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是地球曾出现的与人类差异最大的物种之一。章鱼与人类唯一的相似之处就是都有很发达的眼睛。(神经元是动物智慧的标志)
章鱼有三个心脏,两个记忆系统(主脑+八个腕足脑),大脑中有5亿个神经元,帆叶网,身上还有一些极灵敏的化学和触觉的感受器。章鱼的主脑是神经中枢(集中了总神经元的40%,),八个腕足脑(分布60%的神经元),形成独立的神经索。章鱼的八个腕足可以在主脑不参与的情况下,单独完成很多复杂的任务。(章鱼拟态,两足奔跑)
章鱼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八腕目(Cephalopoda),是一种无脊椎动物。什么是无脊椎动物呢??顾名思义,无脊椎动物身体中轴没有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椎,它们的神经中枢不像脊椎动物那样包在脊椎中,而是长在身体的腹面。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数占动生物类数的95%,对维持整个物种界的生态平衡起着十分主要的作用。我们人类属于高等脊椎动物。由于跟无脊椎动物相比,脊椎动物有明显的头、神经系统发育复杂、并且具有完善的循环系统,因此科学家们通常认为脊椎动物比无脊椎动物更有“头脑”。
章鱼拥有3.3万个基因,比人类还要多出大约1万个,在海洋物种里章鱼智慧也仅低于海豚,是无脊椎动物中智力最高者。
章鱼不仅通过伪装躲避掠食者,还能伪装成周围环境来捕猎。当有敌人迫近的时候,章鱼会变为深粉色,从墨囊喷出烟雾弹(乌贼黑),迅速逃离。
章鱼拥有两个记忆系统,一个是大脑记忆系统(占所有神经细胞的40%),另一个记忆系统(占所有神经细胞的60%)则直接与吸盘相连。我们人类只有大脑记忆系统,如果我们的四肢想要完成比较复杂的动作,必须由大脑负责控制具体操作步骤。而章鱼则不然,它的八个腕足内都有独立的神经索,可以独立完成很多复杂的任务。章鱼缺少脑和腕足之间的长时间连接,因此它们时常会“控制不住自己”。
比如,上面图片中的章鱼想要回到海里,那么它的大脑只需要对腕足下达一个抽象的“回家”的命令,具体如何样完成都由腕足自己来判断、决定,不需要大脑去控制每一个动作详情。虽然人类的脊髓也可以完成一些低级反射(比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但是章鱼腕足的神经索的自主程度要比人类高得多。
此外,章鱼还喜欢玩耍(重复性地把玩具向水中抛出,然后再抓回来),会使用工具(抓住椰子壳就跑,让自己在捕食者靠近的时候有藏身之处),会走迷宫并记住走过的路(这点让很多“路痴”人类表示服气。。。)等等。而模仿、学习、玩耍、使用工具等,都是像人类这种脊椎动物中的高等哺乳动物才具有的特性,章鱼当作一个无脊椎动物,它的表现实在是令人咋舌!总之章鱼真的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物种,如果章鱼是进化而来的,为何人类进化出高等智慧,而章鱼就不能呢??
为何科幻电影中的外星物种都是昆虫、章鱼之类的形象?外星生物的形象很多是八爪鱼是有古代渊源的。首先,关于海怪的形象,多数是很大的章鱼,这是久远的古代在欧洲文化中的沉淀;其次,威尔斯在世界上第一部描写外星生命入侵地球的科幻小说《世界大战》就将火星人描述为类似章鱼的形象,这对后世科幻创作影响深远;第三,章鱼是世界上最为聪慧的无脊椎动物,但其形象又是完全非人类的,而聪慧加异类,不就是外星生物给我们的印象么?当然,现在外星生物形象早就超越了威尔斯的设定,除了章鱼系,还有昆虫系、ET系、机械系、人模狗样系、二次元系等等,丰富多彩。
章鱼是一个经典的外星智慧生命形态。它经典的真相巨大程度上源于乔治威尔斯的著名小说《大战火星人》,阿汤哥那部电影War of the Worlds就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 小学语文课本是这样教育我们的: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作者乔治威尔斯认为,根据进化论,高等级的生命体会保留并强化有用的身体结构,淘汰无用的部分。 脑容量越大,智力就越高,手越长越多越精巧,就越能完成复杂的工作。于是,高等级的火星人,就进化出了大脑袋和8只手........恰好是章鱼的形象。《大战火星人》当作早期高质量的科幻小说,为外星生物像章鱼的设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