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近代史

在明朝受到后金侵扰之际,徐光启是如何挽救明朝的?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明朝的徐光启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那么在明朝受到后金侵扰之际,徐光启是如何挽救明朝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萨尔浒之战

  明朝的皇帝各个奇葩,到了明朝后期更是如此。从嘉靖皇帝开始明朝就开始走了下坡路,虽然他是明朝实际掌权最长时间的皇帝,但他在位的时候,政治日益腐败。

  万历皇帝即位初期还算是励精图治,但时间长了也不免懈怠,竟开始了长时间的不上朝,终日在后宫沉迷酒色。就是在这个时期,朝内党争愈演愈烈。像东林党、宣党、昆党,名目众多。

  万历皇帝在位期间不作为,但此时在辽东地区的努尔哈赤正在积蓄力量慢慢崛起。他一边假意向明朝称臣,一边在草原上扩张自己的势力。等到明朝内部党争激烈的时候,努尔哈赤瞅准了机会,决意对明朝用兵。

  努尔哈赤明白对明朝用兵需要循序渐进,因此他制定了三步计划:先攻打辽东明军,再兼并叶赫部,最后夺取辽东。

图片.png

  努尔哈赤先是招兵买马,为战争做好了准备,再派遣间谍潜入了明朝内部,利用金银财宝打算撬开一些贪财的官员,从而探得明朝内部的计划。

  努尔哈赤做好了准备后,便召开了誓师大会,率领2万步骑向明朝进攻。大军先是攻占了抚顺城以东诸堡,又全部占领了抚顺和清河。

  明朝的万历皇帝还沉浸在温柔乡中,听说抚顺城陷,才感到事态发展的严重性,便决定从全国各地抽调兵马前往支援。却因为缺兵少粮,士兵又多数逃亡,才决定派遣明臣前往后金企图商议罢兵。

  但努尔哈赤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他拒绝了明军的议和。明朝不得不集结全国二十万精锐向努尔哈赤发起进攻,企图消灭后金。由此双方在萨尔浒展开大战。

  努尔哈赤非常清楚自己已经与明朝撕破了脸皮,这次的萨尔浒之战是后金的立国之战。输了自己将一败涂地,赢了就能够站稳脚跟。在紧张的局势之下,努尔哈赤冷静的分析了明军的兵力部署,后决定采用各个击破的战略。

  他先是集中所有兵力,在杜松率领的西路军必经之地进行埋伏,待西路军露面就将他们一网打尽。在这场埋伏中,总官兵杜松和王宣、赵梦麟两位高级将领战死沙场。

  努尔哈赤不敢恋战,击溃西路军之后,忙率军往回撤,在尚间崖遇到了明朝的北路军。乘着一场胜利的余威,努尔哈赤不费吹灰之力将北路军大败。

  此时努尔哈赤的大儿子代善则是率军前去迎战明朝的东路军。他先是率军埋伏在了阿布达里岗的山谷里,后派人伪装成西路军总官兵杜松手下的人前去求援。东路军总官兵刘铤没有疑问的中了后金的计,率军前往救援,却陷入了后金的包围圈......

  指挥战役的辽东经略杨镐收到三路军溃败的消息,担心全军覆没,忙下令南路军回撤。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南路军并没有被后金军的人杀死,而是在回撤的路上过于惊慌被踩踏致死的甚多。

  萨尔浒之战,明军惨败,将领共战死三百多人,火器、骡马等战资全部消耗殆尽。后金也如努尔哈赤所想,在辽东站稳了脚跟。但努尔哈赤的野心显然不仅于此,在萨尔浒之战三个月之后,又率兵攻下了开原,进逼辽阳。

  徐光启的两条奇策

  明朝的君臣还未从萨尔浒之战的失败中走出来,努尔哈赤却再一次令他们陷入了恐慌。蜷缩在后宫几十年的万历皇帝终于下诏紧急召开会议,商议对策。

  臣子们明明知晓明朝国库的亏空,财政赤字严重,他们的提议还是离不开“加饷练兵”四个字。正在君臣一筹莫展之际,一封来自徐光启的奏疏呈上了万里皇帝的案头。

  在这封奏疏里,徐光启为明朝提议了第一条奇策:监护朝鲜。徐光启在萨尔浒之战后清晰的看到了只靠明朝是无法完全消灭后金的,需要借助后金后方的力量。这个重要力量就是朝鲜。

  虽然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朝鲜处于“观望中立”的态度,但朝鲜自古就频繁的中原王朝建立朝贡体系,到了明朝也是如此。

图片.png


  如果能将朝鲜与大明绑在一起,成为“一根绳上的蚂蚱”,后金便不会轻举妄动。三个政权相互牵制,不仅能解决此前的困境,更有望消灭后金,还能给大明增加22万国土。

  如果这条计策被后金识破,转而威胁朝鲜一起进攻明朝的情况也可能出现,但他的这一条建议十分具有前瞻性。可惜万历皇帝却以为朝鲜的决策还应当让朝鲜的国王决定,这条建议便如石沉大海般渺无音讯。

  明朝君臣没有一个好的应对之策,等于放任了努尔哈赤肆意攻打辽东七十余座城池。这时候努尔哈赤也意识到了朝鲜的作用,因此对嘲笑进行军事威胁,很快,后金在前方攻占城池,朝鲜则在后方提供粮草兵马。

  眼看明朝连连战败,徐光启又提出了第二条建议:募西兵。他提议从澳门引进西式火炮和教习,训练一支全西式火器部队。无奈之下皇帝终于批准了徐光启的第二条建议。

  一经同意,徐光启立刻派遣人到澳门买火炮,招西兵。由于丰厚的招募条件很快就招到了葡萄牙教习。这一年年底,大明的危机愈发严重,皇太极率大军进攻遵化,很快威胁到了燕京。

  此时,招募的葡萄牙军官公沙·的西劳率领炮兵已行至京郊,听闻战事告急,便迅速集结炮兵进入了城中支援。

  很快,后金被洋炮打了下来,并撤退了。崇祯皇帝十分高兴,召见了公沙·的西劳,并下令嘉奖,城中也尽是“洋兵救了涿州”的舆论。此后,火器部队依靠着西式火器先后攻克了滦州、遵化、永平、迁安,明军士气大振。

  崇祯四年,明军奉旨增援皮岛,将大炮架在战船上,对后金军队展开猛攻,八旗士兵损失惨重,忙回撤八十里以外。这次小胜,让明军重拾信心。

  两个月后,皇太极选择率兵围困关外重镇大凌河城,孙元化派原先毛文龙的属下孔有德携大炮前往支援。却不想问题出在了孔有德身上。

  崇祯四年十二月,孔有德率军途径吴桥,他煽动兵变,自称元帅,并攻占了登州。不曾想公沙率领着葡萄牙教官们,成为了坚守登州的最后一支力量,他们也在这场兵变中被杀。

  原本明朝有望大败后金,却中途杀出个判明的孔有德,明朝最后一次逆风翻盘的机会也随风消逝。而孔有德手中的西式火器也被他带给了后金......

伊丽莎白一世给明朝帝王写了一封信是怎么回事?结果信没有送到人却死了

有人说英国能有今天,完全是女人的功劳,英国人听后也不生气,而是大力赞扬,事实上英国的发展真的是靠女人发展起来的吗?答案是正确的。 英国最巅峰之时,被后世人称之为“黄金时代”其执政者则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2009年英国BBC电视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项投票:谁是英国最伟大的人?伊丽莎白一世当之无愧名列第一名。 理由则是1588年,海上帝国、的袭击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带领英国皇家海军将领们力挽狂澜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一举奠定了英国成为近代史上最强大帝国基础。 西班牙舰队之所以入侵英国,主要原因则是西班牙扶持的代理人,苏格兰女王玛丽被伊丽莎白一世处决,为报复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西班牙国王二世发誓要入侵英国,并让一名天主教徒取代伊丽莎白一世。 不久之后,西班牙组建史上规模最庞大的舰队,150余艘战列舰、3000余门火炮,及数万士兵浩浩荡荡出征誓杀英国女王(相比舰队,这支舰队就像过家家...) 西班牙国王认为,懦弱的英国人,不料被英国人想出来的纵火爆破船让西班牙舰队损失惨重,从此之后,被英国人力压一头,一蹶不振。(英国人这个技术,有点像火烧曹营加强版。) 伊丽莎白一世除了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外,还成功的维持了英格兰的统一,并让英格兰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至今在体系里,英国能保持金融中心的地位,伊丽莎白一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此,伊丽莎白一世被英国人称之为,她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没有之一。强势如伊丽莎白一世这样的女王,在给明朝写信之时,也得客客气气,甚至一度用上了敬语。 160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书房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由使者约翰·纽伯莱带给明朝万历皇帝,信中表达了英国愿同大明帝国开展贸易往来的愿望。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约翰在前往明朝的途中遭遇不幸,虽然信件没有丢失,但最终因约翰逝世,英国舰队打道回府,这封信再一次回到英国人手中,而此时伊丽莎白一世已经逝世。 由于写信人已死,因此英国决定将这封未送达到万历帝手中的信保存起来,目前游客可前往博物馆观看原件。有网友曾说,伊丽莎白一世写这封信的目的,是想与明皇帝结成亲家,不过似乎都有恋母情节,也不知真假。 随机文章宋朝的所有皇帝有哪些?超炫街头疾走运动跑酷,中国小伙获冠军奖金仅4500美元神农架不明飞行物成拍摄背景,专家分析是软件效果所致小行星飞掠地球虚惊一场,最近3.15亿公里存在潜在威胁美国战斧式巡航导弹的特点,性价比高种类多(单价150万美元)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为什么电视剧里明朝读书人都爱习武?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从武侠小说到武侠电影、电视剧,我们总会看到许多将背景时代设定在,在江湖上大显身手的主角们,与明朝的社会风气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明朝,并不是只有政治气氛肃杀的、,在与平民阶层中所展现的,又是不同的风景。 明朝直到灭亡,都一直有着蒙古人、满洲人、日本人和流寇这四大外患隐忧,可说整个明朝一直都在与这些外患打仗,也导致整个社会军事气氛相当浓重。明朝也极为重视边区(云贵地区)开发,而开发就会与当地的居民起冲突,有冲突就有战争。 明朝因京杭大运河的兴建,让城市发展越发兴盛、商业发达,从明代小说《》中的描绘,可以看出在大运河的发展下,明代士人很重视城市生活,广交居住在城市的友人、乐于花钱挥霍。这样繁荣的江南城市,也是明政府积极处理倭寇问题的原因。和蒙古人不同,倭寇直接搭船南下,明朝最为繁华柔弱的地区。倭寇们擅于近身战、游击战,长长的倭刀(中国古代对日本刀或仿制日本刀的称呼)一出鞘,便是死伤无数,让居住在江南地区的士人从日常生活中,切身体会到官府需加强边防与个人需要习武防身的危机感。因为倭乱的关系,也刺激各个地方人士聘请习武之人,召集乡里平民一起学武自保。地方上的动乱,也加深了明朝尚武风气,从官员到下层百姓,无一不习武,无一不以有一身武艺自豪。 从隋唐时期建立的制度,经过漫长的时间发展,特别是形成八股文“代圣立言”的传统,已经变成禁锢考生思想的牢笼。而且庞大的科举压力,让这些读书人希望能跳脱科举的框架,想寻求不一样、充满刺激的人生,这就是明代士人的任侠心态。这些不甘于现实,又因考场落魄不得志的读书人因此纷纷走上习武的道路,成为除了科举考试外另一个出口、更是他们的生命追求。 由于内忧外患战事不断,明代士人一方面希望透过军事表现、战场功绩走上顺遂仕途,另一方面也期望透过习武获得的能力为国家安危尽一份心。翻开,许多带兵打仗的将领都是科举文人出身,从战术兵法规划到决策指挥都是文人。不仅如此,他们也相当推崇文武双修、知行合一的实践家与学问家。 像是明代儒学思想家王阳明,不仅有后世人所研究的“阳明学”,在军事上也有许多建树,平定江西乱事、擒获起兵叛乱的宁王,成为明代士人的武功典范与偶像。王阳明的墓志铭透露了他一生中各个阶段时期的喜好志向:“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王阳明15岁时,跟随父亲至北京,并偷偷出长城观察蒙古人:“宪宗成化二十有二年丙午,先生十五岁,寓京师。先生出游居庸三关,即慨然有经略:询诸夷种落,悉闻备御策;逐胡儿骑射,胡人不敢犯。" 王阳明在28岁中进士顺利踏上仕途,但后来因宦官专权揽政,王阳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但之后平定江西、擒拿宁王等一连串功绩,让王阳明之后的官途相当顺遂,放眼整个明朝是个突出的例子,但绝不是特例。 除王阳明之外,明朝还有个想当大将军不想当皇帝的皇帝─。,虽然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换个角度看不也是追求武学、向往武侠的表现吗? 到明代后期,士人尚武风气已经到了“不知兵为耻",甚至还会鄙视那些凭借一身武功,攀权附贵之人,将武功的标准提升到一个道德观感,对那些会几个拳脚功夫,就索要或是坐拥大官之位的人相当不屑。这些在茅元仪(明代大儒茅坤之孙)《暇老斋杂记》记载:当东奴(满洲)初起,朝廷求才之法虽不如十科取士之广,而士大夫亦以不知兵为耻……或力能挽强,技能舞剑,无不挟所长,以游于贵人之门……骤猎美官而去……有拳勇之匹夫,而坐索大将。"社会风气使然,造成用高标准看待习武求官之事。 由此可见,许多武侠小说作者选择明朝并非没有原因或道理,这样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充满习武为侠的风气,从士人留下的书信记录都告诉后世,明朝就是这样一个商品城市经济繁荣却又让人不安,才造就侠气纵横的社会。 随机文章地球灭亡后人类去哪,美国NASA发现宜居星球成为人类退路墨西哥最毒的山王蛇,一口毒液令人类30分钟死亡(长相美丽异常歹毒)玄武岩超音速巡航导弹,苏联最强反舰导弹(号称美国航母杀手)宇宙中黑洞是怎么被发现的,黑洞最早是谁提出的(爱因斯坦)宇宙空间是无限的吗,爱因斯坦的理论E=mc^可证明宇宙无限大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杨士奇明朝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