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张学良和宋美龄的关系 他们同居过是真的吗到底有没有私情

时间:2023-08-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说起张学良,我们一般会想到的赵四小姐,而一般说起宋美龄,我们想到的则是蒋介石。可今天我们却要来讨论张学良和宋美龄的关系,说说张学良和宋美龄同居吗?到底有没有私情?

在讨论之前,小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张学良和宋美龄的个人简介:

张学良个人简介

张学良和宋美龄的关系 他们同居过吗到底有没有私情

张学良,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

毛泽东曾说他是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由此可见,张学良在历史上的地位有多重要了。

宋美龄个人简介

张学良和宋美龄的关系 他们同居过吗到底有没有私情

宋美龄,中华民国前第一夫人、蒋介石的第四任妻子。宋美龄除了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还会说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所以宋美龄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是蒋介石的外交助手。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受家庭和西方教育的影响,宋美龄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徒,读《圣经》和祈祷成了她的必修课。在纽约,在她身边呆久了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宋美龄最喜爱的生活就是灵修。她从小对宗教的信仰,每天读经,每周做礼拜。宗教生活是她生活的重心和她永恒的精神寄托。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

永恒的精神寄托。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

张学良的情史

张学良和宋美龄的关系 他们同居过吗到底有没有私情

张学良一生中有七个情妇,可是流传至今的也只有与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了。张学良将军一生三次婚姻,发妻于凤至,虽嫁给张学良,但却一直过着分居的生活,直到去世也没能见到张学良最后一面,实为凄惨;张学良的第二次婚姻是同谷瑞玉之间,后因而人不和,离婚; 第三次婚姻的女主角是赵一荻, 1964年正式结婚,张学良早幽禁期间,一直是赵一荻陪伴,2000年6月22日,赵一荻去世于檀香山,次年10月15日,张学良死于檀香山,与赵一荻合葬。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海外居住期间,有次接受权威杂志记者采访时说过,一生中有两位女性对他恩同再造,一是蒋宋美龄,一是赵一荻。

张学良与宋美龄同居

究竟张学良和宋美龄有没有同居?而宋美龄说:我们对不起汉卿,指的又是什么?

张学良和宋美龄的关系 他们同居过吗到底有没有私情

张学良与宋美龄的关系

张学良在上海第一次见到宋美龄时就被她深深迷住了,只不过后来和蒋介石拜了把子。

有人说:张学良没有输给了蒋介石,而是输给了宋美龄。

宋美龄说:我们对不起汉卿。

张学良说: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

蒋介石说:吾妻爱国明义,应知今日一切须以国家为重。

宋美龄说:你对那个小家伙(指张学良),你要对他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走开台湾,我把你的事情都给你公了。

张学良曾经说过;我认为蒋夫人是我的知己,蒋夫人对我很了解,她曾经和蒋先生据理力争;说西安事变张学良不要金钱也不要地盘,他要什么,他要的是牺牲。而张学良也曾经在海外被采访时表示,正是因为自己对宋美龄的尊崇,只要宋美龄活着,他便要把两人感情的秘密守住。

在张学良的眼里,宋美龄是“绝顶聪明”且“近代中国找不出第二个”的优秀女性,他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语言。学界认为,出身的相似、年龄的相似、通英文、受过西方教育的相似,使宋美龄与张学良之间,肯定有比蒋介石多得多的共同语言。

“宋美龄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这句话,对形容宋美龄与张学良之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

张学良和宋美龄的关系 他们同居过吗到底有没有私情

作为一个权力欲望强烈、以善于作秀的政治女性出现的宋美龄,唯有在与张学良这位性情耿直、豪爽的东北硬汉的交往中,才显示出她真挚、细腻的女性情感。这种非比寻常的柏拉图式情感,出现在两位身份特殊、命运特殊的中国名人之间,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却又至诚至信,顺理成章。

或许张学良和宋美龄仅仅是知己的关系,也或许是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一个和自己很像的人,所以才那么珍惜,再或许就是郎有情妾有意,只是现实不允许他们在一起罢了。

“夫人是我的保护神……”这是张学良的原话。西安事变发生后,原本与蒋介石结拜为兄弟的张学良,转眼成了蒋介石眼中绝对不能饶恕的罪人。张学良始终认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之所以不杀他,是因为有宋美龄的“保护”。

那么,夫人为什么要保护他呢?有人说,张学良是宋美龄的初恋情人,甚至有人说他们是暧昧关系。其实,宋美龄比张学良整整要大4岁,但她比张帅哥晚两年去世。

相爱不一定要相聚,相聚的不一定相爱!无论因为什么原因,虽然他俩最终没有走到一起,但可以肯定他们是一对曾经非常相爱的朋友,是终生的朋友。

张学良逝世后,留存信件有四大箱约500多封,这些信函包括他与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蒋经国、陈诚、杨虎城、戴笠、端纳及其他人的往来信札。值得注意的是,500多封信函中,张学良与宋美龄的私人通信最多,总数约在百封以上。查阅、品味这些信件,可以清楚看出两人之间的诚挚感情。

结语:张学良和宋美龄是一生的知己,但也是精神上的情感寄托。两人有着很多的相同点,也互相懂得,这一种已经超出感情的情感,让人猜忌的同时,也让人羡慕吧。但不论怎样,一个是民族英雄,一个外交使者,都应该值得我们去尊重他们。

盘点中国四大“有才无德”的历史名人,有没有颠覆你的想象?

如今,在演艺圈里讲究一个词,叫“德艺双馨”,其实也就是“德才兼备”!然而,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想做到这一点何其难也!不出事都是德艺双馨,一出事都是隐藏丑恶嘴脸的小人!如此之人,相信大家见多识广了! 实际上,在中国5000年历史上,人才辈出,璀璨夺目,才无德之人数不胜数!这些人留下了光辉的作品,但如果深究其为人,却极为!本文就讲述四个有才无品之人,作品是家喻户晓,人品却极为恶劣! 第一个,崔颢(704—754) 崔颢是大诗人,最为人称道的是《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仅此半句诗,就成就! 然而,崔颢虽然,却没有读书人的节操,不仅喜欢赌博饮酒,还相当好色,且始乱终弃。在京城长安漂的时候,娶妻要选择貌美的姑娘,稍不满意,就抛弃,前后共有四次之多。 第二个,元稹(779—831) 元稹是唐朝大诗人,流传最广的是两部作品,其一是《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其二是唐小说《莺莺传》,讲述的是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 然而,元稹是标准的始乱终弃!近代大学者陈寅格有评价:“综其一生形迹,巧宦故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乘此社会不同之道德标准及习俗,并存杂用之时,”! 第三个,宋之问(656—712) 宋之问是唐朝初期的大诗人,他最出名的诗歌是《渡汉江》,其中有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他还强盗了一首诗《代悲白头翁》,其中一句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原来,后来这一首诗是他外甥刘希夷所写,宋之问为了拿到这首诗的“独家署名权”,于是就把外甥给杀了,非常残忍。更为重要的是,此人后来做官过程中,趋炎附势阿谀奉承,是一个人品地下的超级小人! 第四个,李绅(772—846) 李绅是唐朝诗人,后来官至宰相,与元稹、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深刻描绘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感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然而,李绅发迹之后,却变成一个生活奢侈、人品低劣的官僚。野史中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更让人不齿的是,此人还爱耍权威,,为官不仁,对帮助过他的人,也冷漠对待! 后记 事实上,在古今中外历史上,还有很多人品卑劣的名人,比如、牛顿、毕加索、、卢梭、马丁路德金、康有为、胡兰成、汪jingwei等人,或言行不一,或贪污受贿,或始乱终弃,或甘做走狗......丑恶不堪! 好比女神也会放屁一样,这些名人做出令人鄙夷之事,也不算什么难以置信之事。当然,其中有些人之所以“恶行”鲜为人知,主要是因为他们名声太大,掩盖了部分人品卑劣的一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想要、诗如其人,艺如其人,,何其难呀!正因为难,所以“德艺双馨”才显得可贵,举全国上下,能有几个真正的“德艺双馨”? 其实,在1800年前,给我们上了一课。当时时局混乱,天下纷争,诸侯并起,人才短期之际,曹操首次提出“唯才是举”,抛弃了“德才兼备”的选人标准!如今还是一样,德才兼备之人太少,唯才是举还是重点,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姓傅的历史名人都有谁?傅姓的历史有哪些?

姓傅的历史名人都有谁?傅姓的历史有哪些?中华民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也有很多的姓氏,将这些汇集成一本《百家姓》,是古人的智慧。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想知道更多百家姓文化,请关注华易网。姓傅的历史名人都有谁?先秦傅说(fù yuè),古虞国(今山西平陆)人,生卒不详,殷商时期贤臣,先秦史传为商王武丁丞相,为“三公”之一。秦汉傅宽(?-前190年),北地(今甘肃庆阳)人,汉高祖时开国功臣。被封阳陵侯,曾任汉丞相,显赫非常。在楚汉战争时随韩信、曹参平定齐地。汉高祖得天下后曾定元功十八人,傅宽列第十位。傅介子(?-前65年),西汉北地(今甘肃庆阳)人,北地傅氏开基始祖。汉昭帝时,用计斩杀楼兰王,因功被封义阳(治所在今河南省信阳西北)侯。傅毅(47年-92年),字武仲,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东汉文学家。傅燮(?-187年),字南容,北地灵州(今宁夏吴忠)人,东汉将领,曾平定黄巾之乱,官至汉阳太守,死后追谥壮节侯。傅肜(róng)(?-222年),南阳义阳(今湖北枣阳)人,三国时蜀汉将领,章武元年为中军护卫,随刘备伐吴。猇亭之败时为保护刘备,死战吴军,因力竭吐血而死。傅佥(?-263年),南阳义阳(今湖北枣阳)人,傅肜之子,三国时蜀汉将领,官至关中都督,魏国攻伐蜀汉时防守阳安关,兵败战死。傅玄(217年-279年),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人,傅燮之孙,西晋哲学家、文学家,官至司隶校尉,追封为清泉侯。魏晋南北朝傅咸(239年-294年),字长虞,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人,傅玄之子,西晋官员,历任冀州刺史、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明人辑有《傅中丞集》。傅亮(374年-426年),字季友,北地灵州(今宁夏吴忠)人,傅咸玄孙,南朝宋官员。佐刘裕篡位,被封城建县公,后废少帝,迎立宋文帝,官至散骑侍郎、尚书令。编著有《光世音应验记》等。 [29]傅琰(?-487年),字季珪,北地灵州(今宁夏灵武)人。南朝宋、齐官员,官至南郡内史。隋唐五代傅奕(555年-639年),相州邺(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唐初学者。精于天文历数。反佛斗士。傅游艺(?-公元691年),唐朝人,唐朝(武周)宰相,武则天宠臣,一年中四次提升,遍衣青绿朱紫,时人号为“四时任宦”。傅姓的历史有哪些?1、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大由的封地傅邑,属于以国名名为氏。 远古时期的黄帝有个裔孙,叫大由(唐侯丹朱之子),他曾被封于傅邑(今山西平陆),还建立了古傅国。在大由的一部分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傅氏,世代相传至今,是最古早的傅氏一族。2、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傅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姓源》的记载,在上古时候曾有一个诸侯国,叫傅阳国,有的史书上亦称其为“复阳国”傅阳国后在周景王姬贵七年(公元前538年)被楚国所灭,其后,该地区的住民中有以古傅阳城名为姓氏者,称傅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傅氏、复氏、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