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嫪毐因得太后宠幸而权势巨大,为什么最终却落得车裂的下场?

时间:2023-08-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嫪毐(拼音:lào'ǎi,上古拟音:?,?-前238年),战国末年秦朝的假宦官,为秦始皇嬴政母亲赵姬的面首,和她通奸生子。因得太后宠幸,权势巨大,门下有食客千余人,家僮几千人。公元前239年,封为长信侯,以山阳和河西、太原当作封地。次年,秦王政举行冠礼,准备亲理政务,欲诛杀秦王嬴政,事败身死。

image.png

  据史记记载,秦国丞相吕不韦因见秦王嬴政渐长,唯恐自己继续与秦赵太后通奸会惹祸上身,于是在听闻嫪毐有异能后,便将嫪毐收入府中。赵姬听闻其性能力如此强悍,与秦国丞相吕不韦合谋让嫪毐假装受腐刑(去势)之罪,剪眉除须后,顺利以宦官身份入侍太后。后来赵姬为便于掩人耳目,携嫪毐搬迁至秦朝陪都雍城居住,二人生下两个儿子,嫪毐还居然自称“假父”(秦王的义父)。

image.png

  公元前239年,嫪毐获封长信侯(极有可能是因为负责平定成蟜叛乱,而获得封侯之赏赐。),以山阳郡(今河南焦作东南)为其食邑,又以河西、太原等郡为其封田,嫪毐门下最多时有家僮数千人,门客也达千余人。

  公元前238年,有人向秦王嬴政告发嫪毐为假宦官,并与太后赵姬淫乱,预谋叛乱,改立其子,秦王下令彻查。嫪毐听闻事发,决心先发制人,遂伪造秦王与太后印信,率叛军发动政变,攻击蕲年宫。秦王令昌平君、昌文君率兵击之,嫪毐军败,嫪毐被生擒,在被送至咸阳后,遭车裂之刑,“夷三族”,嫪毐与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也被装在布袋中打死,其童仆门客皆被流放蜀地。

古人谈秦国的灭亡:秦始皇嬴政造阿房宫导致衰退

在当代中国,歌颂好像是一种时尚,有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物,曾声称自己是“秦始皇加思”;另有一位声名显赫的大导演,则殚精竭虑地拍摄了为秦始皇的大片《英雄》……不同的见解当然也有。比如,我熟悉并敬重的一位学者就断言:“史从秦后无治国。”只是,这样的声音似乎成不了主流。不过,历史上,秦始皇其人,就算他统一中国以及“,度同制,行同伦”之类的功劳不可磨灭,但,此人头上却同时也有着一顶的“暴君”冠冕;另外,“天下苦秦久矣”之谓,好像也是出自我们陕西韩城乡党的皇皇巨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解释说:这是由于的历史太短,让推翻了秦朝的人来撰写秦朝的历史,能公正吗?我们今天歌颂秦始皇,就是要拨乱反正。也许果真如此,然而,还有一个小小的疑问:如今被一些人尊为“”的秦王朝,为什么竟然“二世而亡”(实际上,似乎应该是“三世而亡”。因为被迫自杀后,还有一个只当了46天秦王,就向投降的。但由于这个子婴不敢自称,而是屈尊以秦王自居,所以后来就被人忽略不计了),阳寿短得可怜! 自秦朝二世而亡之后,它速亡的原因就是一个被历朝历代的中国人思考并议论(甚至是争论)了几千年的大问题。至今也还是见仁见智、。既然如此,且容区区在下今天也来发表一点儿浅见。 不妨先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 《汉书·谷永传》有言:“秦所以二世十六年而亡者,养生泰奢,奉终泰厚也。”《志·魏书·杨阜传》则说:“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天下叛之,二世而灭。”细细琢磨这两句话,窃以为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显然与那个“奢”字脱不了干系。在《现代汉语词典》的相关词条里,与“奢”字有关的词列有7个:奢侈、奢华、奢靡、奢求、奢谈、奢望、奢想;我觉得,用奢求一词来状绘秦始皇那种毫无节制的追求权力、追求物质享受的心态和行状,是十分贴切的。 首先是对权力的奢求。 公元前221年,无所不用其极的秦王在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梦想之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于是就更改称号为“”。并且,这个家伙还以这么一套说辞诏告天下:“人死之后,依据行事定立谥号,是儿子评议父亲、臣下评议君上,非常不妥当。从今往后,朕命令废除谥法。朕就是,后世依次记数,由二世、三世直到万世,如此无穷无尽地传承下去。”在秦始皇的心目中,天下永远是他们家的,不但自己要终身掌权,而且还要让子子孙孙世代掌权。终身制和世袭制这两种对社会发展阻障极大的坏制度,以前固然就有,但秦始皇把它们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以至于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也亦步亦趋地照此办理,搞得中国直到1911年以后,才把传儿子这么一种反动的权力交接模式扫进了历史垃圾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是对长生不老的奢求。 、高高在上,且不受任何监督,所以,得享此“美味”的秦始皇就特别贪生怕死,奢求长生不老。他先是派齐地方士徐巿(即)带童男童女入海寻找仙山,求长生不老药,无果而终;后来又派燕地方士卢生再去海中求访仙人,寻找仙药,亦无果而终。这样的荒唐事,秦始皇干过绝非以上两桩。一个国家最高权力的掌握者,奢求长生不老、苦寻不死之药,为此耗费大量精力,整天与徐市、卢生这种通过求仙、炼药混饭吃的方士打交道——这样行事,他统治下的国家能好吗? 还有对物质享受的奢求。 在中国历史上,似乎一直是一个标志着国家因奢而亡的政治符号。曾有一本古籍记录着如下的秦时谣谚:“阿房阿房,亡始皇。”更有名的是著名诗人的《阿房宫赋》,其中有云:“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为了修建阿房宫,把蜀地山上的树都给砍光了。可见,秦始皇对奢靡享受的追求真是无以复加。不过,据当代学家考证,传说中富丽奢华的阿房宫,在当时其实仅仅基本完成了地基部分,主体建筑部分还没来得及施工,秦王朝就先行了。然而,就是这个烂尾的阿房宫,秦始皇后征集了几十万人去建造,耗费了大量的民脂民膏。对阿房宫,秦始皇原先的设想是:“先作前殿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请想一想,若秦始皇的阳寿再长一些,那这座供他享受的富丽奢华宫殿,不知道还会怎样地荼毒百姓、祸害国家呢!也难怪司马迁对这位暴君的“轻民力”,要痛加斥责。 更有对身后陵寝的奢求。 位于西安临潼区骊山脚下的,如今是、中外宾客的旅游胜地。曾看到过这样的文字,称秦始皇陵“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奋和聪明智慧的结晶”。乍一听,这好像是在夸我们国家的劳动人民。但进而又想:秦代的劳动人民,干嘛要“勤奋”地把自己的“聪明智慧”“结晶”到秦始皇这个皇帝佬的坟墓里去呢?他们是心甘情愿如此这般吗?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即位的次年即开始修陵园。到公元前208年完工,历时39年。当时的丞相是陵墓的设计者、大将军是监工,共征集了72万人力,即诗人笔下的“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这就是说,建墓是在严格的“军管”之下进行的,并非70多万刑徒自觉自愿的劳作。据说,修建秦始皇陵的人数,几乎是修建埃及人数的8倍。面对这么一个“世界之最”,作为当年“勤奋”修墓的70多万刑徒后裔的我们,真不知道是应该笑,还是应该哭?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穷尽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自己修建奢华宫殿、奢华墓地的秦始皇,理所当然为天地所不容。南朝宋时刘敬叔《艺苑》、梁时殷芸《小说》中所选录的一则童谣说得好:“秦始皇,何强梁。开吾户,据吾床,饮吾酒,唾吾浆。飨吾饭,以为粮。张吾弓,射东墙。前至沙丘当灭亡。” 当然,秦朝也有机会避免二世而亡的厄运。在《过秦论》中曾经说,“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老皇帝留下来的烂摊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新皇帝的一种政治资源。假使能够及时实行政策转变,用得当的执政行为大力纠正“先帝之过”,赢得民心,未尝不可以扭转政治危局。但遗憾的是,秦二世胡亥比起他那个混蛋老子来,更不是东西,诚如《汉书》所言:“至于二世,暴虐愈甚。”于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大秦帝国,也就无法逆转地二世而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弗兰兹·秦国丞相李斯特一生创作了多少作品?他的晚年作品有什么特色

弗兰兹·特是一位具有巨大影响和独创性的匈牙利钢琴家和作曲家,在浪漫主义运动时期,他在欧洲享有盛名。 弗兰兹·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出生在匈牙利,他的父亲是一位多乐器演奏家,他教他弹钢琴。李斯特9岁的时候,他已经在音乐厅演出了,成年后,他周游了欧洲各地。他与玛丽·达戈特有孩子,后来与卡洛琳·祖·维特根斯坦住在一起。到他去世时,他已写了700多个作品。 早期生命 弗朗兹·李斯特生于1811年10月22日,他出生于匈牙利的雷平,是所有音乐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一。他的父亲亚当演奏大提琴,以及其他一些乐器,并热情地教弗兰兹如何弹钢琴。6岁时,小李斯特就被认为是神童,8岁时,他就开始创作初级作品,9岁时,他又参加了音乐会。他的父亲是尼古拉斯·埃斯特哈齐王子的秘书,在这个男孩为一群富有的赞助商演出后,他请求王子延长假期,以便他能把他的时间用于丰富他儿子的音乐教育。 父亲和儿子去了维也纳,而莫扎特的老对手安东尼奥·萨列里很快成为了李斯特天才的支持者,一听到那男孩在私人住宅玩耍,他主动提出免费训练他的作文。这位年轻的钢琴家为音乐家和国王演奏了好几个月,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才能是他不可思议的能力,即根据观众提出的旋律即兴创作出一首原创作品,12岁的时候,李斯特和他的父亲一起去巴黎寻求进入巴黎音乐学院的机会,招生委员会以他是外国人为由拒绝让他进入学校,他的父亲,曾经决心,转向费迪南多帕尔教他的儿子高级作文。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李斯特创作了他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歌剧《唐·桑切》。 1826年,亚当·李斯特去世,这件事对15岁的弗朗兹·李斯特来说是个极大的创伤,因此他必须和他的母亲合住他们那套一居室的巴黎公寓。在随后的几年里,弗朗兹·李斯特对音乐失去了兴趣,以至于开始质疑他的职业。他不表演了,开始大量阅读,钻研有关艺术和宗教的书籍。他在那段时间里读到的东西会对他后来的音乐作品产生很大的影响。 音乐生涯 1833年,22岁的李斯特见到了玛丽·达奥尔特伯爵夫人。受爱与自然的启发,他在《非旅行专辑》中描绘了瑞士乡村的一些印象,这些印象后来会以《朝圣年代》的形式出现。1834年,李斯特首次推出了他的钢琴作品。 在新的作品和几次公开演出的加强下,李斯特开始风靡欧洲。他把许多音乐会收入捐给慈善机构和人道主义事业,这进一步加强了他的声誉。例如,在1842年,他发现了大火,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大火烧毁了,于是他举办音乐会来帮助的无家可归的人。然而,就个人而言,李斯特的事情并不那么光彩夺目。他与玛丽·达奥尔特的关系到那个时候已经产生了三个孩子,终于结束了。1847年,在基辅,李斯特会见了卡洛琳·祖·维特根斯坦公主,她对他的影响是戏剧性的,她鼓励他停止巡回演出,而是教书和写作,这样他就能有一个更加家庭化的生活与她在一起。李斯特在九月份在伊丽莎白格勒举行了最后一次演唱会,然后在她位于伍洛宁斯的庄园与公主共度了整个冬天。 第二年,这对夫妇搬到了德国,李斯特开始集中精力于更高的使命创作新的音乐形式。他在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成就是创作了后来被称为交响诗的东西,一种用来说明或唤起一首诗、一个故事、一幅画或其他非音乐来源的管弦乐作品。从美学上说,交响诗在某些方面与歌剧有关,它不是唱的,但它把音戏剧结合在一起。李斯特的新作品激发了热心的学生寻求他的指导。在接下来的10年中,李斯特的激进和创新的作品进入了欧洲的音乐厅,为他赢得了坚定的追随者和暴力的对手。 晚年 接下来的十年对李斯特来说是艰难的十年。1859年12月,他失去了儿子丹尼尔,1862年9月,他的女儿布兰丁也去世了。1860年,李斯特的一个对手,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共同发表了一篇反对他和现代作曲家的宣言,这只是后来被称为浪漫主义战争的一章。同年,李斯特和卡罗琳试图在罗马结婚,但在他们结婚的前夜,由于她的离婚文件不完整,他们的计划受到了阻碍。由于沮丧,李斯特发誓要过一种更加孤独的生活,并在1863年搬到了罗马郊外的玛丹娜德尔罗萨里奥修道院的一个简陋的公寓里。 1865年,李斯特接受了剃度,不过,他继续从事创作新作品的工作,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在布达佩斯建立了皇家匈牙利国家音乐学院。李斯特晚年的作品形式比较简单,但更加和谐。 随机文章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最高领袖都有怎样的生理缺陷?为什么阿拉巴马州有一座纪念碑纪念美国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谷歌创始人佩奇布林,曾计划将230亿美元资产捐给马斯克为什么不去水星探索,公转速度和超强太阳风成为阻碍为什么犹太人那么聪明,被压迫一千年通过智慧活下去(崇拜知识)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