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朱祐的故事 云台二十八将朱祐轶事典故

时间:2023-08-0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朱佑,字仲先,东汉大将,南阳宛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排名第八,受封为建义大将军,融侯。

  长安趣事

  朱祐和刘秀是从小一起穿玩巴长大的玩伴,后来二人同在长安求学,所以往来很密切,有次刘秀生了病,却没钱买入药的蜂蜜,朱祐知道后,立刻掏钱买来蜂蜜入药。刘秀称帝之后,有一次回忆起这些往事,就赐给朱祐一石白蜜,还问朱祐说:“这蜜跟咱们在长安时一起买的蜜相比怎么样啊?”君臣亲厚到如此地步。

  不过朱祐有件事让刘秀很“耿耿于怀”,朱祐刚到长安求学的时候,刘秀有一次去找他,等了他半天,可他第一件事竟然不是接待刘秀,而是先去经堂上课。多年以后,做了皇帝的刘秀有一次到朱祐的家里来看望朱祐。朱祐不敢怠慢皇帝,站在门前迎驾,刘秀还开玩笑地问朱祐:“主人不会再丢下我去上课了吧?”

11.png

  直言进谏

  朱祐为人忠厚耿直,说话直来直去,在加上和刘秀关系密切,经常说出大家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因此刘秀也多次训斥朱祐要戒口。光武刚出河北时,大家坐在路边休息,这时朱祐看看身边都是自己人,就忍不住发几句牢骚,大骂更始,并有劝刘秀反更始自立的意思,刘秀听了很生气,又怕人多耳杂,拿起剑假装要杀朱祐。

  刘秀破王郎后,朱祐利用一同吃饭的机会劝刘秀自立,他对刘秀说:“长安一片混乱,主公有日角之相,这是天命啊。”刘秀照样来老一套,要召刺奸(汉代军中的执法官)将朱祐收押。

  平定河北后,朱祐多次劝刘秀称帝,每一次都遭到刘秀的训斥,然而二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亲密。正是刘秀将他当作兄弟一样才屡次训斥他,而对其他劝进的将领口气要缓和多了。

南宋大臣赵葵的故事 赵葵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赵葵(1186年9月4日-1266年12月24日),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衡山(今属湖南)人,抗金儒将、画家、诗人。京湖制置使赵方次子 、知静江府赵范之弟。 赵葵早年随父抗金,于嘉定年间与金军战于枣阳、邓州、蕲州等地,以功授承务郎、知枣阳军。历官庐州通判、将作监丞、知滁州等职。绍定四年(1231年),擒斩叛将李全,升福州观察使、左骁卫上将军。其后授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 端平元年(1234年),任京西、河北路制置使等职,出师北伐,收复三京,旋即大败于蒙古,降授兵部侍郎、淮东制置使。连知扬州、潭州、福州等地。淳祐七年(1247年),除枢密使兼参知政事,督事江淮京西湖北军马。寻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淳祐九年(1249年),授光禄大夫、右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赵葵坚辞相位。累迁至两淮宣抚使、少傅。咸淳二年(1266年),以少师、武安节度使致仕,进封冀国公。同年逝于小孤山舟中,年八十一,追赠太傅,谥号“忠靖”。 赵葵历仕宁宗、理宗、度宗三朝,《》称“朝廷倚之,如长城之势。”他一生以儒臣治军,为南宋偏安作出卓越贡献。 赵葵工诗善画,尤善画墨梅。著有《行营杂录》、《信庵诗稿》等,并有《诗意图》传世。 赵葵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机警平乱 赵葵之父赵方在宋宁宗时任荆湖制置使,有一次朝廷犒赏军士,赏赐太少,引起军士不满,当时赵葵才十二、三岁,察觉军士不满的情绪,突然大声叫道:“这是朝廷的赏赐,本制置司(赵方)另有奖赏。”赵葵的一句话立刻稳定人心,化解了将士的不满,人们都佩服他的机警灵敏。 诗文趣事 赵葵曾在水亭避暑,作诗说:“水亭四面朱栏绕,簇簇游鱼戏萍藻。六龙畏热不敢行,海水煎彻蓬莱岛。身眠七尺白虾须,头枕一枝红玛瑙。”诗还没作成,赵葵就睡着了。他的侍女续写道:“公子犹嫌扇力微,行人尚在红尘道。” 赵葵同知枢密院时,一次上朝结束后回到家中,却没见到众妾室。赵葵前往寻找,原来是群聚一起在摘青梅。其中一位妾擅长赋诗,赵葵让她作诗一首,其中说道:“柝声默报早朝回,满院春风绣户开。怪得无人理丝竹,绿阴深处摘青梅。” 圈豢四虎 赵葵在溧阳的私宅中,曾经做了一个圈,养了四只老虎。一天,家中火药库烘焙火药时着火,所有炮迅速爆炸,致使地面震动、房屋倒塌,四只老虎全都毙命。 难免众讥 赵葵年轻时便有经邦济国的才能,耻于通过入仕。他因战功卓著而被任命为右相时,给事中徐清臾驳还诏命,说宰相不是用来赏功的官职,并援引“宰相应当要用读书人”的话作为借口。赵葵因而极力请求辞官回乡。等到获准辞官后,在谢表中说:“虽然不学无术,本来就难免被众人讥讽;但是皋陶所读的是什么书,敢用这来自我辩解。”“皋、夔、稷、契所读的是什么书”这句话,是赵葵的曾祖赵抃在回答时说的话。 赵葵辞官后,曾在墙壁上作《南乡子》道:“束发领西藩,掌握间。召到庙堂无一事,遭弹!昨日公卿今日闲,拂晓出长安。莫待西风割面寒。羞见钱塘江上柳,何颜。瘦仆牵驴过远山。” 赵葵回乡在地方任职时,以诚相待、爱护百姓。一天得闲时经过岳麓精舍,舍长刘某年纪比赵葵稍大一些,在准备落座时,揖礼道:“请相公(对宰相尊称)主持宴会!”赵葵摇手说道:“这里说什么相公?”最后回到宾位,取酒尽欢后离开。 民间传说 在南岳衡山的民间传说中,赵葵是南岳圣帝身边的护法神忠靖王转世,因此殁后配享南岳庙。 识人之明 南宋名将吕文德出身平民,但身材魁梧、勇猛强悍,他曾在安丰城中卖柴,赵葵时任淮东制置使,在路旁见到他丢下的鞋子“长尺有咫”,感到非常惊讶,便派人到他家寻访,正值吕文德出猎,到日暮后他背着打好的鹿回家,留下使者过夜,次日与使者一同去见赵葵,赵葵便将他留在麾下。此后数十年间,吕文德屡建边功,位至显宦。 余玠幼时家贫,在白鹿洞书院和太学上舍读书,因与茶馆老人发生口角,不慎失手推茶翁致死,脱身出逃襄淮,向赵葵献上长短句一首,投入其幕下。赵葵赞其心怀壮志,便把他收留在军中任事。后来,余玠官至四川安抚制置使,成为南宋四川的抗蒙名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智取生辰纲”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刘唐为什么要冒险来找宋江?

的故事 刘唐的故事之“智取生辰纲”。“智取生辰纲”是明初杰出的小说家施耐庵根据名著《传》编写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线以刘唐等人为主,铺展刘唐与军官刚斗智斗勇的故事。 刘唐,山东潞州人氏,号天异星,别号。从小在江湖飘荡,喜欢结交各地好汉,爱打,关心穷苦的平民百姓。他经常劫获官场的,分发给劳苦的百姓。“智取生辰纲”就是叙述刘盖巧用计谋劫取“生辰纲”,其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负责押送生辰纲送往东京的头领是杨志刚,他为人势利,对待下属非打则骂。虽然在押送生辰纲的路途中小心翼翼,但对士兵又严格要求,天气炎热不让休息一直赶路,这让下属对他颇有怨言。在途径黄泥岗时,有些士兵实在撑不住了,就不顾杨志刚的命令,擅自在黄泥岗的松林里休息。 刘盖等人利用酷暑的天气,得知杨臣刚等军队护送生辰纲着急赶路一定会口渴,就设计下蒙汗药之计。杨臣刚一众人马休息时,刘盖等人就扮作做生意的客人,让对方卸下防备。这时,就挑着酒走向黄泥岗,这时候的酒是没下药的酒。将士们看到美酒,个个眼睛都放光了。但是杨臣刚怀疑有诈,不让士兵们喝。白胜欲擒故纵就假言不卖酒给杨臣刚,而刘盖等人趁此机会纷纷想白胜讨酒喝。借此机会证明自己不是偷盗之人,又巧妙的把蒙汗药下进酒中。杨臣刚看了刘盖他们喝完酒后没有事情,就。于是要买下白胜的酒,分给众士兵畅饮。白胜又故技重施,不卖给杨臣刚,刘盖也在旁边煽风点火,这样一来彻底攻破了杨臣刚的警性心。 结果,杨臣刚与士兵全被蒙汗药迷倒,刘盖等人顺利的劫走了生辰纲。 刘唐为什么要冒险来找 刘唐冒险找宋江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刘唐等人劫获生辰纲的事情走漏风声,欲被官府通缉。在官府前来捉拿刘唐等人时,宋江提前向刘唐透露了消息,让他们及时躲避官府的追拿,躲过了一劫。 刘唐等人半路劫获了生辰纲之后,就回到的庄上躲避。生辰纲被劫,官府派遣何涛下来调查此事。不久,何涛知道了刘唐等七人扮作商人、酒贩卖酒的计谋,就前去捉拿当时负责卖酒百胜。在严刑拷打之下,白胜招供了刘唐等人,何涛立即派人前往晁盖庄上捉人。郓城县的押司宋江本身也是个嫉恶如仇、看不惯贪官受贿之事的人,为了避免刘唐等义气之人被捉拿归案,就提前去通风报信。这让刘唐等人有了逃脱的机会,刘唐等人逃出后一直被追杀,无奈之下被逼上梁山。 梁山的寨主不愿收纳他们,他们就打败原先的寨主,自立晁盖为寨王。由于生辰纲事件,刘唐一干人等已成,朝廷一直派兵攻打梁山。继何涛之后,朝廷又派黄安率领军队围剿梁山,这一次梁山几乎,但是黄安也被刘唐生擒了。兵力的刘唐等人,重新稳定了梁山之后,心心念念着宋江的救命恩情。于是,刘唐冒着危险拿着重金下山相谢宋江,宋江拒不接受。 后来,宋江因酒后作了一首反诗被判斩首之刑。为了答救宋江先前的救命之恩,刘唐等人不畏艰险,率领兄弟下山搭救,把宋江救回梁山。 由此可看出刘唐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何况是救命之恩。所以,就算冒着生命危险,刘唐也一定会去找宋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