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汉朝历史上汉武帝刘彻晚年的忏悔书:大汉朝将亡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征和四年的一天,年近古稀的正在汉宫里办公,这位已经当了52年的老人如今已是,时日无多。

突然,他收到了由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商丘成、搜粟都尉三人联名呈上的奏书,会是啥事呢?武帝也不知道,便打开浏览,此疏的大意是说在遥远的大西北,轮台以东一带,那里气候温和,水源丰沛,有五千顷可以耕种的良田,建议派遣士卒在那屯田,组成“新疆建设兵团”,并修筑亭障,长期驻扎,以辅助乌孙,震摄西域诸国。

如果一有什么特殊情况的话,您老人家也不用担心,当地官员会马上派斥候跑回来报信。

网咯配图 上奏官员的阵容可谓豪华,放在今天那就是政治局常委,特别是丞相,还是百官之首。

他们觉得汉武帝很快就会同意自己的意见。

没准一炷香的工夫都用不到,老皇帝就会批示:“同志们辛苦了,我举双手双脚赞成。

”因为过去四十多年,汉武帝一直都在对外派兵,哪怕洪水滔天,哪怕饥民遍地,也无法阻止那颗蠢蠢欲动的杀心,就连替他卖命带兵的打手都换了好几拨了,一开始是、、等,后来是李广利、赵破奴、等。

可这回似乎和以前不大一样,武帝没有很快就作出他们想要的批复,事情好像并不像他们预料的那样......收到奏疏后,汉武帝正想写同意来着的,可又放下了笔,不知不觉地想起了先前发生的一些事情......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从24岁以来,汉武帝一直都坚持着对外扩张的国策,其中最主要针对的就是匈奴。

遥想当年,高祖英雄一世,斩白蛇起义,灭暴秦,除强楚,却被单于40万铁骑困于白登山七日七夜,险些丧命,回来后不得已与匈奴屈辱和亲;文帝景帝自知时机未到,也只能休养生息,忍气吞声,采取守势,文帝在位时,匈奴从河套发起进攻,侦查的骑兵都到了甘泉宫,文帝命十万骑兵保护长安,赶走了事。

汉武帝亲政后,从马邑之谋开始,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猛攻匈奴,横扫大漠,成就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名将。

获得土地、功绩的同时,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数据。

网络配图 元狩四年漠北大战,赏赐将士五十万金,相当于政府一年的收入,其他的开销还没算进去;筑朔方城,费数十百巨万;元狩六年,赏抓获敌人首领的黄金二十余万金;赏浑邪王来降,费几百余巨万;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同时,人员马匹的伤亡就更严重了,每次出兵少则数千,多则十几万,漠北大战,十几万匹马出征,死者十之六七。

汉武帝用兵次数多,打击的方向也多:东北有朝鲜,南部有南越国,西南有西南夷,北部是匈奴,西北是。

凿空西域以后,汉武帝如见至宝,又把“爪子”伸向了那里。

典型的是为了得到,不惜花血本远征大宛,由于路远补给困难,结果很多将士不是牺牲在敌人的乱刀乱箭下,而是饿死在路上的,初期汉军曾征讨不力,武帝大怒,下令关闭玉门关,贰师将军李广利等敢有一人入关,杀无赦。

要烧钱的事不止一件。

除此之外,汉武帝还是个生活上奢侈腐化的人。

众所周知,汉武帝是个好色的皇帝,他和、、的事地球人都知道。

其实,那时皇宫里还有各地绝色美女七八千人天天期盼着皇帝的召唤,并且名单不是固定的,要定期更换,红颜易老嘛。

这也是一笔巨大的花销。

对宫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修建,号称“千门万户”,周围二十里,苑囿楼台,辇道相属。

其他的什么明光宫、北宫估计也差不到哪里去。

对了,还有那个五陵之首茂陵,年年花费国家三分之一的收入建造,规模宏大,随葬品也相当之多,N年后赤眉军攻到长安,发掘茂陵,一个月没有搬完一半的奇珍异宝,简直就是人造金矿。

网络配图 汉武帝还是个闲不住的人,在长安住了这么多年,什么、长乐宫早就呆腻了,还打算出去巡游,顺便体察体察民情、检查检查工作,更重要的是求仙问道,寻求长生不老之术。

就这样,南到湘衡、北到塞外、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大半个中国都留下了的足迹,元封五年封禅泰山,行程九千公里,赏赐花了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

一次还不过瘾,汉武帝还规定每五年一次。

历次巡游,排场超大,不知花费多少民力财力,修缮行宫道路,赏赐道士,还要另说。

频繁的大型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烧钱,土豪汉武帝哪来的那么多钱呀,一方面是爷爷爸爸给他留下的基础,记载,汉武帝即位时,粮仓的粮食太多,吃不完,新收获的粮食又要入仓,最底下的粮食都放发霉了,国库里钱太多又许久不用,串钱的绳子腐烂,钱撒了一地数都数不清。

当初本来要建个露台,但经专业人员一算,相当要花掉一批中产阶层一年的收入,汉文帝一看账本上沉甸甸的数字就舍不得了,说那就算了吧,汉武帝从不这么“抠门”。

另一方面,经过七十年的发展,西汉的经济水平已经相当高,社会繁荣,税收可观。

可再充盈的国库也禁受不起这样的折腾,才亲政十几年,文景时期积蓄的家财就被挥霍殆尽。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汉武帝宣布铸造面值更大的货币,加剧通货膨胀,将财政危机转嫁给百姓,还卖官鬻爵,赚黑心钱,那些通过花钱戴上乌纱帽的人上任后,为了把钱赚回来,加紧收刮民脂民膏。

但还是只是杯水车薪,朝廷便与民争利,实行盐铁官营,提高盐价铁价,同时降低产品质量节约成本,赚老百姓的钱。

网络配图 百姓就更苦了,不论你是住在,只要你在天朝,都要负担沉重的徭役,缴纳高额的赋税,政府缺钱,钱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还不是老百姓出。

黄河决口等天灾不断,土地兼并也日盛一日,董仲舒感慨:“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终于,元封四年,躲避徭役的、逃避自然灾害的、躲避饥饿的汇聚成了一股洪流,聚集在关东,形成了人数200万的流民。

农民起义不断暴发出来,这些队伍少则数百,多就有几千人,揭竿而起,遍布全国各地,遇到官兵围剿,被打散以后没多久,又起来作乱。

为了平定各地的反抗,廷规定两千石以下的官员,如果被查出没有把起义军,一律诛杀。

新规出台后,起义军确实被消灭了很多,朝廷收到的战报也少了好多,地方官都不敢把当地情况上报给中央了。

最近的十几年,汉武帝也没少受打击。

赵破奴和李陵打匈奴都,贰师将军李广利的七万主力汉军也被歼灭,原因和他串通丞相谋立有关。

,当了多年太子的自杀身亡,一起被牵连的还有皇后卫子夫,以及一些皇子公主。

不久,前线战报传来,匈奴又来袭扰边境。

打了这么多年仗,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民生凋敝,还是无法彻底解决外患。

在电视剧《汉武大帝》里,有这样一幕:汉武帝来到一个叫功烈乡的村子,全村大部分人曾响应武帝的号召,踊跃参加对匈作战,有的人已经战死沙场,埋骨他乡,有的人缺胳膊断腿,失去劳动能力,全村大部分是寡妇和老人。

作为有功之人,他们却只住着低矮的土坯房,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孩子衣不蔽体、忍饥挨饿。

临走时,全村老少跪下来哀求武帝不要再发动战争了。

这一幕绝对是当时汉朝平民的真实写照,历史上的情景肯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暴政、虐政再坚持下去,这个国家还可以维持多久?对比、汉武帝、,他们做的一些事情其实都差不多,穷兵黩武、到处巡游、奢侈腐化、征发无度,最后民不聊生、政权岌岌可危。

秦始皇死后三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刘邦兵临咸阳,开城投降。

隋炀帝连善终的机会都没有,被部下勒死在江都。

可汉武帝葬于茂陵后,西汉却是“”,又发展了几十年。

网络配图 原来,接到三位朝臣发兵轮台的请求后,汉武帝幡然醒悟,痛改前非。

特意发了一部诏书,历数先前过失,宣布停止一切对外征讨,减轻农民负担,放弃四十多年的国策,重新调整到文景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

史称《轮台罪己诏》,汉武帝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发布罪己诏的皇帝。

为了帮百姓恢复生产,他又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候,推广赵过的代田法,推广新农具。

之后的汉昭帝、、谨遵武帝遗命,发展生产,坚持不懈,大汉元气逐渐恢复,又现生机。

司马光评价汉武帝”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但“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每次谈到汉武帝,似乎不应该只想到他那些千古留名的功绩,还要想到那一堆堆血肉模糊的白骨,一个个累死的民夫,一位位思念春闺梦里人的寡妇,一群群老无所依的老人或者的孤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死因最奇葩的6个君王,因为一句话被自己的妃子捂死

中国历史悠久,王朝更替就如家常便饭一般频繁,而作为每个王朝的君王更是数不胜数,因此也产生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虽说君王是,然而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君王也不例外,可是下面这几位君王的死因,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不知道你知道其中的几个呢? 第一位,由于《传》的热播被大家所熟知,这个哥们就是自己举鼎被砸死的。嬴荡从小就是个大力儿,并以此为荣,我骄傲,当时秦国如日中天,他作为秦国的老大,这哥们可谓前途一片大好。怎奈得这哥们从小比较倔,凡事爱较真,不服就来战呀!话说他一天去洛阳,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铜鼎,非要和孟说比赛举鼎,结果他是举起来了,可是手一抖,大鼎砸到了他的大腿上,当晚就气绝身亡,这是自己给自己作死的呀! 第二位死得有点窝囊,堂堂的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竟然是活活被饿死的。齐桓公,早年拜为相,励精图治,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然而晚年,他贪图享乐,任用小人,后来他的儿子们趁着他病重拉帮结派,重病的更是被身边的易牙等人软禁,不管他饮食,他竟然被活活的饿死了。他饿死后,苍蝇云集,尸体腐烂生蛆,臭味熏天,人们才想起这个昔日的英雄。一代霸主就这样窝囊地死去了,让人唏嘘不已! 第三位君王死得让人无语,竟然是掉到粪坑里被活活淹死的。晋景公,就是著名“孤儿”里的晋国君主,话说一日晋景公在吃饭前,肚子不舒服,要去大便,急急跑往厕所,忽然一阵心疼,站立不稳跌入茅坑,因为没有得到积极营救,他老人家竟然被活活淹死在粪池中。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死于粪池的吧,由此可见当时的厕所条件是太差劲了,上厕所也是个技术活,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丢了小命。 第四位因为开玩笑而死的,只怪自己的老婆太心狠了。话说晋孝武帝在后宫吃饭时,和张贵人开玩笑:“你老了,我不爱你了,我要年轻的女人,你懂吗”,本是玩笑之言,谁知张贵人,怒从心头,当晚就找来几个宫女,合力将睡梦中的晋孝武帝给捂死了。可怜的晋孝武帝就是饭后开一个玩笑,就掉了自己的性命,可笑之极! 第五位是心理素质太差,被大火给吓死的。吴越世宗钱元瓘,时期吴越国君,智勇双全,屡立战功。941年,吴越王宫发生大火,大火出了奇了,钱元瓘逃到哪里大火就烧到哪里,受到惊吓的钱元瓘因而发疯,不久就一命呜呼了!这样一个勇猛的君王,按理来说心理素质不会这么差呀,难道是有心脏病呀? 第六位明熹宗朱由校,死在自己的手艺活上了。明熹宗朱由校,这哥们对做皇帝不感兴趣,却对木匠活却情有独钟,且天赋极高,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能干的。一天,这哥们,做出了一艘小船,在湖中游玩,划到湖中心,突然小船就翻了,他差一点就被淹死了,虽然,但就此落下了病根,卧床不起,不久之后就气绝身亡,这当真是不作不死呀! 虽然皇帝身为九五之尊,号称什么天子,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凡夫俗子,他们比我们想象中要脆弱多了,据统计他们的平均生命低于正常人。今天就罗列了6位死因最奇葩的君王,你还知道哪些死因奇葩的皇帝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秦宣太后芈八子的人生轨迹是怎么样的?

秦国是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然而就在这个小国中诞生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宣。,战国时期秦国太后,是之妾,的生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古代女子一向都不管朝政之事,而宣太后却能越于男人之上,把持朝政,成为风云一时的女性人物,可见她背后肯定有着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宣太后,芈姓,又称,本是楚国人,后嫁到秦国,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宣太后芈八子为秦惠文王生下一子,名叫嬴稷,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然而因为宣太后是妾,所以其子不能立为太子继承皇位,再加上嬴稷当时在燕国做人质,所以,秦惠文王死后将皇位传给了长子,也就是后来的。 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而秦武王无子,于是他的弟弟们发生了王位争夺战。于是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公子稷送回秦国,在宣太后异父弟的帮助下,扶持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后来魏冉相继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及公子壮、公子雍,肃清了与秦昭襄王不和的诸公子。然而当时的秦昭襄王尚且年幼,于是作为生母的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辅政。就这样,宣太后走上了执政之路。 前307年,楚怀王派兵包围韩国的雍氏,长达五个月不能攻克。韩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国求援,但秦国军队一直按兵不动。韩襄王又派尚靳出使秦国,尚靳以的道理劝说秦国尽快派兵救援。但是宣太后因为自己的故乡是楚国,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见尚靳对他说:“当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时,大王把大腿压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体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个身体都压在我身上时,我却并不感觉到重,这是因为这样对我比较舒服。秦国要帮助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草不济,就无法解救韩国。解救韩国的危难,每天要耗费数以千计的财物,这对我和秦国又有什么好处?”可见宣太后对于军事方面也有非常独到的理解,且不亚于征战沙场的将军们。 被宣太后的一番话驳回之后,韩襄王还不死心,于是又派张翠出使秦国。认为韩国一旦投靠楚国,楚、韩两国就会挟持魏国来危害秦国,他主张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韩国。秦昭襄王于是下令出兵,楚国闻讯后撤军。宣太后执政期间帮助秦国稳固了与邻国的关系,而且还消灭了义渠国,虽然秦惠文王在位之时也与义渠国打打停停有过不少交集,但是虽已称臣的义渠国仍然躁动不安,而宣太后执政却一把将义渠国消灭,出去了秦国的心头大患。 但是,毕竟宣太后太过风光,让秦昭襄王没有一点地位,所以最终注定宣太后是要退出政治舞台的。话说宣太后主政时任用弟弟魏冉、以及儿子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贵主政。宣太后及四贵的专权极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力,造成了秦国国内只知有太后和四贵,不知有秦王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一度让秦昭襄王觉得窝囊,想要翻身却。后来,魏国人逃亡至秦国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议收回五人的权力,以免造成淖齿、李兑那样弑君篡国的祸乱。秦昭襄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废掉宣太后,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巿四贵也驱逐出秦国。 就这样,宣太后的风云一生在已平淡落幕,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阳骊山。一代风云女人物就这样完结了一生,虽说她的一生充满的波折,但是风云只是也是威震四方,其名气已经远远超过身为君王的秦昭襄王了,有过这样的时光,再看看别的女人,她应该也会觉得欣慰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