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4青年节,除了我们熟知的54运动,在1814年的今天,欧洲大陆还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在与反法联盟的战争中落败,被迫签订了《枫丹白露条约》同意退位,并且被流放到了厄尔巴岛。

在204年前的今天,拿破仑离开了统治多年的法国,登上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岛,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
那么这个让整个欧洲大陆都颤抖的男人,在这个小岛上是如何生活的呢? 根据拿破仑与反法联盟签订的《枫丹白露条约》,拿破仑必须放弃对法国以及其他被他征服国家的统治权,他的称号会被保留,但是管辖范围只有厄尔巴岛,也就是说他从此以后就只能这个小小岛国的国王了。
而同时重新复辟的法国波旁王朝每年会给他200万法郎,以及400个护卫。
拿破仑带着他的家人来到厄尔巴岛时,岛上的官员都来到了码头迎接他。
当地的居民也都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因为在这之前厄尔巴岛只是一个没多少人知道的小岛,但是从这一天开始它成了整个欧洲的中心。
拿破仑选了岛上的一处废弃仓库作为他的住所,他从法国请了很多工匠对其进行了翻新和装饰,将这里翻修成了一座别墅。

因为拿破仑的到来,这个原本安静的小岛也变得热闹起来,人口也比以前多了很多。
有些人中有很多反法同盟派来的军事代表,负责监视拿破仑的。
也有一些准备刺杀他的杀手。
不过拿破仑却没将这些放在心上,从第二天起就开始了对这个岛国的管理统治,不过反法同盟答应的200万法郎却一直没支付。
拿破仑为这个小岛,修了路,建了很多基础设施,还联系岛外的商人为小岛建立贸易渠道。
这让岛上原本反对他的官员也改变了态度,对他非常支持起来,也让平民对他非常拥戴。
拿破仑每天都会在岛上各处散步巡查,他习惯称呼岛上居民为“儿子”,把自己当做他们的“父亲”。

经常对岛上的居民们说这样一句话:“你们都应当成为我的好儿子,我将成为你们的好父亲。
” 表面看起来,拿破仑似乎习惯了这种生活,可是他却一直在暗地里谋划着逃离这里。
第二年他趁着英国派来的守卫不在,偷偷的坐船逃出了厄尔巴岛。
沿途召集旧部,很快的回到了法国,重新登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朝牛人在被砍头时,反杀刽子手并逃走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拿破仑二十六元帅之一——波尼亚托夫斯基
手下前后共有二十六位元帅,其中有一位最为悲情,他是一位波兰人,高级贵族,亲王,终身为波兰的解放事业奋斗,战功无数,可惜才授予元帅军衔三天,就在莱比锡会战中为了不当俘虏纵马跃入河中,最后不幸阵亡。他就是今天的主角:波尼亚托夫斯基。 约瑟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获得大鹰勋章,也是由拿破仑晋升的众元帅中唯一一个外国人。他的座右铭是“上帝,荣誉,祖国,”他风流潇洒颇有女人缘,但有传闻说他迷恋一个大他十岁的女人。对于法国人来说他们承认他的能力和荣誉,并称他为“波兰的拜亚尔”。 波尼亚托夫斯基 1762年5月7日,波尼亚托夫斯基出生于维也纳,他是有很强军事背景的一位波兰贵族的后裔。他的父亲名安德烈·波尼亚托夫斯基,是波兰亲王,同时是在奥地利军队服役的中将。他的叔叔奥古斯特为波兰国王。他热爱波兰与波兰人民,这也同样注定了他以后必将为波兰而战斗。 1778年,约瑟夫被任命为奥地利军队中尉。1788年,由于他的特殊家庭背景,奥地利约瑟夫二世任命他为龙骑兵上校和皇帝的侍从副官。 在1787--1792年期间的第二次俄国-土耳其战争中参战,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依靠家庭背景而当上上校,他主动请缨,在萨瓦河战役中,他率领一个步兵纵队向沙巴茨要塞进行突击。因为他卓越的指挥才能,他的部队迅速突破军队的外围防线,突入沙巴茨要塞。然而不幸的是,他被爆炸的炮弹的弹片击中右腿而负伤,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奥军的作战行动。此后在其叔父国王的请求下,转入波兰军队。 1789年波尼亚托夫斯基从奥军退役,回到波兰,他作为一名主要将领加入波兰军队。他已经找到心中的答案:我要为波兰人民而战! 1792年晋升中将。指挥波兰军队在乌克兰作战,以抵御入侵的俄军。 这时他遇见了他一生最好的伙伴:塔德乌什.科希丘什科。 虽然敌我实力悬殊,但他还是决心誓死保卫波兰。他睿智的目光很快锁定了杰隆卡和杜边卡。在那里,波尼亚托夫斯基将让俄罗斯人付出血的代价。震天价响的炮火阻挡不了波兰军队前进的步伐,在杰隆卡和杜边卡,他用极短的时间就击败了敌军。当他正准备北上时,一个噩耗传来。虽然他取得了一场胜利,但还是改变不了波兰战败的命运,国王屈服于俄罗斯的意志,波尼亚托夫斯基对他的叔叔非常失望,并辞去军职。但他还是相信他的叔叔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会发动全国人民起义去反对俄罗斯 他写了一本小册子要求人民反对俄国,并将俄国人赶出波兰后,他先后游历了维也纳和布鲁塞尔,他希望能排解他苦闷的心情,但亡国的耻辱与痛苦还在深深的煎熬他的心灵。 1794年,科希丘什科发动起义,波尼亚托夫斯基闻讯返回波兰。他起初拒绝担任任何将领,他只想做一名普通的士兵来解放祖国,但是经过科希丘什科的劝说,他同意指挥一个师,在4-8月及8月26日-9月6日的华沙保卫战中表现出色。 然而胜利的天平并未向他们倾斜,起义军中混杂着的昏庸的指挥官在波尼亚托夫斯基接手部队前,耻辱的吃了败仗,然后溃逃,波尼亚托夫斯基失去了信心。他将指挥权交给了另外一位重要的伙伴:东布罗夫斯基。 起义失败了,他拒绝为俄军服役,他退役后来到其在维也纳附近的庄园。直到1798年他才回到了华沙。 他想通过普鲁士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来重新使波兰独立。1806年,他接受了由普鲁士国王任命的华沙总督一职及波兰临时政府中的陆军部长职务。他开始活动,准备着波兰的独立,因为法兰西的雄鹰让他感到鼓舞与充满希望。 这个希望很快变成了现实,拿破仑·波拿巴,这个传奇般的法兰西“雄鹰”,解放了波兰,让波兰人民建立了华沙大公国。他对拿破仑的崇拜达到顶峰。 波尼亚托夫斯基没有积极参与波兰复国行动直到1806年法军击败俄军并占领华沙。尽管他与元帅很快就成为了朋友,但在那段时间元帅和拿破仑都怀疑他别有用心。 1807年早期,拿破仑一世任命他为在法国服役的第一波兰荣誉军团司令和华沙临时政府的战争部长。华沙大公国建立后,被任命为大公国总司令。他开始了他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段时期。 1809年他率领波兰军队同奥地利军队作战。4月19日,他仅率领15000人将40000奥军阻击于拉什因。此后不久,在戈拉,他突然进攻奥军一个师,击败奥军,俘虏1500人。随后继续进军,驱赶奥军。7月,攻克克拉科夫。 拿破仑对他的巨大成就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为他颁发了荣誉之剑,之后波尼亚托夫斯基又获得了荣誉军团大鹰级勋章和华沙大公国大十字军事勋章。 在长期的战斗中,他意识到波兰军队体系的不完善,返回华沙后,波尼亚托夫斯基开始筹建军队医院、炮兵及工程兵学校。作为法兰西雄鹰的羽翼,遍地的反法炮火并没有给他留下太久的时间来进行修整。 1811年,作为波兰的公使前往巴黎,觐见拿破仑一世,讨论目前的局势。 1812年,拿破仑决定向“北极熊”发动攻击,波尼亚托夫斯基被任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大军团第五军(35000人)军长,该军由波兰人和萨克森人组成。在8月7日的斯摩棱斯克战斗中,他担任右翼,面对着这个坚城,他的卓越才能又得到体现。他迂回后强攻该城,取得胜利。 9月7日的博罗季诺战斗中,他还是担任右翼,迂回攻击俄罗斯名将的左翼部队,但遭到顽强抵抗而未能成功,不过在这场战斗中波尼亚托夫斯基使巴格拉季昂本人受了了致命伤,成功的使巴格拉季昂不久后见了上帝。在11月27-29日别列津纳河战斗中,不幸再次降临,波尼亚托夫斯基再次负伤。 一回到波兰,波尼亚托夫斯基就着手改组剩下的波兰军队。作为盟军开始为法兰西帝国流血,他给曾经给予他不公正待遇的奥地利陆军元帅施瓦岑贝格送出一份决斗书,然而施瓦岑贝格并没有回应他。 1813年3月12日,伤愈后的波尼亚托夫斯基担任第八军(7000人)军长,参加德国战役。10月2日,奉命赶到莱比锡之南,由缪拉元帅统一指挥,负责阻击联军波希米亚军团。第八军坚持勒堡、多里兹和孔尼维兹一线,在10月12日被长矛所伤 在中波尼亚托夫斯基指挥大军右翼,并且拿破仑为了表彰他为帝国做出的贡献和出色的指挥能力,10月15日授予他帝国元帅军衔。 只不过在莱比锡周围残酷的战斗中,他的15名参谋人员阵亡,他也再次负伤。 莱比锡会战面临失败,法兰西的雄鹰不得不回巢处理它满身的伤口。皇帝命令他加入后卫部队。当他企图控制埃尔斯特桥(法军后撤唯一通道)时,他两次负伤,一次是他的手臂,另一次是身体 不久由于他愚蠢的参谋人员,桥梁被提前误炸,波尼亚托夫斯基和他的部队被困在这座城市。为了不当俘虏,他骑马冲入河流,但战马未能爬上陡岸,反压在他的身上,就这样,卓越的指挥官和深受波兰人民爱戴的英雄,充满荣誉感和勇敢精神且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法兰西第一帝国刚任命的元帅约瑟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于1813年10月19日在埃尔斯特河被淹死。 他的遗体从河中打捞上来以后被临时安葬于莱比锡。11月19日,在华沙的神圣十字教堂中,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 波尼亚托夫斯基是一位勇敢无比的指挥官和深受波兰人民爱戴的英雄。拿破仑一世评价他为: 充满荣誉感和勇敢精神,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他一生为了波兰能够独立而战斗,但他企图利用法国和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来达到让波兰独立的目的,却导致波兰成为法国的侵略基地,他的波兰军团也成为法国侵略政策的工具,最终使自己成了侵略战争的牺牲品。 曾经一直有传闻说保罗一世是叶卡捷琳娜与情人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儿子,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后来在他的情妇的赞助下成为了最后一任波兰-立陶宛国王,而他的侄子正是波兰亲王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 如果传闻是真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就是亚历山大一世的叔叔了,老铁们有兴趣可以去查查看,嘿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