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 > 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陨石 霍巴陨石重达60吨

时间:2023-08-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陨石是地外来物,在飞入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经过激烈燃烧之后掉落在地球表面,多是铁陨石,每年在地球各地都发现不少罕见的陨石,根据考古发现,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陨石是现如今在纳米比亚的霍巴陨石,重约6吨,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8万年了。下面就跟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陨石等相关内容。

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陨石 霍巴陨石重达60吨

陨石简介

陨石也称“陨星”,是地球以外脱离原有运行轨道的宇宙流星或尘碎块飞快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未燃尽的石质、铁质或是石铁混合的物质。

1、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陨石,重约60吨

霍巴陨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陨石,坠落地点在目前的纳米比亚。与所有陨石一样,霍巴陨石也以发现地的名字命名。作为坠落于世界上最重的陨石,霍巴陨石的重量几乎是排名第二的艾尔.查科陨石的两倍。这颗陨石的表面积超过6.5平方米,重量在60吨左右。据信,在坠落地球过程中,霍巴陨石的飞行速度因与地球大气层之间发生的摩擦大大降低,使其在落地之时得以保持完整并且大部分露出地表,而不是埋入地下。其异乎寻常的扁平外形说明,这颗陨石甚至能够像漂石一样在水面上跳跃前进。

霍巴陨石的含铁和含镍比例分别在84%和16%左右。基于巨大的重量,这颗陨石自1920年被一名农夫发现后便一直未被搬离发现地。1920年,这名农夫在田间耕作时发现了这颗含铁陨石。当时,他听到刺耳的刮擦声,所养牛群受惊之下突然停止不前。现在的霍巴陨石毁坏程度较为严重,但每年仍吸引数千名游客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

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陨石 霍巴陨石重达60吨

在纳米比亚埋了几万年

这块世界上最大的陨石长2.95米,宽2.84米,厚度在1.22米和0.75米之间,重约60吨,安卧在一座类似古希腊剧场的环形阶梯式看台正中。据说这块大陨石形成于约1.9亿至4.1亿年前,于3万至8万年前坠落到地球上。荷巴陨石自坠地以来一直默默无闻地在土中埋了几万年,直到1920年才被荷巴农场的开发者从泥土中无意间刨出。

下面来看看世界排名前七位的大陨石:

2、阿根廷艾尔.查科陨石,重约37吨

一颗巨大的铁陨石坠地之后分裂成卡姆珀·德尔·塞罗陨石群,同时在阿根廷形成一个面积60平方公里的陨坑,陨坑名字与陨石群同名。位居最重陨石排行榜第二位的艾尔·查科陨石便是铁陨石的最大一块碎片。毫无疑问,如果将卡姆珀·德尔·塞罗陨石群视为一颗陨石,这颗陨石将轻松问鼎此次最重陨石排行榜。

1969年,人们利用金属探测器发现了藏身地下5米处的艾尔·查科陨石。实际上,有关其周围陨坑(年代可追溯到4000至5000年前)的报告早在1576年便已浮出水面,当地土地居民更是对其了如指掌。1990年,当地一名阿根廷警官让“陨石猎人”罗伯特·哈格偷盗艾尔·查科的企图最终化为泡影,当时他已经将这颗陨石运出阿根廷。

3、约克角阿尼希托陨石,重约31吨

阿尼希托陨石是在约克角发现的体积最大的陨石,被因纽特人称之为“帐篷”。它的重量达到31吨,是迄今为止人们搬运过的最重陨石。1818年,有关这颗格陵兰陨石的传闻便传进科学家的耳朵,但直到1894年,美国北极探险家罗伯特·佩里才在当地一名向导的帮助下锁定它的方位。

佩里用了3年时间将巨大的阿尼希托陨石运上船。为了运送这颗陨石,格陵兰修建了其唯一一条铁路,修建过程得到因纽特人的巨大帮助。最后,佩里以4万美元的价格将阿尼希托陨石卖给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这颗陨石表面积达到12.1平方米,现仍保存在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了便于展览,博物馆方面还专门修建了一个展台,展台支撑物直接托住陨石的基岩。

4、墨西哥巴库比里托陨石,重约22吨

巨大的巴库比里托陨石是毋庸置疑的墨西哥最大陨石,同时也是坠落地球并最终幸存的最大太空物体之一。这颗弯曲的铁陨石重量估计在22吨左右,长达达到4米,在库利亚坎的Centro de Ciencias de Sinaloa(一家非盈利性机构)展出。由于巨大的个头加之不同寻常的外形,这颗陨石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最大所在。

1892年,美国地质学家吉尔伯特·埃利斯·贝利于发现了巴库比里托陨石,并在当地人的帮助下将其从地下挖出。据悉,贝利是受芝加哥《洋际报》委托前往中南美洲寻找陨石的。与所有陨石一样,巴库比里托陨石也以发现地的名字命名。

5、格陵兰阿格帕里利克陨石,重约20吨

阿格帕里利克陨石于1963年被瓦格恩·布奇瓦尔德发现,是格陵兰约克角大陨石的第四个主要碎片。约克角大陨石碎片共有两个上榜,另一个便是跻身第三位的阿尼希托陨石。阿格帕里利克陨石的重量不到20吨,现保存于哥本哈根地质博物馆。

约克角大陨石在大约1万年前撞向地球,是坠落于地球的最大铁陨石之一。几个世纪来,生活在陨石碎片附近的因纽特人便将其用作制造工具和武器所需金属来源,1818年,有关陨石存在的传闻最终传进科学家的耳朵。1818年至1883年间,科学家进行了5次远征,寻找传闻中的陨石,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陨石 霍巴陨石重达60吨

6、坦桑尼亚孟伯希陨石,重约16吨

孟伯希陨石于1930年被发现,当时被当地人视为一块神石。这块来自太空的巨石是坠落于坦桑尼亚的陨石家族中的“大块头”,重量估计在16吨左右。与很多陨石一样,人们并未发现孟伯希陨石撞击地表时应该形成的陨坑的任何迹象。这可能说明,这颗陨石在落地之后像漂石一样滚动,又或者因为已经“定居”数千年,当时形成的陨坑早已不见踪影。1930年的时候,孟伯希陨石还只露出半个身子,余下一半被埋于土壤之中。现在,人们已将陨石周围土壤挖空并且在其下方修建了一个底座,但最初的着陆地还是得到保护。

7、美国威拉姆特陨石,重约15.5吨

威拉姆特陨石表面积为7.8平方米,重约15.5吨,是在美国发现的体积最大的陨石。这颗陨石表面布满凹坑,含铁比例为91%,含镍比例为7.62%,现保存于俄勒冈州的最初发现地,撞击地面时形成的陨坑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美国土著人将威拉姆特陨石视为神物,对其十分敬畏,直到今天仍主张应将这颗陨石归还他们。在现代发现威拉姆特陨石的人是移民埃利斯·休斯,发现时间为1902年。意识到自己所发现之物的重要性之后,休斯付出整整3个月的辛勤汗水,将陨石从俄勒冈州钢铁公司拥有的土地上搬离了0.75英里(约合1.2公里),此举的目的就是让陨石成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但他的行迹最终败露。在此之后,这块陨石以2.6万美元的价格售出,后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

狄仁杰是如何得到武则天的器重的?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

是如何得到的器重的?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对历史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在死后,武则天进行的大规模的清查,很多的官员都被降职或者是直接撤职,这时候徐敬业不乐意了,他们实行的夺权的计划,以监狱里的死刑犯人为主力,迅速夺取了扬州城。 随后徐敬业人发起了和武则天的正式抗争,他们的口号就是为了夺回李家打下的江山,说起来这次叛乱声势浩大,十余天的时间里,就集结了十几万人的队伍,但是经不住武则天大权在握,直接派兵三十万人,进行有力的镇压,叛乱一个多月就被完全镇压下去。随后政策到位,大唐也算是国泰民安。 大唐繁荣昌盛的生活,不光是武则天的政策严明,更少不了朝堂的众人,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主角,也是最出名的一个:狄仁杰。 狄仁杰出生在公元630年,那时候李世民刚登皇位不久,狄仁杰的父亲叫狄知逊,是狄孝绪的第五个儿子,依照传统,不能继承家业,不过因为家教的原因,读书不错,考试后,进入太子宫,担任东宫内直郎,管家的角色。 狄仁杰成年后,因为考试成绩太差,被分配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人民法院科员。当时他心里只想做官,虽然没考上,但是狄仁杰却有了新的机遇。后来因为业务能力强,被侍郎看重,把狄仁杰推荐到了并州那边。 有了刑部侍郎撑腰,狄仁杰在并州干了二十年,终于再次升官,这次的官职,就相当于最高人民法院的首席法官。这下狄仁杰又发愁了,愁什么呢?案子太多忙的不可开交。经记载,在那一年狄仁杰的案件里,有一万余人的涉案人数。 再一次意外的案件中,狄仁杰的人生再次得到改变。原因是什么呢?这天狄仁杰接到了一个卷宗,说是金吾卫大将军在昭陵砍了一棵柏树,只有以死谢罪,轮到狄仁杰接手后,就让大将军把职位辞了,没说其他的,做个老百姓没什么不好。 这事让唐高宗知道后,心里不乐意了,让你办个案子这人什么事也没有,没砍头也没流放,只是丢个官职,你怎么办案的?狄仁杰自幼喜爱读书,可以说是讲故事的高手,故事是这么讲的:有个小偷生活艰难,在皇家陵园偷对玉环被当场抓住,大怒要满门抄斩,有个大臣提意见了,说杀一个人就行了,如果说有人带了一抔土出陵园,那是不是也满门抄斩?肯定是不合适的,最后皇帝只能单杀小偷一人,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和张释之。 这些事情听起来很普通,但是狄仁杰成为当时最耀眼的新星有两个主要原因: 这些经历,对于一个朝廷官员来说,好像很普通,没有什么是值得夸耀的地方,可偏偏狄仁杰却成了武则天时期,最出名的官员,主要还有两个原因:第一武则天上任之后缺少大家族的支持,自己的家族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随后希望看到李唐江山的大臣占据主流,能回到京城被重立太子,狄仁杰可以说功不可没;第二就是狄仁杰的朋友多,在武则天的时候公务员这方面有大的缺口,狄仁杰因此也举荐了不少人才,其中就有敬晖,姚崇等人,再后来神龙革命,他举荐的这帮人一举夺回江山,还给了李唐。 总体来说,狄仁杰说服武则天立李显为太子,使政权转为李唐有了无限的可能,而且培养了大量光复李唐的人才,事实证明他也做到了。但是他并不急于一时,而是从长计议,周密布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废除,简化应保持慎重的态度

你是不是懵逼了?这都啥啥啥? 不要感觉奇怪,他只不过是来自第二次汉字改革成功了的那个宇宙而已。这句话翻译成咱们这个宇宙的文字是这样的:我想请你去看电影,金庸的射雕,看完后再在街上溜达溜达。 两个宇宙分道扬镳于1986年6月24日,就在那一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语委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的请示,正式废止了这批看起来很奇怪的字。 1986年才废止,那么为什么我们小时候从来没学到过这些字呢? 那是因为,虽然正式废止是在1986年,但1979年教育部就先暂停在教材中使用这些字了,余生也晚,没有赶上。(啊,幸亏,幸亏) 中国的汉字简化从五四后就开始了(古代逐渐演变的不算),很多著名人物为此付出过努力。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此后国民政府教育部曾数次颁布简体字谱,到爆发后暂停,主要在共产党统治区继续发展。共产党取得政权后,立即着手继续推行简化汉字。 我们现在使用的这套简化汉字,是1956年颁布后,在《人民日报》上公布,并向全国推行的。公布后又经过一些演变和微调,直到1964年才最终确定。 但简化汉字的想法并没有停留在这里,有关领导的期待比这要远得多。1072年,郭沫若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怎样看待群众中新流行的简化字》,文中说:“民间对汉字纷纷简化,这正表明汉字必须简化,也正表明汉字必须改革。这是时代潮流,不应禁止。”“国务院所颁布的简化汉字,是应该随时增加的。”第二次汉字简化的方案征集也由此开始。草案出来后,上报国务院,张春桥把方案(草案)拖延了两个月之后,以文字改革的历史不清楚为由,推给了正在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周总理说:“此事主席说了那么长时间了,为什么这一次才这么一点?”根据周总理的指示,文改会对《二简》进行了修订,增加了简化字和简化偏旁的数量。 1977年12月20日,文改委发表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文章最初使用的那些文字就是这次方案中的一部分。在《二简》发表的当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加快文字改革工作的步伐》,《光明日报》也发表了社论,题目是《符合群众愿望的一件大事》。 不过,这次改革引起的反弹意见却非常大。1978年4月21日《光明日报》登载了五封信和一篇学术文章,不同程度地对新简化字表示了批评或保留意见。1978年6月16日,周有光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专栏文章对新简化字进行了一连串的批评,使事情的发展达到了高潮。 由于反对意见较多,1978年教育部批示,在中小学课本中暂停使用这批汉字。 1980年起,文改委组织了一系列修订、讨论与意见征集,但各方意见始终不统一,直到1986年,终于停止了第二次简化行动。 这段今天我们已经不知道了的历史,在当时引起的影响和混乱还是挺严重的,有不少出版物试用了《二简》中的汉字,包括当时出版的《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造成了不少费解和误解,甚至当时有的人起的名字,就是用了《二简》的字,一直使用至今。比如“闫”其实就是二简版的“阎”。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