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周厉王以“专利”治民:引发史上第一次平民暴动

时间:2025-03-2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中国有确切纪年是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

这一年召公和合作,共同执掌周王权力,处理国政。

在此之前的历史,只有王号而没有年代,从共和元年开始,后来的历史都记载了国王或在位的年数,使中国古代的历史有了准确的系年。

公元前九世纪中叶,西周王朝曾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国中没有天子,国政由周公、召公两个贵族共同主持,史称“共和行政”。

导致这起事件发生的起因,是周厉王的“好专利”和暴虐。

网络配图 按古代的习惯成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山川林泽和荒野名义上自然是归周天子所有,任何个人不得私自占有。

由于山川林泽数量太大,周天子也无暇顾及,民众可以随便使用。

西周中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一些山川林泽和荒地已被开垦出来加以使用,成了贵族和国人的私田。

随着占有欲的增加,他们还把原来占有的国有土地逐渐私有化,当成了私田。

周厉王在位时,这个问题日益严重,而周厉王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总是想不断聚敛更多的财富。

当时周王朝有一个叫荣夷公的大臣,很有敛财的本事,他为周厉王出主意:重申土地国有的传统法度,明确山川林泽、荒地及其中生产的各种产品都是国王的专有利益。

这样,周厉王便在土地国有的招牌下,公然侵夺贵族的私田、产品和奴隶,变为王有,而一般平民也不得在山林中砍柴打猎,不得在河流中捕鱼。

这种作法激起贵族和国人的不满,社会矛盾激化,他们作诗指责厉王:“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复夺之。

” 一个叫芮良夫的大夫劝谏周厉王不要听信荣夷公的话,废除有关“专利”的各项规定。

可是周厉王为新增加的大量财富迷住了心窍,根本听不进芮良夫的,不仅没有疏远荣夷公,相反还提拔他做了朝廷的卿士。

周厉王实行“专利”的做法激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上上下下议论纷纷,尖锐的批评直指周厉王,史称“谤王”。

大臣召公听到这些批评议论后,急忙跑去报告厉王,并告诫厉王:百姓已经无法忍受了。

周厉王听后大怒,他找了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暗中监视国人,一旦发现有人发表“谤王”的言论,立即告发,一律处死。

在这样的残酷镇压下,很少有人敢再“谤王”了,各地诸侯也不再来镐京朝见。

到后来,镐京城里的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连话都不敢说了,只能用互相使眼色的办法,表示一点对厉王的不满。

周厉王见用卫巫“弭(止息)谤”的办法很有成效,十分高兴,他对召公说:“我已经止住了那些批评议论,没有人再发表谤王的言论了。

”召公指出:“您并没有平息人们心中的不满,只不过是堵住人们的口,不让他们说出来罢了。

您要知道,堵住人们的口比堵塞奔流的河水还危险。

堵住的河水一旦冲垮了堤防,就会造成很大的灾难;堵住人们的口,不让他们发表意见,一旦人们的愤怒爆发,就会给国家造成危险。

”可是,一意孤行的周厉王根本听不进去。

周厉王实行“专利”,增加了王室的收入,却损害了贵族及国人的利益,因而丧失了民心。

在周厉王推行的高压政策下,人们,表面上看国中平安无事,实际上一场大的动乱已经在酝酿中了。

网络配图 周厉王实行“专利”的第三年,表面的平静状态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国都中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城中的国人、工匠和部分贵族一哄而起,手持棍棒、斧头,冲向王宫,要杀死厉王。

厉王闻到风声,赶紧逃跑,东渡黄河,一直逃到彘地(今山西省霍县东北)。

后来厉王再也不敢回镐京,直至死于彘。

愤怒的国人在宫中没有找到周厉王,便把仇恨发泄在他的家人身上。

这时有人发现周厉王的儿子太子静逃进了召公家中,于是国人包围召公的家,要求召公交出太子静。

召公的先辈世代都是周王朝的重臣,召公本人也对周王室,他虽然对周厉王不听劝谏导致这场灾难十分怨愤,但为了周王室的利益,还是藏起了太子静,而让自己的儿子换上太子静的衣服,把他假装成太子静交给国人,结果被国人打死了。

周厉王出逃在外,“太子”又被杀死,太子静虽得到保护,但一时也不得公开身份来接周王之位,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朝廷中没有国王的政治空白期。

周国的贵族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举行一次特别会议,会上决定由的周公和召公共同代行国政,史称“共和行政”。

共和行政期间,革除了周厉王推行的一些弊政,各种矛盾得到缓和,周王朝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共和行政十四年(前828),周厉王在彘死去,谁来继承王位的问题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这时召公把当年让自己的儿子代替太子赴死的真相讲了出来,并把在自己家中躲藏了十四年的太子静带到贵族们面前,提出仍由他继承王位。

太子静当年还是一个小孩子,周厉王的暴政本来就与他无关,只是国人一怒于他而已。

现在经过召公十四年的培养教育,太子静已成为一个颇具才干的青年,于是贵族们一致拥立他做了国王,他就是周宣王。

周宣王即位之后,在周公和召公的辅佐下,继续革除厉王时的弊政,他要求大臣在处理政事时,要,使下情上达;又警告他们在征收赋税时,不要中饱私囊,鱼肉百姓。

这些禁令还被郑重地铭刻在毛公鼎上。

周宣王励精图治,努力恢复西周初年先立的好传统,使国家逐步强盛起来,在对不服统治的周边少数民族部落的征伐中,取得了巨大胜利,周王朝的威望也提高了。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

网络配图 “共和行政”不仅在结束周厉王的暴政、开周宣王时的中兴局面中有着不可抹杀的功绩,它还作为历史上最早有明确纪年的开端而受到史家的重视。

在此之前的历史,只有王号而没有年代,从共和元年开始,后来的历史都记载了国王或皇帝在位的年数,使中国古代的历史有了准确的系年,这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大事。

共和元年这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就是公元前84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属鼠和鼠狗相配吗婚姻如何 72年鼠和84年鼠可以做生意吗是什么意思?

传统的生肖文化中,婚姻配对常常被视作合适与否的重要因素。属鼠和属狗的组合被广泛讨论,常引发关于他们婚姻生活的种种猜测和讨论。属鼠的人以其机智和适应力著称,而属狗的人则因其忠诚和可靠受到赞誉。这两个生肖的结合是否会如人们所愿,带来幸福美满的婚姻呢?本文将深入探讨属鼠和属狗的婚姻配对,揭示他们的相合之处与潜在挑战。性格对比:机智与忠诚的碰撞属鼠的人通常具有极高的智力和灵活性。他们擅长解决问题,能够迅速适应环境变化。在婚姻中,属鼠的人会用他们的智慧和前瞻性来照顾家庭,推动夫妻关系的发展。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使他们在面临挑战时能够迅速找到解决方案。而属狗的人则以忠诚、正直和负责著称。他们重视婚姻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感,愿意为家庭的幸福和和谐付出全部努力。属狗的人通常对伴侣非常忠诚,期望从婚姻中获得真挚的情感连接和稳定的生活。这两种性格的结合在理论上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补。属鼠的机智与属狗的忠诚可以产生积极的化学反应,使得两者在婚姻中相互补充,形成稳固而和谐的关系。婚姻中的和谐因素:互补与支持属鼠和属狗在婚姻中的相互支持是其主要的和谐因素。属鼠的人能够用他们的智慧和策略帮助属狗的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属狗的人则可以用他们的忠诚和稳定感来平衡属鼠人的多变性格。两者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属鼠的人提供创意和方案,属狗的人则提供实际的执行和稳定性,这种配合能够让婚姻关系更加牢固和幸福。72年出生的鼠到底是什么鼠属鼠和属狗在处理家庭问题时,通常会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属鼠的人善于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属狗的人则能以耐心和理解去倾听和回应。这种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缓解双方在婚姻中可能出现的摩擦和矛盾,使他们的关系更加和谐。潜在挑战:价值观与决策的冲突尽管属鼠和属狗在许多方面能够相互补充,但他们的婚姻也面临一些挑战。属鼠的人通常较为注重效率和结果,而属狗的人则更加注重过程和细节。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在家庭决策过程中出现分歧。例如,属鼠的人可能会倾向于追求快捷的解决方案,而属狗的人则可能更愿意花时间去考虑每一个细节。属鼠的人有时可能会表现出一些焦虑和不安,而属狗的人则较为稳重和保守。这种性格差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沟通误解和情感冲突。属狗的人可能会觉得属鼠的人过于急躁,而属鼠的人则可能觉得属狗的人过于迟缓。理智与情感的平衡属鼠和属狗的婚姻配对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在智慧与忠诚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幸福的关系。他们的性格特征可以为婚姻带来互补的优势,使得两者在共同生活中形成强大的支持系统。成功的婚姻不仅仅依赖于性格的匹配,还需要双方在价值观和决策上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属鼠和属狗的夫妻需要意识到彼此的性格差异,并积极寻求平衡。通过互相理解和支持,他们可以克服婚姻中的挑战,实现持久的幸福和稳定。通过智慧与忠诚的结合,属鼠和属狗的婚姻能够创造出令人羡慕的和谐关系。

成吉思汗为什么关心丘处机?曾称“神仙无忘朕”

无情不过帝王家。这句古训对于绝大多数古代帝王都是适用的,但用于与之间的关系,则谬矣! 历代帝王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就是。成吉思汗晚年也是这样。道家在中国,道家的“长生术”在民间广为流传。金兴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听身边的汉臣刘仲禄说丘处机法术高超,道行深远,于是,产生了与丘处机相见的想法。网络配图 丘处机生于金熙宗皇统八年(1148年),山东登州栖霞人。那时,金朝与以淮河为界。从出生地来说,丘处机是金朝人。丘处机19岁出家为道,拜全真道门下。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合称“全真七子”。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七星阵威震天下。 1217年,丘处机接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全真道进入鼎盛时期。此时,南方有宋,中原、东北有金,西部有夏。三年后,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立蒙古帝国,中华大地由“演义”变成“四国演义”,,狼烟滚滚。民间传说,丘处机有长生之术,其年龄有300岁。“四国”之中,有3位帝王先后邀请丘处机,首先是金宣宗,他请丘处机赴汴梁(金朝都城,今河南开封);第二是,他请丘处机到临安(南宋都城,今杭州);第三是成吉思汗,他请丘处机临草原。丘处机认为金朝有“不仁之恶”,南宋有“失政之罪”,都被他拒绝了,丘处机选择了成吉思汗。网络配图 1219年阴历五月,成吉思汗派刘仲禄赴山东邀请丘处机。刘仲禄原是金国人,蒙古大军攻入燕京(今北京)不久归降蒙古。他能做鸣镝,通晓医术,受到成吉思汗的赏识,成为成吉思汗的近侍官。刘仲禄奔波达7个月,于阴历十二月到山东莱州昊天观。 《长春真人》是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跟随丘处机西行写的日记,该书成书于1228年,共二卷。上卷写丘处机师徒西行来到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西北坡八鲁湾成吉思汗行宫觐见,然后回到中亚名城撒马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下卷记载丘处机讲道的经过、东归的行程。此书不但记录了丘处机一行沿途所见的山川地理、,还记录了丘处机的生平,以及途中诗作。此外,该书还收录了成吉思汗的诏书一道,圣旨四道。网络配图 《长春真人西游记》载:“成吉思汗遣侍臣刘仲禄县虎头金牌,其文曰:如朕亲行,便宜行事。及蒙古人二十辈,传旨敦请。”成吉思汗派遣近臣刘仲禄带着虎头金牌,金牌上刻着“如朕亲行,便宜行事”8个字。跟随刘仲禄同行的有20名蒙古兵,刘仲禄传达了成吉思汗的圣旨,恳切邀请丘处机莅临草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