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野史杂谈

关于花朝节有什么发展古代?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中国是花的国度。它的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浙间习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春序正中就是农历二月十五。南宋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张正见花朝诗云:“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唐代诗人方干诗云:“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镜”。对于花朝节的歌咏,在古时候诗人们的笔下是很多的。花朝习俗,各地不一。东北是要为花神设置神位,用素馔祭之。开封是举行民间的“扑蝶会”,优胜者可获大奖,《诚斋诗话》载:“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

image.png

  在洛阳,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在花朝节这一天都要到龙门石窟等处游玩,挑食野菜,品尝时鲜。商丘人更注重天象与丰收的关系,是以花朝日之阴晴,占卜全年小麦与果菜的丰收。在苏州,人们要在虎丘花神庙前宰杀牲畜,祭祀花神,恭祝仙诞。在节庆中,一般都有酒食宴乐助兴。

  明清时的北京,花农一般多住在右安门外南边草桥和丰台一带。据明人刘侗《帝京景略》载:“右安门外南十里桥,方十里,皆泉也……,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为业。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散入都门、入春而梅、而山茶、而水仙、而探春。中春而桃李、而海棠。春老而牡丹、而芍药、而孪枝……。”清初冯勋《六街花市》也说“丰台种花人,都中目为花儿匠。

  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日,以车载杂花,至槐树斜街市之。”这些描述记载了旧时北京地区种花业及花卉商业的一些情况。在花朝节这天,北京的“幽人雅士,赋诗唱和,并出郊外各名园赏花。”据说,当年清宫的“花朝宴”最为讲究,太监们在颐和园中用红、黄绸条装扮牡丹花丛,以使满园春色,霞光飞扬,慈禧太后太后一边品尝着花卉做的点心,一边观看《花神庆寿》的喜剧。在北京丰台区还有一座花神庙,此庙坐落在丰台镇东纪家庙村北,是春天祭祀花神的场所,同时也是丰台地区各花行会的会址。

image.png

  据说,这座花神庙始建于明朝,庙门上方曾悬有“古迹花神庙”的牌匾,庙内前殿有花王及诸路花神的牌位。传说洛阳牡丹等十二位花神因得罪了玉皇大帝,被打入凡间,花神们便来到京城南郊大地使得,丰台一带开满各种鲜花。人们为感谢花神对人间的恩赐,于是京都各花行集资修筑了这座花神庙。在花卉中,牡丹、芍药素有花王之称。在古代上,北京的牡丹也是很有名的,而北京的牡丹又以丰台花乡的为最佳。优良名品有“官锦红”、“梨花雪”、“白玉带”等不下数十种。

  花朝节至迟在唐代即已形成,因为在唐代的诗文及史籍中,关于花朝的记载已很是常见,如司空图的“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早春》)、卢纶的“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题念济寺晕上人院》)。而在成书于后晋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的《旧唐书》的《罗威传》中亦有“威每到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这样的文字记载。

  民间传说,唐太宗在花朝节这天曾亲自于御花园中主持过“挑菜御宴”。而嗜花成癖的武则天在自己执政期间(公元690-705年),每到花朝节这一天,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花糕赏赐给群臣。在那时,人们把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主要的岁时节日。

image.png

  “花朝节”的节期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有二月十五日、十二日、二日的不同,如《提要录》一书说:“唐以二月十五为花朝。”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二月望》中亦言:“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习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而清人汪灏在《广群芳谱·天时谱二》中引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诚斋诗话》云:“东京(今河南开封)二月十二日花朝,为扑蝶会。”

  至于以二月初二为花朝节的记载亦见于《广群芳谱》一书,该书《天时谱二》篇引《翰墨记》云:“洛阳习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此外,旧时浙江绍兴、河南光山还有以二月二为小花朝节、二月十五为大花朝节的民间风俗,如清光绪《光山县志》云:“二月二日,俗云‘小花朝’,十五日云‘大花朝’。”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清人蔡云的这首《咏花朝》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习俗盛况的写照,而吴自枚在《梦粱录·二月望》中对当时杭州一带的花朝节盛况作了更为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详引。在花朝节这天,人们除了要游玩赏花、扑蝶挑菜、官府出郊劝农之外,旧时一些地方在花朝节这天还有女子剪彩花插头的风俗。

  风流皇帝乾隆年间的进士洪亮吉在其《花朝日阻风江口望采石太白楼,咫尺不得上》一诗中亦有“今朝花朝无一花,今夕月夕亦无月”这样的诗句。不知什么真相,这一传统节日后来却日渐消亡了。花朝节仅存在于中国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

古时候女子是如何打耳洞的?解析古代打耳洞的3种方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无论是对古代女子和现代女生都很适用。爱看古装剧的妹子也肯定发现了无论是女主角还是女配都会戴着各式各样的好看耳饰。 可见,戴耳饰这种能使自己变得更美的行为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那么,在没有气枪没有激光的古代,女生们都是怎么打耳洞的呢?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 方法一 古人认为,铅能入肉,所以她们会请人将铅条两端磨得尖尖细细的,弯成一个圆环戴在耳朵上夹住耳垂上的肉肉。因为铅条两端都很尖很细,慢慢就能在耳垂上夹出一个洞。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花费的时间比较久,容易发炎,但是一般不会很痛。 方法二 第二种方法是取两颗细细长长的米粒,在耳垂上画一个小点,然后一直对着碾,把耳垂上的肉肉碾得薄薄的,用火烧过的缝衣针快速穿过耳垂,再穿上一条浸了猪油的针线,这样一个耳洞就搞定啦。 讲真,针穿过去的那一瞬间应该疼死了,不过好处也很明显就是不容易发炎,而且用时短。 方法三 第三种方法是在寒冷的冬天里,女生们先露出耳朵在户外奔跑,让低温麻木耳朵上的血管神经,然后回到家,长辈取两颗黄豆在耳垂上碾来碾去,将耳肉碾薄,最后用火烧过的缝衣针穿过耳垂,塞上茶叶梗就完成了。 这第三种方法参谋长觉得是最靠谱的,低温让神经变得麻木,所以不会很痛,而且耗时短,不容易发炎,不过也有缺点,就是只能在冬天才进行。 从古至今跨越这么多年,打耳洞的方法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耳饰的种类却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主要还是耳坠、耳环、耳钉3种。 随机文章书评——《犯罪的伦敦:犯罪之都的观光客指南》,作者:克里斯和尼娜·霍林顿南宋名将杨再兴是不是杨家将的后人?埃及出土木乃伊是无价之宝,为制作木乃伊而掏空内脏吸血鬼的始祖该隐,杀死弟弟与妹妹结婚生子(被上帝诅咒)恐龙和人类共存时代,墨西哥现人类骑恐龙雕像/秘鲁恐龙人类图画石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解析:古代宫里的妃子一辈子都不能出皇宫吗?

中华文化朝代更换。不管你再怎么止步不前,时间都不会等你。不管时代再怎么辉煌,都会成为过去。大家好,我是宝哥哥聊历史的小编,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带来一个十分有趣的历史故事。相信大家有很多都看过一些古代剧,战争剧,宫廷剧,那么相信大家对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也是有一定的了解。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的皇宫里,有皇帝的三千嫔妃佳丽,但是不是每一个嫔妃都能够有幸得到宠幸。而皇宫制度森严,后宫嫔妃也不能随意离开,那么在那个科技水平落后没电脑没手机没WIFI的时代,后宫的妃子们在没有被宠幸的时候都在干嘛呢?在晚清的时候,国家已经是内忧外患了,却只顾自己享乐,不停的割地赔款,搞的民不聊生。所以直到现在,她都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名声。 婉容大家也应该是比较了解的了,她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妻子,是清朝的末代皇后。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就因为德才兼备被选为溥仪的妻子,成为了末代皇后。也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她能被选上无非就是因为她多才多艺,但是处于深宫大院哪有什么可以施展身手的机会。但是大家也知道,溥仪是不太待见婉容的,所以在深宫无聊的日子里,婉容就喜欢上了相机,她喜欢给家人拍照。婉容在摆弄相机的时候,身边还会有一个随从的,但是在照片之中要仔细看才能看出来。 婉容的父亲十分的开明,一直主张男女平等,所以婉容也在思想里这么认为,她觉得学习知识是不分男女的,所以婉容的才华也是十分优异的。能够被选上皇后,不仅仅是因为运气和样貌,跟她的才华也是密不可分的。端康太妃和婉容走的比较近,所以经常成为婉容的拍摄对象,而我们从照片中也能看出来她的拍照技术也是可以的。 大家都知道,在深宫中的女人看起来荣华富贵,但是她们生活其实是非常无聊的,皇帝要忙于政务,深宫里的嫔妃不能随意出宫所以在深宫大院中只能自娱自乐,说不定这也是引起后宫争斗,勾心斗角的一部分原因呢?而深宫里的妃子们想要出宫找一些乐子,机会也是很少的。 随机文章成吉思汗本来想放过札木合吗?小行星飞掠地球虚惊一场,最近3.15亿公里存在潜在威胁乌贼为什么是四维生物,可掌控时间预知未来空天母舰真的会有吗,十万吨的空天航母想要上天(痴人说梦)怎样避免氢气球爆炸,台州氢气球爆炸造成57人受伤/打火机作怪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