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传统节日

广西人的中元节为什么是七月十四?

时间:2024-12-0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俗称鬼节、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

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在我国中元节的习俗都大同小异。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

这种祭祖行为是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传统伦理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感德祖先文化传统。

时逢小秋的农作物收获,也正好把丰收的喜悦与祖先分享,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傍晚时分举行。

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

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

广西人的中元节为什么是七月十四?

广西人的中元节为什么是七月十四?
  ◆烧纸

  中元节日中,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

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

通常上坟烧纸时要留下几张,到十字路口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其祖先的钱了。



  ◆焚香燃炮

  每到七月十四或十五晚,在门外焚香燃炮,同时烧包(也叫荐包)。



  ◆祭祀土地

  七月半,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

将供品撒进田地。

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

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祈丰收

  七月半施祭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

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吃鸭

  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在七月半吃鸭子,因鸭在水中游,取其河灯普渡祈祷之涵意。

也有说法是鸭就是压,是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魂灵,这说法有点牵强,因为很多地方鸭与压不同音。



  ◆跳天灯

  广西天等一带在七月半有跳天灯习俗。

旧时跳天灯活动多是一些迎神赛会、驱逐疫鬼之类的迷信活动,现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体育活动。

跳天灯一般在村头较平坦的场地上进行,72个小碗装上豆油,分别排成9行,按前后左右相距0.8--1米的距离置灯并点燃,跳灯的人头戴面具,手持木鱼、小鼓、锣钹等乐器,亦有手持挂纸花条木棍者。

开头由一人带头敲打木鱼,按节奏有规律地在每行灯中穿来跳去,到行角转弯处,每人都要做一些亮相的跳步转弯动作,并吹打各自手中所持的乐器及道具。

夜间观跳天灯的场面,宛如长龙在星光中舞动。



  ◆放焰口

  在盂兰盆会中,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叫做放焰口。

焰口就是佛教所谓地狱中的饿鬼,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超度亡灵、为孤魂野鬼施食。

放焰口在黄昏或晚上进行,活动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达次日凌晨。

先由僧人诵经、做法,最后由主持用米粮、净水在四周挥洒,为鬼魂施食。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中元节放河灯,据说是从上元节(元宵节)的张灯习俗演变而来。

民间认为,上元是人节,中元是鬼节,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上元张灯在陆地,中元就是在水里了。

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与祈祷。

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

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烧街衣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

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在广西,中元节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过,又叫鬼节、七月半,又称壮族团聚节、七月节,很多地方都是过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而广西大多数都是过七月十四这一天。



  总有人问:为什么广西人的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四,而其它省份却是农历七月十五呢?作为广西人,你除了知道那天要吃鸭,你知道正确答案吗?

  在广西,中元节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农历七月十四过,又叫七月半七月节。

传说,以前广西老百姓也在农历七月十五过节。

到宋朝末年,南方战乱,广西老百姓正准备过中元节,听闻元军大举进攻岭南,为避战乱,只好提前一天过节了,后来便一直延续下来。



  传统的广西人,把中元节当作一种灵魂的崇拜。

在这一天,大街小巷到处飘荡着糍粑、烧鸭的香味。

人们买好过节的用品,燃上香烛,摆上鸭肉、饭、水果等食品祭过祖先后,一家人便围坐在一起,共享节日午餐。

并在此节日里怀念亲人,寄予对未来美好的祝愿。



  广西的七月十四也称鸭子节,每年的七月十四,广西人最最重要的当然是吃鸭!人们认为亡灵可以站在鸭子上,通过鸭子的运载在阳间和阴间自由穿梭。

另外也有的烧包习俗,一般是先祭祖,然后是给孤魂野鬼烧衣物。

祭祖的酒菜是必须要放在扁平笸箕内,意为野鬼不得抢夺。



  这些习俗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风俗禁忌,同时也要客观理性地去对待七月十四中元节这一天,吃鸭肉、祭祀祖先,祈求先人的保护,做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过节也是与家人团聚过节的美好时刻。



广西人的中元节为什么是七月十四?

@-----------------------提示-------------------------@

今日生肖运势播报专版,每日生肖运势查询,欢迎大家到(今日运势版)查看。

化太岁锦囊开始热销,欢迎有需要的到【吉祥商城】查看下单购买。

过传统节日,12星座最看重什么?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将其视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12星座对于传统节日的态度和偏好也各不相同。那么,12星座在过传统节日时最看重什么呢?是否重视过节的仪式感?又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度过呢?接下来星座屋小编将带您逐一了解。

传统节日清明节扫墓的八大禁忌

传统节日清明节扫墓的八大禁忌  农历3月,传承两千多年的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缅怀先人,礼敬祖宗的重要意义。鉴于往年扫墓的拥挤,部分百姓甚至在三月就开始进行,即便行动不易,也要排除万难,可见礼不可废,国人之重视了。那么大家在祭拜祖先的同时,可曾注意过一些禁忌和避讳呢。要知道有些规矩未加注意,就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使得原本祈福求运的活动,成为挥之不去的烦恼。所以下面就为大家罗列出几条扫墓的原则,以供大家扫墓顺利。  一.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二.不可在墓地照相  大家扫墓的目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的照相,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就有阴阳失衡的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运势。  三.忌穿大红大紫  清明节是不能穿的大红大紫去上坟的,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的。不过总有人会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内衣上不经意使用了红色。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  四.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  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五.身体不佳,时运不济者避免扫墓  一个身体正处于生病状态,或是虚弱状态的,或者最近运气不佳,诸事不顺的人最好不要去参加扫墓活动,因为此类人正处于总体运势低迷的状态,极易招致晦气,说的难听点就是邪灵上身,因为阴晦之物最喜气运低迷的人,这种人缺乏人气,容易侵犯。  六.坟头长草必需修整  坟墓上长植物的,必需要清除,万万不可使其长出气候。这一点最重要不过,要知道,所谓扫墓,就是让你清扫不利于墓地的东西,坟头的草木会对家族的成员造成伤害,包括了气运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  七.发不遮额忌买鞋  事实上,清明节也算是鬼节,当然在发型上是需要注意的,尤其头发不能遮住额头,额头是人身体的神灯所在,是不可盖住的。同时鞋子也不要在当天购买,因为鞋同邪,有点常识的朋友大多不会在这天购买鞋子的,以免不吉利。  八.忌嬉骂,非议先人  扫墓完毕后,有人带着孩子去的,可能刚开始还算肃穆,一结束就开始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了。这是要注意的,要知道坟地毕竟是阴灵沉睡之所,嬉笑怒骂会滋扰阴灵,是大不敬,可能会招致报复,非议先人就更不可取了,假如你路过他人的墓地,对逝者品头论足即是亵渎的行为,届时麻烦上身就怪不得谁了。@-----------------------提示-------------------------@今日生肖运势播报专版,每日生肖运势查询,欢迎大家到(今日运势版)查看。化太岁锦囊开始热销,欢迎有需要的到【吉祥商城】查看下单购买。
标签:传统节日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