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神秘事件

宣皇帝司马懿一生中最害怕的人有三个,除了诸葛亮另外两个人是哪位

时间:2025-03-2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在时期所有谋士中,司马懿的才智足够杀进前五了。

而且司马懿也是三国时期,能笑到最后的人。

你们这些前朝现世的谋臣都死了,我还活着。

司马懿也号称是活活把对手熬死的一个人。

盘点司马懿的一生,司马懿最害怕的人有三个。

一、曹魏门下——司马隐忍二十年 司马懿祖上世代为官,也算是出身名门贵族。

司马懿祖上大多为将军或一方太守,一方太守也就守一郡之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是厅级干部。

而司马懿的父亲更是厉害,混到了京兆尹的位置,京兆尹一般是管理首都的大小事务,抵得上现在的正部级干部。

司马懿少年成名,诗人是这样评价司马懿的“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伏膺儒教。

”而且司马懿气节不凡,中曾记载司马懿“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这么聪慧、有才的人为什么这么怕呢? 当时曹操在首都为官,官至司空。

相当与工部尚书,是宰相之下官职最高的了。

有郡中向曹操推举司马懿为上计掾,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统计局、财务局科长级干部,负责记录史料、统计数目等工作。

司马懿早就听说了曹操这个人,出身宦官世家,曹操的养父是当时有名的的义子。

而且曹操曾在身边做事,世人皆称曹操为奸臣、曹贼。

司马懿不愿为曹操办事,况且还只是一个小官。

于是就装病婉拒曹操,曹操生性多疑,多次派人来查看司马懿是不是真的病了。

后来曹操为相国,司马懿再次拒绝曹操,曹操采取了强制手段,把司马懿绑来做官,而且还只是一个撰写文史的小官。

后来曹操儿子曹洪,自认为自己学时不够,几次去请教司马懿,但都吃了司马懿的闭门羹。

曹洪于是去向曹操打小报告,司马懿因为害怕被杀,才真正开始为曹操效命。

但是,曹操是谁?一代枭雄也!曹操很早就开始观察司马懿,发现其是一个“有雄心壮志之人”,又身兼“狼之野心”。

所以在丞相府这么十三年,司马懿一直没有得到曹操真正的重用,都是一直在提防着他,甚至还跟自己的长子说“司马懿不会甘为臣子,必定会干预我们家族之事。

” 二、死吓走活仲达 曹操死后,曹丕为即位魏王,司马懿跟曹丕的关系可以说亲如父子,司马懿这才得以解封。

并且被封为了河津亭侯,拜为丞相长史。

但是刚解封不久的司马懿,又遇上了人生中最大的对手——诸葛亮 司马懿跟诸葛亮打,可以说是卧龙胜九十九,仲达胜一。

第一次真正的正面交手,是在诸葛亮率军攻打祁山。

当时的司马懿本就随军出征好几年,所待的部队,只要遇上了诸葛亮之师,必然大败而归祁山之战,病重,诸葛亮来攻,为了粮草储备,卧龙曾割麦于上邽,听闻消息的司马懿追诸葛亮到汝城,但是却不敢再向前一步,因为怕诸葛亮有埋伏,所以掘营自守。

后来也被人讥笑为“害怕诸葛亮就像害怕老虎一样”。

诸葛亮最出名的计策就是“”,城内七八个老瘦,三五个书童。

诸葛一曲琴音等待司马大军来犯,城门更是敞开,作一幅迎接仲达的意思。

司马懿害怕诸葛亮到了极端,到了城门下也不敢进城,于是班师回朝,后来更是被“世人笑啼之”。

三、史上最牛妻管严——张春华 要说司马懿最害怕的,不是卧龙,也不是奸雄曹操,而是他自己的老婆张春华。

为什么这么说呢?司马懿当时装病期间,有一次下雨,司马懿着急得出去收书,被一个侍女看到了。

张春华怕婢女走漏了风声,自己的丈夫恐怕有杀身之祸。

所以亲手杀了那个婢女。

司马懿人到中年的时候,张春华色衰,仲达纳了一房小妾叫“柏夫人”,张春华难以见到司马懿。

有次司马懿病重,张春华爱夫心切前去探望,却遭到了司马懿的辱骂“老东西真讨厌,要你出来作甚?”张春华,带着三子一女绝食反抗,司马懿不得不从,从此对张春华恭敬有加。

笔者认为:司马懿虽然智谋过人,但却是出了名的怂,年轻时怂曹操,人到中晚年怂诸葛亮,一辈子怂自己的老婆,堪称“三国第一怂货”。

随机文章谁知道秦始皇与阿房女的故事?世界十大天坑望而生畏,燕子洞天坑深达426米(可跳伞)喜马拉雅山脉红雪之谜,仿佛山脉哭泣流下的血泪火星土星双星会月,三者呈三角形位于东南方(肉眼可见)俄罗斯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射程8000公里覆盖美国所有城市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令妃统领后宫10年,风流皇帝乾隆为什么没有立她为后?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风流皇帝乾隆时期的著名文臣:钱维城的一生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钱维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钱维城是时期的著名文臣,他于乾隆乙丑年(乾隆十年,1745年)在殿试中以“一甲一名”高中科考榜首,由此扬名天下。此后他步入内廷,近侍,并以出众的才学晋升高官,除任内阁之外,曾官至礼部、工部、等多部侍郎官职。在为官从政之余,他在书法、绘画方面长期笔耕不辍,成为闻名遐迩的文臣书画家,并为后世留下大量的书画传世作品。 时至今日,钱维城因其长期近御乾隆皇帝身边,特别是他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高超的绘画水准,而使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极具影响力,受到当今收藏界特殊的重视与青睐,甚至形成以钱维城等清宫画家为导向的新的收藏热点。 2010年6月,在北京保利公司举办的古代书画拍卖专场中,钱维城创作的设色《雁荡图》手卷,其起拍参考价即高达5000至8000万元,拍品最终成交金额则直抵1.2992亿元,从而创造了众多宫廷书画家都遥不可及的一个高点(图1)。 图1 钱维城 《雁荡图》卷 设色 2010年在北京保利春拍以1.2992亿元成交 以下,就让我们把欣赏的目光转向300年前的大清盛世—康雍乾三朝,去了解一下清宫文臣画家钱维城以及他的艺术世界。 显赫的仕途生涯 钱维城生于五十九年(1720年),卒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终年仅52岁。他初名辛来,字宗盟(一作宗磐),又字幼安,号幼庵、茶山,晚年又号稼轩,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他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乾隆十年(1745年),年仅25岁的钱维城在当年(乙丑年)殿试时高中“一甲一名”,随即“授修撰”,以很高的起点进入仕途。 像许多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一样,钱维城由于过于聪敏,在入宫之初即以自负而犯下大错,显险遭到乾隆皇帝的惩处。 钱维城入宫之后,以“国书(满语文字)为易学,遂不复用心”。待三年散馆考试之时,因其成绩很差,仅列名为第三等。 他的这种轻漫行为招致乾隆帝的愤怒,曾传谕斥责说:“钱维城以国语不足学耶?乃敢抗违定制若此!”气愤之下,皇上欲对他加以处分。 关键时刻,朝中重臣傅恒(乾隆帝宠爱的孝贤皇后之弟)因珍惜维城之才,便替其求情,向皇帝陈述说:“钱某汉文优长,尚可宽货。”乾隆帝便亲出考题,召钱维城赶到南书房,命其于台阶之下应答。 饱读诗书的钱维城胸有成竹,下笔有神,他斜倚础石一挥而就。乾隆皇帝接过其答卷,深为他的文笔而折服,叹为异才!不仅宽释了他的错误,即命维城入“南书房供奉”。 从此,钱维城即以近臣身份服侍于天子身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