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真的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县人,宣帝王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他也是西晋的开国帝王,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袭父爵位“晋王”,数月之后,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皇位,于是司马炎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在司马昭去世几个月后突然称帝,司马昭又奇妙死亡,司马昭之死是否和司马炎有关系,司马炎又为什么想谋害司马昭,以下笔者做简要分析。

首先分析司马昭是怎么死的。
其一,据正史中记载司马昭是中风而死。司马昭随宣帝王司马懿抗拒诸葛亮多有战功,被封为中郎将,宣帝王司马懿通过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夺取曹魏军政大权,位居人臣,一呼百应。宣帝王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继承父业,并率兵攻伐东吴,曹芳为了除掉司马师,密谋杀害,但事情败露,司马师提前下手,废除曹芳,立曹髦为帝王。
之后,司马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帆叶网,司马师病逝后,司马昭继承兄爵位。司马昭篡位之心更是昭然若揭,曹髦自知是傀儡帝王,早晚必遭不测,于是蓄谋杀害司马昭,率宫廷卫队杀入司马府,却不料被司马昭家丁杀死,立曹奂为魏帝。自此司马昭掌握曹魏军政大权。司马昭与咸熙二年立司马炎为世子,同年,司马昭得中风而死。据史料记载:
回朝后自称晋公,后加晋王。立子炎为世子。司马昭责戏阿斗,阿斗蜀乐不动情。咸熙二年,昭风猝而死。数月后,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其二野史和《三国演义》中均记载司马昭是被司马炎毒死。司马昭本来并不喜欢司马炎,而是偏爱司马攸,并且有意将次子司马攸立为世子,司马炎深恶痛绝,随起了杀心,有意在酒中下毒,司马昭饮酒之后,中毒而亡。死前双目直视酒杯,指着酒杯还没来得及说话便死绝身亡。而此时司马炎在一旁侍奉,并无半点伤心,由此可见,司马昭之死也是司马炎蓄谋已久的。
其次分析司马炎为什么要谋害司马昭
其一司马炎虽为长子,却不受宠爱,司马昭想要废长立幼。司马炎虽然是长子,但性格品行都不受司马昭爱慕,但司马炎的皇帝之心更胜于司马昭,可以说司马家的后人,一代比一代有野心。司马炎见司马昭要废长立幼,自然是惊恐万分,然而从理法上讲,司马炎最应该是那个继承晋王爵位的那个,当时很多人都反对司马昭,包括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也是站在司马炎这边。司马炎对其父司马昭忍无可忍,终究还是起了杀心。
其二司马昭严重阻碍了司马炎进位称帝的进程。司马昭一生征战,劳苦功高,等到有机会称帝的时候,却年老体衰。于是司马昭也没有称帝的打算。但司马家有个阴谋家,对魏帝垂涎三尺,他就是司马炎。只要司马昭活着一天,司马炎就无法称帝,就算是晋王也没有他的份,司马炎不想消耗时间,要有皇帝之心的他,对司马昭有了杀心。从时间上看也是吻合的,司马炎五月被立为世子,八月司马昭便奇妙死去,可见司马昭的死非同一般。而司马炎在登基之后,追加伯父司马师为景帝,显而易见,司马炎父子的感情不好。
历史上最惨帝王死后无处安身 被厨子做成家常菜
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出现了很多,有明君、昏君,也有开拓之君、守成之君,不论这些皇帝生前如何,也同普通人一样,会生老病死。皇帝死前一般都会提前准备陵墓,死后有专人负责下葬。但是有这么一位皇帝,却是例外,他死后居然被厨子做成一道家常菜——腌肉,这位皇帝就是耶律德光网络配图 耶律德光,辽国第二任皇帝,在位21年,他执政期间,完善了从阿保机开始的管制,使契丹领土扩大,国力走向了强盛。他是一个有明之君,但留在民间烙印最深的却不是他的政绩,而是有一个做皇帝的儿子。借耶律德光的帮助,灭掉后唐建立后晋,然后依照协议割让,石敬瑭虽然是皇帝,却向契丹称臣。 石敬瑭死后,其侄子即位,因其父早死,被石敬瑭收为养子。石重贵虽为皇帝,但是朝政大权却被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掌控。网络配图 景延广无勇无谋,却狂妄自大,,自掌权以来,改变了石敬瑭对契丹的政策,不向契丹称臣,而且拘禁契丹使者,杀害契丹商人。耶律德光大怒,率契丹大军征讨后晋,可景延却没做好准备,一战晋国灭。耶律德光继续向南进军中原,数战数败,不禁感叹,中原百姓难征啊! 于是不得不领军回国,行到栾城,因夏季天气炎热,耶律德光犯了热疾,医师开了药方,并叮嘱他千万不要接近女子。但耶律德光却认为只有女子才能退高烧,结果暴毙而亡,此时距离都城上京尚远,正值六月大热天,等到尸体运回去,肯定是高度腐烂了,而此时,述律传来懿旨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网络配图 这下就把一众文武大臣难住了,这时候,一个厨师走了出来,说了一个主意,牧民为了保证牛羊肉不受高温影响,能长久保存,一般是要刨去内脏,再进行腌制。众大臣想不出其他的办法,就只好依照厨子的主意来行事,就这样,耶律德光就如同一道菜被搬回了上京,这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奇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黎姓现代明星有谁?有没有黎姓历史名人?
黎姓现代明星有谁?有没有黎姓历史名人?中华民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也有很多的姓氏,将这些汇集成一本《百家姓》,是古人的智慧。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想知道更多百家姓文化,请关注华易网。黎姓现代明星有谁?黎姿,1971年10月1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中国香港女演员、流行乐歌手。黎明(Leon Lai Ming),1966年12月11日出生于北京,中国香港男歌手、演员、导演。黎耀祥(Wayne Lai),1964年5月4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国香港男演员。黎诺懿,1980年6月15日生于中国香港,中国香港男演员,2002年参加TVB艺员训练班出道。黎美娴,1966年10月19日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高明,是香港TVB80年代中后期的当家花旦之一。黎淑贤(英文名:Bonnie Lai),1977年7月11日出生于香港,影视演员。黎瑞恩,1973年2月18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南海,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有没有黎姓历史名人?黎锦熙,语言学家;其二弟黎锦晖,作曲家;三弟黎锦曜,地质矿产专家;四弟黎锦纾,平民教育家;五弟黎亮(锦炯),桥梁专家;六弟黎锦明,作家;七弟黎锦光,音乐家;八弟黎锦扬,美籍华裔作家,谓之「长塘黎氏八骏」。黎干:唐代戎州(今四川省宜宾)人,曾任谏议大夫,京兆尹。善星纬术。黎斡(? —779),唐代官吏。戎州(今四川宜宾市)人。黎錞:字希声,北宋四川渠县宝城区宋场乡黎家山寨即状元村人。黎明:宋代长沙(今属湖南省)人,以孝友信义之高品受人赞赏。 [30]黎贯:明代从化人,正德年间进士,著有《台中稿》、《西巡稿》、《传闽稿》等文集。黎淳:湖南省华容人,明朝天顺年间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读、吏部右侍郎和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黎淳博学多才,尤以经史著称,除参与修撰了《大明一统志》《英宗实录》《续资治通鉴纲目》外,著有《龙峰集》、《明试录》、《黎文僖集》等传世。明朝著名宰相杨廷和和杨一清都是其学生,并深受其影响。黎恂:贵州遵义人,清代文学家。清心淡泊,用心治学,尤长于诗。黎简:清代广东省顺德县人,著名书画家,擅画山水,画法得元代四大家之妙。黎景熙:北周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任丘)人,善书法,知玄象,以雅好读书,著述不怠见称,官至车骑大将军。黎靖德:宋代永嘉县(今属浙江省)人,曾任沙阳主簿。其博学能文,主持编修过《沙阳县志》,著有《朱子语类》。黎子云:宋代儋州(今广东省儋县)人,家贫好学,常与弟载酒见苏轼,轼题其别墅名曰:“载酒堂”。黎贞:广东新会都会村人,生于元朝末年。著有《秫坡集》、《古今一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