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三姓家奴吕布为什么老喜欢耍赖收钱不办事?真相有两个

时间:2025-04-1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1
为了进攻,曾经邀请联手,并且答应给吕布提供钱粮。

但是当吕布出兵之后,袁术却耍赖不给钱粮,搞的吕布很窝火。

第二次袁术再次邀请吕布出兵,并且先把一百万斤粮食给了吕布,按照道理,吕布这次已经收到钱粮了,应该主动出兵了。

可这次吕布却没有出兵,对袁术的态度,由热衷变成了冷淡。

吕布的态度为什么前后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有两个原因。

网络配图 其一。

吕布收到了刘备的书信。

刘备告诉吕布:“伏自将军垂念,令备于小沛容身,实拜云天之德。

今袁术欲报私仇,遣纪灵领兵到县。

亡在旦夕,非将军莫能救。

望驱一旅之师,以救倒悬之急,不胜幸甚!”刘备在信中强调的信息主要是吕布对刘备的恩情。

刘备表示,自己不但没有计较吕布夺取徐州的事情,反而对吕布收留他在小沛心存感激。

然后要求吕布出兵营救。

可以说,刘备的书信只是强调了自己的感激,对于吕布来说,说服力不强。

你刘备被袁术进攻是你的事情,和吕布有什么关系呢?网络配图 其二。

吕布自己对局势的判断。

这一点才是最关键的。

收到刘备的书信之后,吕布和分析形势:“前者袁术送粮致书,盖欲使我不救玄德也。

今玄德又来求救。

吾想玄德屯军小沛,未必遂能为我害;若袁术并了玄德,则北连泰山诸将以图我,我不能安枕矣。

不若救玄德。

”演义中明言,这段话并非陈宫说教,而是出自吕布自己的判断——这也符合正史中的记载。

吕布对袁术和刘备的利害关系看得很清楚。

一旦袁术消灭了刘备,那么袁术就可以通过小沛,占领彭城之外的州县,从而孤立彭城,占领整个的徐州。

网络配图 可以说,吕布的目光还是很锐利,看问题也看得很长远。

那么,为什么刘备没有把这些利害告诉吕布呢。

我想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正史当中没有刘备书信的记载,一方面是罗贯中努力突出刘备的仁德形象。

就算是当初吕布不仁,但是刘备却毫无怨言,反倒对吕布心存感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姓家奴吕布为什么叫刘备大耳贼 叫刘备的大耳贼的真相是什么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三姓家奴吕布恶名的背后:丁原董卓对其也并不像是义父

人们评价,历来都认为他天性反复无常,骜难养。其最主要的证据,就是他和的关系。从总的作用来看,董卓是使末期社会更加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更加水深火热的独夫民贼。但一开始,董卓并不是以这种形象出现的,他是朝中士大夫集团借以诛除宦官势力的希望所在。董卓本人也是反对宦官专权的。 通过对吕布和董卓关系的分析,人们应当对吕布的“反复无常”有新的认识。从表面看,吕布先杀丁原,后诛董卓,确实给人以反复无常的印象。但这种反复无常,绝非吕布的天性,它既反映了吕布的政治追求和对自己社会位置的曲折选择,也有着复杂的社会和政治斗争的背景。 吕布所生活的年代,天下分崩,群雄四起,战事不断,社会动荡。原有的秩序被打乱了,新的秩序正在重组,在这种重组中,人们都在寻求自己的位置。由于人们的社会理想、政治眼光、个人修养不同,寻求自己位置的方法和道路也各异。像那样怀宁静之心以求致远,蓄志待时以求明主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急于找到施展自己才干的舞台。在这种情况下,频频改换投靠对象的人绝非吕布一个。 例如的名将张辽,先为丁原部将,后又进京依,何进被杀后又以兵属董卓。董卓死后又归吕布。吕布为李傕所败,又从吕布东奔徐州。 曹操破吕布,张辽将其众降。又如曹操的谋士,先在董卓部下任讨虏校尉,又在董卓女婿牛辅军中任职,董卓败后,又为李傕、郭汜谋士。不久又离开李傕投段煨。由于不为段煨重用,又离段煨投靠南阳。他先劝张绣与连和,不久又劝张绣投靠曹操。另一方面,有实力的集团领袖又地招纳人才,这也为人才选择投靠对象提供了外部诱因。 应当承认,吕布是个人才,按当时的标准, 也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载他“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当时人有这样的说法:“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吕布也自恃其才而心怀平定天下之志。他给韩暹、杨奉的中说:“布有杀董卓之功,与二将军俱为功臣,可因今共击破术,建功于天下,此时不可失也。” 当他被曹操逮捕后又说:“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吕布在当时无论是武艺还是知名度,都非张辽、贾诩之辈可比。因此,吕布在当时成为一些人争取的对象。对张邈说: “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这番话正反映出吕布之才及为当时所争用的现实。 吕布择主与张辽、贾诩等人本无本质区别,而且前者对投靠对象的离弃要少于后者。然而却偏偏是吕布落下了反复无常的名声。这可能是由于张辽等人对前主只是简单的离弃,而吕布对前主则是弃而杀之。 吕布并非天性好杀,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他只是一个有虓虎之勇的武将,并非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而社会的政治需要及其本身的才能,又偏偏不断地把他推向政治斗争旋涡的中心,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弃旧图新的选择只能通过弃而杀之来实现。这才是问题的实质。 董卓确实是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独夫民贼。所以,当吕布杀死董卓后,“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人们把他的尸体弃于街市,将他肚子内的脂肪点燃,又将他的骨灰扬洒在路上。这充分表明,吕布诛杀董卓终止了他的暴虐,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