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悠久,从河洛古国开始算的话,到今天已经有五千年的古代。古代朝代有:夏朝、商朝、周(春秋、战国)、秦国、西汉、新朝、东汉、三国(魏、蜀、吴)、东西晋、五代十国、隋朝、唐朝、南北朝,北南宋、元朝、明朝、清朝。中国最久的朝代十大排名,你知道吗?
排名第十的是西夏朝,189年(1038年~1227年),西夏朝是夏景宗李元昊所创,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西夏朝一共经历的十个皇帝,总历时189年,最终被蒙古的成吉思汗灭国。
排名第九的是辽朝,209年(916年~1125年),辽朝是辽太祖在916年所创。辽朝是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所以国号被称为“契丹”,后来辽太宗将国号改为“辽”。辽朝开始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结束于辽恭宗耶律延禧,一共经历了九个皇帝,总历时209年,最终被金灭了。
排名第八的是清朝,267年(1644年~1912年),后金是清朝的前身,是努尔哈赤所创。他的儿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迁入北京,清朝开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结束于宣统帝溥仪。一共经历了12个皇帝,总历时267年。

排名第七的是明朝,276年(1368年~1644年),明朝是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所创,明朝开始于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结束于朱由检帝崇祯皇帝。一共经历了十六个皇帝,总历时276年,最终被清朝所灭。
排名第六的是唐朝,289年(618年~907年),唐朝是唐高祖李渊所创,唐朝开始于唐高祖李渊,结束于唐景宗李柷,一共经历了二十一个皇帝,总历时289年,最终被宋朝所灭。
排名第五的是宋朝,319年(960年~1279年),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结束了长期处在混乱之中的五代十国。宋朝分为北宋时期和南宋,开始于宋高祖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于宋怀宗赵昺,一共经历了十八个皇帝,总历时319年。
排名第四的是汉朝,405年(公元前202年~220年),汉朝时汉高祖汉高祖刘邦所创,秦国末年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在这个时候打败下楚霸王项羽,创立了汉朝。汉朝在中国最久的朝代排名中排在第四位,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汉朝开始于汉高祖汉高祖刘邦,结束于汉献帝刘协,一共经历了二十九个皇帝,总历时405年。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汉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

排名第三的是夏朝,470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大禹所创,是中国第一个使用世袭制度的朝代,并且由“公天下”转变成了“家天下”。夏朝开始于大禹,结束于桀,一共经历了十七位统治者,总历时470年左右。
排名第二的是商朝,554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商汤子履所创,在中国最久朝代排名第二,也是中国第二个朝代。商朝开始于商汤子履,结束于商纣王,一共经历了三十个王,总历时大约554年。
周朝,790年(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最久的朝代,周朝是周武王姬发所创,周朝又分为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周朝开始于姬发,结束于周赧王姬延,总历时790年。
元末农民起义将领邹普胜简介 邹普胜生平都经历了什么
邹普胜,黄安府麻城邹家岗(今属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人。将领。少以炼铁为生。 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密谋抗元,携铁至他家,嘱代制锄锹等武器,普胜告之曰:“今天下尚须锄治耶?当为炼一剑赠君耳。”于是共谋大举,用红巾为号。 徐寿辉称帝后,被封为太师。 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邹普胜仍称太师,至建立,隐姓埋名,自名为何野云,取之意。后云游潮州府海阳县、潮阳县、揭阳县一带,以相风水谋生,其人形骸放荡。 民间称其为虱母仙、邋遢道士,尊称何野云仙师、龙尾圣王、龙尾爷、龙爷。 生平简介 邹普胜,元末农民起义将领,麻城人。少时以炼铁为生。 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组织群众,密谋抗元,携铁至他家,嘱代制锄锹等器具。他知徐寿辉有大志,乃深与交结,共谋大举。 同年七月,起义军占领蕲州(今湖北蕲舂),他与彭莹玉共推徐寿辉为首领。徐寿辉建国称帝后,被封为太师。 次年,率兵沿江西上,直取汉阳(今武汉市汉阳区),进逼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元威顺王宽彻普化、平章政事和尚弃城逃走。不久据有池阳、太平(治所在今安徽当涂)等地。在陈友谅败亡前,一直任太师之职。 据明刻本《黄安初乘》记载,元末农民起义军徐寿辉部军事将领邹普胜在七里坪镇柳林河双城驻军征兵时修建“双城塔”。 双城塔为楼阁式砖塔,六边形平面,十三层,高约35米,底层边长4.5米。双城塔通体比例均衡,塔身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圆和,形态健美,气势凝重,极具建筑风格,是湖北省仅存的宋塔精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清十一年(1872)募资对此塔进行修缮,曾刻碑记录此事。2013年该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高滔滔四岁入宫皇上独宠 经历三朝终成一代贤后
,皇后,生母。 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没有嫡亲子嗣继承大统,便决定把四岁的侄子赵曙(濮王赵允的儿子)接入宫中,由曹皇后培养。这时曹皇后把自己四岁的外甥女高滔滔也接入宫中,也由曹皇后一手栽培。 赵曙与高滔滔年纪相同,天天在一起玩耍,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后来由曹皇后做媒,在两人十六岁时结为夫妻,当时宫中称“天子娶妇,皇后嫁女”,两人青梅竹马的夫妻感情,后来一直被后人传颂。 婚后的两人,情感更是浓烈,赵曙只宠她一人,高滔滔被封为京兆郡君,两人在濮王府生活了近十五年。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赵曙即位,为宋英宗。两年后,高滔滔被宋英宗封为皇后。 婚后的两人情感很好,高皇后为英宗生了四子四女。在蔡绦所著的《铁围山丛谈》中曾提及赵曙“左右无侍御者”,足以说明高皇后独得圣宠。 治平四年(1067年),赵曙因病去逝,时年三十六岁。宋英宗死后,赵顼即位,为宋神宗。宋神宗对当时的政治颇为不满,很欣赏的才干,便极力推行,推行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阻碍,最终变法失败,宋神宗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逝,即位,为。因宋哲宗太过年幼(只有十岁),高滔滔只好以太皇的身份临朝听政。高太后一向反对王安石变法,信任保守派司马光,执政后便重用宰相司马光,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止。 高太后虽然反对王安石变法,却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高太后执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也十分繁荣。哲宗时期,算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时期,高太后也因此被称为女中尧舜。 高太后执政期间,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弟弟想升官,高太后说你已经有官做了,为何还这么多要求。朝廷想给高太后修建豪宅,高太后也不同意,朝廷只好赏她一块地,她才勉强答应。最后,高太后自己出钱修建了房屋,没用国库一分钱。 两个侄子高公绘、高公纪本应升为观察使,但高太后对娘家人要求一向严格,不肯逾礼半点,也因此未能造成外戚干政的局面。 高太后还拒绝家族封号,有一次侄子高公绘呈上奏章,请朝廷尊崇哲宗生母朱太妃和高太后家族。高太后觉得奏章不是侄子本意,担心是旁人唆使,便叫来侄子:“奏章到底是谁让你这么写的?”侄子见瞒不住,说是邢恕的主意。高太后知道后,还把邢恕逐出了朝廷。 高太后执政期间,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廉明一生,也给北宋带来了繁荣。元祜八年(公元1093年)秋天,高太后病逝,时年六十二岁,谥号为宣仁圣烈皇后。(原文来自北漂叔叔的头条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