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传统节日

立冬的由来及传说故事

时间:2024-11-2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立冬的由来及传说故事
  
  立冬节气是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两天之间,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立冬的由来及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冬的由来
  
  春秋时期,人们用土圭 立杆测影测量日影长短。

日影最长、太阳移到最南端一天,定做冬至。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

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

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的传说故事
  
  传说张仲景是当时有名的医者,有一次他回家乡看见乡亲们的耳朵都冻烂了,就研究了一种办法。

把羊肉跟各种驱寒的食材还有辣椒捣碎包在面皮里,包成耳朵形状的饺子,那时候称之为娇耳,而且还每人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喝了之后就真的不再冻耳朵了,这就是立冬吃饺子的传说。


  
  后来的饺子也不仅仅局限于一种馅料,最传统的就是猪肉大白菜的,另外饺子在一些地区也叫扁食!
  
  而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在古代社会中,它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每到这一天,皇帝会亲自率领文武百官来到京城北郊设坛祭祀,场面之隆重中壮观,非同一般。

而现在,人们在高速运转的生活之余也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气的继承和发扬,因此,赶到立冬之日,家家户户也要庆祝一下。


  
  吃饺子其实不仅仅在立冬的时候会吃,而且在家人团圆或者重大节日的时候都会吃,代表着一种美好的向往跟祝愿。


  
  立冬的传统习俗
  
  煎香
  
  香草为芳草中的一种,大家在用衣袖在草上挥动便会芳香袭人,大家可以将它缝制成香囊佩戴。

焚烧香草能够有效的辟瘟疫、祛风瘴以及驱除房屋中的秽气;大家在佩戴香囊的时候能够解郁闷;还可以熬汤沐浴可以祛风寒;搽在发间可以辟秽污。


  
  采桑叶
  
  桑叶本身性苦,甘寒,它具有非常好的祛风清热,凉血明目的效果。

桑叶中的物质,能够泄降肝胆郁热。

《广济方》称立冬日采桑叶一百二十片,如果是闰年,则多采十片,每次用十片。

到了需要洗眼睛的日子,用桑叶煎汤洗眼,能治疗各种眼病。


  
  吃羊肉
  
  羊肉性甘,大热,能够起到补元助阳,治疗体虚瘦弱的效果,还可以御寒益气,安心止惊,有非常强的补充营养的效果。

秋冬后的羊肉味道尤为鲜美。

尤其是在内蒙古、西藏等地,到了这个节气都始吃羊肉,并且会到立春为止。


  
  如浙江的长兴等地,农历八月就已经设店,宰羊出售。

有民谚道:,月初一羊开刀。

一直到过了除夕才停止售卖。

沿太湖流域,盛产绵羊。

冬令时节,羊肉也是时令之物。


  
  修农具
  
  隆冬时节,农事已毕,农家对所有农具都应该趁闲暇时加以检查,进行整修。

如果发现有损坏或不可使用的,要立即修理或者予以添置,以免来春贻误农时。

《礼记・月令》中有季冬之月命农计搁耕事,修来招,具田器。

所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制肥料
  
  各种植物,除了生长于沼泽中的之外,大都靠根部吸收土城中的养料,以维持生命。

在终年无人的山野,树木特别繁茂旺盛,正是依赖草木自生的枯枝落叶,日积月累,形成肥料。

入冬草木凋零,靠近山林的地区或者家中有园圃的,枯枝败叶,到处都是,正是农家制造堆肥的佳时候。


  
  迎冬
  
  封建社会,朝廷会举行郊外迎冬的仪式,并赏群臣冬衣、抚恤孤寡。


  
  在《吕氏春秋・孟冬》有记载:是月也,以立冬。

先立冬三日,太史渴之天子。

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

’天子乃斋。

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

还,乃赏死事,恤孤寡。

是日,皇帝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

回来后皇帝要大大赏赐,以安社视,而且要抚恤孤寡。


  
  祭冬神 古时候,立冬时节天子要穿黑色的衣服,骑铁色的马,带文武百官去北郊祭冬神。

冬神名叫禺强,字玄冥。

《山海经》说他住在北海的一个岛上,长相怪异:人面鸟身,耳上挂着两条青蛇,脚踩两条会飞的红蛇。

祭祀冬神的场面十分宏大。

《史记》上记载,汉朝时要有70个童男童女一起唱《玄冥》之歌:玄冥陵阴,蛰虫盖减……籍敛之时,掩收嘉毅。

意思是说,天冷了,要收藏好粮食。


  
  暖炉会
  
  霜降后寒气已重,因此各地开炉日期,一般常在农历十月初。

《荆楚岁时记》载:庐山白鹿洞,游士辐凑,每冬寒醵金市乌薪为御寒之备,号黑金社。

十月旦日,命酒为暖炉会。

北平一般在十月初一烧暖炕,设围炉,称之为开炉节,到第二年二月初一才撤去暖炉。

暖炉多用一种耐燃烧的矿物砌筑,该物比矾石更白,轻暖坚固,后来则用薄铁做暖炉。

《岁时杂记》称京人十月初一喝酒,就在炉中烤大块的肉,围着火炉,边饮边吃,称之为暖炉。

《礼记・月令》记述十月有暖炉会。

江苏昆山、安徽太平、湖北钟祥等地,也在月初开始用火御寒,期间有卖糕饼供食或者饮酒举行暖炉会的。



@-----------------------提示-------------------------@

过传统节日,12星座最看重什么?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将其视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12星座对于传统节日的态度和偏好也各不相同。那么,12星座在过传统节日时最看重什么呢?是否重视过节的仪式感?又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度过呢?接下来星座屋小编将带您逐一了解。

传统节日清明节扫墓的八大禁忌

传统节日清明节扫墓的八大禁忌  农历3月,传承两千多年的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缅怀先人,礼敬祖宗的重要意义。鉴于往年扫墓的拥挤,部分百姓甚至在三月就开始进行,即便行动不易,也要排除万难,可见礼不可废,国人之重视了。那么大家在祭拜祖先的同时,可曾注意过一些禁忌和避讳呢。要知道有些规矩未加注意,就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使得原本祈福求运的活动,成为挥之不去的烦恼。所以下面就为大家罗列出几条扫墓的原则,以供大家扫墓顺利。  一.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二.不可在墓地照相  大家扫墓的目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的照相,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就有阴阳失衡的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运势。  三.忌穿大红大紫  清明节是不能穿的大红大紫去上坟的,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的。不过总有人会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内衣上不经意使用了红色。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  四.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  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五.身体不佳,时运不济者避免扫墓  一个身体正处于生病状态,或是虚弱状态的,或者最近运气不佳,诸事不顺的人最好不要去参加扫墓活动,因为此类人正处于总体运势低迷的状态,极易招致晦气,说的难听点就是邪灵上身,因为阴晦之物最喜气运低迷的人,这种人缺乏人气,容易侵犯。  六.坟头长草必需修整  坟墓上长植物的,必需要清除,万万不可使其长出气候。这一点最重要不过,要知道,所谓扫墓,就是让你清扫不利于墓地的东西,坟头的草木会对家族的成员造成伤害,包括了气运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  七.发不遮额忌买鞋  事实上,清明节也算是鬼节,当然在发型上是需要注意的,尤其头发不能遮住额头,额头是人身体的神灯所在,是不可盖住的。同时鞋子也不要在当天购买,因为鞋同邪,有点常识的朋友大多不会在这天购买鞋子的,以免不吉利。  八.忌嬉骂,非议先人  扫墓完毕后,有人带着孩子去的,可能刚开始还算肃穆,一结束就开始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了。这是要注意的,要知道坟地毕竟是阴灵沉睡之所,嬉笑怒骂会滋扰阴灵,是大不敬,可能会招致报复,非议先人就更不可取了,假如你路过他人的墓地,对逝者品头论足即是亵渎的行为,届时麻烦上身就怪不得谁了。@-----------------------提示-------------------------@今日生肖运势播报专版,每日生肖运势查询,欢迎大家到(今日运势版)查看。化太岁锦囊开始热销,欢迎有需要的到【吉祥商城】查看下单购买。
标签:传统节日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