣攻打高句丽,一路高唱凯歌,与李勣大军于平壤城外会合。不过略显不足的是,薛仁贵唯一一次作为统帅出兵,因为副总管郭待封不听从指挥,被吐蕃击败,并因此而丢失了吐谷浑。网络配图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在《隋唐演义》之中,却把苏定方与李勣这两个同时代的名将写成了死对头。在小说之中,苏定方是被抹黑的一方,李勣则带有一定的主角光环,二人结怨因为各为其主,结仇却是因为苏定方设计杀害李勣结拜兄弟(一说原型罗士信)。小说只是小说,抹黑一个人只是为了故事情节的可读性,但是在现实中务必要将小说与历史区分开来,不要误读了任何一个历史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