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国内首个亲子真人秀节目,开创了亲子综艺节目的先河。它让一众可爱活泼的孩子凭借着综艺而成为了众多观众喜爱的萌娃,并让他们的爸爸从素人一跃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甚至有一些爸爸还因此而身价倍增。它就是未开播之前不被看好,开播之后收视率暴涨的《爸爸去哪儿》。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当年火得一塌糊涂的《爸爸去哪儿》会在播出5季之后突然停播了呢?从其它节目来讲,一旦IP打造好,十期八期都不在话下,《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根据多方面剖析,《爸爸去哪儿》的停播主要由以下四个原因所致:

1、公关不到位
《爸爸去哪儿》火的那几年,各种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而广电对这些综艺节目的监管力度也非常大。与单纯的成年人综艺节目不同,因为有孩子的存在,很多地方会监管得更严格,在关系没有得到有效疏通的情况下,播出方面大概率会遇阻。

2、与大人组CP
在前几期中,《爸爸去哪儿》并没有出现与大人组CP的剧情。但到了后几期,这种与大人组CP的镜头就多了起来,例如阿拉蕾和董力,虽然看上去非常的温馨,而且两个人的互动也非常有爱,可人红是非多,渐渐的,网上就有了一些变味儿的评价,甚至还有一些恶评。

3、与孩子组CP
相比与大人组CP,其实《爸爸去哪儿》中让孩子组CP的问题更严重。但这种情况对屏幕面前孩子观众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他们过早地成熟,甚至还有可能产生早恋,使节目变得不再是单纯的亲子真人秀。

4、过度消费
几位参加《爸爸去哪儿》而大火的萌娃、爸爸,在火了之后因为身价倍增,于是大量地接广告,甚至有一些萌娃还参演了影视剧,从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基于这些,《爸爸去哪儿》就只播出了5季。作为当时名噪一时的亲子节目,曾经陪伴不少观众度过了无数个欢乐的周五,如今真令人遗憾啊!
苏洵简介 北宋著名的三苏之一苏洵资料介绍
苏洵简介: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合称“三苏”,均被列入“”。 苏洵少时不好读,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象和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后来又陪同儿子两次进京,一次经水路,一次经陆路,遍游了沿途的名胜古迹。苏洵游过的道释名胜古迹大致有青城山和峨眉山、成都的玉局观、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虔州的天竺寺、丰都的仙都观等。苏洵游峨眉山和青城山是在青少年时期,其《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诗中云:“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岷峨最先见,晴光压西川。” 19岁时娶妻,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 庆历年间,苏洵进京参加制举考试,不中,又举茂才异等,又不中,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便南游嵩洛庐山,在庐山他游历了东林寺和西林寺,并同这里的两位高僧讷禅师和景福顺长老交游月余。《忆山送人》诗中详细记载了这次游历的情形:“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问以绝胜境,导我同跻攀。逾月不厌倦,岩谷行欲殚。”苏洵在庐山同二僧共游居一个多月,并“获高僧言”这件事,苏轼、苏辙都有记载。苏辙云:“辙幼侍先君,闻尝游庐山过圆通,见讷禅师,留连久之。 元丰五年以谴居高安,景福顺公不远百里惠然来访。自言昔从讷于圆通,逮与先君游。岁月迁谢,今三十六年矣。二公皆吾里人,讷之化去已十一年。”从庐山下来,苏洵又南游虔州(今江西赣州),在虔州,苏洵结识了当地隐士钟子翼兄弟,在他们的陪同下游览了马祖岩和天竺寺。 大概在皇祐初年,苏洵到岷山白云溪拜访了隐士张俞,苏轼在《张白云诗跋》中说:“张俞,少愚,西蜀隐君子也。与予先君游居岷山下……”张俞的事迹在王称的《东都事略》中有传,“张俞,字少愚,少嗜书,好为诗,……俞为人不妄忧喜,性淳情澹,有超然远俗之志。”朝廷曾六次下诏要其出仕,“卒不起,遂隐居青城山之白云溪。”按青城山白云溪是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廷晚年所居之地,文彦博治蜀时安排张俞居住白云溪,显然是张俞对道教有特别兴趣的原因,苏洵与他交游,道家道教大概是其交谈内容之一。 嘉祐初(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很赞赏他的《衡论》、《权书》、《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苏洵。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在京期间,认识了保聪禅师,“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啊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 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宋嘉祐三年,召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苏洵推托有病,不肯去应诏。 嘉祐四年苏洵带领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东出三峡,走水路进京,在丰都参观了仙都观,传说这是阴长生升仙的地方,写有《题仙都观》诗凭吊这个仙人。 嘉祐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后与陈州(今河南)项城县令姚辟一同修撰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卒,即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去世,朝廷追赠苏洵为光禄寺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汉平帝刘衎简介 西汉第十四位帝王刘衎生平资料
西汉第十四位汉平帝刘衎简介:刘衎(kàn),即汉平帝(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汉族,原名刘箕子,之孙,汉成帝的侄子,汉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刘兴之子,母卫姬。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9月17日迎立年仅9岁的刘衎为帝。次年改元元始。共在位6年,他不是被王莽毒死的,而是病死的。终年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25里处)。 生平事迹 汉哀帝刘欣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其后,王莽于九月十七日迎立年仅九岁的刘衎为帝,次年(公元1年)改元“元始”。公元6年2月4日,刘衎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死亡,卒年14岁。 而《·卷三六》则记载汉平帝死于王莽的毒酒,属于讹传:“时帝(刘衎)春秋益壮,以卫后故,怨不悦。冬,十二月,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莽作策,请命于泰畤,愿以身代,藏策金滕,置于前殿,敕诸公勿敢言。丙午,帝崩于未央宫。大赦天下。莽令天下吏六百石以上皆服丧三年。奏尊孝成庙曰统宗;孝平庙曰元宗。敛孝平,加元服,葬康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25里处)”。 他死后,追谥为“汉孝平皇帝”,史称汉平帝。 大事年表 公元前9年,刘衎出生,取名刘箕子。 公元前1年,刘衎即位,是为汉平帝。] 公元3年,刘衎娶王莽的长女王嬿(即后来的黄皇室主)为妻,并封她为皇后,所以,黄皇室主又被称为孝平、、孝平王后。 公元6年2月4日,刘衎病死。 使用年号 元寿(1),公元前1年即位,即位当年未改元,史家仍称为“元寿二年”。 元始(5),公元1年—公元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