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本草纲目·第三卷·百病主治·脾胃原文是什么内容?

时间:2025-05-0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本草纲目》是杰出医药学家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

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

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

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

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三卷·百病主治·脾胃 【释名】 有劳倦内伤,有饮食内伤,有湿热,有虚寒。

【劳倦】 甘草:补脾胃,除邪热,益三焦元气,养阴血。

人参:劳倦内伤,补中气,泻邪火。

煎膏合姜、蜜服。

黄芪:益脾胃,实皮毛,去肌热,止自汗。

苍术:安脾除湿,熬膏做丸散,有四制、八制、坎离、交感诸丸。

柴胡:平肝,引清气自左而上。

芍药:泻肝,安脾肺,收胃气。

石斛:厚脾胃,长肌肉。

使君子健脾胃,除虚热。

茴香:同生姜炒黄丸服,开胃进食。

大枣:同姜末点服。

仲思枣、木瓜、橘皮、钩栗、橡子、榛子、龙眼、橄榄、槟榔、波罗蜜、无花果、莲实、藕、甘蔗:脾弱食不化似翻胃,煎汤煮小米,滚面晒收,每用烹食。

蜂蜜、蚕蛹。

鸡、雀、狗肉、羊肉、牛肉、兔肉。

【虚寒】 附子、草豆蔻、高良姜、山姜、廉姜、益智子、荜茇、药酱、肉豆蔻。

干姜、生姜、蒜、韭、薤、芥、糯米、秫、烧酒。

胡椒、秦椒、蜀椒、吴茱萸、食茱萸、丁香。

【食滞】 大黄:荡涤宿食,推陈致新。

地黄:去胃中宿食。

香附、蓬茂、木香、柴胡:消谷。

荆芥、薄荷、苏荏:并消鱼鲙。

大麦、荞麦、豆黄、蒸饼:同苍术丸服。

杏仁:停食,用巴豆炒过,末服。

橘皮为末,煎饮代茶。

柑皮、木瓜、山楂:消肉。

【酒毒】 葛花、葛根汁、白茅根汁、菰笋、秦艽、苦参、地榆、菊花:酒醉不语,为末酒服。

扁豆、豆腐:烧酒醉死,切片贴身。

橘皮、金橘、杨梅:干屑服之,止呕吐酒。

食盐擦牙漱咽,解酒毒。

先食一匙,饮酒不醉。

五灵脂:酒积黄肿,入麝丸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草纲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癫痫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是杰出医药学家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癫痫 【释名】 有风热、惊邪,皆兼虚与痰。 【吐痰】 瓜蒂、藜芦、乌头尖、附子尖、石胆、石绿并吐癫痫暗风痰涎。芭蕉油:暗风痫疾,眩晕仆倒,饮之取吐。白梅:擦牙追涎,或加白矾。皂荚:水浸,援汁熬膏,入麝摊晒,每以一片化浆水,灌鼻取涎。 脉有轻重之图 【风热惊痰】 羌活、防风、荆芥、薄荷、细辛、龙胆、防己、藁本、升麻、青黛、白鲜皮:并主风热惊痫。百合、鸭跖草:并主癫邪,狂叫身热。黄连:泄心肝火,去心窍恶血。紫河车:惊痫癫疾,摇头弄舌,热在腹中。丹砂:猪心煮过,同茯神丸服。伏龙肝:狂癫风邪不识人,为末水服。蚕蜕纸:癫狂乱走,悲泣妄言,及风痛病,烧灰酒服。蛇蜕:蛇痫,癫疾痪疯,摇头弄舌。乌鸦:暗风痈疾,煅研入朱砂服,不过十日愈。又煅研,同苍耳子、胡桃服。驴脂:酒服,主狂癫不能语,不识人。 【风虚】 人参:消胸中痰,治惊痈。小儿风痈,同辰砂、蛤粉末、猪心血丸服。石菖蒲:开心孔,通九窍,出音声。为末,猪心汤日服,治癫痫风疾。酸石榴:小儿痫,酿蝎五枚,泥煅研,乳服五分。蜂蜜、鸡子:并痫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草纲目·第三卷·百病主治·卒厥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是杰出医药学家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三卷·百病主治·卒厥(zú jué) 【释名】 有尸厥、气厥、火厥、痰厥、血厥、中恶、魇死、惊死。 【外治】 半夏、菖蒲、皂角、雄黄,为末吹鼻。薤汁、韭汁:并灌鼻。鸡冠血:寝死,中恶猝死,涂面及心,并纳口鼻。牛黄、麝香:水服。热汤忤恶猝死,隔衣熨腹,冷即易。 【内治】 女青:捣末酒灌。南星、木香、附子同木香煎服。巴豆同杏仁汁服,取利。常山同牡蛎煎服吐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