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南唐后主李煜:你对得起那80多位举火自尽的尼姑吗?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他是词人中的帝王,也是亡国之君中的词人。

他是李煜,从王子到国君,从国君到俘虏,是错位的人生让他以屈辱又悲情的方式谢幕。

一、错位人生 937年,李煜的祖父李昇取代吴国杨氏称帝,国号南唐。

943年,父亲即位。

李璟有7个儿子,根据,老六李煜是没有资格承继大统的。

即便他有资格,也只是第六顺位继承人。

从他的名字“从嘉”也能看出,他的家人似乎并没有对他抱有太高的政治期望,只是希望他平安如意。

李煜是个才子,没心思当什么。

史书记载,他“喜读书属文,工书画,知音律”(《·南唐世家》),这样的人原本应该安静地做个玉面才子就好了,无奈,历史的大手硬生生将他推上了皇位。

他前面的5位兄长全都早卒,他作为第六顺位继承人,突然被推到幕前。

李煜天生一目重瞳,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

现代医学解释,重瞳属于一种瞳孔病变。

然而,古代社会将重瞳视为帝王之象。

毕竟,古代长有重瞳的,无一不是大咖级别的人物。

比如时期的舜,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秦汉之际的。

961年,25岁的李煜即位国主。

悲催的是,就在李煜即位的前一年,960年,一代雄主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北方建立了大宋王朝。

一个是温润如玉、情钟词坛的末主,一个是雄霸天下、气势如虹的开国之君,历史不期然的相遇,好像早已写好了命定的悲剧。

“从嘉”这个名字也罩不住李煜后半生的栖遑。

这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李煜,根本刹不住南唐急速沉默的巨轮。

特别是,作为南唐第三代掌门人,父亲李璟留给他的,只是一个到漏风漏雨的破屋子。

李璟在位期间,就已经向宋纳贡称臣,国力已严重虚耗。

好在赵匡胤忙于征伐其他国家,南唐才得以苟安十五年。

苟安,是以让渡国家的尊严而代价的。

父亲李璟在世时,还只是去帝号,在其他方面仍然保持着君主应有的礼仪。

当北宋兵犯南唐之时,为求自保,李煜自降身份,将“南唐国主”的称号改为“江南国主”,不再使用皇帝的礼节,连皇宫屋檐上象征帝王权威的鸱吻也一并拆除。

南唐,不过是大宋的一个属国。

割地,纳贡,尽管南唐卑微至此,也填不满大宋的胃口。

仅仅在962年,就向北宋进贡了三次,送去了锦帛20万匹、白金20万斤,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

忍辱苟安,换来的是大宋的步步紧逼。

公元975年十一月,率宋军攻破金陵。

大势已去,李煜写好降表,拿出国玺和江南图籍,率领群臣出迎曹彬。

南唐历经李昇、李璟、李煜三代38年,李昇打天下,李璟守天下,李煜失天下。

人人皆知,开创基业很难,守住基业更难,事实上,失去基业更是艰难酸涩。

二、献俘仪式 在繁华的汴京(今开封)城里,赵匡胤早已命人修建了一座礼贤宅。

这座精雕细凿的高级牢笼,是为南唐国主李煜准备的。

李煜带着自己的嫔妃、皇族和臣子共254人,一路迢迢赶往开封,去做那战胜国的臣虏。

亡国之时正值江南雨季,淫雨霏霏,平添了一份悲凉,在路上,他写下“窗外雨潺潺,,罗衾不耐五更寒”,他的故国,从此以后,“别时容易见时难”了。

李煜到了扬州之后,沿运河北上,到楚州淮阴后,再入淮水西南行,沿途经过泗州临淮而入汴水,再经虹县、宿州、宋州、雍丘等地,终于在976年正月初二,驶抵汴京。

而献俘仪式,安排在正月初四明德楼举行。

赵匡胤因为李煜屡次抗命不从,甚至与宋交战,故意让李煜着白衣纱帽“待罪明德楼下”。

赵匡胤大赦战俘,封李煜为“违命侯”,赐居礼贤宅,其他官属皆量才而用。

李煜群臣在悲愤与屈辱中俯首谢恩。

内忧外患夹击之下,李煜转曾向佛祖寻问答案。

他有意扶持,969年,下令大兴庙宇,连宫中也“造佛寺十余”(《南唐书·浮屠传》),如永慕宫和净德尼院就建在宫城之中,院里的尼姑都是宫女出家者。

据统计,南唐有寺庙2846座,其中金陵城内就有700多座。

李煜曾与宫内的尼姑约定,宫克之日,将与之共赴黄泉。

然后,李煜却献表出降,苟活北境,而宫里80多位尼姑皆应前约,举火自焚。

据(清)《秣陵集》记载:“净德尼院八十余人,皆宫人入道者。

都城将陷,积薪于庭。

后主与约:如有不虞,宫中举火为应,吾与汝辈具焚死。

及黄保仪燔积书于宫院中,遥见烟焰,遂燕积薪,皆赴火死,无一人肯脱者。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降宋时,李煜曾作《破阵子》一首:“一旦归为臣虏,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啊李煜,当你仓皇被俘之时,是否还记得那些为你勇浴大火的玉人? 三、李煜之死 在亡国之君中,李煜算得上性情中人。

在蜀亡后,邀宴时,他竟然还能厚颜无耻地说:“此间乐,不思蜀!”南朝亡国被俘后,竟然请狱监转奏:“愿得一官号”,文帝很瞧不起他这幅没有骨气的德行,说他“全无心肝”。

还有那个比李煜早被俘四年的南汉后主刘鋹(读chǎng),国破就擒后献媚说:“朝廷威灵及远,四方僭窃之主,今日尽在坐中……得执梃为诸国降王长。

”(《宋史·南汉世家》)大宋的神威无远弗届,八方割据的僭窃之主,今天共聚一堂……我率先归顺朝廷,希望能够手执梃杖,担任“诸国降王长”这个职位。

李煜被俘后,始终没有归心大宋王朝,他日夜怀念故国。

一边没有骨气地做着阶下囚,一边又深情怀念故国,很厌恶李煜这般软饭硬吃的作态。

《问君能有几多愁》:小周后陪伴后主度过最后的时光 公元978年,被俘三年后,李煜写下了他的绝笔词《,何时了》,词中那句“故国不堪回首”的恨,彻底激怒了宋太宗。

在李煜生辰那天,太宗派子以贺寿之名送去一壶掺有“牵机药”的毒酒,在宴会将尽之时,李煜毒发身亡,时年42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北齐后主高纬:抱着美女上朝议事的荒唐帝王

上朝议事还要把自己宠爱的女人抱在腿上,敌人大兵压境了,考虑的不是国家存亡、社稷安危,而是怀中美女是否高兴。说起时期后主的荒唐,简直让人。网络配图 晚唐诗人有首诗是这样写的:“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说的便是当时的情景。敌军打到京师,高纬却还沉湎于温柔之乡,真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好色到了不要江山社稷,不要身家性命的地步。如此荒唐,在路卫兵看来,其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了。 高纬(556年---578年),共在位12年。一生干尽荒唐之事,是后世恶君昏帝的“典范”。北齐家族的历代帝王,大都荒淫残暴,高纬更是深得遗传基因,成为家族中无可争议的集大成者,其“尝出见群厉,尽杀之。或杀人,剥面皮而视之”(《》),寥寥数语,其残忍暴虐程度便可见一斑。高纬养鹰,“稍割犬肉以饲之,至数日乃死”,每天割活狗的肉喂它,狗好几天才死,相当于凌迟了。 高纬是不是有强迫性精神病,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他所干的那些事,确实让人匪夷所思。比如,“曾一夜索蝎,及旦,得三升”(《北史》),没事抓一晚上的蝎子,这不吃饱撑的吗。更有意思的,他在豪华的华林园里建了一个穷村子,“自弊衣为乞食儿”,自己扮成叫花子玩,还“为穷儿之市,躬自交易”(《北史》),模拟老百姓的买卖市场,自己亲自去交易,也不知犯的哪路瘾。 高纬不但残暴,而且玩乐无度,被当时的百姓称作“无愁天子”。这要说到他的一个爱好,《北史》记载:“帝幼而令善”,即说他自小便喜欢附庸风雅。他喜欢音乐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常常是自己填词作曲,抱着琵琶,自弹自唱。唱到兴处,还命令上百名、奴婢一起给他伴唱,“盛为无愁之曲,帝自弹胡琵琶而唱之,侍和之者以百数”(《北史》)。网络配图 可以想象当时的场面是多么的宏大,在路卫兵看来,其火爆程度最少不逊于现在的“超男超女”和“我爱记歌词”吧。如此庞大的皇家乐队,主唱还是本人,假如走噱定是爆棚无疑,门票一定难弄得很。不过别出心裁至此,也算是具有“开拓”精神了,说他是 “乐队组合”的开山鼻祖也不为过吧。这“无愁曲”想必便是他的代表作和成名曲了,于是“人间谓之无愁天子”(《北史》)。 这个“无愁天子”还是个能折腾的主儿。穷奢极欲自不必说了,其“宫女宝衣玉食者五百余人”,每人的待遇都是“一裙直万疋,镜台直千金”,一条裙子就值万匹布钱,梳妆台更是千金之贵,可想其奢华程度。宫女尚且如此,皇帝本人就可想而知了。他还喜欢,劳民伤财,“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晚上连轴干不算,到了冬天泥浆冻了,就用汤水代替,以至于“百工困穷,无时休息”,敢情就没个歇工的时候。为了开凿晋阳西山的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以上均见《北史》),场面之壮观可想而知。 说完高纬,我们该介绍另一个主人公了。李商隐诗中提到的女主角“小怜”,又是什么人呢?高纬总共有过三位皇后:斛律氏、、。穆氏本名叫穆邪利,是斛律氏身边的侍俾,被高纬看上立为皇后,等到穆氏年老色衰之后,便向高纬介绍了自己的侍俾,“以五月五日进之,号曰‘续命’”(《北史》),其实是想让她来给自己讨个吉利,这便是诗中的女主人公了。 这小怜年轻貌美,风情万种,而且“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北史》),绝对的实力派。冯小怜被封为淑妃,深得高纬宠爱。有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大军进攻北齐,高纬逃到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县境内),随后赶到,“帝不出迎”,亲妈来了,理都不理,而淑妃将至,则“凿城北门出十里迎之”(《北史》),瞧人家这作风!与冯小怜一起狩猎,周军打来,高纬想回去,小怜妹妹正在兴头上,“请更杀一围,帝从其言”(《北史》),够百依百顺吧。 高纬整天与她,“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北史》),腻乎到片刻也离不开的地步。即使偶尔上朝议事,高纬也要把小怜抱在腿上。这还能议的了事?这边大臣上奏前方吃紧,小怜同志在怀里嘤咛一声,说皇帝GG吃个桃子吧,你说荒唐不?好色至此,真是惊爆常人眼球。网络配图 后来北周大军压境,北齐很快亡国,高氏皇族被押解到长安,高纬做了阶下囚,居然“请周武帝乞淑妃”(《北史》),向人家周武帝讨要他的,真是没得救了。后世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壮举,看来只能望其项背了。荒唐了一辈子的高纬最终落得个被辣椒塞口,被活活辣死的死法,年仅23岁便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诗人墨客向来对此事不绝于书,除了李商隐的千古名句外,也有一首《达摩支曲》传世:“君不见无愁高纬花漫漫,漳浦宴余清露寒。一旦臣僚共囚虏,欲吹羌管先丸澜”,说的便是高纬纵欲亡国后,成为北周阶下囚的情景,终日忍辱饮恨,偶以羌笛寻乐。晚唐诗人也有诗写道:“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破得春风恨,今朝值几钱”。对高纬好色亡国也是持大大的批评态度,对冯小怜红颜祸国也是指责有加。 不过也有不以为然的,清人蒋文运评价说:“齐高纬宁亡国,终不肯逆拂小怜之意,正所谓生死好友如此”。把高纬的荒唐玩闹,注入了梁祝似的情感浪漫成分,真是千人眼中有千个哈姆雷特,要是再渲染演绎一番,恐怕又是一出流传千古的爱情绝唱了。 不过,凡事需。说小怜祸国也有些避重就轻,总不能将偌大帝国的灭亡,都归罪于一个后宫女子吧。说她与高纬纯粹为了淫乐,一点感情都没有,也太过武断。高纬死后,冯小怜被周武帝赐给了代王宇文达,曾作过一首诗: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胶上弦。充分抒发了自己对高纬的想念之情,也足见其感情之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后主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这错误观点持续千年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