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蒙古是怎么从中国独立出去的?蒙古后悔从中国独立是真的吗

时间:2023-08-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说起蒙古,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两个字可以说与我国息息相关,广为中国以及世界人民所熟知。如今的中国拥有着蒙古族以及内蒙古省,而在国际的角度上看还有着一个外蒙古,这指的就是位于中国北部的蒙古国。那么接下来就随着吾爱诗经网小编一起来聊一聊蒙古国。

蒙古是怎么从中国独立出去的 蒙古后悔从中国独立吗

1、从归属到脱离:蒙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独立”之路

元朝的中国有着当时世界上最辽远的疆域,国土面积接近1400万平方千米。那时候的蒙古国就在中国的统治范围内。

但是元朝就是蒙古的领袖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创建,这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外族统治的朝代。蒙古人擅长骑马射箭,游骑兵力量十分强盛。所以从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开始,就对蒙古防范有加。

到了清朝,清廷为了更好地控制蒙古,将蒙古划分为“内蒙古”和“外蒙古”,并不断扶持、削弱当地各个部落,使其单体势力始终维持在一个内部平衡的状态。

清廷分化蒙古内部势力,其原因就是防止蒙古族群统一,进而威胁中央。三国争霸、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历史历历在目,因而中央集权的稳定尤为重要。

但随着清廷实施闭关锁国的国策,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最终在鸦片战争等交锋中逐渐沦丧。与此同时,与清朝联系不甚紧密的外蒙古开始有了独立的念头。

随着清朝的一次次失利,外蒙古也单方面宣布独立,建立了“大蒙古政府”。但这是不被中国承认的一次独立。

为了逐渐剥离中国的力量,同时扩张自己的统治范围,沙俄有心扶持蒙古的独立,并帮助蒙古掣肘清廷。斯大林强占中国数个岛屿,以此推动了外蒙古的独立。

及至中华民国初立,由于政权力量尚弱小,急需国际力量的支持与扶助,为了得到沙俄的承认,与沙俄签订了密约。密约规定,取消蒙古“独立”的概念,代之以“自治”,即蒙古实现自治。

此后,沙俄以“蒙古保护者”的身份自居,中国虽然名义上保留了对蒙古的主权,但实质的控制权已经移交给沙俄。

蒙古是怎么从中国独立出去的 蒙古后悔从中国独立吗

19世纪20年代,蒙古再次宣布独立,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原本至此,蒙古已经彻底与中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是此后由于蒙古的归属问题引发的纠纷却不在少数,蒙古得到中国和国际承认的道路也十分崎岖。

四十年代,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外蒙古举行了一次公民投票,主题就是是否支持蒙古独立。此时的国民政府已经无力应对各国在蒙古问题上的钳制,但为了作最后的尝试,这次公投还是开始了。

近乎98%的公民支持蒙古独立,这一悬殊的意见差距已经将所有的遮羞布都揭开。因而国民政府也在随后承认了蒙古的独立。但蒋介石并未死心,他通过向联合国谴责的途径,让蒙古在国际承认上举步维艰。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蒋介石为了阻挠新中国获取联合国合法席位,对美国等国家进行妥协,最终联合国承认了蒙古国的国家合法地位。至此,蒙古国长达五十年的独立之路宣告完成。

蒙古国一心想要脱离中国,其原因十分复杂,首要因素自然是内部期望。鉴于宋元两朝的教训,明清对蒙古都防范得十分严格,甚至因此对蒙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压制。

明朝也不过是在蒙古边界派遣重兵,严加看守。到了清朝,几乎对蒙古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

满清对蒙古实行严格的喇嘛教统治,原法规中“凡八位儿子,七人须为僧侣;凡五位儿子,四人须为僧侣”,不管儿子多少,一家中仅能有一人做平民或其他社会身份,其余人都要入喇嘛教。

而这仅仅是对蒙古男性而言。不管是做喇嘛还是平民,都不算太过难以接受。蒙古男性多做喇嘛,本族可结婚的男性自然数量大幅度减少,如此一来,许多蒙古女性要面临嫁不出去的困境。

蒙古是怎么从中国独立出去的 蒙古后悔从中国独立吗

满清人不会对这些“单身蒙古女性”放任不管,他们大批地招揽、虏获蒙古女性,作为他们的“临时妻子”,沦为了发泄工具。

此外,天灾也是蒙古的一大心病。草原流行的瘟疫、疾病,从中原传来的感染病都给蒙古人带来了重大损失。有着满清军队的限制,蒙古人不能够随心迁徙躲避灾难,只能在灾荒到来时成群成族地死去。

这样苛刻的生存条件让蒙古贵族和平民都十分不满,久而久之,便生出了独立的念头。但自身实力早已被清朝削弱,因而,这种行为直到清朝濒临灭亡,才逐渐形成苗头。

另外,由于蒙古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俄国和中国中间,使得俄国对这片土地垂涎不已。一旦俄国掌控蒙古,便可以以此为跳板,敲开中国内陆的通道。这与日本当年竭尽全力抢夺大连、青岛等地十分相似。

试问,将本国军队直接安置在入侵对象的家门口,这种威胁力如何不强?而且蒙古本身也算是一片不小的领土。156.65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干什么不香啊?

刚刚完成资本主义革命的沙俄野心勃勃,对这片土地更是痴狂到了一定程度。想要强行掠夺蒙古,其难度无疑是高的,而如果挑起蒙古主动独立,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而沙俄对蒙古一半是支持,一半是胁迫,名义上是“保护自由”,实际上却时刻准备吞噬它。而蒙古尽管很不情愿沙俄的威慑,但奈何有求于人,只得默默忍受。

蒙古是怎么从中国独立出去的 蒙古后悔从中国独立吗

2、脱离了中国的蒙古国:举国偿债,艰难度日

不管这个过程是否遂了蒙古国的愿,总算是取得了独立。而脱离了中国之后的蒙古国,如今发展成了什么样子?

蒙古国的日子可谓艰难困顿,经济发展长期难以有什么起色。2020年蒙古国的GDP仅为128亿美元,而我国2020年仅内蒙古的GDP就已经达到1.7万亿人民币。

蒙古国的经济十分依赖外资,本国的生产能力十分有限,粮食、技术产品等都需要进口。蒙古国虽然有着矿产资源,但工业并不发达,国民经济仍然以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也不错,澳大利亚也有矿产和羊两大经济支柱,发展得就很好。但是蒙古的畜牧业仍然是以粗放式的散养为主,很少形成标准化、集约化的工厂规模,这就导致了蒙古国的畜牧业仅能维持自身,并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蒙古国也时常需要外国援助。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都是蒙古国的主要援助给予国,援助内容也包括外债、物资、技术等多方面。

美国也看中了蒙古。蒙古的地理位置、物产资源都十分诱人。因而两国可谓一拍即合。

怎料俄罗斯不甘心放掉这辛苦多年才争取来的“香饽饽”,总统亲自赶往蒙古首都,签订了大量的双边合作协议,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方面,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将两国栓的更为牢固。

美国也不甘示弱,随即通过了国会支援蒙古的决策,向蒙古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帮助。作为代价,蒙古国需要自己想办法,冲破俄罗斯的阻挠将自己的矿产资源低价出售给美国。

蒙古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自身虽然不擅长开发利用,但时常招商引进外资,利用国外企业来开发。中国就是蒙古国开发矿产的重要伙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纷纷落户蒙古,建立了大量的工厂。

蒙古是怎么从中国独立出去的 蒙古后悔从中国独立吗

蒙古也借此完成了工业化社会的转型,国民经济上升了一个档次。但有些忘乎所以的蒙古国在发展正好的时候作出了一个十分令人无语的决定。

自以为本国工业已经发达到一定程度、想要独揽工业经济的蒙古政府开始限制外资,通过回收经营权、取消外资福利等手段来扶持本国工业、削弱外国企业。

这一闹把自己玩完了。蒙古政府高估了自家企业的能力,也低估了撵走外企的代价。这些政策出台以后,大批的外企迁走,原本繁华的工业园区只剩下空荡荡的厂房,许多原本有意向投资的企业也因此却步。

蒙古国的工业一下子从云端跌落泥土,狠狠地摔了一跤。但是国际走向不会因为蒙古国一国的失利就等它复苏再运转。

迈入新世纪以后,对大宗商品的精深加工、深度产业链要求越来越高,原本粗放出口商品的蒙古国失去了竞争优势,被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比了下去。

蒙古国的经济自此开始走下坡路,并长期地一蹶不振。蒙古国开始大量举债以缓解经济压力,直到债务多得还不上了,又失心疯一般开始疯狂印刷货币。

大量印刷货币带来的通货膨胀使得民众的货币购买力断崖式走低,人们争抢物资,钱币逐渐失去价值和意义。政府如此伤害民众的同时,竟然天真地做出了举国还债的倡议。

为了帮助祖国走出经济低谷,还清债务,蒙古国呼吁公民进行无偿捐款,传播爱国热情。这无疑让公民感到出离的愤怒,你政府自己干了坏事,伤害了公民的权益不说,还妄想让公民背锅,替你还债?

蒙古是怎么从中国独立出去的 蒙古后悔从中国独立吗

3、蒙古国的出路在哪里?是否后悔脱离中国的举动?

所幸蒙古还有陆运的优势,搞进出口贸易还是可以勉强维持生计,稳定社会,但是想要经济发达、国力强大,恐怕在蒙古找到一个新的出路之前是不可能的了。

蒙古国也曾经尝试过许多途径,但是都失败了,因为本国存在着许多的限制性条件,使得政府搞的计划不能获得理想中的收益。

拿农业来说,蒙古国人口少,土地广,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拿出五分之一种地,都会让蒙古国的民生经济取得重大进步。

但是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十分尴尬,蒙古国是内陆国家之一,跟海洋沾边的地理收益是不要想了,偏偏气候带上还偏向干冷,再加上土地质量问题,适宜耕种的农田十分有限。

旱灾、寒潮这些气候灾害在蒙古是十分常见的,因而蒙古国的农业发展一直受到十分严重的自然阻碍。

蒙古的矿产资源丰富,这是世界公认的。但是蒙古没有自己的港口海口,进出口资源一直需要依赖中国和俄国的交通枢纽,国内铁路不足以满足需要。

从头数到尾,蒙古国的发展只有两个字:尴尬。尤其是如今内忧外患,蒙古国且不说能否博得发展,就连硬性生存都勉强维持。

相比之下,蒙古国当初瞧不上的新中国却在短短几十年里完成了贫困到温饱,温饱到小康的三级跳跃,一举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蒙古是怎么从中国独立出去的 蒙古后悔从中国独立吗

4、两者之间的对比鲜明,差距巨大,蒙古国是否产生过后悔的心理?

这个问题智者见智。不过时至今日,蒙古的独立早已是定局,后悔与否也不能再回来了。

但是中国一直以来对蒙古国都照顾有加,如果蒙古国能够及时醒悟,加深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停止一意孤行,也并非没有挽回的余地。

中国与蒙古国接壤,在国家发展、经济建设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若是将中国的一些轻工业、制造业企业转入蒙古,定会为蒙古扭转经济局面添上一份力。

蒙古国若真的想与中国合作,必须改掉以往左右逢源的习惯,踏踏实实地出力,才能在如今尴尬且危险的局面中博得一线生机。

明朝最委屈帝王:击败五万蒙古铁骑却被骂昏君

历史上受颇议之多的绝对是少不了了,这位在历史上非常年轻的皇帝其实骨子里是一位十分贪玩的主儿,朱厚照因为自小天资聪颖,又十分爱射箭骑马,所以非常讨皇帝的喜爱。 但是史书上对这位皇帝的评价却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评价他是一位德志才干,聪慧能干的好皇帝,在政绩上也是有很大的作为,另一方面又说他在任政时期,贪玩好耍,经常荒废政务,不理朝政,以致于明朝衰败的更快。除此之外民间对正德皇帝也是评价颇多!网络配图 正德皇帝虽然,但是在关于军事上的事,他也是很少会马虎的,从来都是的对待,常常会跑到军营中,和士兵们一起吃一起住,甚至于有的时候会亲自操练士兵,并时不时的鼓舞士兵骑士。 但是据说有一次,朱厚照实在是掩不住他的贪玩本性了。那时正好是关外边境正在发生战乱,蒙古人大举进犯,战况十分的激烈。 本是身在宫内的他却偷偷跑到边境地区,冒充了“主帅”,带领着士兵和蒙古对战,大战之后,还装模作样的给自己封了一个官衔——镇国公威武大将军。只能说这位皇帝真的是太会玩了! 关于正德皇帝贪玩的事可谓是种类繁多,而且是花样百出,方式新颖独特。网络配图 据说还有一次,朱厚照南巡回宫的路途中,正好看到一名渔夫在河边垂钓,闲来无聊便跳下马来,自己演起打渔人,假装是在河边钓鱼,可是因为是九月的天气,下雨路滑,结果朱厚照一不小心就跌入了水中,受到了惊吓。 加上受了寒,于是生了一场大病,至此身体也变的不如以前健朗。对于贪玩的心思也逐渐少了! 在平定宁王朱宸濠时,朱厚照原本是打算又来自编自导一出戏的。网络配图 他借着南巡的机会,打着镇国公大将军的旗号准备去迎战宁王,可曾想他人还在半道,便传来好消息:宁王已经被御史抓获。本以为朱厚照会折返回宫,哪曾想他兴致不减,把宁王重新释放,然后又再次亲自把他抓起来,最后还宣称是自己的功劳。 当然朱厚照除了爱贪玩以外,在私生活上也是荒淫无道的,经常被女色迷惑导致心智神乱。后来的下场也只能说是他作茧自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无不胜!蒙古大军西征为什么所向无敌

导读:蒙古大军在13世纪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大军凭借较少的军队战胜了所有的敌人,西征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同时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然而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都很少,总数最多在20万人左右,单次战役的人数就更少了。那么,蒙古大军究竟是凭借哪些因素的? 一、西方各国军队采用的战术不适应蒙古人改进的东方战术 其实,东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很早就在双方作战时的战术体现出来了。在东方(以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为代表的范围内)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那种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的军队。这是西方人思维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的表现。而中国战国时代的车阵、组织对付倭寇的鸳鸯阵和对付鞑靼的车、骑协同战阵是远不能与之相比的。网络配图 东方军队作战时,队形不严整,讲究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受《兵法》的影响,讲究“诡道”而不讲究堂堂正正的正战。这种战术意识的支配下,军队的单位攻击力和防护力并不强,如果对付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密集步兵方阵,采用正面作战的方式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 与东方军队不同的是,西方军队一开始就采用严密的队形,特别强调突出正战的攻击力和防护力,以罗马和马其顿的步兵方阵为例。这种步兵方阵通常由贵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队伍,身着厚厚的重甲,手握长枪,越往后排,长枪越长,架在前排的肩膀上,这样就在方阵的正面形成了真正的丛枪如林,方阵的后面则通常由奴隶紧紧跟着,作后勤和护理工作,或者由标枪手不停往对方投掷标枪。这个方阵的两翼则由骑兵担任保护两翼不受冲击的任务。很明显,这种战术的冲击力是远非东方军队可比的,但它的弱点也非常突出:队伍转动不便,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 即使在进入铁器时代,马的鞍具的发展,使得骑兵越来越重要了,双方在骑兵的战术运用上也有巨大的差别。东方的骑兵很少有重装甲,骑兵即能用马刀、长枪也可以使用弓箭。骑兵主要目的是为了军队的机动能力和正面的冲击力,可以在很大范围内作战。而西方的骑兵部队发展出了威力强大的重装甲骑兵,士兵穿着厚厚的锁子甲,可以有效抵挡刀枪和弓箭的杀伤,骑兵使用长枪和长剑,杀伤力较大。但是与东方不同的是,骑兵战术的使用仍和古罗马时代的步兵方阵相同,讲究队形和正面的杀伤力和防护力,几乎没有太多的战术机动能力,作战范围仍然是在很小的区域内进行。 东西方的军队由于地理障碍,除了欧洲军队和中东地区的军队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军队从未与万里之外的西方军队打过照面。唯一可能的机会,在亚历山大攻克印度准备东进时,因病逝而告终。 蒙古人的战术 蒙古在统一各部落后,立即开始对中国北方的各王朝进行大规模的攻击。蒙古军队在一开始完全依赖骑兵的机动性和攻击力,和过去的游牧民族军队一样,没有步兵攻坚力量的协同。在中原各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强大的骑兵是无能为力的,尽管他们在野战中所向无敌。很快,蒙古人从辽、金、西夏的军队上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改变了继往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并且学会了运用新的发明的火药和抛石武器。 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他们在战斗中亦很少依赖单纯的正面冲击,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受攻击后后撤,待追击的敌军队形散乱疲惫时,早已四面包抄的骑兵则在一阵密集的弓箭射击后。这种战术在过去的匈奴、汉族、契丹、女真人都用过。但象蒙古人一样利用四处游骑做间谍,大规模的骑兵可以随时远距离攻击的情形则没有出现过。加之,蒙古人大量地编入汉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使用汉族先进的攻坚器材担任攻城的任务,使他们在东方无论是野地浪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所向必克。网络配图 事实上,蒙古军队的骑兵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一对一地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杀伤力远大于蒙古骑兵手中的马刀、长矛或狼牙棒。欧洲骑兵的马也远比蒙古马高大。但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则是欧洲骑兵远远不及的。欧洲军队的战斗无论多大规模的军队都是在很小战场内进行的。而且,欧洲军队有惯常的骑士之风,崇信正面一对一的堂堂正正的战斗,当他们遇见可以把百里方圆的地方做战场,且习惯迂回的蒙古军队时,他们的确是碰上了无法想象的战争场面。 蒙古人西征时,在发生大部队与敌正面遭遇的时候,蒙古骑兵也会迅速排成战术队伍发起正面的攻击。其战术队形通常是排成五个左右的横队,每个横队均为单列。各横队相距很宽的距离。这样形成了远远大与对手的宽大正面(从现代战术来讲,这种极易为对方冲击的宽大正面是极为不利的)。前两个横队是重骑兵(相对东方军队),其余为轻骑兵(相对与西方的轻骑兵可算无任何装甲的骑兵)。在此之外则还有大批的游骑四处做表面上无意义的运动。 双方军队在靠近后,蒙古军队的轻骑兵会突然从前排的重骑兵横队的巨大空隙间以极高的速度冲出,向西方的敌人投射长矛和从中原学来的毒箭。几次齐射后,重骑兵队伍迅速后退,接着轻骑兵也迅速后撤,并回到原来的位置。而遭到攻击的西方军队无论是步兵方阵还是骑兵方阵此时都很难迅速回击,必须保持队形的严密向前推进,否则无法利用自己的优势杀伤蒙古兵。通常蒙古军队的骑兵只要一两次这种冲击就会让敌军军心动摇队形混乱。而这种反复的攻击蒙古兵可以不论白天黑夜地进行,因为队伍相距较远且不需要太严整,蒙古兵的队形很容易在远离敌军后重新排列整齐。一但敌军队形混乱军心动摇开始后撤,则宽大的蒙古骑兵队形就会迅速变成包抄队形,对敌军进行近距离的砍杀。 蒙古军队在骑兵快速大纵深地前进时,遇敌坚固的城堡,通常只留少数部队监视以待后续的攻坚工兵,大部队仍继续高速前进,使后方的敌人根本无法作出战争准备。 另外。蒙古军队常常利用冬季大河结冰时发起战争。 战例。1241年,蒙古苏布台和拔都分率大军进攻东欧,强行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准备于匈牙利平原会师,在两支部队遥远的侧翼还有两个小规模的骑兵部队,沿途横扫波兰、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掩护主力部队的战略意图。匈牙利国王贝拉在蒙古军队进抵佩斯城前,判明蒙古军的意图,立即组织了10万人的军队寻求与蒙古军队决战,蒙古近六万人的主力则避开匈军的攻击稍稍后撤。四月,双方最终则在绍约河畔对峙。匈牙利判明对岸是蒙古主力后,迅速地抢占了一个巨大的桥头堡,又在河西岸用大量的马车连成坚固的兵营,等待蒙古军队的攻击。蒙古军在后续的工兵到达后,立即在黎明用威力巨大的抛石车和火箭向守卫桥头堡的匈牙利军队射击,守备部队在前所未见的攻击下瞬间溃败,蒙古骑兵迅速穿桥而过,向刚刚醒来的匈牙利军队主力发起攻击。当匈牙利人满怀信心地列队杀向数量处绝对劣势的蒙古军时,很快发现这并不是主力!蒙古军约三万人的主力在近百里远的南方早已乘夜渡过冰冷的河水。蒙古主力从背后杀向匈牙利军队,队形混乱的匈牙利军队立即撤回坚固的兵营死守。蒙古人的工兵遂向兵营里发射了密集的巨石、火箭、毒箭(史料记载蒙古人的毒箭含砒霜巴豆,产生强烈的毒烟)、燃烧油。这些攻击武器大多为西方军队首次见到,其内心恐慌可以想见。蒙古人采用了“围城必阙”的战术,匈牙利人迅速崩溃从缺口逃亡。但是,身着轻装的蒙古军队速度和耐力远远高于逃跑者,可以不停顿地换马四处截杀。绍约河战役,匈牙利军队阵亡七万余人。蒙古军迅速攻克佩斯城,杀死十万余人。 蒙古军队靠着部队的高度机动性,在欧洲消灭了大量装甲坚固但行动笨拙的欧洲军队。因为欧洲军队在速度上的劣势,使得在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极少,很久以来,欧洲人始终认为蒙古军队的数量极为庞大。另外,因为欧洲军队主要依赖近距离的格斗杀伤,使得蒙古军队在运用机动作战时,只有少量的伤亡。现代的欧洲军事史学专家认为,欧洲军队和蒙古军队在战争中的伤亡比例,也许是冷兵器时代最悬殊的。 二、蒙古人特殊的装备 蒙古马。 蒙古马若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该是最劣等的马了。蒙古马身材矮小,跑速慢,越障碍能力也远远不及欧洲的。但是蒙古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无论是在亚洲的高寒荒漠,还是在欧洲平原,蒙古马都可以随时找到食物。可以说,蒙古马具有最强的适应能力。蒙古以长距离不停地奔跑,而且无论严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同时,蒙古马可以随时胜任骑乘和拉车载重的工作,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好马最终全部被蒙古马取代的原因而且,蒙古马在蒙古军队除了作为骑乘工具外,也是食物来源的一种---蒙古骑兵使用大量的母马,可以提供马奶。这也减少了蒙古军队对后勤的要求。并且,蒙古骑兵通常备有不止一匹战马。 蒙古马的特殊优势使得蒙古军队具有当时任何军队都难以比拟的速度和机动能力。比如,1241年冬季,苏布台的主力骑兵从鲁斯卡山口越过喀尔巴阡山脉,突然出现在多瑙河流域的格兰城下时,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而布满积雪的两地之间的距离有三百多公里,且多是无路的山地。 蒙古人使用的发石车、火箭等中原新式武器,在中原的各个王朝原来是守备坚固的城防用于抵御蒙古军队的。但蒙古军队掌握此类装备后迅速用于对高大城防的攻击。火药和火箭类武器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其威力自然是惊人的,另外,对从未见过它们的敌人来说,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在欧洲战场,很多时候火药类武器尚未造成城墙被完全破坏的局面,守军就会失去战斗的意志开始弃城逃亡。网络配图 蒙古骑兵的各种装备 因为蒙古骑兵从未象欧洲一样对兵种的武器进行严格的分工,加之不象欧洲军队使用的武器那样笨重,所以蒙古骑兵随身携带各种武器,使得其可以随时完成不同的任务。蒙古骑兵随身携带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马刀、长矛、狼牙棒。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们的弓箭较长大,需大约八十公斤的力量才能拉开(电视《马可。波罗》中有他始终无法拉开蒙古人硬弓的场面),射程远,几乎是蒙古骑兵的最重要的杀伤武器。此外,蒙古骑兵常常根据个人爱好装备其它武器,譬如套马的绳套和网马的网套,这在正规的欧洲军队看来是匪夷所思也是防不胜防的。另外,蒙古骑兵的装甲多为皮革制成,轻便坚韧,虽然远不及欧洲重装甲骑兵身上的锁子甲,但负担轻,容易保持长时间的战斗力,此外,不会象铁制铠甲那样在严寒酷暑时节成为难以忍受的酷刑。 三、蒙古军人的训练、忍耐力和其军事化的特殊社会组织 蒙古军队和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样从小就是战士。在马背上长大,从小的玩具就是弓箭,成年时候就早可以算成职业军人了。由于在严寒和艰苦的环境中长大,都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对物质条件的待遇几乎从不讲求,爬冰卧雪在其视为常事。远距离跋涉更是从小的习惯。对物质条件的不讲究,使蒙古军队的后勤负担很轻。蒙古军人拥有东西方各定居的农耕民族素无的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西方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和中国被抓来的百姓永远难望其项背的。 和所有的敌人相比,蒙古人都在文化和物质上处于落后地位,大规模地攻占掠夺始终是激励其保持旺盛战斗力的原因和动力。对财富的渴望对杀人带来的刺激使得蒙古人几乎没有停止对外发动战争时候。蒙古人放手让士兵可以任意屠杀的政策,在心理上可以让杀人的血勇刺激军人的好战情绪和原始勇气,使得蒙古军人成为极其勇敢野蛮的战士。肆意的掠夺则部分解决了蒙古军队后勤供应问题。 另外,蒙古各部落统一后,几乎把对外战争作为民族生存的依靠,游牧反而降居次席,蒙古国走向了完全的军事化道路。为了训练出最好的军队,蒙古人三四岁的孩子就被投入专门的军事训练部门进行军事学习。他们被严格地进行骑马、射箭的训练。这些被从小训练出来的孩子组成的骑兵部队,战斗的素质和技能是极为惊人的,他们在马背上无论是冲锋还是快速撤退都能准确地射击敌人,换言之,所有的普通战士都是那样的神射手。这一点,他们几乎所有的异族敌人都无法作到。这也是欧洲军队在没有给予蒙古骑兵杀伤的时候自己就遭到重大伤亡的原因。 蒙古人很聪明,他们建立了与当时战争相适应的组织。各部落的领导他们既是生活生产的管理者又是军事行动的管理组织者。每当对外发动战争时,他们可以全民动员,不分男女老幼皆可参加作战行动。如当年对花剌子模国的长期围困,就是所有部落人员都参与作战,在城下放牧生活,维持军队持续不断的攻击力,直到城市被攻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