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将领中,张鹤龄这个名字对于国人来说极为陌生,碧华先生在网上苦苦搜索,也只在《国民党军事制度史》中发现他的名字。该书阐述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三十一日国民政府组建的国防部成员名单中,国防部部长为陆军上将白崇禧,少将张鹤龄为总务处处长。
张鹤龄只抗日,不打内战,这是他命运多舛的原因。
1903年,张鹤龄出生在湖南安乡。3岁丧父,8岁丧母,从小给地主家放牛,13岁那年,地主家的牛丢失了一头,地主嚷着要他的命来偿还。少年张鹤龄深夜逃往他乡,16岁从军,后来参加北伐军。驻防杭州时,受航空署长徐培根命,张鹤龄督修笕桥机场,这年他25岁,长得英俊潇洒,一天,当他骑着高头大马来到杭州城欢乐巷口时,二楼的窗口恰有一张如花似玉的脸朝他绽放,这便是16岁的美女祝松遐,两人立即坠入爱河,并结为夫妻。1931年,因营救徐培根之弟、左翼作家殷夫,且与贺龙素有来往,反对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戴笠把他送进了杭州小车桥浙江陆军监狱,接着又秘密押送到南京鸡鹅巷中央陆军监狱,一关就是6年!直到抗战爆发,他才被释放。
张鹤龄出狱后,张治中把他请到湖南地方行政干部学校、中央军校长沙分校、武岗分校任职。后入白崇禧部,参加台儿庄血战,立下战功,并由此成为桂系中人,主管总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张鹤龄负责与盟军联络,来往于川、滇、缅、印之间,是第一个随陈纳德航空队飞越喜玛拉雅山的中国将领。
抗战结束时张鹤龄任国防部总务处长,内战开始,深明大义的妻子支持他不再带兵打仗,她谢绝了别人赠送的位于南京四条巷的花园洋房,一家挤在民房里。张鹤龄为了避免自己直接与解放军交锋,于1949年辞去实职,转任总统府中将参事。
1950年,张鹤龄将祝松遐及七个儿女送回国内,孤身在香港滞留,后来去了台湾,下飞机即遭软禁,五个月后突然去世,年仅47岁。
张鹤龄的死因至今未解,其实从他三十年的从军经历便可推断出,第一次国共内战时他就因同情共产党而被捕,抗战结束后又辞去实职不上前线,这样的行为即使不是共产党也有“共党嫌疑”了。更何况,他抵达台湾时,正值“孙立人事件”发酵之时,此事件牵涉三百多人,不排除蒋介石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 1 2 »
以上就是关于抗日将领张鹤龄死因成未解之谜?的全部内容,声明如下:本文内容及图片素材部分来源于网络,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钟离昧如何死的?揭大将钟离昧拔剑自刎之谜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武则天如何死的 历史上唯一的女帝王武则天死因
武则天怎样死的:武则天,生卒于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出生于山西文水县东,父亲为唐开国功臣武士彟。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获得正统的女,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和寿命最长的皇帝,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登基后废唐,改国号为周,武则天的武周王朝是上承,下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在接上来就由小编来探讨下武则天是怎样死的。 武则天晚年,一批男宠慢慢走进她的生活。高宗去世后不久,武则天便有了第一个男宠,当时武则天还比较注意约束男宠,后来冯小宝因为任性使气,得罪了武则天最后被秘密杀死。武则天生命中的第一个男宠销声匿迹后,、兄弟迅速崛起,成为武则天的新宠。当时武则天已经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暮年,老病缠身的她长时间不能上朝,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她将二张兄弟当作耳目,二张兄弟逐渐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仅跟大臣结怨,也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逆转,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也因此空前紧张起来。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无字碑位于武则天和高宗和葬于乾陵(今陕西乾县),整个陵园规制仿照唐京长安城。墓前有两块碑,一块是高宗的墓碑,上有武则天的题词:另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墓碑。一个迷文字的女皇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其说法有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无字碑。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还有一种说法,因为武则天既是皇帝又是皇后,别人不知如何写碑文,所以没有文字。对于武则天历来褒贬不一,把武则天列为“七圣”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