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红楼梦中宝钗居住的蘅芜苑是什么样的地方?

时间:2023-08-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蘅芜苑是《红楼梦》里大观园中一处建筑物,为薛宝钗的居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红楼梦》第四十回,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过程中,在蘅芜苑发生的一场对话,每每被人说起,基本的观点都是:这是贾母对宝钗的一次严厉批评,进而是对“金玉良缘”的坚决打压。

  我们觉得,这真是想多了。

  “那些奇草仙藤愈冷逾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这是一个何其素洁淡雅的环境;“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既有生活所需,也有生活情趣,没有多余的零七八碎,恰到好处,无可指摘。

  那么贾母为什么要这么长篇大论一番呢?

  且看她这些话——“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这是维护薛家的脸面;批评凤姐“不送些玩器来与你妹妹,这样小器”,引出王夫人、凤姐说“我们原送了来,他都退回去了”、薛姨妈说“他在家里也不大弄这些东西的”——这是为自家人找脸面。

  最后的处置“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比宝钗原本的布置,并没有原则性、颠覆性的变化。

  贾母作为一个经过大风大浪、饱经世事、冷眼旁观、充满智慧的老人,不会不理解宝钗一贯的生活态度。

  那么,贾母这么大费周章,目的何在呢?其实很简单,——来了门子穷亲戚,正在大赞“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画儿还强十倍”的时候,冷不丁冒出这么一个与整体风格不搭的所在,尤其还是作客的亲戚的住宅,作为本宅主人的代表,不作一番处置来把各方面的脸面都圆上,这如何过得去呢?“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不要很离了格儿”——事情就是这么简单的。(以上引文出自《红楼梦》第四十回)

  贾母肯定是反对“金玉良缘”的,但是其宣示手段应当是老道圆熟的。如果用这么直白的手段来加以宣示,那她就不是“连头带尾五十四年,凭着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也经了些”(《红楼梦》第四十七回)的老祖宗,而是水平和赵姨娘、夏金桂差不多了。

  这上面的文字只是个由头,我们想说的主题在后边。

  宝钗为什么会这样布置自己的居所?难道真的是像有些议论说的那样,为了显示自己简朴,讨好贾府特别是王夫人,好当宝二奶奶吗?

  如果真是这样,她大可以效法贾府的主基调——肆意奢华,就像她过生日时点戏承顺贾母一样,然而她没有这样做——小细节可以迁就,大风格保持本色,这根本不是讨好的路子。

  至于说要讨好王夫人——当然王夫人那里确实是“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花椅袱”(《红楼梦》第三回)——也没有必要这么刻意。更何况,这并不是影响王夫人内定儿媳的决定性因素,何必多此一举?

  排除了这些不沾边的劳什子因素,我们可以从人生思考的较深层面来解读蘅芜苑的摆设了。

  薛家虽是皇商,但眼见得已经是江河日下。宝钗面对的是家境的变换——父亲早丧、母亲愚钝、兄长不成器,以及自己作为一个女儿家要担起的责任。这就意味着,她从小的习性养成,就是沿着低调的轨道进行的。何况如今在贾府的“客位虚悬”——固然不像黛玉那样有寄人篱下之感,但宝钗的前方也终归是一个充满长远危机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兴利除宿弊”片段中的表现可见一斑。而意识层面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习惯中或多或少要体现出来。

  于是“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是我们还不能简单地把事情停留在“开源节流、节约俭省”的物质层次来认识。这其中还蕴含着一个怎么看待世界和人生的问题:最终撑起我们人生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先来插一段思考:

image.png

  美大致有两种——“圆满”之美与残缺之美,前者花团锦簇、灿烂炫目,后者留有缺憾、令人唏嘘。但是,希腊故事里的两位女神——海伦和维纳斯,后者的美誉度和生命力都是前者远远弗及的。

  还有一个著名的“三七法则”:高档手机70%的功能没用;大房子70%的空间闲置;物品70%是不会用的——东西看来很多,但是能带来实际效应、能派上用场、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愉悦的往往只占少数。减少不必要的物欲,将生活里70%无用的部分剔除,才能将真正有意义的30%修炼到极致。

  那么我们来看,宝钗生活中的“残缺”——家庭的不圆满、前景的不确定,以及由此而来、作为其反映的物质生活的“不讲究”,对她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害吗?

  客观地说,没有。在桩桩件件的事情上,没有矫揉造作、做张做致,处处朴实无华、顺乎自然。那“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红楼梦》第五回)的人设,以及她赞扬平儿的话“远愁近虑,不亢不卑”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算来在“宝姐姐”身上竟是字字无虚——归结原因,无非是在看到物质生活有限性、不可把握性之后,有取有舍,注重内在心灵、精神层面的提升。

  这种提升,给人带来的是真实的生命活力,无论是“小惠全大体”中的物质管理,还是“偶结海棠社”里的文化追求,都洋溢着这种活力的波流。这样的生命,收获的是家里上上下下——连赵姨娘那样的货色都在内——的宾服。尽管石兄“到底意难平”(《红楼梦》第五回),但是对于“宝姐姐”的尊重仍然是一直存在的。

  曹公笔下,这样的人物——生活不如意带来“残缺”,在脆弱中发现人生意义,注重内在心灵、精神提升带来的人格魅力——还有一些:

  看黛玉,虽然“曾经离丧、作此哀音”(《红楼梦》第七十回)、寄人篱下,但出于书香门第的她,住在“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潇湘馆,外在环境和内心生活中的淡雅有机结合,“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红楼梦》第二十六回)的内在气质仍然是不可改变的。也只有这样一个“神仙似的妹妹”(《红楼梦》第三回),才能收获一个效果:让石兄那到处漂流的情感小船归岸。

  再说李纨,丈夫早丧的公侯府邸妇人。虽然有个大奶奶的身份,但也有长远的危机。尽管“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足足的又添了十两”(《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但这在已趋末路、大厦将倾的贾府,并不是什么安稳可靠的因素。但她把自己作为大家闺秀出身的文化长处以及由此而来的心灵优势发挥得恰到好处,不仅熏染了贾府的文化氛围,更因为其对贾兰的教育,在草字辈中几乎是独树一帜地立起来一个读书的典范,同时收获了良好的声誉——“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还有邢岫烟,“家业贫寒”而且“父母偏是酒糟透了的人,于女儿分上平常”,姑妈邢夫人自私愚蠢,对她“也不过是脸面之情,亦非真心疼爱”——有限的月钱本来“一月二两银子还不够使”,结果这个姑妈还“打发人和我说道:一个月用不了二两银子,叫我省一两给爹妈送出去”,只得“把棉衣服叫人当了几吊钱盘缠”(《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image.png

  但是,这样的窘况之下,她仍然不改“端雅稳重”“钗荆裙布”的心灵本色。结果,连夙性刻薄的凤姐都认为她“心性行为,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个极温厚可疼的人”,因“比别的姊妹多疼他些”(《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行为豁达的宝钗更觉得她“为人雅重”“暗中每相体贴接济”——而且这还是发生在薛姨妈“忽想起薛蝌未娶,看他二人,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之前的事情(《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最后收获的婚姻,是读者每每称羡的天作之合之一。

  我们并不是说,物质生活可有可无。实际上“民以食为天”,物质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说的是,物质生活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将其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人生支撑点是很靠不住的。而且更进一步说,即使物质生活丰足,但心灵生活贫乏,一样不会拥有发自内心的幸福。

  而且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尽管我们举的例证都或多或少与文化、才女有关,但是文化不等于学问、学问不等于智慧、智慧不等于心灵——读书识字甚至学富五车、而心灵贫乏者不少,如雨村,如金桂,如秦钟,以及政老爷身边的那几位清客;文化不足甚至身为文盲、而心灵富足者亦不少,如平儿,如紫鹃,如小红,乃至如刘姥姥。

  贾母说过“大凡一个人有也罢没也罢,总要受得富贵、耐得贫贱才好”(《红楼梦》第一百零八回),这就是人贵自重的道理。而这撑起人生自重的基石,归根结底还是来自精神层面的心灵富足与高贵——诚如辜鸿铭先生所说,中国人“过着心灵的生活”。

清朝时期最“憋屈”帝王,19岁就因病去世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说的历史就是时期的帝,说到同治帝,大家多多少少的会有所耳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家都知道的是同治皇帝是一代天子,但是实际上说起来,同治帝的命运石非常令人可惜的,可以说他也是历史上命运非常悲惨的一位皇帝。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清朝的12个皇帝当中,同治帝是所有的皇帝当中去世时最年轻的一位皇帝,也可以说是一位非常短命的皇帝,最贵为天子却仍然没有逃过病魔的纠缠,在19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所以说同治帝的命运是非常可悲的。根据历史书的记载,同治帝在临终的时候全身流脓溃烂,身体发出阵阵恶臭,连宫里的和宫女都躲之不及,生病期间的同治帝是非常的痛苦和绝望的。 那到底同治帝是死于什么病呢?根据《四朝佚闻》记载:“穆宗之崩,传者不一,或云天花,或云内毒,而医药不能尽合……”在当时并没有给予准确的结论,有一种说法就是同治帝风流成性死于性病,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同治帝死于天花不治身亡。同治帝不仅在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大作为,加上迷乱的生活作风。最后落得一个不治身亡的下场,真的是可悲又可怜。传闻同治帝经常流连于花街柳巷,风流成性。但是在古书上并没有记载同治帝的真正死因,毕竟是关于皇家颜面的问题。 说起同治弟他18岁登基继承皇位,处理朝政,表面上看上去非常的风光,但是由于两个垂帘听政,并没有真正的实权。然而同治帝和自己母后的关系并不好,小小年纪就开始的勾心斗角的生活,同治6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虽然自己出生在帝王之家,从小锦衣玉食,但是他并没有享受到童年真正的乐趣。 同治帝患病期间,所有的太医们都用尽自己的全身解数都未能使同治的病有起色,生病期间的同治也根本没有心思管理朝政,并且同治更是没有自己的子嗣,可以说同治活的是非常的失败,虽然坐上了帝王的宝座,他没有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在这期间太后独断专政,把持朝政,可以说同治帝只是挂了一个皇帝的名号而已。 随机文章为什么动物能预知地震,听到地震前的次声波恐慌逃跑图坦卡蒙木乃伊的超豪华墓室,高富帅图坦卡蒙木英年早逝(谋杀)无人机和遥控飞机的区别分析,无人机能自动控制飞行/性能超屌解读北极恐怖现象,暴风雪频发冰川时而崩塌(环境堪比火星)什么狗最干净最好养,贵宾犬/金毛(聪明呆萌爱干净/最适合家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在清朝及其以前,中国一直位于封建王朝吗?

在及其以前,中国一直都是封建王朝吗?实则不然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封建朝代,是,这个看法也许出乎大多,但就是如此。 “封建”是古代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封建制也叫分封制,它起源于周朝。武王伐纣夺取天下的领导权后,面对胜利的果实周王室由最初的喜悦逐渐陷入了沉思。强大富有的商王朝被周武王振臂一呼纠结了800多诸侯以之势彻底击败,如何避免重蹈商王朝的覆辙这是周朝当家人必须要考虑的严肃问题。 创造性的发明了一项新的治国制度,就是封建制也叫分封制,和封建制配套使用的还有嫡长子制。具体的说,就是周王朝将天下分成若干个诸候国按照血缘关系,比如周公的封国;开国功臣,比如姜尚()的封国;前朝宗室,比如叔叔的封国宋国。各诸候国实行自治,拥有军队和财税权利,周天子为天下共主本身也有自已的领土。 ”封建“两字是指”封土建国“,就是诸侯领人在周天子划定的诸侯国国境线上挖沟栽树明确边界,这是封土;封土后诸侯就可以在领地上建立政府,这就是建国。诸侯建国后诸侯的继承权实行嫡长子制,其他的兄弟儿子封为大夫,也各自拥有各自的领土,这叫”封土立家“。 天下是周王室代天管理的所以周王也叫天子,国是诸侯的所以叫国君,家是大夫的所以叫家君,”国家“二字就是这么来的。 周公设计的这一套众星捧月式的封建制度,主要考虑的就是一旦周王室面临内外部威胁时,可以一声令下天下勤王,确保周王室的安全。事实证明这套制度也确实有用。但他漏掉了一点就是经过若干代后,出了五服不是亲,诸候争霸,战事不断,出现了远亲兄弟打架的尴尬场面。 实际上,秦朝施行的是郡县制,汉朝则是郡县和封建制相结合。等到西汉和西晋两次郡县封建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西晋甚至因为这次失败的尝试而造成三百年大混乱的时候,“封建制”便彻底消失不见。留下的,只有郡县制。 随机文章武则天4男宠下场曝!其中一位竟然「不太行」让女帝暴怒黑洞效应是什么意思,宇宙天体/超级品牌光环/隧道失明谷歌可自由拆卸的积木手机,能添加血糖检测仪等附加功能神仙为什么要香火,保佑主角人族可使自己修炼顺畅(香火成神道)钱塘江涨潮是什么原因,三点原因需了解/附观潮最佳时间和地点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蘅芜苑清朝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