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了解下什么是暗物质?暗物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存在于宇宙中的,不能被看到和发现的物质,它可能是一种组成部分,但是又不属于其他大家已经知道的物质。通过大量的天文研究发现,这种物质在宇宙当中占有几大的比率,大约可以确定占据宇宙所有物质分量的85%。

暗物质或许是导致地球上恐龙灭绝的原因
新科学家报道,从名字上来看,暗物质听起来似乎就有着不好的预兆——而一项最新的研究暗示,它或可能在地球历史上起着颇具威胁的作用。
近期科学家们对这种神秘物质的身份的解释引发了一种可能的猜想——暗物质或许是导致地球上恐龙灭绝的原因,或者至少发送了好几颗额外的彗星撞击地球。
虽然将暗物质与恐龙甚至彗星相连似乎有些牵强,但它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提出了两大开放性问题:暗物质的身份,以及彗星撞击地球是否存在一种样式可循?不得不承认,暗物质或可能帮助摧毁地球上的古代生命这一论调听上去的确非常不可思议。

天文学家认为暗物质一定存在,这是因为它的引力拖拽作用,它表现为对星系运动无法解释的拖拽作用,然而科学家们仍然不知道暗物质究竟为何物。去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丽萨·兰德尔(Lisa Randall)和马修·里斯(Matthew Reece)和他们的同事提出了一个模型,模型表明星系内部存在稀薄的、不可见的暗物质盘。
密集盘
随着太阳系环绕星系中央,也就是银河系运转,它以大约7000万年的周期忽然出现和消失。这意味着每隔3500万年它将路经暗物质盘。兰德尔和里斯注意到这个循环令人联想到之前对彗星撞击地球的分析,后者揭示了彗星撞击似乎每隔3500万年就达到高峰。

尽管不调和的陨石坑记录使得寻找其中的模式变得艰难,但这两名科学家好奇彗星撞击和太阳系路经暗物质盘之间是否存在联系。首先,他们展示了当太阳系经过暗物质盘时,后者会对前者产生更强的引力拖拽作用。这样的拖拽力会扰乱奥尔特云,一种据称是环绕太阳系的遥远冰冻物质结合体。奥尔特云产生了一些彗星,包括世纪彗星ISON彗星,去年ISON掠日时就曾引起了一些扰乱。“暗物质盘越密集,产生的引力潮汐力的效应越强。”
大波兰起义是由什么引发的是怎么回事?大波兰起义的领导人是哪位
大波兰起义,是发生于1794年3月24日,波兰和立陶宛对俄罗斯大帝国和普鲁士王国发动的全国大起义,起义领导人是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又名科希丘什科,他被视为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美国的民族英雄,出生于波兰一个贵族家族,生于1746年2月4日,卒于1817年10月15日。 大波兰起义 浮雕 波兰地处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中间,被这两个超级大国夹击的日子,非常难过,因为地理原因,波兰是这两个大国博弈的战场,双方都向把波兰拉拢到自己一边,为此波兰领土经常承受战火,而波兰人民更是有苦难言。 在后,俄国和普鲁士王国开始第一次瓜分波兰,而且在1792年进行的俄国和波兰战争中,战败的波兰损失了大量的波兰领土,波兰统治者内部也产生了分歧,亲俄派被认为是波兰国家的卖国贼,在波兰人民心中,反对亲俄派统治的情绪日益高涨,这也为大波兰起义的爆发积聚的氛围。 为了应对日益高涨的民族气氛,俄国和普鲁士把驻守的联邦军队裁减了一半,并吸收了剩下的波兰士兵,在1794年3月12日,大波兰国家的一位骑兵旅指挥官,不服从上层的调配,把军队拉到了克拉科夫,这次事件激起了大波兰国家人民对俄国军队驻守的不满,并随后发生了暴乱。俄国军队被赶出了波兰城市。3月24日,参加,刚回国的乌什·科希丘什科,扛起了起义的大旗,他宣布自己是波兰所有起义军的首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波兰起义战争。 大波兰起义起因 大波兰起义,是发生于1794年3月24日,波兰民族英雄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领导的, 一场争取波兰民族独立的战争,尽管大波兰起义最终失败,但是作为民族独立的象征,继续激励着波兰人民向往自由的理想。 大波兰起义 剧照 大波兰起义起因源于,巴黎和会上瓜分波兰领土的协议,直接导致了波兰国内人民的反抗,因为早在1773年,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方就已经在维也纳签订了第一次瓜分波兰的协议,当时在波兰各自划分领土,大波兰的国土面积损失了大约22万平方公里,人口失去了450万,第一次的瓜分已经引起了当时人们的不满,而在1792的进行的波俄战争中,波兰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又被俄国和普鲁士逮住机会,进行了第二次瓜分波兰的行动,这次瓜分中,波兰的人口只剩下300多万,经历两次瓜分的波兰人民,对俄国和普鲁士列强侵略行为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于是在1974年,从美国独立战争前线归来的英雄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扛起了起义的大旗,打响了反对俄国和普鲁士的第一枪。 大波兰起义,得到了很多农民阶层的响应,也导致了起义军中大部分是民兵,武器简单落后,根本不是俄国正规军的对手,在起义的当年10月,起义军就被俄国军队无情的镇压了,而起义军首领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也被捕入狱,大波兰起义失败了。 大波兰起义,是由波兰民族英雄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领导的,一场反对俄罗斯大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的侵略和瓜分波兰的起义。大波兰起义正式爆发的时间为1794年3月24日。 大波兰起义漫画 大波兰起义过程,从1773年2月19日的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方在维也纳签订的第一次瓜分波兰的协议就已开始。此时波兰已经被三国势力渗透,没有自主的国家主权,国内政权有亲俄的波兰贵族把持,尽管和普鲁士签订了同盟协议,但是这个行为无异于与虎谋皮,在1792年的波俄战争中,普鲁士就背叛了波兰,和俄罗斯一起达成第二次瓜分波兰的协议,于是经过二次瓜分浪潮的波兰人民,心中的独立热火已经烧得够热了 。 国内政治腐败,受贿赂的国家公务员出卖国家,批准了俄国和普鲁士的合法占领波兰领土的要求,对亲俄的波兰贵族掌握国家命运,深感忧虑的有识之士,在民族情绪高涨的氛围中,扛旗而出,从美国独立战争前线归来的老兵,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宣布自己是所有波兰起义大军的首领,他的英勇行动感染了很多有相同想法的人们,特别是一直遭受贵族阶层压迫的农民,4月4日起义军就已经攻占了一个俄国军队驻守的城镇,这个胜利鼓舞了更多的波兰人民参与到大波兰起义中,形势大好,而俄国方面也加紧了镇压,俄国派遣了大量的精锐士兵作战,专业化的军队对战民兵占大多数的起义军,绰绰有余,在同年的10月1日,大波兰起义军的领袖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被捕,大波兰起义就此失败。 大波兰起义结果 大波兰起义,是波兰国家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民族独立运动,是由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于1794年3月24日领导的一次大规模起义活动,大波兰起义是为了反抗俄国和普鲁士对大波兰领土的瓜分,却不料,大波兰起义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俄国和普鲁士的第三次瓜分大波兰的领土,而在经历第三次瓜分后,大波兰国家主权没有了,不复存在,整整空白了100多年,波兰才重新成为一个国家。 大波兰起义 领土图 大波兰起义结果,在起义的同年10月就已经揭晓,受巴黎和会第二次瓜分波兰协议的刺激,波兰统治者内部产生了严重分歧,1792年他们同当时还是盟国的普鲁士发动了对俄国的波俄战争,但是在战争中途,身为盟国的普鲁士背叛了协议,倒戈俄国,直接导致了波兰的惨败,而后,两国签订瓜分波兰协议,波兰国内人民反抗情绪高涨,渴望独立的呼声渐起,1794年从美国独立战争前线归来的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站出来了,他在3月24日宣布自己是起义军的首领,要带领波兰人民保护波兰国土的完整,大波兰起义,得到了部分波兰贵族和众多农民的响应,起义军在初期俄国还没有派兵镇压时,迅速攻占了几个城镇,但是8月俄国的大部队开始镇压起义军,面对军事化程度高的专业军队,以民兵为大多数的起义军,很快就败下阵来。 同年的10月1日,大波兰起义军首领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被捕,随着首领的被捕,大波兰起义终告失败。 随机文章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简介?平安京简介北极有过企鹅吗,专家认为北极没有企鹅(大海雀并不是企鹅)揭秘诺贝尔奖的黑历史,颁发给错误的医学理论(治死许多病人)女妖洞在什么地方,壶关县太行山大峡谷内(世界第一无底洞)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徐庶在他母亲死后为什么不回到刘备身边呢?他投奔一代奸雄曹操或许另有真相
大家都知道,在得到之前,还有个顶尖谋士叫,对这个化名“单福”的人也很佩服。可是为了得到这个人才,就跟定计,绑架了徐庶的母亲,然后伪造了徐母的手书,把徐庶骗进了曹营,徐母为了不让儿子真心对待曹操而自尽了。这时候人们就很奇怪了:徐母既然已经自尽,徐庶跟曹操已经有了“杀母之仇”而且了无牵挂,为什么不像关羽那样“逃归刘备”而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呢?难道他是准备找机会刺杀曹操替母报仇吗? 是翻开史料一看才知道我们都被《三国演义》骗了——徐庶进曹营不但不是一言不发,而且他说的话比谁都多,因为他的职务就是言官二把手,就是靠说话换饭吃的,而他离开刘备投奔曹操,也没有在母亲死后刺杀曹操或逃归刘备,也或许是另有隐情。 其实单福并不是徐庶的化名,他本来就叫单福,徐庶才是化名。徐庶(为了读来顺口,我们还是叫他徐庶吧),本来是个剑侠,《魏略》记载他“少好任侠击剑……尝为人报雠,白垩突面,被发而走。”官府抓到徐庶之后准备当众凌迟处死,幸亏被同伙劫法场解救(吏乃於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於市鄽,莫敢识者,而其党伍共篡解之),于是徐庶“改邪归正”,“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这才成了文武双全的一流谋士。 《三国演义》中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当然是百分之百的虚构,这一点从他后来的官职中就能看得出来,他不但不是一言不发,而且就是靠发言来吃饭的——他的工作就是负责提意见。徐庶在曹营先后当过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右中郎将秩比二千石随侍君王左右,那是可以参与机要的,而御史中丞就更了不起了:那是仅次于御史大夫的言官首领。而更重要的是,在汉末三国时期,御史大夫又叫大司空,陈琳替起草檄文骂曹操,称呼就是“司空曹操”。 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都不会任命一个“一言不发”的人来当言官二把手。事实上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要说这个汉是倒说得过去,因为徐庶投奔曹操的时候,汉献帝还是大汉天子,曹操还是大汉丞相,徐庶在他那里顶多算是“身在汉营心在汉”。而徐庶对大汉王朝的“忠贞”那也是远远比不上的,这叔侄二人都因为反对曹操称公称王被迫害致死,而徐庶则是在曹丕篡汉之后还当他的御史中丞。的时候听说徐庶只是个御史中丞,还替他打:“曹魏人才何其多也,咋就不重用徐庶和石广元呢?”这说明在三国时期,谋士们都是打工仔,跳槽换老板都是正常现象,根本就没有“一言不发”的事情,因为每个三国枭雄都很知人善任,谁也不肯养一个废物。 徐庶在《三国志》里没有个人传记,但是从《诸葛亮》传里,却可以发现端倪: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 本欲与将军共图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 遂诣曹公。 也就是说,徐庶曾经跟诸葛亮一起给刘备打工,曹操也没有费劲巴力地使什么计策,甚至可能不太关注徐庶这个人,抓到徐庶的母亲,只是个意外收获。而徐庶能够主动“诣曹公”,可能是另有隐情的。 我们知道,当阳长坂一战,刘备被曹纯率领的虎豹骑(曹操还没来呢)打得几乎,刘备的一些妻子和两个女儿都被曹纯抓去了(后来也没归还),要不是赵云保护甘夫人和杀出重围,刘备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徐庶的母亲自然没有资格得到赵云的保护,所以也被曹纯抓去了,同时被抓的刘备手下家属不计其数,战后甄别一下自然会分批释放——曹操虽然有些特殊爱好,但也不是滥杀无辜见到女人就留下的。 那么徐庶为什么一听母亲被俘就风风火火地离开刘备投奔曹操呢?我们必须看到,刘备当时几乎已经是“山穷水尽”了,要是没有插了一杠子,曹操灭刘备那就是早晚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个意外,刘备集团“破产”,那就是个时间问题。而作为“择主而事”的汉末谋士,跳个槽换个主公,那也是无可厚非的。 另外一点就是徐庶在刘备阵营已经不是参谋长(谋主)了,取代徐庶位置的,就是他向刘备推荐的诸葛亮,当时刘备跟诸葛亮“情好日密”“犹鱼之有水”,连关羽张飞都有点嫉妒(不悦),就更不要说曾经的第一谋士徐庶徐元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