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传统节日

传统婚嫁习俗

时间:2024-11-2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传统婚嫁习俗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你知道传统的婚嫁习俗是什么吗?请看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传统婚嫁习俗。



  一、三书六礼

  1、三书

  按照汉族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

  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

  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六礼

  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

分别为:

  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二、两箱丝绸

  江南大户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家中庭院栽香樟树一棵,女儿到待嫁年龄时,香樟树也长成。

媒婆在院外只要看到此树,便知该家有待嫁姑娘,便可来提亲。

女儿出嫁时,家人要将树砍掉,做成两个大箱子,并放入丝绸,作为嫁妆,取两厢厮守 两箱丝绸之意。



  三、议婚

  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的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与不成,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付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彩。

媒人议亲,一般首先口头上探询双方意图,女方即使不允,一般也只能婉言谢绝,俗谚一家女,百家求;可以不允许,但不可以得罪媒人。



  四、订婚

  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订婚,即许亲、定亲。

男方可以郑重地给女方家送去聘礼,至于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而异,视家境贫富而定。

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征,山西雁北一带称之为下茶,晋南一带则称之为过大礼。



  五、嫁娶

  订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宴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一般要事先请人定一个好日子。

因为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到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

选日子,又称看日子、送好、送娶牌等,即古代的请期。

无论何种形式的喜礼,都要讲究吉利,不能送谐音不吉的物品,如钟 终、梨 离、缎子 断子等,一般也不送单数。

有些地方要给待嫁的女子加笄礼,俗谓之上头。

古代女子十五岁许嫁时要举行加笄仪式,即改变幼年的法式,把头发绾成一个髻,以此表示女子已成人。

女儿出嫁离家时,各地大都有新娘不带娘家土的习俗。

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庄家的好运气。

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女儿出嫁时,要在坑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毯或红布铺地 红毯、红布象征一生走红云,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

不管怎样出门,力求脚不沾地。



  六、婚礼

  新郎、新娘进门之后,接着就要拜堂,又称拜天地,即开始举行拜天地的仪式,这是婚礼告成的主要标志。

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门前,设一张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桌后方悬挂祖宗神位。

新郎、新娘就位后,由两位男宾唱导,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

然后行夫妻对拜礼。

仪式结束之后,新郎要用一条红绸牵新娘走入洞房,到了洞房门口,新郎用一杆秤将新娘的蒙头红挑下,然后新娘才进入洞房,或者等新娘进入洞房坐在床上后,两人并肩坐在床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的袍襟之上表示已经同房同床。

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蒙头红,然后退出。

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

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



  七、闹洞房

  新娘被送进新房之后,多是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谓之坐帐或坐床。

此时,有人端来栗子、红枣、花生等撒在床上,边撒边念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此谓之撒帐。

以前坐帐要坐三天,为此新娘要在婚前几天便要节食,以免坐帐时难堪,后来改为一天,或者象征性地坐一下午。



  中国各地一般都有闹洞房的习俗,洞房之夜,热闹非凡。

俗话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



  八、回门

  新娘婚后的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回门、回亲等。

回门标志着男子开始以新郎的身份进入女家,也是给新娘缓和初为人妻、初为人媳紧张的一次机会,女家往往也借此机会来考验新女婿。

回门通常由娘家人来接,也有由婆家送的,然后由丈夫接回婆家。

有的地方讲究爹接娘送,一辈子不生病。



@-----------------------提示-------------------------@

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

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过传统节日,12星座最看重什么?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将其视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12星座对于传统节日的态度和偏好也各不相同。那么,12星座在过传统节日时最看重什么呢?是否重视过节的仪式感?又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度过呢?接下来星座屋小编将带您逐一了解。

传统节日清明节扫墓的八大禁忌

传统节日清明节扫墓的八大禁忌  农历3月,传承两千多年的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缅怀先人,礼敬祖宗的重要意义。鉴于往年扫墓的拥挤,部分百姓甚至在三月就开始进行,即便行动不易,也要排除万难,可见礼不可废,国人之重视了。那么大家在祭拜祖先的同时,可曾注意过一些禁忌和避讳呢。要知道有些规矩未加注意,就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使得原本祈福求运的活动,成为挥之不去的烦恼。所以下面就为大家罗列出几条扫墓的原则,以供大家扫墓顺利。  一.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二.不可在墓地照相  大家扫墓的目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的照相,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就有阴阳失衡的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运势。  三.忌穿大红大紫  清明节是不能穿的大红大紫去上坟的,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的。不过总有人会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内衣上不经意使用了红色。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  四.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  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五.身体不佳,时运不济者避免扫墓  一个身体正处于生病状态,或是虚弱状态的,或者最近运气不佳,诸事不顺的人最好不要去参加扫墓活动,因为此类人正处于总体运势低迷的状态,极易招致晦气,说的难听点就是邪灵上身,因为阴晦之物最喜气运低迷的人,这种人缺乏人气,容易侵犯。  六.坟头长草必需修整  坟墓上长植物的,必需要清除,万万不可使其长出气候。这一点最重要不过,要知道,所谓扫墓,就是让你清扫不利于墓地的东西,坟头的草木会对家族的成员造成伤害,包括了气运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  七.发不遮额忌买鞋  事实上,清明节也算是鬼节,当然在发型上是需要注意的,尤其头发不能遮住额头,额头是人身体的神灯所在,是不可盖住的。同时鞋子也不要在当天购买,因为鞋同邪,有点常识的朋友大多不会在这天购买鞋子的,以免不吉利。  八.忌嬉骂,非议先人  扫墓完毕后,有人带着孩子去的,可能刚开始还算肃穆,一结束就开始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了。这是要注意的,要知道坟地毕竟是阴灵沉睡之所,嬉笑怒骂会滋扰阴灵,是大不敬,可能会招致报复,非议先人就更不可取了,假如你路过他人的墓地,对逝者品头论足即是亵渎的行为,届时麻烦上身就怪不得谁了。@-----------------------提示-------------------------@今日生肖运势播报专版,每日生肖运势查询,欢迎大家到(今日运势版)查看。化太岁锦囊开始热销,欢迎有需要的到【吉祥商城】查看下单购买。
标签:传统节日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