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解析:佛图澄与石勒石虎的故事

时间:2025-03-2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佛图澄为西域人,本姓帛,少年时在乌苌国(今巴基斯坦西北斯瓦特县)出家,后到罽宾(今克什米尔)从学。

他深入经藏,深明佛理,传说他还擅长方技咒语。

永嘉四年(310年),79岁的佛图澄到西晋首都洛阳,原准备在此建立寺院,但因为发生(311年),汉国攻进洛阳,大肆掳掠,京城内外纷纷扰扰,只得作罢,隐遁到山野草泽之中,静观事态发展。

当时正屯兵在葛陂(河南新蔡北),羯胡蛮性未除,每一出兵,必大肆杀戮。

面对着遍野腐尸白骨,佛图澄决定用佛法感化石勒。

于是他策杖来到军营附近观望着。

他打探清楚,石勒手下大将郭黑略素来信奉佛法,便投奔郭黑略。

郭黑略钦敬佛图澄,就把佛图澄引荐给了石勒。

佛图澄的神通很快得到石勒的信任,他以在清水中变出青莲为始,继而劝石勒多做善事,少行杀戮。

石勒、等人都特别尊重佛图澄,并咨以国事,尊他为国师。

慧皎《高僧传》中记载了佛图澄许多神通故事,说他“少出家,清真务学,诵经数百万言,善解文义”。

虽然没有读过儒家书史,但在和诸学士谈论儒学,析难解疑,若合符契,无能屈者;说他“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物。

以麻油杂涂掌,千里外事皆彻见掌中,如对面焉,亦能令洁斋者见。

又听铃音以言事,无不劾验。

” 石勒从葛陂回河北(今黄河以北),经过坊头(今河南泼县)。

营寨刚刚安扎好,郭黑略便到石勒的住处说:“佛图澄大师让我转告大将军,今晚有人要劫营。

” 石勒嘴上应了一句:“知道了。

”派人布防后,心里却不大服气地嘀咕:这老和尚当真是吗?等到晚上,一帮劫营的人被全部捉住,他这才暗暗点头。

不过,凡为王者大都生性多疑,他还想试一试佛图澄。

一天夜里,他在帐中披甲戴冑,执刀坐定后,就派人去告诉佛图澄,说大将军找不见了。

石勒心说:佛图澄啊,佛图澄,你若真有神验也就罢了,若是晕头晕脑地撞到这里来,看我不一刀“咔嚓”了你。

可没想到,使者刚走到佛图澄的门口,还未来得及说话,佛图澄就大声说:“大将军好端端的,也并没有盗贼,帐里弄那么森严做什么?” 石勒听使者回来这么一说,当下就惊出一身冷汗:神僧,果然是神僧!由此对佛图澄更加敬重了。

不过,时间一长,猜疑又从另一个方向冒了出来。

石勒总在想:养这么一个料事如神的人在身边,是利大,还是弊大呢?固然,他可帮我出谋划策,创建基业,不过,这种人我怎么能控制得住呢?他看我,我看他模糊一片,若是哪天他一旦有了异心,收拾我,那可如何是好?不行,我得先下手…… 终于有一天,石勒动了杀机。

但料事如神的佛图澄在此之前早已悄悄躲到了郭黑略的家中,他并交待郭黑略说:“若石公问我的去处,你就说不知道。

”结果,杀手们四处搜寻,始终没找到佛图澄。

这石勒的心里又是一惊:“我对神僧心存恶意,他怎会不知道呢?一定是离我而去了。

他要离我而去,帮了别人,却怎么是好?”于是,整夜辗转反侧,不能入睡。

佛图澄知道石勒已有悔意,第二天一早,便主动上门去拜访他。

石勒一见,又惊又喜:“昨晚大师到哪里去了?叫我好找。

” 佛图澄哈哈一笑:“主公心存怒意,所以权且避了一避。

主公现在心意已改,我就又回来了。

” 石勒一听,脸上挂不住了,尴尬地打着哈哈,说:“哪里哪里,是大师误会了啊!” 从此,他对佛图澄就再也不敢有别的什么想法了。

石勒崇拜大和尚佛图澄,因佛图澄之善言而减少了很多杀虐。

石虎也很崇拜佛图澄,有一次,石虎向佛图澄请教,问:“什么是佛法?”因石虎残暴,佛图澄就只对他说了四个字:“佛法不杀!” 一天,佛图澄与石虎坐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的中堂之上,谈经论法。

突然,佛图澄脸色一变,吃惊地说:“幽州发生了火灾。

”随即取酒喝进口中,朝幽州方向喷洒。

过了一会儿,佛图澄就笑着对石虎说:“现在幽州的火灾已经救灭。

” 石虎觉得奇异,不太相信,就派遣使者前往幽州验证。

使者回来对石虎说:“那一日火从四大城门烧起,火势猛烈。

可不知为什么,本来晴晴朗朗的天上,忽然就从南方飘来一层黑云,随后天降大雨,将大火扑灭,雨中还闻到了酒的气味。

”听得石虎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内心更加佩服佛图澄。

石虎有个儿子叫石斌,很招石勒喜欢。

不料,一天,石斌忽然暴病身亡。

石斌死后第三天,石勒在悲痛中忽然想起了什么,喊来近臣说:“朕听说虢太子死后,使他复生。

大和尚国师不正是圣人吗?快去请,朕要他施法,让斌儿复生。

” 佛图澄来后,取出杨柳枝,对着石斌开始诵咒。

过了许久,只见石斌呻吟一声,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惊讶地看着众人。

自此以后,石勒便将自己的幼子们都送到佛寺中养活,每到四月初八佛的诞辰日,石勒还亲自来到寺院,用香汤浴佛,为儿子们许愿。

石勒自称赵,照之制行事,同时更加敬重佛图澄。

当时石葱行将反叛,佛图澄告诫石勒说:“今年葱中有虫,吃葱必害人,可下令百姓不要吃葱。

”石勒便诏令境内人民,不要吃葱。

石葱听到诏令,知道阴谋败露,不久,果然逃走。

经此一事,石勒更加器重佛图澄。

每事必先问他,然后施行,并赐佛图澄大和尚封号。

石勒死的那年,在天气平静无风的日子里,佛塔上却有一只铃独响,佛图澄说:“铃声说,国家有大丧,不出今年年底。

”不久,石勒果然死了。

等到石虎称帝,迁都邺城,比石勒更加敬重佛图澄。

下诏书让佛图澄穿绫锦,乘坐雕花的华贵辇车,朝会群臣之日,让人拉着他的辇上殿,常侍以下官员都帮着推辇车,太子、三公则随在辇车的两侧,主持朝会的只要呼叫大和尚,在场的众人都要站起来。

石虎又派司空李农代自己早晚向佛图澄问讯,而太子三公则五日去拜见一次。

支道林在京师,听说佛图澄同石人交游,便说:“澄公把石虎当成了海鸥鸟。

”意思说石虎以佛图澄预测天下大事,政治气候。

而后赵国老百姓则因为佛图澄的缘故,争先恐后信奉,营造寺庙,出家为僧。

后赵国内佛事大盛,僧人大增,真伪混杂,扰乱社会,滋生罪孽。

大臣们开始上书,请求清理。

著作郎王度奏道:“佛乃戎神,非华夏诸族应当供奉。

西域人从时来中国传播他们的神道,朝廷听任他们在都邑设立神庙,供奉他们的神灵,但规定人不得出家。

魏承汉制,也继承了这种做法。

现在可以作出决定:我赵国之人都不准到寺庙烧香礼拜,以此来维护典章制度。

无论是朝中百官,还是普通百姓,都在禁止之列,若有违犯禁令的,与淫祀者同罪。

赵国人做了和尚的,要让他们还俗再做百姓。

”朝中人士大多同意王度的奏请。

石虎却因王度一句“佛乃戎神”触着了忌讳,更因为国师佛图澄即为西域之人,所以,不但没准王度所奏,反下诏书说:“王度等人说佛是外国神,天子不应信奉。

朕生在边地,时运不错,得以君临诸夏,祭祀本应照顾旧俗,佛是戎神,正合此例,不应排斥。

制度定出,永世作则,但若这样做于事无损,何必拘泥前代?夷赵蛮诸类人,有放弃淫祀乐于皈依佛法的,听其所为。

”意思说,佛是戎神,朕是戎人,佛就是我本族之神,自然是保护我的,后赵百姓是朕的百姓,当然应该供奉朕的戎神。

另外,在赵境内提倡佛教,也是对佛图澄的一种回报。

石宣准备杀石韬,石宣先到寺院中与佛图澄同坐,佛塔上一铃独鸣。

佛图澄说:“解悟铃声了吗?铃声说胡子落度。

”石宣改容说:“这是什么话呀?”佛图澄故意错改其意说:“老胡身为道人,不能山居无言,卧厚毯穿美服,这难道不是落度吗?”石韬后到,佛图澄对他凝视良久。

石韬惊恐地问佛图澄为什么如此凝视?佛图澄说:“奇怪你的身上有一股血臭,所以长久凝视。

” 石虎梦见飞龙从西南自天而降,次日清早就询问佛图澄,佛图澄说:“将有祸变发生,应当父子慈和,小心谨慎。

”石虎拉着佛图澄进入东阁,同皇后一起询问灾祸之事。

佛图澄说:“身边将有贼,不出十天,从佛塔以西,此殿以东,应当有流血之事,千万小心不要向东。

”杜皇后说:“和尚怕是老发昏了吧!哪里有贼?”佛图澄当即改换语意说:“六情所接受的东西,都是贼,人老了本该发昏,只是能让少年不致发昏才好。

”随便以寓言应付,不再说明深意。

两天后,石宣果然派人在佛寺中害死石韬,并想乘着石虎办丧事时杀掉他。

石虎因为佛图澄告诫在先,因此免于一死。

等到石宣被收捕,佛图澄劝石虎说:“都是陛下的儿子,为何再祸上加祸呢!陛下忍怒而发慈悲,国运还有六十多年,如果杀他,他便会变成慧星下扫邺宫。

”石虎不听。

一月后,有一匹妖马尾巴像烧着的样子,进入洛阳中门,又出显阳门,头朝着东宫,都不能进,然后走向东北,霎时就不见了。

佛图澄听后叹息说:“灾祸降临了。

”石虎在太武前殿赐群臣宴会,佛图澄沉吟说:“殿啊,殿啊!荆棘子将长成林,挂烂人的衣裳。

”石虎命令打开殿堂大石,向下一看,果然有荆棘在生长。

小名叫棘奴,不久,冉闵果然灭了后赵。

石虎造太武殿,刚落成,把古代圣贤、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画在墙上,但形象都像胡人,十多天后,头全都缩入肩中,只有帽子头发微微露出,石虎非常厌恶,但只能秘而不宣。

佛图澄则对着图画流泪,不久便在邺西紫陌上自营坟墓,回寺院后,自言自语道:“还要三年吗?”又自答:“不要。

”“还要二年、一年、百日、一月吗?”又自答:“不要。

”从此便再不说话了。

对弟子法祚说:“戊申岁祸乱逐渐萌生,己酉岁石氏当灭亡。

我趁着还未发生祸乱,预先坐化去了。

”死在邺宫寺院中。

后来有和尚从雍州来,说看见佛图澄向西入关了,石虎掘墓察看,只有一块石头却无尸体。

石虎厌恶地说:“石头,便是我;埋了我然后离去,我快要死了。

”因此得病。

第二年,石虎死,北方大乱。

随机文章卡桑德简介人类杀死了地球原住民,外星来的人类灭杀地球居民蜥蜴人助力恋爱的黑暗效应,让你免除第一次见面的尴尬(加快推到进度)希尔夫妇被外星人绑架事件,外星人绑架人类做研究/真实事件鲨鱼为什么怕海豚,鲨鱼为什么不吃海豚(海豚完胜鲨鱼/屌炸天)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仅仅是为失街亭吗?

平定南中之后,又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因为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在那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负起兴复的责任。这道奏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出师表》。网络配图 过了年,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传出消息,要攻打郿城(今陕西眉县),并且派大将带领一支人马,进驻箕谷(今陕西褒城北),装出要攻打郿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然把主要兵力去守郿城。诸葛亮趁魏军不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今甘肃礼县东)。 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抵挡不了,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那时候,魏文帝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音ruì)比较镇静,立刻派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作为据点。让谁来带领这支人马呢。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参军。 马谡这个人确是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网络配图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网络配图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诸葛亮回到汉中,经过详细查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下了监狱,定了死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文盲帝王登基一字不识 亲政后恶补到吐血

是很注重教育的,怎么会有文盲皇帝呢?按常理来说应该是没有的,但在非常理的情况下就有了。清朝确实有一个文盲皇帝,这个皇帝不是别人,正是皇帝福临。 在之前,已经有了两个皇帝,一个是,一个是,但这两个皇帝都是在关外,努尔哈赤当皇帝时还是后金,到了皇太极当皇帝时改为“清”。但皇太极还没等满清入关就死了,顺治皇帝是进北京统治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网络配图 顺治登基继位时年纪不大,才6岁,当时他一个字都不认识,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盲,根本批阅不了奏折。按理说,顺治6岁时,宫中就应该为他请学识渊博的满汉师傅,学习文化知识才对,为什么顺治登基时不认识字呢?这就要托的福了! 想当初,皇太极死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遗嘱,这就引起了皇位之争。为了争当皇帝,王室内部打得不可开交。在剑拔弩张的争斗之后,睿亲王多尔衮提出立皇太极幼子福临为帝,这样一来,既合了意,也使矛盾得以缓和,而多尔衮也得到了实惠——摄政。 多尔衮摄政,实际上就是当假皇帝,他不但肃清大臣,还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顺治。目的就是把顺治架空,自己永远把持朝政。可顺治会一天天长大,长大了要亲政,多尔衮不交权又不合适,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到了顺治皇帝该读书识字的年龄不给他请老师,让顺治成为文盲,不认识字,自然无法批阅奏章,顺治也就永远只能当傀儡皇帝了。 而对于顺治来说,他也不敢违背多尔衮的意思。因为多尔衮大权在握,说废他就废他,说不定还会要他的小命,所以他只能惟命是从。网络配图 太后也是个聪明人,她见多尔衮不想让顺治学习,也顺着多尔衮,任由顺治整天玩耍。这个女人知道,他们孤儿寡母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等待时机,而这一等,就是七年。 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终于出事了。这大概是天意,抑或是孝庄太后天天给多尔衮念丧经,最终导致多尔衮出事儿。呵呵,这是笑谈,不过自古以来,女人要是恨谁,大多是天天给他念丧经的。 多尔衮出的这事儿还不小,他到古北口外狩猎,也不知咋整的,一下子就从马上掉了下来,摔了一个生活不能自理,后来医治无效,于十二月初九日归天,死的时候才39岁。多尔衮就摔一下,真就治不了了?真就能死人?这个问题谁也说不清,说不定还是孝庄太后和顺治故意让太医搞鬼呢! 不管怎么说,多尔衮死了,对顺治来说是件好事。放没放鞭炮庆贺一下咱不知道,反正多尔衮死了之后他可以扬眉吐气了,可以亲政了。 顺治亲政之后,没有急于政务,而是抓紧办一件事,什么事儿?扫盲!不认识字怎么当皇上啊?这事儿必须恶补!据《北游集》记载,顺治十六年的一天,顺治帝和大和尚木陈忞相对而坐,内侍抱来一摞书,大概有十多本。顺治帝对木陈忞说:“这是朕读过的书,请你看看。”网络配图 木陈忞一看,发现顺治读过的书太多了,有《左传》、《》、《庄子》、《》,还有唐宋散文八大家和元明文集,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把木先生佩服得不得了不得了的。 在《北游集》中,顺治还详细描述了自己刻苦攻读的情景:“发奋读书,每晨牌至午,理军国大事外,即读至晚。然顽心尚在,多不能记,逮五更起读,天宇空明,始能背诵。计前后诸书,读了九年,曾经呕血。”读书读到吐血的份上,中大概也只有顺治一人。 先是文盲,后刻苦读书到吐血,足见顺治做皇帝之用功。这种精神后来成为几代皇帝的典范,使大清延续了三百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