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咸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咸菜是指用食盐等调味料腌渍一定时间后的蔬菜,有较强的咸味,可长期保存,常见的有腌黄瓜、酸豆角、榨菜等。咸菜含盐量高、且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因此咸菜被归属于1类致癌物,长期过量食用,容易增加患胃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一、都说咸菜致癌为啥老一辈经常吃却没事
明明都是咸菜,为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经常吃都没事,现在的人偶尔吃一吃,却得了高血压、癌症?其实,原因主要可以总结为下面几点——
1、现代人“隐形盐”摄入增加
五六十年代,老一辈的人受时代、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可以选择的食物种类较少,调味料的选择也相对较少(一般只有盐、酱油),所以即使部分食物盐分较高,但总体的摄入盐量并不会很大。
而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食物、调味品种类相对过去都更丰富,这就会导致“隐形盐”摄入增加,使总体的盐摄入量超标。所谓的隐形盐,它不像炒菜时放进锅里的盐,让人一眼就看清放了多少,而是悄悄潜伏在食物中,随着你的每一口进食,一点点偷偷进入你的身体,让你不知不觉摄入过多的盐分。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做菜常用的各类酱油,就是不折不扣的“隐形盐”大户。如果长期大量食用,也会导致盐摄入超标,影响人体健康。
2、现代人体力劳动减少
五六十年代,老一辈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加上为了工业化做准备,很多人都需要通过大量的体力劳动来维持生活、保证生产。我们都知道,大量的体力劳动、运动会让人的出汗量增加,体内的盐分也会随着汗水排出体外,盐分的流失也会比较多。所以,老一辈的人摄入的盐分较多、流失的盐分也相对较多,即便经常吃咸菜,总体盐摄入量也不容易超标。
现代人大多是办公族,长期在空调房工作,工作之余很少去运动,本身出汗量就比较少,体内的盐分流失也相对较少。
此时,如果和老一辈的人一样每天都吃得很咸,盐的摄入量很容易就过量了,自然就会出现高血压、肾病等问题。
3、现代人更长寿、更关注健康
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50岁左右,再加上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很难在疾病前期发现问题并及时治疗。到了现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7.3岁。一般来说,年纪越大,身体各个器官都会老化程度越高,得高血压、癌症的风险也会变大,这也就导致现代人比老一辈的人看起来更多病,更容易得癌。
再者,与老一辈的人相比,现代人有更强的自我保健意识,也更关注健康。因此,现代人比老一辈人更容易在疾病早期发现问题,因此也会比老一辈人显得更容易得病。
二、咸菜还能吃吗
其实,偶尔吃咸菜解解馋、尝尝鲜还是可以的,但不能长期且大量地吃。吃咸菜时,记得要多喝水、多吃新鲜蔬果。因为水和蔬果可以稀释盐的浓度、促进肠道蠕动,尽快将它们排出去。当然,如果想要让饮食更健康,还要学会科学控盐。
三、减少以下食物的摄入更健康
1、调味品:
如豆瓣酱、椒盐、虾酱、鱼露、腐乳、辣椒酱、味精、鸡精等。
2、点心食品:
含盐饼干、苏打饼干、薄饼、膨化食品等。
3、加工肉:
如牛肉干、猪肉脯、肉松、腊肉、腊鱼、火腿、午餐肉、腊肠、火腿肠、鱿鱼丝等经过腌制处理的肉类。
4、腌制蔬菜:
榨菜、大头菜、梅干菜、萝卜干、泡菜、橄榄、酸笋、酸菜等。
5、其它食物:
含钠量超标的食物,如某些早餐麦片、早餐谷类脆片等。
温馨提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5g。所以,大家以后不仅要控制食盐的用量,还要尽量减少隐形盐的摄入,尤其减少以上5类食物的摄入。
一个厕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德国潜艇沉没事件
1945年4月6日,德国潜艇U--1206离开挪威的港口城市克里斯蒂安桑,开入北大西洋执行它的第一次战斗巡逻。U-1206的目标是英、美两国的货船。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它都潜伏在水中,像一只的掠食者,寻觅不幸路过的猎物。 此时距离二战结束只有24天了,盟军基本接管了北大西洋的主动权。后知后觉地来看,U-1206已经没有机会立下战功了,但它仍然被历住了,而且是以一种尴尬至极、难以齿的方式。 U-1206的模型复原(网络图) U-1206上一共有50名士兵。这五十个人每一天都过得非常郁闷,因为他们的厕所太难用了。不是士兵们挑挑拣拣,而是真得很难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用户体验极其糟糕。 和盟军的潜艇相比,德国潜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没有废水箱。厕所产生的秽物污水,可以直排入海。这样一来给潜艇节省了很大的空间。听上去似乎是个完美的设计,可是问题就在于,潜艇下潜时外部水压增大,污水排不出去,所以只有在上浮或是位于水面的时候,厕所才能使用。人有三急,下潜时想上厕所怎么办,只有将就一下先排在桶里,浮起来后再倒进厕所里。 这一缺陷在U-1206上得到了改进。U-1206采用了一套高压装置,即使在水下也可以将污水冲进海里。谁知道改进之后又带来了新的麻烦——操作高压厕所步骤太复杂,一般的士兵根本不会用。设计者为此专门印了厕所使用手册,还培训工程兵,使他们成为“厕所专家”。 更让U-1206上的士兵们感到郁闷的是厕所难用也就罢了,关键潜艇上的两个厕所,只有一个可以使用。另外一个紧邻厨房,因此平时都用来储存食物。五十个大男人只好挤一个小小的厕所。估计士兵们每次方便,都要骂设计者脑子进水。 他们不知道,设计者脑子进水还不止这一处。 德国潜艇的厕所(网络图) 4月14日,U-1206下潜至60米的深度。艇长卡尔•阿道夫•施使用完厕所,没有按照惯例呼叫“厕所专家”,而是突发奇想地自己对照手册,给厕所冲水。他不想想,如果这么简单,还要“厕所专家”做什么呢。 这一冲果然冲出了问题,专家过来一看,问题不大,打开外阀门将水冲出去就是了。结果这位老兄估计有点,开外阀门的时候,竟然忘了关上内阀门。 两门大开,海水哗哗地往里灌。等匆忙关闭阀门,厕所里已是水漫金山,这还不是最糟的。U-1206在水下时靠电池驱动的马达推进,而这位奇葩设计者居然把电池安排在了厕所的正下方。 淹进来的海水下渗,流入电池,与电池的酸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氯气。氯气有毒性,可以刺激人体呼吸道黏膜,轻则引起胸部灼热、疼痛和咳嗽,重者导致死亡。在潜艇这样封闭的环境里,氯气扩散的后果难以想象。 施李特艇长别无选择,命令潜艇立即上浮,到水面上通风换气。屋漏偏逢连夜雨,他们浮出水面的地方,是苏格兰海岸,盟军的地盘。 艇长卡尔•阿道夫•施李特(网络图) 盟军简直不敢相信,一艘德国潜艇居然在自己家门口浮出了水面。那还客气什么,赶快打吧。 猛烈的炮火重创了U-1206。施李特艇长评估了形势,按照潜艇受创程度,是不可能下沉了。事到如今,他们走投无路,只有投降。施李特命令手下凿沉潜艇,避免其被盟军捕获,然后全员投降。这一过程中,除了一名士兵被炸身亡,三名掉进水里溺亡以外,其余人员全部生还。 U-1206的第一个战斗任务就这样以一个荒唐的方式草草收场。它不仅没能击沉一艘盟国货船,反而把自己搭了进去,沦为世人的笑料。 德国潜艇U-1206(网络图) 不过,这对于潜艇上的士兵们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二战期间,75%的德国潜艇都被盟军击沉,四万水兵中有三万人葬身大海。士兵们得以生还,也可以说是因祸得福了。 随机文章乾隆的一些生平事迹领导风格?俄罗斯不明飞行物干扰导弹中心,300米飞行物险酿核战争从地球上看木星好吓人,温度3万度磁场是地球14倍神奇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施加一个小小的力量就可以毁灭世界长江源头在哪里图片,长江尽头东海(因蛟龙作怪最终将水引入东海)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都说后宫不得干政 而他却靠皇后成为千古一帝
后宫真的可以干预朝政,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通晓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历朝历代基本都出现了后宫干政的影子,如此导致了专权、夺权的危险局面,如西汉末期篡汉就是很好的例子。以至于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对后宫干政不遗余力地严防死守,以防权力外泄。 影视剧中的李世民 更是慑于后宫干政的极大危害,将“后宫不得干政”写进了宪法,为此还把“违规进言”的心上爱妃——容妃狠心打入冷宫;北魏统治者更是“技高一筹”,制定出了这一祖训:凡是儿子被立为太子,其生母便要被处决,对于后宫干政的恐惧堪称深入骨髓了。 当然凡事也有例外,这位皇帝不仅没有因为听取后宫之言而植下祸根,反倒因为“虚心聆听”终成一代明君。这位皇帝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 熟悉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李世民能成为千古一帝,除了其本人卓越的领导能力以外,其博大宽容的胸襟也是重要因素。对于敌营“投诚”过来的,不仅能做到不计前嫌、予以重用,而且颇富忍耐之心,任其在大殿之上不留情面地拿自己开刀。 也许很多人会有疑问:封建社会君主的权威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失了权威,何以服九州万方之众?李世民作为一国之主,为何不顾君主形象,屡屡对魏征下不了台阶的直言忍气吞声呢?这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位列后宫之主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出生虽好,但却命运多舛,八岁时便失去了父亲,随后与哥哥一起被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扫地出门,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好在,长孙无忌结识了雄才伟略的李世民,并于长孙皇后13岁时将其嫁给了李世民,这之后日子才渐渐好了起来。 之后,李世民和其父亲李渊反隋成功,建立了大唐。长孙皇后的身份便扶摇直上,先是秦王妃,后又被李世民册立为皇后。 影视剧中的长孙皇后 做了皇后的她并没有因为“职位越高”,便“肚量越小”,反而走向了“,有容乃大”的无限包容之境界。面对李世民的众多妃子,她不仅没有,挖空心思地让李世民聚焦于她一人,反而劝说李世民要雨露均沾,并主动关心后宫妃嫔,使得大家融为一家,这使得李世民的后宫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温馨的后宫。 对于魏征不留情面的进言,长孙皇后也是识大体、进忠言。每每李世民被魏征气得半死,下朝后扬言要“杀了这个田舍翁”时,长孙皇后便穿戴朝服出现在了李世民面前,劝谏道:“臣妾听闻凡是明君的身边都会有这样敢于谏言的臣子,今魏征敢于直言相谏,说明陛下乃圣明之君,臣妾特来祝贺”。 影视剧中的长孙无忌 这一席别具智慧的婉言相劝之语,特似一瓢清凉的泉水,浇灭了李世民心头的怒火,也铸就了李世民善于纳谏的英明天子形象。 长孙皇后的贤还远不止如此,对于之前相依为命的哥哥长孙无忌,她却数次严词拒绝李世民重用提拔的建议,并表示:自己已尊贵至极,不希望自己的亲属遍布朝廷,因为的、就是切骨之鉴,可见她心里一直装着大唐江山社稷的稳固,而非个人荣辱。 她越是这样拒绝,李世民就越觉得应该要提拔,于是绕开她直接提拔长孙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右仆射。得知此消息后,长孙皇后写信给长孙无忌,让其主动请求降职,李世民无奈只好将长孙无忌改授为开府仪同三司。 魏征 哥哥尚且如此,亲属娘家人就更别想借着她的关系一步登天。如此公而忘私之完美贤内助,李世民怎能不动容?也正因为前有魏征直言,后有长孙皇后的,李世民难怪成为了一代明君。后长孙皇后不幸去世,李世民不止,并且再未立皇后,或许在他心中,长孙皇后是唯一能配得上“国母”这一称号的人。 综上,谁说后宫不得干政?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靠着长孙皇后的进言成为了千古一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