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历史趣闻

李渊与原配夫人窦氏是如何定亲的?窦毅是如何挑女婿的?

时间:2023-08-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李渊,即唐高祖,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在位),初唐政治家、军事统帅,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昞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581年,二月,随着杨坚篡位登基,从自己外孙子手里抢过了皇位。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王朝,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当然,此时的隋朝,还不算是大一统王朝,只能算是统一北方的一个割据政权。因为南边的南陈政权,还依然存在着。直到八年之后,隋军才一路南下,灭了南陈,彻底统一天下。

  这一年,后来的唐高祖李渊,刚刚年满16岁。

image.png

  对于李渊来说,公元581年这一年,是极特殊的一年。除了改朝换代这件大事之外,李渊还迎来了一场人生大考。

  这一年,李渊结婚了。

  对于李渊成婚的实际时间,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根据种种蛛丝马迹,我们可以推断出来,李渊和原配夫人窦氏的成婚时间,应该是在公元581年到公元582年之间,最大的可能是在581年。

  李渊的婚事,在后世人眼里,怎么看都有点闹着玩的感觉。

  据说当时隋朝有一位大将军,名叫窦毅。窦毅有一个女儿,就是后来李渊的原配夫人窦氏,也就是后来唐朝的开国皇后。窦氏小时候也极为聪明,对于这个女儿,窦毅可以说是奉为掌上明珠一般。

  这样的家世,又深得父亲的宠爱。所以窦氏到了适婚年龄之后,窦毅自然要给自己挑一个好女婿,才能不亏待了自己的女儿。但问题是,窦家挑女婿的这个做法,实在是让人觉得……感觉像是在闹着玩。

  当时窦毅公开对外给自己女儿征婚,前来征婚的有几十个适龄青年。这其中,就有后来的唐高祖李渊。窦毅为了挑选最合适的女婿,就命人搬来了一个大屏风,在屏风上画了两个大孔雀。然后告诉大家,说你们谁能射中这两只孔雀的眼睛,谁就能抱得美人归。

  几十个适龄青年,一一上前尝试,都没成功。最后直到李渊上前的时候,才终于射中,窦毅当即拍板,这就是我女婿了!

  怎么样?这个挑女婿的过程,是不是很魔幻?是不是感觉比小说里的抛绣球,还不靠谱?

  不过,历史上的李渊和窦皇后,还真就是这么走到一起的,至少史书上就是这么记载的。甚至于还由此出了一个典故,叫雀屏中选。

image.png

  堂堂一个大将军选女婿,为啥会选这么奇葩的方式呢?难道窦毅不是在选女婿,而是在选神箭手?不过要真是那样的话,窦毅为啥不直接把屏风拉到军营里去?以他大将军的身份,估计找人把屏风射烂了都没问题。

  历史上很多看似荒诞的事情,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其实背后的水往往都很深!

  窦家选女婿,看似是在闹着玩,但如果我们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有这次事件的几个主要人物的社会关系,我们会发现:李渊的这场婚事,极有可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婚姻!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窦家的一些社会关系。

  窦氏的父亲窦毅,是当时的大将军。隋朝沿袭北周的府兵制,十二卫的大将军算是最高等级的武官,仅在柱国大将军之下。窦毅历经西魏、北周、隋三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

  关键在于窦氏的母亲。

  窦氏的母亲,是北周的襄阳公主,外公是北周的实际创始人宇文泰。北周武帝宇文邕,是窦氏的亲舅舅。

  就是这层关系,让当时的窦家,蒙上了一层阴影。

  隋文帝杨坚上位,靠的是从自己外孙手里抢皇位。虽然隋朝在历史上是大一统王朝,但杨坚的这个皇位得来的方式,总归不是那么容易让人信服。所以,杨坚上位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前朝皇族宇文家举起了自己的屠刀,连自己的外孙都没放过。

image.png

  而窦氏的母亲,襄阳公主,作为北周皇族的核心成员,自然也在杨坚屠刀的重点针对目标内了。而是因为襄阳公主的存在,窦毅这位大将军,也变得岌岌可危。毕竟,一个掌握军权的前朝皇帝女婿,怎么看都是必须要剪除的对象才对。

  这时候窦毅该怎么办?

  反抗肯定是不行了,杨坚此时已是大权在握,就算窦毅身为大将军,反抗也是死路一条。而如果不反抗的话,又该如何躲过杨坚的屠刀呢?

  所以最终,窦毅就选择了联姻这条路。而他选择的对象,正是李渊。

  李渊出身的李家,也是当时关陇集团内部最顶级的大家族之一。不过,窦家看中李渊的,还真不是李渊父亲这边的关系,而是李渊母亲这边的关系。李渊的母亲,和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是亲姐妹,而杨坚则是李渊的亲小姨夫。如果将窦氏嫁给李渊的话,就能搭上杨坚皇后这条线,给窦家争取一些机会。

  所以,李渊当时到底能不能射中孔雀眼睛,其实并不重要。他这个女婿身份,其实窦家早就看好了。就算李渊把箭射到窦毅身上,估计窦毅都得高呼一声‘好准’!然后招李渊做乘龙快婿了。

  而李渊家族对于这桩婚事,显然也是有考量的。李家是大族不假,但当时李家的领头人李,早已去世了好几年。李家唐国公的爵位,恰好落在了李渊的头上。所以这时的李家,恰好是有关系、有声望、有地位,但就是少了点里子。和窦家的联姻,显然对补充李家的实力很有帮助。

  史书上对于李渊和窦氏的实际成婚时间,并没有记载。但是,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我们还是能确认大致的时间范围的。据《新唐书》所载,杨坚登基的时候,窦氏曾明言: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祸。然后便是雀屏中选的记载。所以基本上可以判断,李渊和窦氏的成婚时间,应该是在隋朝的时候,也就是公元581年,隋文帝登基之后。而窦毅去世于公元582年,雀屏中选是窦毅主持的,所以两人一定是在窦毅去世之前成婚的。

image.png

  至于窦毅的死,到底和杨坚有没有关系,这点确实不好说。因为窦毅死的时候,已经六十四岁了。就算杨坚不搞他,窦毅也到了快寿终正寝的时候了。不过,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窦毅给自己闺女挑的这门亲事,还是挺成功的。而且窦毅更不会想到的是,窦氏后来给李渊生的几个孩子,更是直接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

  李渊和窦氏成婚之后,过了八年之后,窦氏给李渊生了第一个儿子,名叫李建成;十年之后,又陆续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叫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李玄霸就是隋唐演义里李元霸的原型,只不过正史上的李玄霸,却是早夭而亡。而除李玄霸之外的那哥仨,后来则是在玄武门打得像热窑一样。

  除了这几个男孩之外,窦氏还给李渊生了几个闺女。其中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平阳昭公主!这位整个唐朝,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公主,曾在李渊太原起兵后,独自转战关中,帮李渊拉起了一支十余万的大军。在李家拿下长安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陕西的娘子关,就是因平阳昭公主而得名,娘子指的就是这位李娘子。

“后唐的帝王也姓李,是唐朝皇族的后人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五代是指公元907年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国家,即后梁、后唐、、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势力,这些被《》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也即这一历史阶段也被称之为“”。那么,对于处在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其中的“后唐”也,他们和唐朝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对于后唐来说,虽然皇帝姓李,不过其和之间并不存在血缘上的关系。公元891年,也即唐朝末年,河东节度使被封晋王,建立前晋,从此割据河东。而对于前晋来说,就是后唐的前身。而就前晋的建立者李克用来说,是“沙陀人”,本邪(又作朱耶)。其父朱邪赤心,赐姓名李国昌。 由此,对于李克用的“李姓”,不是血缘上继承,而是唐朝皇帝因为功绩赐姓而来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给有功劳的臣子赐姓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事情。早在汉晋时期,北方内附,部分匈奴人和鲜卑人随之被赐为刘、李等姓氏。到了公元907年,篡唐,建立后梁,标志着唐朝的正式灭亡。与此相对应的是,就李克用建立的前晋,仍奉唐朝正朔。公元909年,李克用去世,子即晋王位。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沿用“唐”这一国号,类似于刘备建立的蜀汉,其国号也沿用“汉”一样。而为了和唐朝、南唐相区别,李存瑁建立的“唐”被史学家称之为“后唐”。在建立后唐之前,李存勖灭后梁,定都洛京(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在消灭后梁之后,强大的后唐没有就此止步。公元926年,后唐消灭前衍。两年后,南平高从诲内附。公元930年,南楚马希声内附。在此基础上,后唐疆域可谓非常辽阔,达到了一个鼎盛的阶段,包括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湖南、重庆等全部,陕西、四川、湖北之大部分,宁夏、甘肃、贵州各一部分,以及江苏、安徽等地。 最后,公元936年,以为代价,借辽兵攻入洛阳,称帝建立后晋,后唐灭亡。由此,对于后唐来说,虽然疆域十分辽阔,但是只存在了十多年的时间。对于李克用、李存勖来说,一直举着“复兴大唐”的旗帜,所以就沿用国号“唐”,来表示自己对李唐的维护。通过这一“唐”国号,有助于获得中原百姓的支持,获得称帝上的认可。毕竟唐朝已经存在数百年了,其影响力依然比较大。等到后唐灭亡后,到了公元937年,在江南建立南唐,为了延续大唐正统,其也采用了“唐”这一国号。 随机文章有关秦.隋朝的灭王和功迹?隋朝简介美军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进展,第15艘被验收(24亿美元)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区别,前者是认知世界/后者是有目的技术发明毕达哥拉斯定理是什么,其实就是勾股定理/中国商朝早有人提出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五代中的后唐和唐朝有什么联系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既然不能继嗣,当然就不能继统——传承通常是血缘意义上的传承,因此“”与“”毫无关系。 而如果抛开血缘,站在人的立场,两者确实存在一种承续或者说中兴关系,即李存勖的后唐乃是盛唐的延续,如同。后世的李昇建,也以此自矜。再远者如,匈奴建汉国、同样宣称是继承自强汉。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是来自李唐官方的背书。有两点: 其一、昭宗以国运相托。 《·唐本纪第五》: 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其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 昭宗者,也,为所弑,哀帝即位,即唐末帝,在位三年被朱温所废,再被鸩杀,唐朝自此灭亡。 昭宗在赏赐了李存勖后,说:“小伙子以后一定会大富大贵,到时不要忘了我们家!” 此言既入正史,当然会被解读成前代君主以国运相托。 当然这句话的真实性存疑,因此其权威性也存疑。此处姑且不论。 为什么这句话不能由末帝来说呢? 自然是因为:一、李柷是亡国之君;二、李柷17岁而见杀,太年轻,岂有以唇上无髭须而能托付的家长? 其二、懿宗以族运相系。 《新五代史·唐本纪第四》: 懿宗咸通十年,神策大将军康承训统十八将讨庞勋于徐州,以朱邪赤心为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落军使。以从破勋功,拜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赐姓名曰李国昌,以之属籍。 沙陀之先,本小种,后来自号为沙陀,以朱邪为姓。朱邪尽忠传朱邪执宜,再传朱邪赤心,然后赤心因战功被赐姓名“李国昌”,更重要的是还让其“属籍”。 属籍有三个解释,第二种为:列入宗室图籍。如《明堂宗室加恩制》:“尔列名属籍,序位内朝。” 如果是这个意思那就相当伟光正了,朱邪氏因战功而列名宗室,其族长乃是! 这是什么?这是从一跃而成为龙子龙孙! 李氏既已覆没于朱温之手,族内子孙自有兴复之义务,正如既兴、则击之,同理,既盛,李氏自当! 因此说沙陀人身系李氏族运。 随机文章美国观护制度简介「天若有情天亦老」2百年后才有人对出下一句 成千古名对村民修路竟然挖出千年真龙,沉睡真龙腾空而起吓哭村民专家解读新疆ufo事件悬停5小时,最快速度达1.6公里/秒秒杀人类的火焰龙卷风,比世界上最恐怖的龙卷风还牛(尸骨无存)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李渊唐朝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