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雍正为什么会杀掉自己儿子弘时?是因为怕他夺权吗?

时间:2025-03-2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即爱新觉罗·,是我国皇帝,的儿子、的爹。

在雍正当政的13年中,他实行、耗羡银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诸多制度,可以说他是个明君,而非仁君,也就是说他治理国家能力很强,虽然也有不好的一面,但终归益大于弊。

据历载雍正最怕的人是他的一个皇子,这个皇子是谁呢?是雍正的第三个儿子,那么,雍正为什么杀儿子弘时? 雍正最怕的一个皇子是谁? 康熙帝驾崩后,皇四子胤禛即位,这就是。

长期以来在民间有种种传说。

有的说,康熙临死前曾手书遗诏,传位皇十四子,而胤禛串通隆科多等人,把遗诏中的“十”字改成“于”字,即了皇帝位。

也有人说,康熙临死前并没有什么遗诏,而是隆科多耍了手腕,将康熙死前宣召十四子改成宣召四子;还有的说,康熙本来就以四子胤?为继承人,如此等等。

史学界对这一问题有几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使之至今还是个悬案。

但不管过程如何,结果是无法改变的。

十四阿哥胤禵当时只是一个贝子,康熙挑选他到西北带兵,独当一面,肯定有他的理由,当然也有很深的用心。

然而,自当雍正登基后,首先是让胤禵与他掌握的西北军队脱离,然后再禁止他进北京城,把他与其他皇子分隔开。

留在景陵的胤禵成了一个光杆司令,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实际上,就算胤禵一直留在西北,他夺位的机会也不大,因为雍正早已在他的身边安排了伏兵—。

胤禵一直被晾在景陵,按照雍正的说法,是让他时时可以瞻仰父皇的陵墓,痛改前非。

胤禵的心中怨恨交加,对雍正的态度当然不会好。

雍正说他:“在朕前放肆傲慢,犯礼犯分。

” 接着,雍正先给胤禵一个郡王的爵位,很快又降为贝子。

雍正四年(1726年)开始,胤禵和他的儿子被关押在寿皇殿。

几年之后,有一个名叫蔡怀玺的人秘密写了一封信,投进胤禵的院子里,信中称胤禵为皇帝。

胤禵不想惹事,把秘信当中的一些话语剪掉,藏了起来。

胤禵还对监视他的将领说这是一件小事,可以随便处置,不必声张出去。

雍正据此认为,胤禵此时仍然不老实,心中还有悖乱之意,不知悔改。

因为与雍正是同胞兄弟,胤禵最终没有像其他兄弟那样因为莫名其妙的腹疾死在牢狱之中。

直到乾隆继位,他才被放出来,一直活到了乾隆二十年(1755年)。

所以说雍正最怕的一个皇子是十四阿哥胤禵。

雍正为什么杀儿子弘时? 是清朝雍正皇帝的第三子,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

母。

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命为允禩之子。

据载他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慎而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削除宗籍。

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时卒,年二十四岁。

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乾隆帝)即位之后,追复弘时的宗籍。

据《清皇室四谱》的记载:“弘时长大,且已有子,忽于雍正五年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

’” 那么,雍正为什么杀儿子弘时呢?原因很简单,是他选定的接班人,而弘时不服气,想杀死弘历而争权夺位。

只要威胁到了皇权,儿子也要杀。

这就是统治者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为什么日本战败之后裕仁天皇没有被列为战犯是怎么回事?其中的真相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世界大战,规模之大、损失之惨重、波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战争结束之后,审判战犯、清算战争余毒就成为重要工作。在远东,盟国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主要战犯。但是,在战犯的名录里,却并没有天皇的名字。 为什么要把天皇排除在外?他是日本的象征,是侵略战争的“罪魁”,更应该受到审判。可是他却逃脱了审判。这是为何? 一、是不是战犯?中国最有发言权 事实上,日本尚未投降,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中国就开始了收集日本的战争罪行证据。1944年5月,同盟国战争罪行调查委员会在重庆设立远东—太平洋分会,由中国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担任主席,负责调查日本战争罪行,并向设在伦敦的总会提交战犯名单。当年6月,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委员会提交了《侵(华)战(争)以来敌国主要罪犯调查表》。在战争罪犯表中,日本裕仁天皇名列第一位,罪行只有四个字“侵华罪魁”。 二、分歧 日本投降后,同盟国设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犯。法庭将战犯定为三级,甲级、乙级和丙级。甲级战犯在东京受审判,其余战犯由各国军事法庭自行审判。 当时,要不要把裕仁天皇列入甲级战犯名单,各国产生了分歧。 甲级战犯名单由各参战国提供,中国是重要战场,所以提交的名单分量自然较重。当时中国政府对此也非常重视。1945年9月,行政院召集外交部、司法行政部等部门要员讨论日本战犯问题。孙科、宋子文等要员都主张将天皇列为战犯,并表示日本应当废除天皇制度。而当时中国各界舆论也强烈要求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 虽然国内将天皇列为战犯的呼声很高,但当时的中国政府不得不考虑美国的态度。 美国方面,为了自身利益考虑,不同意将天皇列为战犯。认为,作为日本帝国主义的精神代表,杀掉天皇势必引发日本社会动荡,为维持日本稳定,保留天皇必不可少。 胳膊拧不过大腿,在美国的影响之下,中国不得不放弃将天皇列为战犯。当时,蒋介石(国民党)说“本仁爱宽大以德报怨之精神,建立中日两国永久和平之基础”,并向美国总统表示,日本的国体应当由日本人民自己决定。 1945年9月底,中国向远东军事法庭提交的名单中,天皇被排除在外。 三、麦克阿瑟问裕仁天皇:你为何不切腹? 1945年9月27日这天,裕仁天皇访问麦克阿瑟。 两人见面后,裕仁说:“战争结束了真好啊!” 麦克阿瑟则回应说:“上帝应该记住今天!” 说完,麦克阿瑟向天皇提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他问裕仁:“战败后,你为何没有剖腹?” 对这个问题,裕仁早有准备,他说:“御前会议上,当时我觉得反对战争也不起作用,所以只能保持沉默!” 麦克阿瑟不再说话,默认了他的说法。 可事实根本不是这样,在1946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曾说:“在我的一生中,我没有一次违背天皇的意愿。”这句话证明当时的天皇是实权派人物。 随机文章运20大型运输机数量猜测,未来100架造价20亿元嫦娥拍到美国登月舱遗址,网传美国登月骗局谣言被打脸(键盘大神失败)武则天的最后归宿乾陵地宫,乾陵地宫为什么不发掘(盗墓贼连连碰壁)太岁是什么东西值钱吗,有抑制肿瘤的效果(价格在1-4万左右)古代酷刑俱五刑是哪五刑,砍头/刖刑/割手/割耳/挖眼(大卸八块)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为什么楚霸王项羽可以在彭城打败拥有五十万军队的汉高祖刘邦是怎么回事?在垓下之战却不可以呢

彭城之战,刘邦之所以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刘邦的自大和享乐态度。刘邦自走出汉中之后,可谓是一路高歌,,占领彭城后,好酒好色的毛病就来了,不仅夜夜笙歌,还霸占了的金银珠宝,俗话说,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主帅如此,下面的士兵也就松懈了,而且还到处抢夺,军心涣散,为失败种下了种子。 第二、项羽所指挥的军队破釜沉舟。国都被占领,楚军是义愤填膺,各个仇深似海,不共戴天,非报此仇不可,因此是士气高昂,勇猛无比。 第三、当然是双方指挥的问题。刘邦在攻打彭城之前,派樊哙守鲁城来防止项羽反攻,但樊哙并没有完成任务,项羽的骑兵极快,攻破鲁城后,刘邦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撤出了彭城与吕泽在邑城汇合。 第四、刘邦所谓的50万大军都是各个诸侯国的军队,没有统一的指挥,纪律松散。 第五、垓下之战之所以失败,粮草不继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其次是劳师远征,再次是项羽军队内部机制的问题,垓下之战,刘邦主动退居幕后,把战争的指挥权交给了韩信,韩信发挥了自己军事天才的本能,以五路大军把项羽团团包围,有匹夫之勇的韩信根本不可能逃脱。 随机文章语言学简介中国重庆小寨天坑,深达666.2米的天下第一坑须佐能乎vs外道魔像,宇智波斑的须佐恐被外道魔像碾压解放军自制神器飞雷炮的原理,曾经打得国民党和美联军丢盔弃甲希尔夫妇被外星人绑架事件,外星人绑架人类做研究/真实事件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