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未解之谜

碟影重重!世界十大飞行员遭遇UFO记录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世界十大飞行员遭遇UFO之谜

  NO.1 阿诺德事件

  如果提到不明飞行物,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阿诺德事件。因为它在不明飞行物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从此飞碟一词广为流传,甚至在很长时间里人们把不明飞行物就叫飞碟。

但是长期以来也使人们形成一种误解,以为它是现代史上第一桩不明飞行物目击案例。实际上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阿诺德事件是现代史上第一桩被媒体曝光并广泛流传的不明飞行物目击案例。而在这之前,许多神秘的事件已经困扰政府很久了。

碟影重重!世界十大飞行员遭遇UFO记录

阿诺德事件

1947年6月24日下午,天气晴好,天空能见度极佳。32岁的肯尼思·阿诺德驾驶一架单引擎的私人飞机飞临美国华盛顿州的卡斯卡特山脉。作为一名美国退役空军飞行员,阿诺德有着丰富的飞行经验和娴熟的飞行技术。

碟影重重!世界十大飞行员遭遇UFO记录

阿诺德当时估计,这些飞行物距离他的飞机有32千米远,编队从邻近的贝克山飞过

15时左右,他在海拔4391米的雷尼尔峰转弯时,“我正在观察地面,忽然左边一些闪光的物体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的目光顺着光源寻找,发现有9个非常耀眼的圆盘状的东西。我估计它们的直径有15米左右。它们排成阶梯形,从我驾驶的飞机前方由北向南飞去。它们一边飞,一边在山峦间曲折地穿行。有一阵,它们在其中的一座山峰的后面消失了。我正要寻找。突然发现驾驶窗上闪过一道强光”。

  阿诺德当时估计,这些飞行物距离他的飞机有32千米远,编队从邻近的贝克山飞过。一组有5个,另一组有4个。它们在阳光下发出金属般耀眼的强光,贴着绵长的山脊高速滑翔。

阿诺德顺手用工具测量了那些碟状飞行器的大小和速度,发现飞行物的编队长达8000米,每一架飞行物的直径约15米,而速度则达2700千米/小时。当时最快的喷气式飞机的速度也只有900千米/小时。而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则是这些碟状飞行物的飞行姿态,它们不停地跳跃着飞行,就像是在水面上打着水漂的小碟子。

事后他在形容那些高速飞行的碟状飞行物时做过一些比喻。他先是觉得它们看上去像是高速行驶的快艇,或是风中飘扬的中国式风筝的尾巴,或者说看上像是一个碟子在水面上飞掠而过。

他的这一经历很快在各新闻媒体上曝光。一位记者根据阿诺德的说法引申出一个新词:飞碟。从此飞碟成为不明飞行物的同义词,它也与阿诺德的名字紧密相连了。

1982年,当阿诺德已68岁的时候,在他接受了无数次的采访和盘问后,他仍然坚信:“我在1947年6月24日的所见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并不是幻觉。”

碟影重重!世界十大飞行员遭遇UFO记录

阿诺德开启“飞碟时代”

秦始皇嬴政陵迟迟不发掘机关重重难下手,这到底是个什么规模的陵墓?

可谓是十分传奇的人物了,从兵马俑就能看出来,他的陵墓也一定是规模宏大的。但是至今还没有挖掘,这其中的秘密现代科技也依然参不透,这到底是个什么规模的陵墓,让人难以下手呢。 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发现地宫面积约十八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三十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六百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十万余件。在陵园里设立有多处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二十年来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区,重现当年陵园内科学周密的排水设施;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还会有更大的的发现。 对于该不该惊醒这位沉睡于地下的旷世君王,新中国成立后,文物总局秉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只对皇陵进行抢救性发掘,并未大规模进行挖掘。但是近年来,有关“挖掘秦始皇陵”的言论再次甚嚣尘上。我们依旧秉持着在各方面条件均不成熟的前提下延后挖掘。 第一个原因是秦始皇陵的面积很大,里面构造复杂。二十世纪末,一个由美国国家考古队牵头的考古团在秦始皇陵地宫表面检测出大片强汞区域,结论是,地宫里隐藏着大量水银。水银的分布走向,分明就是一幅的疆域版图。《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2003年,中国考古队再次利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对秦始皇陵进行无损勘查。经过周密分析,陕西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学理推论,地宫中里的水银正如描绘的那样:以百川、江河、大海为蓝本。保守估计至少有100吨水银。这些水银在地下2000多年中不断蒸发形成的大量有毒气体,使得考古学家不敢贸然打开地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备是献帝重重孙为什么敢于冒充“皇叔”?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