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危险的蜜蜂有多危险?世界上最危险的蜜蜂是什么蜜蜂?蜜蜂在我们的印象里一直都是勤劳的采蜜者的形象,不会主动蜇人,就算蜇了人,伤害性也不大。但是有一种由非洲蜜蜂和野蜂杂交出来的杀人蜂却令人闻风丧胆,它们非常凶暴,会主动攻击人类,而且体内有剧毒,能致人死亡,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昆虫之一。下面就跟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最危险的蜜蜂等相关内容。

杀人蜂的危险性
非洲杀人蜂是由非洲普通蜜蜂跟丛林里的野蜂交配繁殖出来的新品种,它们遗传了非洲蜜蜂凶暴的特性,具有非常强的攻击性,而且毒性很大。这种蜜蜂常成群追击靠近其蜂巢的人畜,能追逐目标达数百米之外。在过去30年里,非洲杀人蜂在美洲各国螫死了数以千计的家畜和1000多人。
杀人蜂的产生
非洲杀人蜂的产生来源于人类自己的疏忽行为。为了培育一种产蜜量高的蜜蜂,1956年,圣保罗大学研究室引进了35只以勤劳著称的非洲蜜蜂,但鉴于这种蜜蜂脾气狂暴,毒性很大,研究人员特地在蜂箱入口都安上了铁丝网,防止它们跑出去。谁知不明就里的值班人员擅自取下了铁丝网,让二十几只非洲蜜蜂逃了出来,它们和当地野外的蜜蜂交配后就形成了这种令人闻风丧胆的杀人蜂。
杀人蜂的毒性介绍
杀人蜂的毒素主要损伤是心脏,其中含有的一种蜂毒肽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遇袭者在被蜇以后,普遍出现发热、头痛、呕吐和呼吸困难等诸多症状,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溶血、心脏损害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最终失去生命迹象。
繁殖特性

这些蜜蜂在野外大量繁殖起来,攻击人畜,科学家认为,杀人蜂生活在非洲,那里的天敌很多,如果不主动发起进攻,就会被其他动物消灭。在艰难的生涯中,经过自然选择,那些富有进攻性的群蜂得以保存下来,繁殖后代。它们成群结队,来势凶猛,许多动物见了,闻风而逃,就连狮子也无法对付它们。
活动规律
第一,筑巢地点集中,采群体行动。一旦遭受入侵,能在极短时间内集体进攻,追杀入侵者达24小时之久。
第二,飞行距离较远,利于蔓延。
第三,“Swarming”频率高。一般蜜蜂每年聚集2-3次,但非洲蜜蜂却高出6倍之多,大大增加了交配机会。
第四,与雄蜂交配以后,非洲蜂王的成熟时间比欧洲蜂王短,进而消灭所有竞争者。
第五,一般意大利蜂一年分蜂一次,大约带走一个蜂巢的四成蜜蜂,建做新蜂巢。
杀人蜂一年分蜂三到四次。非洲化蜂王由蛹化为成虫比起欧洲蜂的要早一日,这样就能够向“姊妹”们大开杀戒。
种群现状

昆虫种群很大,变异能力也是很强的,假如长期使用一些化学农药,它本身的抗性增加,可能会影响它的毒性。这些杀人蜂本身,也是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建设有益的昆虫,由于它们往往以森林中的各种害虫为捕食对象,因此对防治森林病虫害有很大作用。伤害人们的凶手,同时也是森林农田的卫士,杀人蜂这种双重身份使人们对自然界的法则有了新的认识。
世界上十大最危险的动物排行榜,蚊子一年可以杀死72万人!
世界十大危险植物排行榜,坏女人花是剧毒!
世界上最厉害的狗鬼脸藏獒 危险度堪比猛兽
世界上最危险的游乐设施 死亡秋千建在高达400米的悬崖边
岳飞被冤枉时韩世忠等多人为他作保,为什么他还是难逃一死?
被冤枉时等多人为他作保,为什么他还是难逃一死?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绍兴十一年的秋天,继岳飞麾下大将张宪、长子岳云下狱后,岳飞被“召回”临安府,随后便被抓捕投入狱中,为人刚正不阿的御史中丞何铸被宋高宗任命为岳飞案的主审官。面对何铸的审讯,岳飞义正词严地回应,并且将母亲在身上刺下的“尽忠报国”四字坦露,何铸为之动容。 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之后,何铸认为岳飞是被冤枉的,于是将此案如实禀报给了主持此事的宰相,并且请求免去岳飞死刑,秦桧借口“此上意也”,拒绝了何铸的请求,何铸认为“强敌未灭,无故戳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坚持要为岳飞免去死刑,秦桧一怒之下,不再让何铸担任岳飞案的主审,改由心腹万俟卨担任主审,对岳飞严刑逼供,并且在不久之后陷害何铸,将其冠上“岳飞同党”的罪名,削官流放。 在万俟卨严刑逼供下,岳飞仍未被屈打成招,于是,秦桧的同党们为了坐实岳飞的冤案,为岳飞罗织罪名,欲将岳飞定为死罪。时任大理寺丞的李若朴、何彦猷敬仰岳飞的大义,加上看不惯秦桧一党陷害忠良,认为岳飞无罪,与万俟卨据理力争,结果都遭到了罢官处分,布衣刘允升上书为岳飞伸冤,结果却被投入大理寺问罪,随后被杀。 早已交出兵权的大将韩世忠,此时闲赋在家,得知岳飞含冤入狱的消息,赶赴临安,质问秦桧,秦桧以“莫须有”三个字打发韩世忠,韩世忠闻言怒斥秦桧。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高宗在秦桧呈上的岳飞案最后审讯结果的奏章上批复:“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依军法,斩立决”。当天,一代名将岳飞冤死于大理寺狱中。 因为岳飞的冤案是在张俊、秦桧等人的诬陷下铸成的,所以,很多人就认为冤杀岳飞的罪魁祸首就是跪在岳飞墓前的秦桧、张俊等人,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在南宋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无论是秦桧还是张俊、万俟卨,如果没有宋高宗的授意,又怎么能将一个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陷害下狱,严刑拷打呢?如果没有宋高宗的同意,他们又怎么可能罗织罪名,最后冤杀岳飞呢? 岳飞之死有着许多原因,宋朝自建国以来,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开始推行的“重文轻武”的国策就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是通过兵变,黄袍加身,逼迫孤儿寡母才得以登基为帝的,宋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不论是此前灭亡的唐朝还是,大多都是武将依靠手下的军队建立起来的政权,赵匡胤为了防止宋朝也走上这些国家的老路,于是在“”之后,开始施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在这种国策的刻意压制下,北宋武将大多地位低下,就算是官居枢密使的,不也是时常遭到文官集团的讥讽,做事稍有不慎便就是弹劾狄青的奏章如同雪花般飞向的桌案之上,后来因为举家避水,住进了大相国寺,遭人非议,文官集团便各种捏造事实,使得狄青被贬官流放,郁郁而亡。 南宋在建立之后,渐渐形成了吴玠、岳飞、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五镇屯驻大军,吴玠是川陕大军主将,刘光世是御前巡卫军主将,韩世忠是神武左军主将,张俊是神武右军主将,岳飞是神武后军主将,从统率的大军就能看得出南宋朝廷对武将的防备,最为重要的御前巡卫军的主将是出身将门,宋高宗和文臣集团都能信任的刘光世,而出身贫寒的吴玠、岳飞等人只能位居其下,还要被处处防备。 岳飞在第四次北伐被召回的途中,因为安置愿意南归的百姓,耽搁了几天,比朝廷规定的时间要晚了点,就被夺去兵权,后来再度南犯,这才又将兵权交还给岳飞。绍兴十一年,刘光世因病闲赋在家,吴玠早已病死,曾经的五镇大帅只剩下岳飞、张俊、韩世忠三人,宋高宗和秦桧积极与议和,防备三人出兵北伐,直接就罢免了三人。 岳飞自身性格问题也是使得他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 岳飞虽然对于南宋朝廷,但是他自己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在朝堂之上对主和派,得罪了不少朝堂之上的同僚。与他同为“南宋”的刘光世、张俊贪图财货,就连韩世忠也为了明哲保身,不得不“自污”,唯独岳飞,既不会见风使舵,又不懂那些潜规则,不贪财、不好色,这样的人哪个不担心? 而且,岳飞屡屡上书去捅宋高宗的“痛处”,就好像“迎回二帝”啊,将收养的宗室之后立为太子啊,很多都是利国利民之举,但是,这些事情都不是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该说的话,在宋高宗眼中,这都是不安分守己的表现,于是乎,无论岳飞是否有错,不能善终已成岳飞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非洲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 现代埃塞俄比亚国家的缔造者孟尼利克二世简介
孟尼利克二世(MenelikⅡ,1844—1913年),非洲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有成就的统治者之一、现代埃塞俄比亚国家的缔造者、 埃塞俄比亚(1889至1913在位),埃塞俄比亚民族英雄。第一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中埃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孟尼利克二世,1889年即埃塞俄比亚皇帝位。1894年7月,意大利发动侵略战争,孟尼利克二世组织和领导了抗意战争,打败了侵略者,维护了民族独立。后来极力周旋于大国之间,努力维持国家的政治独立。但他晚年多病,1908年又因中风而全身瘫痪,无力遏制列强在埃塞俄比亚的扩张。同时自己也逐渐失去了对权力的控制。1913年12月,孟尼利克二世在宫廷密谋与权力争夺中去世。 人物生平 继任帝位 原名萨勒·马里亚姆(Sahle Miriam),1844年8月17日生于绍阿的安哥捷拉。是后来成为绍阿公国国王的海尔·马拉科特之子。1855年埃塞俄比亚皇帝特沃德罗斯二世侵入绍阿,将它变为半独立的王国。11岁的他国破被俘,被带到马格达拉,在特沃德罗斯二世的宫廷中长大。在这以后的10年中,他独自过着清寒的生活,亲身感受到战祸之烈。由于马格达拉是西奥多王朝的政治、军事中心,孟尼利克受到西奥多开创的改革之风熏染,逐渐萌发了建立强大民族国家的理想。 1865年21岁的孟尼利克从马格达拉秘密逃走,后在沃洛省盖拉族女首领沃格特夫人的帮助下回到绍阿省,宣布继承父业称王,从此他便开始出现在埃塞俄比亚的政治舞台上。执掌绍阿公国大权以后,他励精图治,致力于埃塞俄比亚的统一和进步事业。 飘摇时局 孟尼利克从步入政界到临终的48年,正值非洲历史上发生重大变迁的时代。伴随着西方列强逐渐从自由阶段发展到阶段,各国对非洲大陆的入侵和瓜分也在加紧进行。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非洲之角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英、法、意、德、俄等国都想侵占埃塞俄比亚,控制红海入口,实现殖民扩张的野心。1881年苏丹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马赫迪·穆罕默德起义,使英国暂时无暇东顾。法国在中败北以后,实力受到削弱,在争夺红海入口的角逐中,感到力不从心。海外没有殖民领地的意大利便趁虚而入,加紧了在埃塞俄比亚的殖民侵略活动。 1879年,意大利政府接管了一家长期在阿萨布湾附近地区活动的意大利私人公司。1880—1883年,意大利政府竟无理宣布阿萨布湾及附近地区为意大利领土。1885年它又侵占了厄立特里亚并开始向内陆扩张和渗透。 统一国家 面临西方列强入侵的危急关头,削除封建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成为埃塞俄比亚民族存亡悠关的首要问题。孟尼利克承担了这个历史任务,揭开了他个人政绩中最夺目的一页。 1868年西奥多皇帝死后,东北部地区的贵族领袖约翰尼斯四世虽然取得帝位(1872年),但由于他的软弱,诸侯争雄的分裂局面并没有结束。此时,孟尼利克已是国内举足轻重的实力人物。他一面不断以武力迫使各中小封建主就范,一面又用通婚的办法,与国内主要贵族集团联姻,为获得最高权力奠定社会基础。1883年孟尼利克与提格雷国王的公主泰图成婚。1886年,他将自己前妻的10岁女儿佐迪图许配给约翰尼斯的儿子阿利亚·塞拉西公爵。这样,当1889年约翰尼斯出兵镇压马赫迪起义者的战斗中阵亡后不久,孟尼利克就加冕为“万王之王”,成为埃塞俄比亚的皇帝。 击败侵略 孟尼利克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曾经一度把意大利政府看成是上帝派来的仁慈朋友。为了消除残留的封建势力,他也希望借助于外力来增强军队装备。因此,他登基仅40天就同意大利政府签订了乌西阿利条约。条约的阿姆哈拉文本第17款载明,埃皇在与其他欧洲国家交往时,可以通过意大利政府给予协助。可是在意大利文本上却把“可以”一词换成“必须”的字样。正是按照这种“曲解”,乌西阿利条约,意大利就公开宣布埃塞俄比亚为它的“永久保护国”。 孟尼利克对意大利的殖民野心缺乏思想准备,在这种赤裸裸的强盗行径面前甚为惊讶。他立即写信给意大利国王, 信中说:“由于两国的友好关系,所以我在签约时说过,请意大利君主受理我国在欧洲的事务。但是,我从未签订条约来限制自己必须这样做。”1890年二月,他又致书欧洲各国,表示“埃塞俄比亚不需要任何国家的帮助,她只祈求于上帝。”孟尼利克维护主权的正当立场,受到意大利当局蛮横的指责和恫吓。这时,他已看到西方国家对埃塞俄比亚所抱的卑鄙企图。 1891年4月,孟尼利克再次写了“致欧洲列强书”,表达了维护民族独立的决心。信中写道:“如果远方的列强前来瓜分非洲,我是不会袖手旁观的。”随后,他下令中断埃意关于边界问题的谈判。1893年,孟尼利克正式宣布将在乌西阿利条约签订5年之际(即1894年5月2日),予以废除。 意大利殖民者对孟尼利克的行动极为气恼,首相克利斯皮指示驻厄立特里亚总督巴拉蒂里要准备用顺从意大利的埃塞俄比亚贵族取代他。克利斯皮说:“从现在起,就要鼓励那些觊觎王位者来反对他”,只要他“不存在了,这个帝国就会分裂成南北两半,……最后都会置于意大利的崇高保护之下。”如果这样做不能成功,那么,就采用“一世的方法征服这个非洲古国。”1894年7月,在内部颠覆没有奏效的情况下,意大利不宣而战。半年时间内意军侵占了古城阿克苏姆、阿迪乌格里以及提格雷省首府马卡累。 在战云密布的时候,孟尼利克并没有仓促行动,而是加紧筹集兵力、军火。直到1895年9月,才正式颁布了“告人民诏书”:“敌人从海外入侵,他们侵扰了我们的国境,妄图消灭 我们的信仰,破坏我们的祖国。为了爱惜我们最近几世纪遭 受如此深重苦难的国家,我忍受着一切, 同他们进行了长期谈判。但是敌人却象鼹鼠一样,,……危及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已忍无可忍!我要采取行动捍卫国家,抗击敌人。……大家都快跟我来参加战斗,保卫祖国,人人出力!” 诏书发布,。广大贫苦农牧民踊跃投军。在通往征兵站的大道、小路上,一批批青壮年汇成人流。那些开明的封建诸侯也纷纷表示站在埃皇一边。几天内,国家就筹足了购买军火的200万银元。两个月中,孟尼利克手下已有了一支配备10万支来福枪、400门加农炮的大军。 1895年12月,埃军在阿拉吉平顶山战役中打败了意大利的两支军队,并收复了被意军占领的马卡累城。在取得初步胜利后,孟尼利克提出和谈,遭到意当局的拒绝。 1896年3月1日爆发了著名的阿杜瓦战役。意大利投入17000兵力,大炮56门;埃塞俄比亚投入了10万兵力,以绝对的优势对付敌军。经过一天激战,意大利侵略军几乎;伤亡人数高达12000人左右。意军惨败的消息传到欧洲,引起一片哗然。克里斯皮内阁随即倒台,英国议会也出现了要求修改对埃塞俄比亚政策的呼声。西方殖民者无法想象“这样巨大的灾难会降临到一个文明的欧洲国家的军队头上。”同年10月,意大利政府被迫与孟尼利克王朝签订了一项新条约(亚的斯亚贝巴条约),意大利终于放弃了把埃塞俄比亚变为它的保护国的要求,承认“埃塞俄比亚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享有绝对的独立”,并赔款1000万里拉。阿杜瓦战役的胜利,大大提高了孟尼利克和埃塞俄比亚国家的国际声誉。自此,英、意、法、俄等国都相继与它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抱憾离世 他晚年多病,每当病痛发作时总喜欢吃几页《圣经》,称这样就能使自己恢复健康。1908年,身染重病的孟尼利克因中风全身瘫痪,丧失了说话的能力。泰图皇后没能生育,皇帝又不愿承认他的一位盖拉族前妻生的女孩佐迪图是他的女儿,只好宣布由他的外孙、12岁的埃雅苏王子当他的继承人,并指定他的老部下塔桑马将军任摄政。实际上,权力落入泰图皇后手中。她竭力扶持自己家族的势力,激起王朝内外的强烈不满。一场新的宫廷权利纷争又在酝酿之中。1913年12月12日,他在一次宫廷的密谋与权力争夺中去世。后由皇后泰图摄政,1916年其女儿佐迪图女皇继位。 孟尼利克皇帝是埃塞俄比亚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代表。在他执政期间,古老的埃塞俄比亚的领土得到了扩大和统一,国内的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不过,他之所以得到世人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领导埃塞俄比亚人民抗御了意大利的侵略,在西方列强瓜分非洲的狂潮中,曾一度维护了本国的独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