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木乃伊长什么样子吗?二十多年前在意大利北部的奥兹山谷里就发现了一具褐色尸体状的木乃伊,它距离现今至少有5300多年的古代了,而且它不是在棺材中发现,也不是保存在什么古墓里面,它只是位于一块平坦的岩石上,而且是背部朝上的体位。
这不得不令科学家们感到震惊,随之而来也开始对这具木乃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当作世界上最古老的木乃伊,人们给它命名为冰人奥兹,它在制造了科学界神话的同时还贯穿着令人恐惧的冰人诅咒。
自从发现这具尸体之后,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已经相继出现了7人死亡,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7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参与了奥兹尸体的研究,其中也包括奥兹的发现者西蒙,且他的死亡状态和奥兹是一样的,这不得不令人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

在科学家对奥兹进行研究时发现,奥兹的牙齿有很严重的蛀牙及牙周炎。
这说明它生前的饮食习惯重要是以高碳水化合食物为主。
那么它死时的体位是背部朝上,究竟他的死因怎么呢,是意外死亡吗?考古学家从奥兹内脏中发现的花粉中猜测出他死于4月份,再结合其它数据,得出了结论,奥兹并非死于意外,而是按照正式仪式埋葬的。

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复原奥兹的生存状态,但是又对奥兹的尸体发现地点产生了争议。
由于冰川的特殊性质很难确定其具体位置,直到1991年10月2日才猜测出结论,奥兹尸体发现位置是在意大利南提洛尔境内。
奥兹尸体的发现不仅揭开了许多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更多的谜团,也让人们惊叹这样古老的千年尸体却也能保存的如此完好,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但是它的死因真的是正常死亡吗?为何能保持如此完好呢?又为何参与研究的人会受到死亡诅咒呢?这将是等待科学家继续探索的未解谜团。
奥莉娅娜·法拉奇:意大利女记者,作家,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
(Oriana Fallaci),意大利女记者,作家。1929年6月29日生于佛萨。她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得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她还获得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奥里亚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1929年6月29日-2006年9月14日),意大利记者、作家,二战前游击队员。 她采访过许多国际闻名的政治家和名人,例如邓小平,基辛格,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霍梅尼,维利·勃兰特,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沃尔特·克朗凯特,穆阿·,费德里柯·费里尼,阮高祺,阿拉法特,英迪拉·甘地,亚历山德罗斯·帕纳古利斯,马卡里奥斯三世,,阮文绍,海尔·塞拉西一世,肖恩·康纳利,列赫·瓦文萨等。 退休后,她写了一系列文章和书籍批评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重新引起人们关注,也引来不少争议。 开创崭新的采访方式奥莉娅娜·法拉奇(Oriana Fallaci,1929-2006),二十世纪新闻采访女王。她开创了崭新的采访方式,以迂回,挑逗,紧追的形式采访世界政要,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话语。在新闻史上留下浓重的个人色彩。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法拉奇的每一次采访都提供了一次的示范:表面上是犀利的提问,本质是在权威面前的平等姿态和独立人格。 法兰奇将自己视为舞台中心的主角,在她看来,记者也是一名演员,一名中心者,只有把自己放入报道中时,报道才是好的。在她的采访记时,她提问和表达个人意见的方式使得被采访者往往居于次要地位,重要的却是主角在采访过程中的种种表现-- “把握谈话节奏、驳斥不同意见、揭示内幕新闻、变换各种语气,并作典型的法拉奇式的亮相”。 这个闯进国际舞台中心的初生牛犊,从一开始就对外部世界采取了一种的姿态,呈现了其文本的对抗性。 她常常是以历史视角,审视各类重大新闻事件,并表现了一种唯其所有的“犀利风格,她用语率直、尖锐、咄咄逼人、轰炸般的盘问,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挑衅”。她曾使纵横世界政治舞台的外交家基辛格陷于尴尬;令卡扎菲愤怒失言。 采访艺术的辉煌样板 她的《风云人物采访记》被《邮报》誉为“采访艺术的辉煌样板”,《滚石》杂志则称其为“当代最伟大的政治采访文集”。连《花花公子》杂志也忍不住评论说,“如果你不明白这世界为什么这么乱,法拉奇的采访中有答案:那些自吹自擂的家伙们在左右着世界”。就凭这本书,法拉奇确立了她的“国际政治采访之母”的地位。 无人企及的丰富经历 法拉奇的人生经历也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她亲历二战,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 世界第一女记者 她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得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她还获得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名誉文学博士学位。这些丰富的经历与她的成功相互交织,才塑造出了般的奥莉娅娜·法拉奇。正如《纽约时报》在法拉奇的讣闻中所说:“奥莉娅娜·法拉奇是一个善于解剖权威的采访者,一个善于打碎偶像却让自己成为偶像的记者。”她出版过数本小说,代表作《男子汉》于1979年7月出版,累计印数超过150万册,有14种译本。80年代初期为自由撰稿人。1980年8月来中国采访过邓小平。被人们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和“文化奇迹”。 法拉奇是20世纪最为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战地记者和小说家之一,她以尖锐、犀利的采访风格和独具个性的文学创作,在新闻界取得骄人的成绩,赢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意大利最南边的小岛,为什么成非法移民的中转站
意大利的形状像一支踢球的脚,而这只“足球”,就是著名的西西里岛。不过,西西里岛并不是意大利的南端。西西里岛西南,在突尼斯海峡内侧,还有两个属于意大利的岛屿。近点的是潘泰莱里亚岛,远点的是佩拉杰群岛。佩拉杰群岛由两个主要岛屿组成,北边的是利诺萨岛,南边的是兰佩杜萨岛,面积21平方公里。 在咱们国家,兰佩杜萨岛几乎没有知名度。而在欧洲,兰佩杜萨岛的知名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对欧洲各的管理层来说,他们经常会盯着兰佩杜萨岛上的,并时常发出叹息: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兰佩杜萨岛在欧洲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欧洲之门。从字面上理解,只要进入兰佩杜萨岛,就等于打开欧洲之门进入欧洲了。当然,欧洲之门,主要是对非洲人来说的。 为什么?因为兰佩杜萨岛距离非洲,实在太近了。 意大利名气很大,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意大利是欧洲距离非洲最近的国家之一。兰佩杜萨岛距离北非国家突尼斯只有110公里,从兰佩杜萨岛去突尼斯,比去意大利本土要近得多。非洲如果有人想去欧洲,兰佩杜萨岛是他们必须要敲开的欧洲之门。 意大利关门不让进?有些非洲人会说:凭什么不让我们进?兰佩杜萨岛属于非洲!还真没说错,根据地质考察,兰佩杜萨岛原来就是突尼斯海岸的一部分,后来分家单玩。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非洲比较贫穷,欧洲非常富裕。人都要往高处走的,有很多非洲人就想通过兰佩杜萨岛进入欧洲。如果“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那就踹门进去。 意大利的经济一般,虽号称欧洲四大经济强国之一,但排在德、法、英之后。尤其是这些年,意大利经济非常不景气,看看意甲就知道了。意大利和同样混得惨淡的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因字母首位加一起正好是猪的英文“Pigs”,被戏称为欧猪四国,或笨猪四国。 不过呢,瘦死的骆驼比瘦死的马大。意大利混得再不好,人均GDP也有3.2万美元。你说这个数字有些低吧,可号称欧洲发动机的德国,人均也不过4.4万美元。法国不比意大利好多少,人均GDP为3.8万美元,英国为3.9万美元。当然,看一个国家百姓的富裕程度,要看工薪阶层的平均收入,人均GDP只是参考。 更何况,意大利国内的南北贫富差距举世闻名。意大利南方经济相对落后,意大利北方经常抱怨南方拖后腿,总想踢掉南方自己单玩。意大利南方的人均GDP显然是达不到3.2万美元的。可是,意大利对岸的非洲,如果有国家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那就算是非洲发达国家了。非洲到处都是人均GDP几百美元的国家,即使是相对落后的意大利南方,对很多非洲人来说,那也是天堂。而且,要进入兰佩杜萨岛的非洲人,目标是富裕的意大利北方,或是通过意大利中转,进入更发达的西欧等国。 所以,兰佩杜萨岛成了欧洲抵抗非洲非法移民的门户,被称为欧洲之门。兰佩杜萨岛人每天都能看到很多非法移民在岛上游荡,更多的则是坐在船上,飘荡在兰佩杜萨岛附近海域。 你也知道,这种用来偷渡的船只向来不靠谱,时不时会发生悲剧。可为了能去发达的欧洲享受美好生活,冒险也是值得的。仅在2008年,进入兰佩杜萨岛的非洲人就有3.4万。3年后的2011年,进入兰佩杜萨岛的就有5.5万人。兰佩杜萨岛市长说过:非常理解这些人的行为,他们不是为了享受,只是想活着。可是,兰佩杜萨岛并不大,根本无法保证几万人在岛上的生活,虽然他们只是路过。 兰佩杜萨岛的移民问题,长期以来困扰意大利,始终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要解决这个问题,估计只有一种可能:非洲经济比欧洲发达。但可预见的将来,这种可能性都不会存在。同样受非法移民强攻而困忧的还有西班牙和希腊,大量非法移民强闯西班牙在摩洛哥的飞地休达或希腊的岛屿。 随机文章一字千金的典故?杨门女将:一段美丽的“假历史”解读世界十大核潜艇,俄罗斯核潜艇15秒内可击沉任何战舰中国的军用无人机排名,翼龙无人机屌炸天(能发射千枚武器作战)撒哈拉之眼有人去过吗,传闻无人能活着到达中心(形成原因未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