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国首次在9900米深度取出岩石样品
截止到今天上午9时,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钻井深度达到9940米,距离万米大关还剩60米。
深地塔科1井在突破9900米时,工作人员在这一深度取出了岩石样品,这也是我国首次在9900米深度获得岩石样品。
岩石样品是钻头破碎岩石后由钻井液携带到地面的,地质人员捞取、清洗、晾晒之后进行选取,通过分析这些样品,可以实时获取地层深处的岩石信息。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监督中心地质总监 邓毅:这个就是我们刚刚清洗好的9900米的那个岩屑。
它是白云岩,就像我手中这个瓷碟一样,它虽然很硬,但是也脆,钻头一碰它就碎了。

万米深井钻探以来,在9000米以下深度取得了详细的岩石样品,并对岩石样品的地质特征完成了刻画描述,将绘制出我国首份万米深层地质剖面图。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监督中心地质总监 邓毅:为了取全取准万米井的地质资料,我们每米都及时准确地捞取地下岩石样品,特别是进入9800米以后,为了向万米进行冲刺,我们每50厘米捞取一次岩石样品,及时地做地质分析,为工程决策提供地质依据。

这口井开钻以来,已采集获取8000多份珍贵的地下岩石样品,反映了从6000多万年到5亿多年前古老的地质信息,为深入研究塔里木盆地沉积演化和油气成藏将提供第一手资源,同时为我国超深地层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查提供翔实的原始数据。
一块岩石是如何被透视的?
形态各异的岩石样本都是钻头从地下近万米的岩石上剥离下来的,那么,这一粒粒岩石碎屑是如何被透视的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王孝明是这口万米井上地质实验工程师,他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把从地层深处取出的岩石打磨成0.03毫米的岩石薄片,鉴定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地质实验工程师 王孝明:0.03毫米是什么概念,大致相当于成年人头发丝的二分之一的厚度。
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无法通过光学特征的差异来识别出不同的矿物种类,就可能会对地质研究造成误判。

磨制薄片是个精细活,首先需要选出1~2毫米的岩屑,相当于绿豆大小,整个过程全靠手工打磨,非常考验人的眼力、手力和耐力。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地质实验工程师 王孝明:最关键的是怎样把岩样磨到0.03毫米,首先要打磨到微微透光,大概先磨到头发丝的厚度,这个过程需要靠手感一点点感知厚度的变化,最后结合显微镜一点点抛光矫正,直到达到标准厚度。

王孝明向记者介绍,钻井即将抵达地下万米,地层岩性变化很快,需要时刻掌握地层信息,供钻井提供参考。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地质实验工程师 王孝明:从钻井进入9000米到现在接近万米大关,我们在现场已经磨制了岩石薄片将近300块,包含三大类及12小类,为地质工程一体化提供参考。
接近地下万米的岩石多神奇
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在挺进万米深层的过程中取出了很多岩石样品,这些岩石在显微镜下色彩形态各异,它们已在地下沉睡了数亿年之久。
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各种岩石都是从地下9500米到9900米取出的,这批岩石都是我国首次获得的。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基础研究部课题经理 杨果:这片岩石像璀璨的星云,又像夜空下繁华的城市,它的学名叫硅质岩,它非常坚硬,比我们的指甲盖都硬得多,一般用于制造陶瓷或者玻璃。
这片岩石是我们取得的目前最色彩斑斓的一片矿物集合体,它像一块多彩的画布,向我们展现着万米地下的多彩世界。
这片岩石像一块黄金,实际上它是石英,我们平时看到的水晶石主要就是这种矿物构成的。

像这样形态各异的岩石样本在这口井上已经磨制出500多片,它能向地质人员提供岩石沉积演化信息,向人们展示万米深层经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金声:深地塔科1井被定位科学探索井,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揭示万米深部地层岩石和流体物理化学特征,万米深井钻探也将为我们基础地质理论、地球的热力学、地球化学等学科探索提供至关重要的事例借鉴。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张伟 古峻岭 张丛婧 唐志坚)
1985年中国一客机在太平洋坠落,机上274人命悬一线,华航006空难
万米高空,飞机自由落体,274人命悬一线,1985年中华航空空难真相究竟如何?飞机平安升起,进入云层,可万米高空之时,却突然失控,自由落体,幸亏机组人员以及乘客团结一心,沉着面对,这才免于机毁人亡。堪比教科书一般的空难自救,它是我国空难自救的重要转折点,更是世界空难史上的一个奇迹,在一场几乎无可逆转的灾难中成功求生,他们用亲身经历向人们证明了一切皆有可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将这场空难遗忘,大家似乎忘了空难是如何发生的,也忘了当时的人是如何自救的。可怕的航行1985年2月19日,正值农历新年来临之际,一架747-SP型号客机从台北出发,跨越太平洋前往美国。飞机出发后,一切如往常一样,飞机上的机组人员各司其职,机舱里的客人也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或许是因为除夕的缘故,机舱里难得的热闹,大家各自交流着落地后要做的事情。有人在炫耀家人在机场等着他,一落地就可以全家团圆;有的人在抱怨春节期间还要出差,原本今天可以吃一顿年夜饭,没想到临时有工作安排。还有人直接戴上眼罩,倒头就睡,根本不理会吵闹的人群。他们乘坐的是747-SP型号客机,它与标准的747号客机相比,略微有些不同,它的机身更短,比747号客机短约14.3米。除此之外,其他性能几乎一致。机长何敏源是飞行时长15500小时的老机长了,大家都以为这就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只等安全落地之后可以顺利过一个好年。可没想到这次的飞行,却根本不如大家预料中的那样轻松。何敏源带飞行平稳后,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飞机上的机务人员各司其职,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一切仿佛进行的非常顺利,直到飞机飞行到距离旧金山550公里的太平洋上空时,乱气流突然出现,原本平稳行驶的飞机产生了晃动。强烈的气流为飞机带来了剧烈的颠簸,乘客在感受到颠簸后开始慌乱起来,乘务人员打开广播安抚乘客情绪。他们认为只是遇上气流罢了,以前也经常会遇到这种强气流,产生颠簸,气流过去就会平安无事。可这次与之前并不相同,机身颠簸十分剧烈。波音747-SP机型拥有四个引擎提供动力,相对于其他机型来说是更容易在强气流中保持平稳的。可这次在气流的颠簸中,飞机迟迟没有稳住。乘务人员心里开始有些慌张,之前遇到强气流的时候飞机会颠簸一阵,然后迅速维稳,这次却迟迟没有维稳,甚至颠簸的越来越厉害。机组人员在讨论过后决定联系工程师进行故障排查。排查之后,工程师发现这次飞机的颠簸与强对流并无关系,而是因为飞机本身出现了故障,飞机的第四号引擎极有可能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故障。眼前比较棘手的是工程师无法确认第四号引擎的故障是否真的已经不可逆,他们必须加大油门重启第四号引擎,进而确定第四号引擎现在的状况。机长思索过后,同意了工程师的做法,眼下最主要的是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尝试过后,第四号引擎并没有发生变化,甚至在加大油门后不久,完全停止了工作。确定了第四号引擎出现问题后,机长和工作人员在当时其实还有机会让飞机重新恢复维稳,那就是只用其他三个引擎,通过调整其他三个引擎的力量,来保持稳定。可当时机长和乘务人员却没有及时进行合适的调整,机长做出的第一个错误选择:解除了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当时机长想尝试通过俯冲来提升速度,然后再调整,保持平衡,他解除了自动驾驶系统,在系统解除的一瞬间,飞机彻底陷入不可控状态。飞机向右翻滚,呈垂直下降状态,机长一时之间有些手足无措,工程师在查看姿态仪过后,十分肯定的给出了姿态仪出现故障的结论。机长相信了工程师的判断,错误的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他以为飞机可以稳定,完全不知道当时的飞机已经垂直方向迅速坠入太平洋。那么他们是什么时候发现情势不可逆转了呢?意外坠落1985年,我国一架客机在太平洋意外坠落,270多人的性命危在旦夕。堪称奇迹般全员生还的华航006空难究竟是怎样的,事故真相究竟是如何?机长和工程师的错误判断,将当时已经处于危险状况的空难推向了更严重的境况。其他三个引擎也无法正常工作,仅仅30秒,飞机从30000英尺的高度迅速减少了20000英尺。情况更加不可控了,如果再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式,乘客包括乘务人员在内共274人都有可能葬身太平洋,尸骨无存。机长需要对当前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他先与奥克兰中心取得联系,希望能降低高度,确保维稳,得到对方许可后,机长尝试重新启动飞机引擎。他加大马力,重新启动其他三个飞机引擎,通过其他三个引擎带动第四个引擎。乘务人员在此期间不断安慰飞机上的乘客,他们需要乘客稳定下来,如果乘客们继续像现在这么慌乱,极有可能会影响机舱平衡。飞机上所有人命悬一线,大家都紧张不已,但出于对机长的最后一点信任,他们强忍着内心的紧张,回到座位上,尽量保持平衡。终于,机长在飞机坠地之前重启了不工作的引擎,飞机停止了向右翻滚,并且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不久后,飞机重回平稳状态。飞机上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这场劫难终于过去了。乘务人员通过广播通知大家重新恢复稳定,飞机将继续飞往洛杉矶机场,机舱内的乘客正拍手庆祝之时,机场广播再次响起。原本预订的终点洛杉矶机场将会改为旧金山机场。因为工程师在检查中发现,左侧的升降舵已经失去了反应,起落架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自动放下,为了确保乘客及机组人员的安全,他们决定就近降落。而当时距离他们最近的,就是旧金山机场。在经历过一场生死灾难后,乘客已经不执着于终点了,不论是洛杉矶国际机场还是旧金山国际机场,只要能平稳降落就好。广播公布后,机长预备降落,就在这时,工程师告知机长,水平尾翼内的升降舵受损,极有可能无法通过操控升降舵实现降落。机组人员不可避免的紧张了起来,机长反复调整引擎功率,最终确保飞机平安降落。飞机降落后,大家松了一口气。机组人员在飞机降落后重新对飞机进行检查,可以确定的是,飞机不论是外形还是内部引擎都已经严重受损,机翼受损严重,挂在机身上摇摇欲坠。看似平稳的起落架,实际上早已失控,无法收回,左侧的升降舱也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升降舱和线管完全断裂,液压系统裂开了一个大口子,飞机落地时,液压系统正不可控的往外漏油。可以确定的是,这架飞机已经报废,之后无法再使用,毕竟无论是外在,还是飞机内部引擎都已经伤痕累累。前来调查的人员,在看到飞机的状态后,无不感叹机长高超的飞机驾驶技术,倘若换作别人,那这场万米高空下坠的空难,真的就无法避免了。最终,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接手了关于华航006航班事故产生原因的调查工作,NTSB派出的调查人员先检查了CVR和FDR。令人失望的是,座舱语音记录仪和飞行数据记录器并没有给出有用的信息,调查人员甚至将他们送到了实验室进行解析,但依旧一无所获。机长的几次强力俯冲,对纪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中间的几次强力俯冲造成了记录的中断,事故最关键的时刻未能及时记录。飞机的相关记录已经无法使用,他们只能转而进行外围调查。毫无疑问,关于这场空难的调查困难重重。那么时至今日,人们查到事故真相了吗?事故真相1985年,3万米高空客机突然故障,近300人命悬一线却最终平安着陆。万米高空的灾难最终造成了两位乘客受伤,一位是腿部骨折,另一位是背部拉伤。幸运的是,乘客及机务人员并没有生命危险。机长凭借自己高超的飞机驾驶能力,成功化险为夷,机务人员和乘客的配合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场重大事故可以说是欢喜收场。这场飞机事故究竟是如何造成的?谁应当为此承担责任呢?调查人员通过云图发现,当时的乱流并不足以造成第四个引擎的直接破坏。这也就说明极有可能在遇到乱流之前,第四个引擎就已经产生了问题,乱流只不过是推动了事故发生罢了。调查人员开始分析调查第四号引擎,如果能确定飞机在遇到乱流之前,第四号引擎就已经出现严重问题,那就可以确定事故的过错方是航空公司。可调查过后,他们发现第四号引擎的问题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般严重,第四号引擎的确出现了磨损问题,但仅仅是一个小型节流阀调整片磨损,而且它仅仅磨损了4‰。更令人不解的是,虽然这4‰造成了引擎燃油流入量少,影响了动力,但并不足以造成如此严重的空难事故。如果机长按照标准模式进行操作,那这场事故完全可以避免。所以不出意外的话,这场事故里机长要承担一部分责任。除此之外,调查人员还发现,分气阀并没有关闭,这也就说明机长在进行重启之时,分气阀没有得到合适的处理。按照正常操作来说,机长不应该在万米高空进行重启,他应该将飞机降落到合适高度,然后再重启,他重启之时,工程师要及时关闭分气阀,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二人的失误造成了第四号引擎的工作停止,进而影响了其他三个引擎。除此之外,机长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四个引擎分别分布在飞机的左右两翼,当右翼仅有一个引擎在运作之时,推力必然是小于左翼的。所以,机长在解除自动驾驶前,应该先调整方向舵,确保飞机不再发生翻滚。很明显,机长忽略了这个问题,这才造成了之后的连续翻滚。幸亏机长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解决了这个因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而加重的危机。得出结论后,调查人员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的调查结果,这架飞机的乘务人员都拥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机长。一个拥有如此高超驾驶技术的机长为何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危机呢?调查人员认为结果极有可能并不是他们调查的那么简单,事故背后极有可能还有别的原因。他们再次进行深入调查,他们通过飞行记录发现,当时机长和机务人员已经连续飞行了六天,而且都是跨时区的高强度飞行。这样的工作量,给他们的身体带来了不可逆的伤害,造成了他们的过度疲劳,以至于无法集中精力,他们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也是因为过度疲劳。所以,在此次事故中,航空公司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因为他们不合理的飞行安排,造成了机务人员的过度疲劳,进而产生错误操作。这场因为多方错误操作造成的事故,最终被判定为机务人员和航空公司的失误,幸运的是,因为机长高超的操作,这场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何敏源机长当时虽然处于生物钟混乱状态,但仍够能在最危机时刻力挽狂澜,顺利化解危机,他的心态实在令人佩服。时至今日,这场事故的化解仍旧是奇迹般的存在!
大案纪实:危险的交易 #劲爆dj
案件配DJ,震动你的DNA。DJ一响,爹娘白养。乌尔乌尔案发现场,只因不到1000块钱的纷争,他将资深的软件硬化工程师杀害,并装进箱子邮寄出去。为了镇住冤魂,尸体旁边甚至放了两把菜刀。2012年7月14日的morning,Six大爷在福建莆田某货运站上班时,收到了一个退回来的邮包。此时箱子正不停散发着阵阵恶臭,Six大爷忍不住打开箱子,突然身上菠萝15promax,自动拨打110。侦查员立即来到案发现场,箱里是一具已经高度腐败的女尸,全身都被捆绑起来,手法较为专业。里面发现了两把菜刀和一件衬衫,可死者身上却并没有任何刀伤。这令侦查员感到疑惑,邮包上有假的收件人电话和地址。此时案情一时间陷入僵局。为了寻找案件突破口,侦查员来到了这个邮包最初发货的货运站,同时安排警力在周边地区调查近期的失踪人员。侦查员在货运站的登记本上,找到了这个邮包的具体寄件日期。工作人员表示,当时有问过寄件人里面是什么东西,对方回答是五金。由于每天寄件的人来来往往,工作人员早已忘记那个男人的相貌。随后侦查员调取了11号当天的监控,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排查,终于发现了一名可疑男子。这个人第一次来到货运站时没有带着邮包,而是在大厅徘徊了几分钟,仿佛是在观察情况。随后他和另一个男子开着三轮车,再次来到了货运站,并将邮包拿给工作人员。由于监控画面过于模糊,警方无法看清嫌疑人的相貌特征。但此时工作人员已回忆起,这个男人当时说着普通话。对于那个开三轮车的司机,侦查员一时也无法判断,他究竟是嫌疑人之一,或是嫌疑人临时雇佣的。突然,负责排查近期失踪人员的侦查员有了新的发现。7月14号韩阳派出所接到报案,名叫李二妮的女人失踪了。报案人是她的儿子,他表示母亲已经三天没有任何消息。他记得10号晚上有人给母亲打了一通电话,母亲就匆忙离家不知去向。侦查员立即提取报案人的手机数据,与李二妮进行比对,确定邮包里的女尸就是二妮。突然负责查找嫌疑人行踪的侦查员也有了重大发现,他们在福安街尾排查嫌疑人时,有群众认出这人跟一个卖菜刀的人很像,而这个人是个聋哑人。这与货运站工作人员描述的嫌疑人说着一口普通话不匹配,难道找错了吗?侦查员立即来到这个卖菜刀聋哑人的住处,却从邻居口中得知他家的灯已经几天时间没有亮过。侦查员进入屋内发现饭桌上还剩有没吃完发霉的饭菜。侦查员很快对屋内展开侦查,在床头发现了一个长头发,经鉴定属于死者李二妮。二妮的朋友告诉侦查员,二妮生前从事软件硬化工程服务,经常和不同的男人有过交易。突然侦查员突然想起来调查二妮的通话记录,发现最后一个与她通话的人名叫朴仁猛,而这个人正是那个卖菜刀的聋哑人。2012年7月15日凌晨,警方在某旅馆成功将其抓获。朴仁猛不得不将自己的罪行全部供述,他交代自己在和二妮交易时因为价格问题产生矛盾,进而将二妮杀害。朴仁猛已在福安待了十几年,他一直伪装成聋哑人去卖菜刀,这样他的菜刀能更好卖出去。后来自己偶然遇到了二妮,二妮问他要不要付费玩耍,于是自己就答应了。尝过一次二妮后朴仁猛回味无穷,已至中年的他难忍内心的寂寞。于是在七月十号晚上他打电话将二妮约出,两人商量交易的费用。朴仁猛出价700块钱,让二妮陪他到早上8点。可没想到二妮早上5点时就想要离开,这让朴仁猛倍感愤怒,他迫切地拉着二妮的手。但此时二妮却威胁他,自己当软件硬化工程师多年,认识很多人,随时可以找人把他弄死。此时朴仁猛害怕了,因为他在此已经装了十几年的聋哑人,他不能打电话报警否则所有人都会知道。朴仁猛感觉到这是一个你死我活的二选一,他开始用一根绳子缠着二妮脖子,几分钟后二妮就被杀害了。为了能永远镇住二妮的魂魄,他按照家乡的风俗,在尸体旁边放了两把菜刀,早上他雇了一辆三轮车,之后将尸体运到了货运站,随便编造了寄件人和收件人姓名,只想着将尸体弄远。至此案件侦破,等待朴仁猛的将是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