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如期而至!
从今天开始,将开启全新的21世纪20年代。
对于人类的出行而言,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在接下来的十年,我们可能能看到:
在地面: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应用,将会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
在空中:飞行汽车与直升机的结合,将会开始影响人类的生活;
在太空:太空旅行将会逐渐兴起,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将会完成,人类重返月球、登陆火星的壮举可能都将会一一实现。
01 地面:自动驾驶将会实现
在地面:人工智能与5G的结合,对于人类的影响,可能是目前我们无法想象的,就好像十年前,我们无法想象到今天出门的便利生活一样:一个手机完成打车、地铁公交、高铁飞机等所有的出行方式。
可以预期的是,在2020年代,自动驾驶将会规模化应用:
在人类的出行方面:自动驾驶出租车、私家车、公交车,将会逐渐从小规模的示范应用到大规模的商用,基于自动驾驶的实现,将会产生更多的服务和业态,这里面会有更多的机会;
在物品的流通领域:自动驾驶的重卡在港口、矿区、高速公路等运输着原料和产品,自动驾驶的城配车将会完成城市的运输,各种形状的无人物流小车,运送着生活需要的快递、外卖、百货商品等到每家每户;
在公共服务领域:将会看到无人驾驶的环卫车让马路变得更整洁,自动驾驶的洒水车让城市绿化、道路清洁更方便,自动驾驶的巡逻车让我们觉得更安全,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自动驾驶设备提供公共服务;
02 空中:飞行将会延伸到城市内
在空中:除了现在非常成熟的城市间的航班,在接下来的十年,我们可能会看到城市内的航线开始从富豪专用向普通人群普及,提供这种服务的可能是直升机,也有可能是新型的飞行器。
新型的飞行器,包括了类似亿航的多旋翼的飞行器、太力跑道式的飞行汽车、或则是垂直起降的VTOL。接下来的十年,会有更多的巨头,包括客机霸主空客和波音,包括传统汽车公司,包括新兴的团队,都会推出类似的产品。
还有一种新型的飞行器是个人飞行器,这是《Iron Man》予以的灵感,Tony Stark在山洞里倒腾出来的铁甲战衣,引发了硅谷的模仿,并且开始向世界蔓延。但是,这种个人飞行器,目前更多的是类似上述的飞行器。
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还远远做不出钢铁侠。钢铁侠的战衣,其动力来源、其材料刚度和柔韧性、其精密制造水平、设备内的生态维护系统等等,都不是人类现阶段的技术水平能实现的。
在接下来的十年,我们是看不到钢铁侠在空中飞的了,更多的可能是飞行汽车、eVTOL这类的飞行器会逐渐开始在小范围内应用,并且开始有普通人可以去尝试一把的机会。
03 太空:太空旅行将会兴起
在太空:这个更让人激动的领域,一方面是人类怀着走向深空开启太空生活的理想,另一方面是人类寻找起源寻找太空生物的梦想,人类在宇宙中,现在还是感到孤独。
太空旅行,是最接近“普通”人的一种太空出行方式。在接下来的十年,可能会逐渐兴起,SpaceX已经公布了太空旅行的计划,蓝色起源等公司也有相应的计划,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公司提供太空旅行服务;
重返月球,是接下来十年,人类必然会完成的动作,距离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将最后一个人类运离月球,已经过去了48年。曾经登月的美国,已经有了重返月球的计划,作为正在兴起的太空国家——中国,也有着等于计划,可能在20年代,也有可能是30年代,我们拭目以待。
登陆火星,除了是各国航天局的梦想外,还钢铁侠原型、被誉为火星人的Elon Musk的梦想。目前,马斯克的Space X正在准备试飞火星航天器——Starship,这是一个载客量达到百人规模的飞行器,未来可能会成为第一个载人登陆火星的航天器。
Elon Musk一直用Tesla致力于发展太阳能技术、纯电动汽车技术;用Boring Company发展隧道挖掘技术;用Space X发展太空飞行技术;Cybertruck+AVT更是被认为是火星生活必备。Elon Musk的上述的一切行为,都似乎是在为火星生活准备。
在接下来的十年,我们有可能看到人类登陆火星,但是,更大的可能会出现在30年代。
除了出行方式,人工智能与5G的结合将在接下来的十年,会深刻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工作方式,乃至人类的居住方式。但出行方式的改变,是最基础的改变。
接下来的十年,将会是更为激动人心的十年,人类的出行方式,可能将会从自动驾驶汽车,到飞行汽车,再到太空漫步。
何小鹏: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领先小鹏汽车
【ITBEAR科技资讯】7月31日消息,小鹏汽车在昨晚举行了一场盛大的AI智驾技术发布会。会上,公司董事长何小鹏深入探讨了中美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差距,并对小鹏汽车与特斯拉之间的技术竞争进行了客观评价。何小鹏坦言,在中国市场,小鹏汽车因更熟悉本土路况而占有一定优势。然而,从技术能力的角度来看,他承认特斯拉目前处于领先地位。他解释道,尽管按照传统逻辑,中国的高效率可能使小鹏汽车有机会迎头赶上特斯拉,但在当前的AI时代,算力、数据和模型的竞争已成为新的角力点,这使得传统的发展逻辑可能不再适用。因此,何小鹏表示,目前尚无法预测小鹏何时能在技术上赶超特斯拉。在发布会上,何小鹏还提到了美国Waymo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显著领先地位,并透露小鹏汽车正努力在18个月内实现与Waymo相似的用户体验。此外,他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将致力于实现“门到门”的自动驾驶服务。他坦言,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还需确保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友好性。何小鹏在发布会上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小鹏汽车的XNGP高阶智驾系统将对全国所有城市开放。这一举措显著不同于行业内常见的“白名单式”高阶智驾服务。小鹏的“全国都能开”政策真正实现了不限路线,除了特定场景(如保密区域等)“黑名单”外,用户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使用智驾系统。举报 0收藏 0打赏 0评论 0分享 0 更多>同类资讯贾跃亭揭秘FF市场策略:比亚迪不是竞争对手,目标美国市场【ITBEAR科技资讯】7月31日消息,近日,贾跃亭在一段新发布的视频中再次谈到了他的造车计划,并明确表示:“比亚迪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贾跃亭在视频中详细解释了他的公司FF的市场定位和战略。他表示,FF的产品将主要面向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市场,目标是与国际品牌进行07-31避税热潮带动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大放异彩,6月市占率再破新高【ITBEAR科技资讯】7月31日消息,近期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在6月份达到了创纪录的1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欧盟即将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实施的新关税政策,促使消费者在关税上涨之前抢购车辆。据悉,6月份欧洲电动汽车的注册量约为2.3万辆,07-31国家能源局:截至今年 6 月底我国充电桩总量突破1024万台,增幅达54%【ITBEAR科技资讯】7月31日消息,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今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充电设施规模持续扩大,全国充电桩总量已达1024.4万台,较去年同期激增54%。这一数字的背后,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充电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07-31蔚来呼吁理想汽车:停止周销量排名,有点低水平内卷【ITBEAR科技资讯】7月30日消息,近日蔚来品牌与传播助理副总裁马麟在微博上发表呼吁,希望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能停止发布每周的新势力销量榜单。马麟表示:“高层定调:不要搞低水平内卷。卷周榜多多少少就有点低水平内卷的意思,想哥@李想 收手吧,中国车企在当下的使07-30继拆解比亚迪海豹之后,日本最大出版社拆解极氪007并出书【ITBEAR科技资讯】7月30日消息,极氪智能科技CMO关海涛周日透露,日本知名出版社日经BP计划于2024年10月31日发布一本新书,该书将详细展示极氪007车型的“彻底分解”研究结果。这本书将配备500多张详尽的部件图片,包括逆变器、电机、电池、底盘等关键部分,并附有拆解07-308.56秒!特斯拉Model S Plaid刷新电动汽车 1/4 英里加速赛纪录【ITBEAR科技资讯】7月30日消息,近日,在引人注目的四分之一英里(约0.4公里)加速赛上,一辆特斯拉Model S Plaid创下了电动汽车新的世界纪录。据知名汽车评测频道DragTimes周一通过社交媒体披露,这辆Model S Plaid以8.56秒的惊人成绩完成了四分之一英里加速赛,其最高07-30极越07内饰手绘稿对外公布:半幅方向盘搭配中控三联屏亮相【ITBEAR科技资讯】7月30日消息,极越品牌昨日发布了极越 07 的内饰手绘稿,揭示了其独特的环抱式内饰设计风格。这款新车预计将在8月2日19:00的官方直播间正式展示其内饰细节。从公开的手绘稿中,我们可以看到极越07的内饰设计颇具现代感,整体采用环抱式风格,从门板到07-30丰田2024年上半年全球销量下滑4.7% ,至516万辆【ITBEAR科技资讯】7月30日消息,丰田汽车公司今日披露了2024年6月的销售及生产数据,并同时公布了1至6月上半年的相关数据汇总。据悉,丰田在今年上半年全球销量达到516万辆,较去年同期下滑4.7%。而6月份的单月销量则为912971辆,同比下降5.8%。在生产方面,丰田全球上07-30比亚迪宋 PLUS 新能源第 100 万辆新车下线,上市至今近三年半【ITBEAR科技资讯】7月29日消息,比亚迪汽车官方今日下午宣布,其旗下新能源SUV车型——宋 PLUS,已成功下线第100万辆新车。此举象征着比亚迪以 PLUS 的速度,不断刷新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就在本月的20日,比亚迪已宣布宋 PLUS 新能源累计销量迈过了100万07-29“天和 Auto”承认错误,为恶意剪辑问界汽车事故视频道歉【ITBEAR科技资讯】7月29日消息,近日,知名自媒体博主“天和 Auto”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道歉声明。该博主承认,其曾通过爱卡汽车网、百度、度小视、好看视频、有驾、微信公众号、搜狐、网易、今日头条以及懂车帝等平台上的“天和 Auto”账号,编造并散布关于问界07-29小鹏MONA M03内饰谍照流出,极简设计引关注【ITBEAR科技资讯】7月29日消息,今日网络上流传出小鹏MONA M03的内饰谍照,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这款纯电动紧凑型轿车在7月3日已经正式发布,但其内饰细节一直对外保持神秘。据悉,小鹏MONA M03以其620公里的最大续航里程成为市场焦点,并预计将在八月份正式上市。从曝07-29小鹏G6右舵版纯电SUV进军新加坡,九月将迎来首家门店盛大开业【ITBEAR科技资讯】7月29日消息,小鹏汽车近日在新加坡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于7月25日正式进入并在新加坡中央商务区的大华银行广场开设了一家引人注目的快闪店。这家快闪店为公众提供了小鹏G6的试驾机会,使消费者能够亲身体验到G6的宽敞空间、先进的智能交互功能以及出07-29兰博基尼业绩斐然,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4.1%,利润破纪录【ITBEAR科技资讯】7月29日消息,在全球汽车行业遭遇销售疲软、市场预期低迷以及股价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意大利顶级跑车制造商兰博基尼却逆流而上,在2024年上半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据兰博基尼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成功交付了5558辆汽车,较去07-29宝马7系及多款车型新增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关闭选项【ITBEAR科技资讯】7月29日消息,据“宝马客”报道,自今年7月份生产月起,新投产的宝马7系车型将迎来一项新功能。这些车型的中控显示屏中将新增一个选项,允许用户关闭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对于此前已经生产的宝马7系(G70)车型,车主则可以通过RSU远程软件升级来获得这07-29雷军:小米汽车的目标是全球前五,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全球化【ITBEAR科技资讯】7月29日消息,在 2024 巴黎奥运会期间,雷军在欧洲调研的第一站来到了法国,并与当地的米粉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会上,一位粉丝好奇地询问雷军,法国米粉是否有可能在2030年之前购买到小米的最新款汽车SU7。对此,雷军表示:“OK,我们的目标是全球前五
研究人员调查太空旅行对宇航员眼睛健康的影响
研究人员调查太空旅行对宇航员眼睛健康的影响。来源:uux.cn德克萨斯农工工程(神秘的地球uux.cn)据德克萨斯农工大学(Alyssa Schaechinger):随着太空旅行变得越来越普遍,考虑太空飞行和重力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很重要。在Ana Diaz Artiles博士的领导下,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其中的一些影响,特别是对眼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表在《npj微重力》杂志上。宇航员在太空旅行中经历的引力变化会导致体内的液体发生变化。这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包括眼睛内和周围的血管。随着太空飞行的商业化越来越普遍,个人太空旅行的增加,宇航员将不是唯一经历这些变化的人。与商业公司一起前往太空的个人可能不如宇航员健康,这使得了解液体转移在心血管和眼睛健康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航空航天工程系助理教授、威廉姆斯兄弟建筑公司教员迪亚兹·阿蒂尔斯说:“当我们经历微重力条件时,我们会看到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因为重力并没有像在地球上直立时那样拉下所有这些流体。”。“当我们直立时,我们的大部分液体储存在腿上,但在微重力条件下,我们会将液体重新分配到上半身。”这些液体变化可能与一种被称为太空飞行相关神经眼综合征(SANS)的现象有关,这种现象会导致宇航员经历眼睛形状的变化和其他眼部症状,如眼灌注压(OPP)的变化。目前,研究人员还不确定SANS的确切原因,但Diaz Artiles希望阐明其背后的潜在机制。Diaz Artiles和她的团队正在研究潜在的对策,以帮助抵消SANS的源头流体变化。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他们研究了下半身负压(LBNP)对抗SANS的潜在帮助。这种对策有可能通过将液体汇集回下半身来抵消微重力的影响。虽然眼灌注压在SANS发展中的作用尚未确定,但Diaz Artiles和她的团队假设,微重力暴露可能导致OPP轻微但慢性的升高(与直立姿势相比),这可能在SANS的发展中起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下体负压虽然能有效地诱导液体向下体转移,但并不是减少OPP的有效方法。如果眼灌注压升高与SANS明确相关,那么LBNP的使用在理论上可能不是治疗该综合征的有效措施。但他们强调,作为对策制定的一部分,未来的工作应寻求更好地了解OPP和SANS之间的关系,以及LBNP对这些眼部反应的影响。Diaz Artiles说:“这项研究只是一项由三部分组成的研究中的一个实验,目的是更好地了解体内液体转移的影响及其与SANS的关系。这项研究之前的实验包括使用倾斜台,让研究人员了解在不同的重力水平下,通过使用不同的倾斜角度重新创建的液体转移对心血管的影响。”。已发表的研究以及即将进行的研究,重点关注流体转移的对策;在这种情况下是下体负压。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研究使用离心机对抗流体转移的效果及其影响。Diaz Artiles和她的团队旨在使用每种对策收集心血管反应,并比较可能受到微重力环境影响的对眼灌注压和其他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这些研究是在地球上进行的,因此太空中发生的引力变化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他们希望在真正的微重力条件下进行未来的研究,例如抛物线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