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百年前,一项考古发现震惊了全世界:英国探险家霍华德·卡特历经近十年的寻觅终于发现了尘封千年的法老王陵的入口。而经过三天的努力,当卡特得以钻进这间印有“图坦卡蒙”封印的陵寝后,立时就被里面数以千计、精美绝伦的陪葬品惊呆了。由于保存完好,这是迄今为止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埃及法老陵墓,它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可是卡特开启的宛然并不只是很大的宝库,还是一扇通往死亡的大门。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包括卡特在内的所有与这座法老墓有关的人全部死于非命,于是有了“法老的诅咒”这一说法。后来,科学家们进行了全面考证,将那些人的死亡归结于金字塔内的放射线物质及致命真菌,“法老的诅咒”从此有了被世人认可的解释。
然而就在2011年11月,英国古代学家马克·贝农在新书《伦敦诅咒:谋杀、黑魔法与图坦卡蒙》中发布了惊人发现:著名的“法老诅咒”背后本来是一宗阴险的连环谋杀案!
可怕的法老诅咒出笼
1900年,18岁的英国姑娘科伦娜在一个闭塞的小乡村的酒吧里当侍者。一天酒吧里来了个外地青年,科伦娜与他聊了几句,就被他的谈吐吸引住了。这个人名叫克劳利,他声称就在自己出生的那年,著名的神秘学家、炼金术士伊莱·李维去世。由于克劳利天生就对魔法、炼金术、塔罗牌、占星术等神秘学科表现出超强的兴趣和天分,所有了解他的人都认为他是李维的转世。
科伦娜怔怔地看着这个宛然笼罩了神秘光晕的男子,只见他拿出一副塔罗牌,帆叶网,指着环绕在月亮旁边的星辰惊叹地叫道:“天啊!你就是神赐给我的天使,将助我完成一生的事业!”就这样,科伦娜义无反顾离开了自小生长的乡下,跟着克劳利来到了伦敦,此后数十年间向来忠心耿耿地追随着他,不仅像他的无数信徒那样帮助他做他想做的事,更在肉体上随时满足他。
科伦娜其实期望克劳利能够娶自己,但让她失望的是,克劳利在1903年娶了一个名叫萝丝的女人。后来萝丝去世,克劳利又娶了一个更年轻貌美的女子为妻。科伦娜仍无怨无悔,随他去了西西里岛。
1922年,一个举世震惊的考古大发现传到了西西里岛:英国探险家霍华德·卡特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寻觅,终于在尼罗河西岸的帝王谷里发现了一座完好的未被盗挖的法老陵墓。
自图特摩斯一世起,新王国时期60多位法老的墓室都藏在荒芜的帝王谷里。经过历代盗墓者的疯狂洗劫,几乎所有的陵墓都被盗挖过。卡特发现的这座陵墓由于被拉美西斯六世法老陵墓的瓦砾所覆盖,得以毫发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卡特这边开始集结人力准备对宝藏进行开启,而另一边,生活在西西里岛上的科伦娜发现克劳利的情绪变得有些古怪,他不住在屋子里来回兜着圈子,大声地咒骂卡特。
就在这时,卡特考古挖掘的资助者、英国卡纳邦勋爵打来一个求助电话。由于克劳利向来宣称自己是受古埃及太阳神操纵的“先知”,所以卡纳邦才会找到他。卡纳邦说,他们刚刚在陵墓的入口处发现了一行神秘的符号,经过语言专家的翻译,竟是一段咒语:死神奥西里斯的使者亚奴比斯,将展开死亡的翅膀降临到侵扰法老安眠的人身上。
“我很担心,不知道该不该开启封印。”卡纳邦忧心忡忡。科伦娜看到,克劳利的脸顿时一亮,脱口叫道:“固然不可以!如果亵渎神灵,你们看到黄金的同时也将遇到死亡。”
卡纳邦被吓到了,却又非常不甘心,询问怎么打开宝藏而不惊扰法老的亡灵,并承诺墓葬开启后让克劳利在宝物中任选两样当作答谢。克劳利露出胜利的微笑,答应在岛上举行一场敬神仪式,之后卡纳邦就可以放心地进入墓穴了。
但意外的是,迫不及待的卡特已经开始行动了。三天后,他顺利地在石门旁凿开了一道缝隙。而当卡特擎着蜡烛从缝隙侧身钻进去后,顿时被里面数不清的奇珍异宝惊呆了。
消息传来后,克劳利愤慨地打电话质问卡纳邦,而卡纳邦此时的心思全都在宝物上面,早就将死亡诅咒抛于脑后了。他敷衍了克劳利几句就挂掉了电话。克劳利简直被气疯了,冲着已经断线的话筒怒吼道:“你会懊悔的!!”
克劳利的死亡预言似乎只是危言耸听,半年后那些参与考古的人全都平安无恙,而出土的众多宝物让他们个个名利双收。终于,克劳利坐不住了,他没作任何交代就蓦地独自离岛飞往埃及。不久后,卡纳邦爵士的死讯传遍了整个世界。
据说卡纳邦在墓室的入口脸颊被叮咬了一下,当时他并未在意,但很快叮咬处就肿了起来。几天后,卡纳邦在刮胡须时不小心割破了肿块导致败血症,最后不治身亡。他临死前惊恐地喊道:“我听见他呼唤的声音了!我要随他而去!”
卡纳邦死后没多长时间,克劳利就神采飞扬地回来了。他告诉科伦娜,他得到神的谕旨,法老的诅咒必将应验,越来越多的人将会陆续死去。此时,《伦敦时报》也以“法老的诅咒”为题刊登了这一诡异事件。对此,科伦娜深信不疑,对未卜先知的克劳利更加崇拜。
黑暗的死亡多米诺展开
卡纳邦的死令流言四起,“法老的诅咒”开始在世间盛传,称那些惊扰了法老安宁的人将相继死去。然而半年后,其他参与挖掘的人都还安在。公众开始质疑,诅咒之说根本不存在,卡纳邦的死不过是一个意外。
这期间,克劳利的胸有成竹渐渐瓦解,他又开始醉心于恶魔杰克的研究,常常捧着厚厚的笔记一坐就是一天,精神高度集中地思量着某些东西。
就在卡纳邦去世半年后,克劳利再度悄然离开了西西里岛,随后就传出卡纳邦同父异母的兄弟赫巴德上校蓦地暴亡的消息。而这边赫巴德的尸体还未下葬,那边开罗医院里曾照料过卡纳邦的护士也蓦地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接连两起死亡事件搅动了人们的神经,刚刚平息下来的“法老诅咒”再度甚嚣尘上。但法老的愤慨似乎远没有停息,死神的翅膀开始不断碰触那些亵渎了法老亡灵的人。大家惊恐地发现,这几个人的死不过是一连串死亡事件的开始而已。
南非的一个富豪西尤,刚刚从陵墓挖掘现场参观完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回到游艇后,竟不知何故掉到风平浪静的尼罗河里淹死了。接下来是美国铁路大王格鲁德,他在走进图坦卡蒙的陵墓后不久,蓦地莫名其妙地发起高烧来。医生们查遍了他的全身,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眼睁睁看着格鲁德在面前死去而束手无策。后来有人猜测格鲁德死于鼠疫,但更多的人却相信,他的死是由于某种超自然力量在作怪。
刘秀与将军耍了一手连环离间,一举瓦解敌方阵营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光武帝刘秀在成就大业的过程中,身边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就是其中一个。冯异早在刘秀的哥哥被杀不久就跟随刘秀,多年南征北战,功劳显赫。据说在征战间隙,一些将领常常在一起聊天,吹嘘自己的功劳,此时冯异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大树下,所以麾下士兵给他起个名号叫“大树将军”,由此可见,冯异为人谦逊。 话说当年刘秀消灭王郎,平定河北之后,实力逐渐雄厚,于是脱离更始政权。更始帝派舞阴王李轶、大司马、讨难将军苏茂等人率军三十万镇守洛阳。而刘秀委任为河内太守、冯异为孟津将军,以抗御朱鲔、李轶,但兵力处于弱势。 冯异得到消息:朱鲔、李轶不和。于是冯异打算离间朱鲔、李轶。李轶早些年是和刘秀一起举兵的,和刘秀也算是相识之人,但后来投靠了(后来的更始政权)。冯异给李轶写了封信,分析了更始政权所面临的问题,指出更始政权必败,劝告李轶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冯异传》:今长安坏乱,赤眉临郊,王侯构难,大臣乖离,纲纪已绝,四方分崩,异姓并起,是故萧王跋涉霜雪,经营河北。方今英俊云集,百姓风靡,虽邠岐慕周,不足以喻。季文诚能觉悟成败,亟定大计,论功古人,转祸为福,在此时矣。如猛将长驱,严兵围城,虽有悔恨,亦无及已)。 李轶并非原绿林军出身,虽是投靠更始帝,得到封赏,但毕竟不如原绿林军的将领。李轶为自己着想,答应了冯异,投靠刘秀,同时不再与冯异大军交战。冯异利用时机,率军向北攻取上党郡两城,又南下攻取河南成皋以东十三县,归降者十余万人,并在士乡(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击败更始政权另外一个将领武勃的大军。武勃曾派人向李轶求援,李轶闭门不救,坐看武勃战败(《后汉书》:武勃将万余人攻诸畔者,异引军度河,与勃战于士乡下,大破斩勃,获首五千余级, 轶又闭门不救)。 从史料来看,李轶纯粹就是个投机分子,当年绿林军强,他背叛刘縯刘秀,投靠绿林军,参与杀害刘縯,李轶也得到相应的回报,更始帝封他为舞阴王。但如今看到更始政权不稳,刘秀势力逐渐庞大,又想投靠回去,天下哪有这种道理?况且李轶是杀害刘縯的主谋之一,刘秀和刘縯兄弟情深,怎么可能还接受李轶呢?李轶一开始也担心刘秀不接受(《后汉书·冯异传》:虽知长安已危, 欲降又不自安),心中不安,但仍然答应冯异,想给自己留条后路,这是典型的投机行为。 冯异将与李轶秘密交往之事上奏给刘秀,刘秀果然不接受李轶的投靠。刘秀和刘縯兄弟情深,当然不会容忍杀兄的仇人。于是刘秀故意泄漏李轶与冯异通书信的内容,更始政权大司马朱鲔得知后大怒,派人刺杀李轶。更始政权的军队陷入内讧,军队分崩离析(《后汉书》:光武故宣露轶书,令朱鲔知之。鲔怒,遂使人刺杀轶。由是城中乖离,多有降者)。 刘秀与冯异耍的连环离间,取得圆满成功。冯异与寇恂合兵击破更始政权苏茂部,冯异再率所部渡河攻朱鲔,击败朱鲔,朱鲔逃归洛阳。更始帝以洛阳为中心构建的有30万大军驻守的防线就因为李轶这个二五仔而被刘秀攻破。 捷报传到河北,刘秀认为时机已到,登基称帝,即光武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东汉王允使用连环计除董卓为什么还被质疑忠诚
在东堂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实施暴政,倒行逆施,导致官员不满,百姓怨声载道。忠于的大臣非常想除去董卓,奈何这不是容易实现的。因此,王允假意归顺董卓,表面上对他非常忠心,实际上他一直在寻找一个时机除去董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演义》中,就是王允除去董卓的重要助力。王允看到府中的貂蝉色艺双绝,且她又表示愿意为自己分忧,遂心生一计。 王允请来董卓的义子过府喝酒,席间,吕布对貂蝉一见倾心。王允便地将貂蝉许配给他,吕布自然是欣喜不已。之后,王允又故技重施,将董卓请到府中,好色的董卓见到献舞助兴的貂蝉,被其美若天仙的相貌所迷。王允见此情形,表示愿意将貂蝉献给他。于是,董卓便连夜将貂蝉带走了。而另一边,吕布苦等貂蝉不得,来到王允府中,方知心上人已被义父强行霸占。再加上王允在一旁的添油加醋,这时的吕布已经对董卓产生了嫌隙。 貂蝉嫁给董卓之后,为了离间其与吕布之间的关系,偷偷与吕布见面,哭诉衷肠。吕布咬牙切齿,想要将她夺回身边。这时,他们在一起的画面被董卓发现,董卓,用身边的画戟刺向吕布。幸得吕布武艺不凡,身形迅速地躲过了。之后,吕布来到王允府中,王允趁机说服其一起合作,共同杀掉董卓,为民除害。 最终,董卓在进宫途中被吕布所杀。这就是后来有名的“连环美人计”。 王允是忠臣吗 东汉末年的大臣王允,尽管他并不像董卓、吕布那样为人所熟知,可是他却是在铲除董卓的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总有人对他是不是忠臣这一问题产生质疑。虽然在董卓死后,王允处理善后问题有许多的不妥之处,但仍然不能抹灭他心系东汉社会的事实。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允自幼在家族和亲人的影响下,立志要在将来为国家、为东汉、为社会、为百姓作出有价值的贡献,他也确实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着。为官之后,王允一直秉公执法,赢得了不少官员和百姓的称赞。后来,朝廷局势混乱,王允于危难之中担任司徒。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实施暴政,百姓、怨声载道。王允表面上归顺董卓,私下里积极地筹谋如何铲除他,并最终计划成功,董卓身死。这一时期的王允不可谓不忠心。 董卓死后,王允作为大功臣,有些居功自傲,再加上事件,他失去了百官的拥戴,吕布也逐渐与他不和。又因处置董卓的嫡系部队凉州兵一事,导致李傕、郭汜和樊稠等人打着为董太师报仇之名,率军进犯长安,要求杀掉王允。吕布兵败出逃时,曾经要带上王允一起,但是王允不愿弃下国家和皇上,断然拒绝。最终,王允向当时的行完最后的君臣之礼,走下城楼,被当场处决。 由此可以看出,王允虽做错过一些事情,但他仍然算得上是一个忠臣。 王允怎么死的 王允在成功铲除了董卓之后,成为世人称颂的大英雄。原本,残暴的董卓死了,王允作为大功臣,在官场上应会更有作为才是。可没想到,他却在董卓死后没多久也死了。那么,王允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董卓死后,仍然留下了一些旧部和将领,王允这时候应该做的其实是安抚军心。不过显然,在铲除董卓一事中虽可以看出王允的谋略之深,但在事后的处理问题上却也可以知道他在政治上的眼光还不够深远,最终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王允掌权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害了蔡邕。蔡邕曾是董卓的旧臣,因为在王允面前感叹董卓之死而被押入狱问罪。许多大臣为其求情,蔡邕本人的才学也非常高,且罪不至死。但王允一概不听,终导致蔡邕死于狱中。当时,董卓刚死,朝廷正值用人之际,王允此举着实寒了不少人的心。 此后,在处置董卓的嫡系部队凉州兵一事上,也是导致王允最后身死的重要原因。王允在处理这件事情时,同样没有听取他人以安抚为主的意见,而是想要派其畏惧的关东兵去解散他们。凉州兵得到消息,恐慌不已,此时已经不是担忧前途的时候了,他们更担心自己会性命不保。凉州军中的将领李傕、郭汜等人决定拼死一搏,他们集结部队,以为董太师报仇之名,率军进犯长安。吕布兵败出逃,长安被攻陷,李傕、郭汜等人要求杀掉王允。无奈之下,王允走下城楼,被他们当场处决,终年五十六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