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袁绍死后,他的儿子是什么结局?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各方诸侯并起,在当时的汝阳袁家,可以毫无争议的称为那时候的第一家族,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

image.png

  这时候的袁绍如日中天,整个中原唯他一家独尊。然而,仅仅在击败公孙瓒一年后,他又向曹操发难,自以为是的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惨败,从此丢失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并且在战败不久后便抑郁身亡了。

  不过,在他去世前,由于袁家的底子还在,他的三个儿子发展的都还不错,全都是割据一方的角色,按道理来说,自己的父亲被曹操打败身亡,于情于理之下,这些做儿子的多少应该是要表示表示,给他爹报仇才是,即便关系不好,出于对自己的权力方面的考量,这时候联起手来共同对抗曹操才是正确的选择,然而,在袁绍死后,袁绍的三个儿子并没有过多的表示,一个个根本没有联系,最后被曹操逐个击破了。

  那么,为何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三人没有联手呢?其实,这还是和袁绍有很大的关系!

image.png

  在袁绍去世的时候,他并没有按照规矩把长子袁谭立作继承人,反而是把继承权给了自己最爱的小儿子袁尚。为了“名正言顺”的让袁尚继承大权,还特地用了些非常令人无语的手段。

  他将袁谭过继给自己死去的哥哥,美其名曰帮哥哥留下香火,但是这就等于是剥夺了袁谭的继承权,然后把他任命为青州刺史,同时,又将袁熙任命为幽州刺史,把这两个儿子支的远远的,只留袁尚一人在冀州。

  这种做法自然引来了另外两个儿子的不满,尤其是长子袁谭,对袁绍的意见是最大的!因此,在袁绍死后,他的三个儿子不仅没有给他报仇的打算,反而内部先乱起来了,为了争夺继承权,这三兄弟之间进行了相当混乱的争斗。

image.png

  而曹操就在郭嘉的建议下,在一边坐山观虎斗,最终在三人斗得元气大伤的时候,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袁谭三人尽皆击破,收下了三州之地。

袁绍为什么会害怕黑山军?真相是什么

黑山军其实说通俗点就是一伙的山贼。 黑山军又称黑山賊,黄巾叛乱时兴起,盘踞在太行山和燕山一带多年。在被镇压后,余党大多投靠黑山军,加上大佬领导有方,黑山军势力急剧扩大,兵马达数十万之众。 黑山军作为山贼常年出动四处打野,人多势众,基本北方势力没人敢惹,甚至曾攻占过北方重镇邺城、常山,打的都害怕。 说实话当时的山贼能达到这个规模不容易,要知道当时的总共也就数万人马,而黑山军出去打劫一趟据说都是十万之众,不知道老曹当时会不会脸红,混的不如山贼。 当时的黑山军真的是牛,哪里是山贼,简直可以称作是北方霸主了。但是人多也有人多的不好,粮食不够,分配不均,混不下去了。于是黑山军向朝廷请降,朝廷也惹不起张他们,封了头领张燕平难中郎将,张燕的黑山军从此变成了合法的黑社会。不过张燕接受了招安,让很多黑山军散去,势力已不如从前了。 张燕没有以前的势力了,而袁绍势力则越来越大了。袁绍于是联合刚来投靠他的一起夹击张燕,重创了黑山军,黑山军再一次被削弱。 张燕势力大减后,流入山中,不和袁绍硬碰硬,流动作战,骚扰袁绍,袁绍也一直拿他们没办法。 后,曹操势力大增,兵发冀州。张燕本来就是和袁绍作对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因此他向曹操请降,帮助曹操平袁绍余党。 曹操拜张燕为平北将军,并在张燕的帮助下平定了袁绍的残余势力,一统北方。传奇般的黑山军从这时开始并入了曹操集团,不复存在。 随机文章宋朝最高可以封到什们爵位?朱元璋到底有做哪些政绩?揭秘佩特拉古城为何被遗弃,因丝绸之路改道而被遗弃(世界奇迹之一)陕西淳化7.20盗墓案大起底,涉案文物达1100件(10盗墓团伙被抓)揭秘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光折射形成的仙宫和神仙(以假乱真)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汉朝名臣窦固的生平简介,窦固的人物事迹

1人物简介 大臣。字孟孙。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好读书,喜兵法。时袭父爵,封显亲侯。明帝时,迁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秩比二千石。后从兄窦穆获罪,受牵连,罢职家居10余年。为恢复与西域各族的联系,明帝决定出兵西击北匈奴。永平十五年(72)冬,窦固因熟悉边事,被封为奉车都尉,与骑都尉耿忠等屯兵凉州,整军备战。次年,窦固等分兵四路征伐北匈奴。窦固军出酒泉,至天山(今新疆吐鲁番西),大败北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留军屯伊吾庐城(今新疆哈密县)。时诸将唯窦固有功,受表彰。窦固又派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归附。永平十七年(74),窦固率军再出玉门,击败北匈奴在车师一带的势力。后历任大鸿胪、光禄勋、卫尉。久历大位,甚见尊贵,而性谦俭,爱人好施,颇得人心。逝后,赐谥号文侯。 2生平经历 中元元年(56年),袭父窦友爵位,封显亲侯。明帝即位后,迁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军,秩比二千石。后其从兄窦穆犯罪,窦固受到牵连,被罢官,在家呆了十余年。时天下安定,明帝欲效仿的事迹,恢复与西域各族的联系,出兵西击北匈奴。窦固因明习边事,于永平十五年(72年)十二月,,被拜为奉车都尉,以骑都尉耿忠为副将,谒者仆射为驸马都尉,秦彭为副将,屯凉州酒泉郡,积极部署对北匈奴的进攻。 永平十六年(73年)二月,汉军分四路出击:窦固与耿忠率酒泉﹑敦煌﹑张掖士兵及卢水羌兵万二千骑出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塞;耿秉﹑秦彭率武威﹑陇西﹑天水士兵及羌兵万骑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塞;太仆祭肜﹑度辽将军吴棠率河东北地﹑西河羌兵及南单于兵一万一千骑出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塞;骑都尉来苗﹑护乌桓校尉文穆率太原﹑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定襄郡兵及乌桓﹑鲜卑兵一万一千骑出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塞。 窦固、耿忠率军由酒泉出塞至天山(今新疆天山),击败北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留吏士屯伊吾卢城(今新疆哈密西北四堡),并以班超为假司马出使西域,招降西域诸国。耿秉﹑秦彭入大漠六百余里,至三木楼山,来苗﹑文穆至匈奴河水上,匈奴皆败走,无所获。祭肜﹑吴棠因没到涿邪山,被贬为庶人。四路大军唯窦固有,受表彰。 永平十六年(74年),十七年十一月,窦固与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率1.4万骑再出玉门关(今甘肃敦煌市西北小方盘城)进军西域,在蒲类海击败白山部后,转军进击依附北匈奴之车师(一作姑师,西域国名,都交河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10里雅尔湖村西之交河故城)。车师王降。东汉置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宜禾都尉屯田,逐渐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 窦固在边关数年,羌人服其恩信。 章帝即位后,给公主加号为长公主,增邑三千户;召窦固代魏应为大鸿胪。肃宗因其晓习边事,每有大事,都争求窦固的建议。 建初三年(78年),章帝追录窦固前,增邑一千三百户。建初七年(82年),窦固代马防(之子)为光禄勋。次年,又代马防为卫尉。 章和二年(88年),窦固去世,谥文侯。其子窦彪,官至射声校尉,先于窦固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