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之所以这样装束,因为他不是武将,而是名士。
但是,这是到了民间,却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
在人们看来,诸葛亮之所以有人们想象中的那非凡超群的本领,就与他经常拿在手里的羽毛扇有关。
于是,关于这羽扇,关于这羽扇的来历,也就有了各种各样奇怪的传说。
因为这一开始诸葛亮读书没能领悟出先生的真谛,先生一怒之下,烧了生平著的书,把诸葛亮赶下山,一面去让夫人送去两件东西,一件是八卦衣,另一件就是羽毛扇。
当诸葛亮在回到山上求师,遇到难题心理烦躁不安的时候,只用那羽毛扇轻轻扇两下,顿觉神清气爽,心头豁亮,一边扇,一边想,便悟出了水镜先生讲的深奥道理。
后来他布阵行兵,只要羽扇一摇,便可计上心来。
但是,在另一个故事里,羽扇则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送给他的。
黄员外把女儿许嫁给诸葛亮时,还给了他很多书当作陪嫁。
诸葛亮如饥似渴地读完那些书,又和黄夫人经常研究阵法兵法,终于博通文武,闻名遐迩。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黄承彦宰鹅设宴为他饯行,用鹅毛做了一把扇子送给他,告戒说:“鹅性最机警,一有风吹草动,它便知动静。
你将鹅毛扇带在身边,便可时时提醒自己机警谨慎。
诸葛亮本是天上的文曲星,玉帝要他下凡,辅佐刘备,平定天下。
因为刘备势单力薄,一代奸雄曹操兵强势大,怕打不过,王母娘娘便从自己养的白天鹅身上拔下羽毛,做了扇子,让他带到凡间。
据说,博望烧屯,火烧赤壁,都是靠这把扇子扇风起火打败曹军的。
后来街亭之役失利,据说也是因为忘了带那把羽毛扇。
别的说法,则说这扇并不是鹅毛扇,而是鹰毛扇。
他修行一万八千年,化作老人,来到卧龙岗。
诸葛亮十分尊敬他,见他学识广博,很想向他求教。
这一天,他悄悄跟随老人来到深山,却不见老人,只见一只老鹰蹲在树上,原本就是那老人。
我有一颗智慧红豆,你把他吃了就会足智多谋。
把我身上的羽毛留给你,做成扇子,遇到急难摇起扇子,就会有办法的。
又一说,这鹰并不是诸葛亮的师傅,而是一只害人的鹰精。
这鹰精口里有一颗宝珠,已经修炼三百年,还要在修炼。
为了练珠,鹰精一到春天就要把方圆百里的麦苗吃光,吸吮万亩春苗的精汁,并每隔三天要到隆中醉酒一夜,以吸收千担秋谷的精浆。
为了为民除害,诸葛亮趁鹰精醉酒时夺了它的宝珠,使鹰精失去道行顿时死去;又用它身上的羽毛做成那把羽扇。
这把羽扇也伴随诸葛亮烧新野,取西川,出祁山,发挥了奇怪的作用。
当然,话说回来,这个只是魏晋名士的一种装束,后人太喜欢诸葛亮了,于是衍生出各种美丽的传说来。
战乱年代,一将功成万骨枯,好多人都成了炮灰。
也有的人喜欢做高官,哪知道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古代君主,转眼无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功臣也难做呀。
说到战乱年代,就不能不提到,那是个大开大合的时代,群雄辈出。
比如重用了不少贤才,甚至敌营里的也曾受到曹操赏识后代。
不过因为政治的需要,也除掉了很多政敌,你像、崔琰,甚至借刀杀了狂妄的。
乱世之中想要建功立业又能自保的人,不是太多,看起来这样的人要么畏首畏尾,要么裹足不前。
不过三国历史上却贡献了两个大师级的自保人物。
第一个就是,贾诩不是最早投靠曹操的人,却是曹操手下最著名的谋士之一。
这个人很有智慧,当年曾在李傕郭汜下效力,那时候李傕郭汜因为被杀乱作一团,是贾诩一席话,乱了长安,惊扰了天下。
贾诩从此崭露头角,可惜在李傕郭汜手下亲眼目睹二人的暴行,于是设法保护。
后来辞别李傕郭汜投身南阳,帮助张绣曾打败过曹操,后来又劝张绣向曹操投降。
他的理由是曹操虽然表面上比弱,可这个人有远大志向,今后袁绍一定不是对手。
张绣投奔曹操,后来和曹操接为,贾诩更厉害,被曹操倚为肱骨之臣,这个人帮助曹操打了很多胜仗,甚至灭荆州火烧赤壁前的时候,奉劝曹操要与民生息,不要冒然进军,如果曹操听了此人的话语,有可能三国的历史会重新改写。
贾诩自保有三件事: 其一,小时候被乱兵捉到的时候,说自己是太尉段煨的外甥,结果吓得一窝子小土匪好吃好喝好款待。
其二,奉劝张绣投降曹操,张绣投降了,自己也跟着投降。
如果没有这个眼力,张绣战死,自己也难免一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其三,建国后,贾诩官居太尉,可是自己的儿女从不与贵族接亲,始终保持谦恭谨慎的做人态度,因为乱世中,如果看不清方向,很可能功亏一篑。
说到贾诩的善于自保,还有一个谋士自我保护的能力也是一流的。
荀攸小时候很聪明,十三岁的时候,他的祖父荀昙去世,过去荀昙手下一个叫张权的官吏,主动找来要求为荀昙守墓。
荀攸对叔父荀衢说:“这个人脸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么奸猾的事情!”荀衢趁着晚上睡觉的时候趁机盘问,果然张权是因杀了人,逃亡在外,想以守墓隐藏自身。
荀攸为曹操立下赫赫战功,曾出了二十条奇妙计策帮助曹操打败对手。
晚年,当叔父荀彧不支持曹操做魏公被曹操害死时,荀攸心里虽然也不主张,可表面上却支持。
荀攸明白,这虽然是臣下董昭等人的意思,其实却是曹操的意思。
因此曹操后来非常器重荀攸,并且让太子曹丕对荀攸大礼参拜。
荀攸曾经生病,曹丕前去慰问,独自在床下礼拜,他受到特别尊敬就是这样。
曹操每每称赞他说:“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炫耀自己的长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他的内智别人可以达到,他的外愚别人却达不到,即使是颜子、宁武也赶不上他。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时期更是群雄崛起,那么在这些人之中,哪一个才是你心目中的英雄? 1.(?-199年2月7日),字奉先,,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
先后为丁原、的部将,后中连环计刺死董卓。
也曾为效力,曾被封为徐州牧,后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198)在下邳被击败并处死。
网络配图 吕布一生武艺高强,有勇无谋,优柔寡断,。
2.(?-229),东汉末年,常山真定人,字子龙。
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在曹阵中杀的七进七出,血染征袍。
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子龙也。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攻关中,分兵拒主力,寡不敌众,退回汉中,却未损一兵一卒。
3.(?-197),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
因逐虎过涧被看到,引荐与曹操,从此成为曹操的贴身侍卫。
战濮阳时,击退敌军,救得曹操于火海之中。
建安二年(197),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死据辕门,身被数创,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4.(160或162-219)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山西运城)人。
东汉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
刘备徐州兵败时,关羽暂归曹操,斩,解白马之围。
刘备、诸葛亮等入蜀,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夺取汉中后,关羽乘势北伐曹魏,曾围襄樊、擒、斩、威震华夏,中原震动,不料东吴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父子被害。
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齐名。
一生重情重义,,武艺绝伦,为蜀汉五虎将之首。
5.(176-222),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
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汉伏波将军的后人,起初在其父帐下为将,先后参与破坞、与韩遂相攻击、破郭援等战役。
后与韩遂等联合,一同进军潼关与曹操相据,杀的曹操割须弃袍,后败于渭南。
此后马超率众联合羌氐兼并陇右,杀凉州刺史韦康,自称征西将军、并州牧、督凉州军事。
刘备称帝,拜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斄乡侯。
6.张飞(?-221),字翼德,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
性如烈火,嫉恶如仇,曾怒鞭督邮,并一度拔剑欲刺董卓。
于长坂坡当阳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八十三万大军。
入川时一路凯歌,义释严颜,并将其收降,直捣成都。
在中国传统古典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着称。
刘备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
为了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伐吴,同年六月,张飞被部将范强、张达刺杀,时年五十五岁。
曹操南侵荆州,假行裨将军,统属于长沙太守韩玄手下。
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及零陵太守刘度投降。
后刘备与决裂,黄忠于葭萌关受任进攻成都,作战时不顾年迈,身先事卒、勇冠三军。
219年,刘备北攻汉中时,老将黄忠在定军山战役中,斩杀魏国名将,大败曹军。
同年,刘备称汉中王,封黄忠为后将军,赐关内侯,与张飞、马超、关羽同位。
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勇力绝人,与葛陂贼交战时在箭矢耗尽的情况下掷石攻敌,后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诈作与贼和解并以耕牛交换粮食一但在牛突然狂奔的情况下拿着牛反方向行百余步,由此在淮汝一带的人提起许褚之名皆畏惮。
曹操复屯官渡时发现欲谋害曹操者,更全部杀掉。
关中之战时左手拿马鞍,右手控船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所以与马韩会面时只让许褚相随,期间马超欲袭曹操,但听闻许褚之名兼怀疑从骑就是许褚,便问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着许褚;许褚怒视马超以令他放弃,自此天下皆以此称呼许褚。
当曹操去世时许褚哭至吐血,迁作武卫将军,负责宫中安全。
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
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
后在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10.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
慈忠义,北海敬之,黄巾贼管亥围北海,慈助融抗之,为融结刘备,大败贼众。
后归扬州刺史刘繇,於神亭同一小将斗孙策十三骑,更支身与策大战,奋勇莫当。
后繇败死,策擒慈,慕其高义,求为其将,慈降。
慈招谕繇残军归,守言应诺,恪遵信义,始终如一,弭息诽论。
群英会上,付剑与慈为监酒,赤壁战中,权用慈为先锋。
后於合肥城中伏,为所遣弓弩兵射为重伤,回营发遗世之言,不治身死,寿止四十一岁。
11.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夏侯渊之族兄。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与等起兵讨伐董卓,曹操任奋武将军,夏侯惇为司马。
曹操为兖州牧时,夏侯惇为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
以后,夏侯惇随曹操征讨吕布,收复兖州诸城。
战后,任陈留、济阴郡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
时值大旱,夏侯惇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百姓受益。
曹操平定河北后,夏侯惇为曹操镇守后方,立下功劳,升伏波将军,仍兼任河南尹。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夏侯惇随曹操东征孙权。
曹操留他和、张辽带兵屯驻居巢(今安徽巢湖西南),以防吴兵。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樊城,夏侯惇随曹操南征关羽,驻军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被授予前将军。
曹**后,魏文帝封夏侯惇为大将军,几个月后,夏侯惇因病去世。
12.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其夫人为曹操之妻妹。
曹操在家乡受某案件的牵连,夏侯渊代其承担。
建安五年(200年),夏侯渊为督军校尉。
同年十二月,曹操引军东还,留夏侯渊督朱灵、路招等镇守长安。
他击败盘踞终南山的刘雄,收降其众;又攻破鄠县(今陕西户县),斩杀马超余党。
建安十八年,马超尽兼陇右之众,围凉州治所冀城(今甘肃天水市西北)。
夏侯渊率军救援,冀城已破,于冀城外二百余里处与前来迎击的马超开战,军不利,隃糜、汧氐叛乱,夏侯渊撤军。
后马超围祁山,夏侯渊出其不意迅速出援,马超败走,尽收其兵马器械,并收复陇上诸县。
接着,夏侯渊进军显亲(今甘肃秦安县),大败韩遂。
建安十九年,夏侯渊率军攻克枹罕(今甘肃临夏东北),斩杀宋建。
曹操平定张鲁之后,以夏侯渊为征西将军,令其镇守汉中。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进驻阳平关,夏侯渊与刘备相拒逾年。
次年春,刘备南渡沔水,结营定军山,居高临下,夏侯渊遭袭,为刘备部将黄忠所斩。
网络配图 13.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本聂壹之后,为避灾祸改。
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于邺城,率先锋斩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
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引、等守合肥,以御孙权。
后孙权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袭孙权先锋,挫其锐气,后孙权军感染瘟疫,敌军十万退却,张辽观察后令军断桥,追击,差点活捉孙权,威震敌国,名扬天下,拜为征东将军。
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名吓之,孩童即无再啼。
黄初三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
14.张颌字儁乂,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人。
时,本为袁绍部将的张合投降了曹操,并在曹操帐下多立功勋,于曹魏建立后加封为征西车骑将军。
诸葛亮六出祁山之间,张合多次抵御蜀军的进攻,于公元231年在木门道被诸葛亮设伏射死。
连诸葛亮都承认张合勇武过人,是蜀国大患。
后世将其与张辽、乐进、于禁、并称为曹魏“”。
15.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今山西洪洞东南)人。
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
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之风”。
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为右将军,于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
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这些名将虽然已经远去,但是他们的事迹却活在我们的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