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轮船胜利号失事之谜,也是人类航海史上最大的海难事故之一。这艘名为胜利号的轮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客轮,载客量高达3000人,船上还有许多贵族和富商。然而,就是这样一艘巨轮,却在途径日本本州岛附近时,突然失去控制,撞上了一座桥梁,导致船体严重受损,最终沉没。在这场灾难中,,不仅有无辜的人,还有很多日本士兵,他们的尸体被抛入海中,成为了一堆白骨。
一:远洋船事件惨案告诉世人,在远离世俗的约束,人类往往选择另行一套弱肉强食的价值观念。但如果当事人都有高度的道德自律和法制意识,悲剧或许不会发生。而惨案暴露出来的人员遴选、劳务保障、救援机制、心理辅导等等漏洞,亦需反思与改正。
整个案件里,最让人感叹的,就是“沾血仪式”。活脱脱的“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大部分的船员,其实都是懦弱的。面对变化,面对刘贵夺等人的不法行为,往往选择了不作为——然而,不作为其实只是在逃避。当沾血仪式举行时,船员已经避无可避,只能成为魔鬼中的一员。恐怕这时候,他们会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联合起来反抗。
“鲁荣渔2682号”隶属于山东荣成市鑫发水产公司,属大洋鱿钓船,船长三四十米,主机功率为330千瓦,2010年12月,渔船载33名船员出海,前往秘鲁、智利海域钓鱿。其间渔船失去踪迹。出海8个月后,被中国渔政船拖带回港时,船上只剩11名船员。历时近两年的侦办和审理后,11名生存船员被判杀害22名同伴,其中6人判处死刑。
二:世远号沉船事件第一设计有问题
第二,“世越”号最上面甲板层后部被韩国全部改装成了客房,原来二等舱的客房也全部被重新装修,甲板连廊通道被隔断,如今被塞得满满当当。船体被改造过
第三,超载,货物过多
第四,韩联社分析认为,沉没原因可能是由于客轮突然转变航向,造成固定在船内的货物发生移动,倒向一侧,船体失去重心后迅速倾斜沉没。这是韩国海警搜查本部经过对船长和船员调查后得出的初步结论。
三:远洋货轮沉船事故1958年11月27日,大连造船厂,新中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跃进”号从船台缓缓滑入了水中。
现场顿时欢声雷动,掌声经久不息。很多参建工人都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这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伟大成就!是新中国的骄傲!
世界各大媒体也纷纷进行了报道。
图1
1963年5月1日凌晨,“跃进”号满载着货物,鸣笛起锚,开始了自己第一次远航。
5月1日下午1点左右,“跃进”号的船员还沉浸在“劳动节”的喜悦之中。
突然,两声巨响,“跃进”号庞大的身躯猛然晃动,轮机舱严重进水,2点左右,周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办公室接到紧急报告:“跃进”号在我国苏岩礁附近的公海突然沉没。
图2
5月3日,从“跃进”号救起的有关干部抵达北京,在向周总理汇报时提到:当时听到巨响,疑似遭到鱼雷攻击!
“跃进”号沉没的消息犹如核弹爆炸,瞬间震惊了世界。
是敌人对“跃进”号下了黑手?
还是另有原因?
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扑朔迷离的真相。
启航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我国早在100年前就造过万吨级货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的货船被德国潜艇击沉了不少。欧洲国家那时光忙着打仗,已经没空造货船了。
于是,美国就向同为“协约国”的北洋政府下了订单。这也是国外向我国首次订造货轮。
图3
上海江南造船厂按照美国人的图纸造了4艘万吨货轮。每条船的排水量都在15000吨左右,装载量为10000吨。在远东地区独占鳌头。
1920年开始陆续下水的时候,一战都打完了,但是这些船却赶上了二战。
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尤其是重工业极度落后。
为了与东欧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进行国际贸易,我国的远洋货轮只能从国外订造,或者租用。
随着第1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的重工业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因此我国考虑自己来建造远洋货轮。
当时,我国和苏联的关系还比较融洽,因此第一艘远洋货轮的设计图纸、造船设备和建造材料全部从苏联引进,由刚完成设施扩建的大连造船厂承担建造任务。
大连造船厂在接到任务后,全厂上下的建设热情空前高涨,同等级别的货轮在国外需要3个月下水,而在大连造船厂仅用了58天。
这艘万吨货轮是新中国建造的首艘万吨货轮,命名为“跃进”号。
她的下水标志着我国重工业和造船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此处要插一句的是,我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首艘万吨货轮是“东风”号,1960年4月15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
图5
但是,在“跃进”号下水的时候,中苏关系已经出现了问题,赫鲁晓夫擅自撤走了在华专家,中断了很多合作项目。
“跃进”号虽然下水时间很快,但船用设备经历了很多波折才安装完毕。
而且,苏联还把设在大连的船舶登记局的验船处给撤走了,导致“跃进”号不能进入远洋航线,只能在上海和大连之间进行货运。
在经过了艰苦的交涉后,“跃进”号才取得了所有验收和适航证书,在1962年底,正式交付交通部下属的远洋货运公司。
首航的目的地是日本。
图6
在那时,苏联背信弃义,很多东欧国家也纷纷跟风。但是,这些难不倒雄才伟略的毛主席。
当时,我国以仁义之博大胸怀对待战败的日本,而且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风起云涌,日本左翼进步力量开始崛起。
因此,日本虽然政治上由右翼分子把持,但是在民间还是有很多秉承对华友好态度的人士,所以中日关系的改善存在客观有利的条件。
“跃进”号就是在此大背景下进行首航,这对打破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封锁禁运”,促进中日友好,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都有重大的意义。
1963年5月1日凌晨,“跃进”号满载玉米粉和矿石,汽笛长鸣,起锚出航,巨大的身影慢慢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驶向了首航目的地,日本名古屋。
鱼雷!?航程的前半段,海面风平浪静,“跃进”号雄伟的身躯劈波斩浪,稳健地航行。
1963年5月2日13点左右,“跃进”号行驶到距离南朝鲜济州岛约150公里处,我国苏岩礁附近海域时,驾驶舱内的人员突然听到了2声巨响,庞大的船体也剧烈地晃动,导航台上的物品散落了一地。
紧接着,轮机舱报告进水严重,水位已经及腰。
图8
“跃进”号向国内紧急发报:船体受损严重。随后,又用国际公共频道发送了“SOS”求救信号。
不到半小时,船体就已经严重倾斜。
船长紧急命令弃船。
全体船员穿上救生衣,到甲板集合,并放下救生艇。
大家在登上救生艇后,用力地划动船桨,尽快移动到500米以外,以防救生艇被沉船引起的漩涡吸入。
图9
就在这个时候,有的船员举着望远镜大喊:有敌人的潜艇!
但是大家轮流用望远镜在薄雾中搜索,却没发现敌人的影子。
难道他们这么快就逃跑了?
14时左右,“跃进”号庞大的船体已经基本沉入海面以下。
于此同时,远在北京的周总理也在中南海西花厅办公室内接到了“跃进”号突然沉没的紧急报告。
图10
周总理心情异常沉重,立即给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同志打了电话,命令尽快派出军舰前去营救。
很快,东海舰队的4艘军舰急速驶向“跃进”号沉没的海域。
就在这时,日本电视台向全世界发布了一条爆炸性快讯:中国首艘万吨级货轮在首航驶向日本途中,被鱼雷击沉!
在那个国际形势风云诡谲的时代,此消息一出,全球哗然!
美国首先发布声明:美海军在沉船附近海域没有部署潜艇。“跃进”号可能被水雷炸沉。
日本紧接着发表声明:日本渔船经常在沉船附近海域进行作业,从未发现水雷。
图11
苏联同时也发表声明:沉船附近水域没有苏联舰艇和潜艇。
就连蒋介石伪政府都跟着凑热闹,说自己在沉船附近海域没有军舰。
全世界都知道,如果悍然挑衅并激怒中国,后果将非常严重。 前一年刚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印度最有发言权。
所幸,船上的59名船员在5月2日凌晨全部被遇到的日本渔船救起,并用渔船上的通讯设备给国内发送了电报。
接报后,我国贸促会与日本有关方面进行了协调,最后由日本海上警卫厅将船员送到我海军派往的救援军舰。
图12
所有船员于5月2日深夜被接回了上海,船上主要领导又被紧急安排飞往北京向周总理汇报。
在汇报中,好几位同志都说听到了船底的巨响,很可能是遭到了敌人潜艇的鱼雷攻击!
“跃进”号真的遭到“敌人”毒手了吗?
真相一时扑朔迷离。
调查当时,“鱼雷击沉说”、“造船质量说”两大版本有关“跃进”号沉没原因的谣传喧嚣尘上,国外敌对势力也趁机大做文章。
周总理冷静地观察国际局势,并亲自作出指示:在没弄事实真相前,暂不公布“跃进”号沉没的原因。
5月12日,周总理不顾大雾天气,亲自飞往上海,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召开事故原因的分析会。
图13
第一次分析会的参会人员有周总理、总参谋长杨成武同志、海军参谋长张学书同志(张学良的胞弟)、交通部部长王首道同志,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同志等领导,还有航海专家谭冠法同志。
在会上,谭冠法同志根据自己丰富的航海经验对事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跃进”号沉没的海域周围礁石密布,敌人的潜艇没有必要埋伏在如此危险的区域。
同时,船长同志经验丰富,他可以分辨出触礁和鱼雷攻击爆炸的区别,而船长同志的观点是触礁。
图14
而且,“跃进”号当时所处的苏岩礁海域,正处在涨潮阶段,很多礁石没入海平面以下,这点也导致触礁的重要原因。
周总理认真听取了谭冠法同志的分析,非常满意,并夸赞道:你真是人民的好专家。
在第二次扩大会议上,周总理任命谭冠法同志为技术总指挥,率领船队前去出事海域进行调查。
同时,周总理指示东海舰队抽调6艘军舰,上海交通部抽调包括3艘专业潜水救援打捞船在内的4艘作业船,共同组成调查船队。
另外,北海和东海舰队再抽调30艘军舰和140架飞机组成援助分队,随时处理突发事件。
5月18日上午9时,船队冒着大雾,浩浩荡荡,从上海吴淞码头出发。同日,新华社发表声明:“跃进”号极有可能为触礁沉没。
图15
5月19日一早,调查船队抵达“跃进”号沉没海域,随队的“跃进”号船员靠记忆引导船队搜索前进,很快看到了海面上大面的玉米粉。
随即,作业船打开声呐开始搜索苏岩礁的位置,结合海面的波浪情况分析,经过了一天一夜,才找到没在海面下的苏岩礁。
船队根据苏岩礁的位置划分了各自的搜索区域,然后打开声呐对沉入海底的“跃进”号进行探测。
又经过了24小时,终于确定了沉船位置。
图16
接着,船队里的潜水员母船下锚,固定好位置,潜水员准备下水摸排。
但是,当时的海情非常恶劣,风高浪大,为了潜水员的安全,船队只得又等了3天,天气才有所好转。
潜水员下水后,经过仔细的搜索,终于摸到了(黄海海域的水比较浑浊)“跃进”号的锚孔和舷号,并判断出船体在海底向左倾斜。
图17
随船队出征的陶勇同志立即向周总理进行了汇报。
但是,第二天潜水员下水的时候,发现“跃进”号失踪了!
大家狐疑满腹,这是怎么回事?
真相随队的测量船发现问题后,对潜水员母船的位置进行了测量,发现是因为海水流速太高,导致船体漂移,所以找不到“跃进”号了。
于是,潜水员母船又下了6支固定锚,一共10支锚把船体固定得死死的。
潜水员在随后的10多天里,不顾海流湍急,一共下水了72次,对“跃进”号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探查。
在“跃进”号的船体上,共发现3处破口,5处凹陷,船体龙骨也有一处折断。
图18
最大的破口长度约为17米,宽度约为40厘米(如果是鱼雷击中,破口应该是圆形)。
破口处的钢板全部向内弯曲(鱼雷击中后,会在船体内爆炸,钢板会向外弯曲)。
而且破口处的形状与苏岩礁的突出部分的形状比较吻合。
同时,苏岩礁上也发现了明显的撞击痕迹。
潜水员在水下发现了苏岩礁部分礁石上有深红色的船底油漆,经分析后确认油漆来自“跃进”号。
潜水员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反复勘查船体的合拢部位。最终潜水员没有发现合拢位置的焊接问题。
另外,潜水员还进入驾驶舱取回了一些重要文件和设备。
考虑到事故海域情况非常复杂,为了避免船队和潜水员出现安全问题,周总理下令放弃打捞。
图19
6月2日清晨,船队启程返航。
在驶入吴淞港的时候,船队集体收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联名嘉奖电。这在新中国还属首次。
周总理亲自接见了陶勇同志、谭冠法同志及其他有功代表,并合影留念。
经过仔细的调查,“跃进”号沉没的原因终于真相大白。
图20
船长在行驶到南朝鲜附近海域的时候,担心遭到敌人攻击,因此改变了原定航线,驶入了苏岩礁附近暗礁丛生的危险海域。
船上的大部分领导和船员航海经验不足。
船员没有正确地使用导航及测量设备,导致在大雾中没有及时发现危险。
几个原因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了“跃进”号首航触礁沉没的重大事故发生。
新华社于6月3日奉周总理之命发表声明,正式公布了“跃进”号的沉船位置和触礁沉没的事故调查结果。
图21
外界“鱼雷攻击说”和“造船质量说”两大谣言不攻自破。
另外,“跃进”号在国外买了保险,保险公司对我国的损失进行了相应的赔付。
周总理在此次事件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随意将沉船责任推卸到别国身上,体现出我国的大国担当,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我国的远洋运输事业,虽然遭受了暂时的挫折,但是勇敢的前辈们并没有被挫折吓到,他们吸取教训,迎难而上,披荆斩棘。
时至今日,我国庞大的远洋船队已遍布在世界4大洋,为了祖国的复兴和繁荣而日夜穿梭
四:远洋船惨案尤其是国内渔船上的水手,地域色彩很浓,比如船长是某个村的,就会特别照顾自己的同乡,欺负其他乡的,结果就是火药桶爆发
试想,一出海就是个把月,几十号大老爷们挤在那么一个狭小空间,空气恶劣,饮食粗劣,活动空间有限
早就有过统计,自杀率最高的职业就是海员,尤其是远洋渔船的船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