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人死后真的有灵魂吗?埃及人是这样做的!

时间:2025-02-1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人死了以后,真的有灵魂继续存在吗?朴素的古埃及人用木乃伊给出了答案。

他们相信人的生命不会终结,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在世界许多地方均发现过木乃伊,但是在埃及发现的木乃伊数量最多,时间最早,技术也最复杂。

这是因为埃及人将木乃伊的制作当成了一种风俗。

古埃及建筑帝王谷 1898年,一项埃及帝王谷的发现牵动着人们的心。

那是帝王谷35号墓室中的三具无名木乃伊,墓中贵重随葬品早已被劫掠一空,但是木乃伊本身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其中一具女性木乃伊的头部受到重物砍砸,嘴部破裂,。

现代埃及学家利用CT扫描、头部复原、DNA检测等手段对这具木乃伊进行了研究,目前学界就这一问题依然没有达成共识,然而法国埃及学家·加尔博德(Marc Gabolde)于去年发表了他对这具女性木乃伊身份的观点。

作为古埃及十八王朝及阿马尔那时期研究的专家,他认为这具女性木乃伊有很大可能是“异端法老”埃赫那吞的王后奈芙尔提提。

“奈芙尔提提”在古埃及语中意为“美丽的女子来了”,她拥有大量赞美性的头衔,比如“伟大的赞颂”、“上下埃及之女主”等等。

这位王后的胸像现藏于柏林埃及博物馆,被称为“柏林最美的女人”。

究竟有何深仇大恨导致她的木乃伊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这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因为木乃伊对古埃及人来说意义重大,破坏一个人的木乃伊,简直是让其灵魂无处可依、毁掉其实现永生之路的恶毒手段。

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 对埃及人来说,死亡是一件需要复杂准备的大事。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通往永生的第一道门。

埃及人在生前就开始为其多方筹备,比如选择墓址、修建陵墓等等。

根据埃及人对“人”的认识,构成每个个体最基本的物质实体就是身体,这是每个人存在之所,是其灵魂栖居的地方。

身体中最重要的地方则是心脏。

因为心脏不仅是身体活动的中心,更是思维和情感的控制中心,大脑的功能则有可能被古埃及人忽略了,这似乎可以解释上文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时对尸体大脑的处理方法。

影子附在每个身体身上,也是“人”的组成部分。

名字是每个人身份的标示,是古埃及人极为重视的“延续生命”的媒介。

埃及人的墓葬内部镌刻死者之名,正是希望通过名字永远存于世间而实现永生。

当然,有深仇大恨者就会在墓葬中或纪念碑上划掉仇人的名字,毁掉其永生的途径,这种打击比死亡还要沉重。

最后还有两个“人”的组成部分,它们被称为“卡”(Ka)和“巴”(Ba),类似现代人所说的“灵魂”。

这两个概念极为复杂,很难与任何现代词汇对应,但可以确定的是,埃及人所谓的死亡,就是灵魂离开了身体。

而复活则意味着身体与灵魂重新融合,当然,这时人的身体则被做成了不朽的木乃伊。

永恒存在的身体是永生的基础。

起初,木乃伊可能是自然形成的。

尼罗河西岸是埃及人眼中的死亡之地,因为太阳每天在那里落下,死者的灵魂也应该在那里长眠。

史前时期的墓葬一般都是沙漠中简单的浅坑,死者蜷在里面或以屈肢状放置其中。

埃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天然的木乃伊。

随着时间的流逝,尸体上方的沙子慢慢被吹走,尸体由此暴露在阳光下,这就是风干的过程。

那么埃及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人工制作木乃伊的呢?这个“最早”的时间不断被考古发现提前。

1997年赫拉康波利斯的考古发现中有几具女尸,其头部和手部都裹着亚麻布,整个尸体被亚麻布和席子裹好。

根据墓中随葬品可以断定其年代为公元前3600年左右。

然而,有学者认为公元前4500年至前4100年期间的巴达里地区的墓群中那些用被树脂浸透的绷带裹紧的尸体与赫拉康波利斯的发现类似。

可见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实验是非常早的。

这种最初的裹尸行为虽然与木乃伊的制作有极高的相似度,但这种行为到底是有意识保存尸体的方法,还是仅仅展现了丧葬仪式的一个方面?目前还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初心”似乎是为了保存尸体的原始模样。

因为死者外貌的保持对其在来世被“认出”是非常重要的,可辨认的外貌是死者能够通过一系列考验得到永生、享受人间供奉的基础。

所以木乃伊的制作非常小心,要尽最大可能保留死者的原貌。

现代考古发掘的很多木乃伊至今保有指甲和头发,五官也比较清晰。

根据对埃及死亡观念的理解,可以发现防腐是木乃伊的主要功能。

躯体不腐才能给灵魂一个归来之所。

当木乃伊制作完毕,人们就开始进行一系列复杂的丧葬仪式,以确保死者可以在来世复活并享受与现世并无二致的生活。

这些仪式的高潮则是“开口仪式”——祭司们围着木乃伊转圈,口中不断念着关于净化尸体的咒语。

祭司用手指和开口刀在木乃伊的口部轻划,可以恢复尸体的五官功能,让他的灵魂享受祭品。

身体活力的恢复正是死者复活的第一步。

新王国时期的墓葬文献表明死者复活后要“挣脱(木乃伊的)绷带,重见天日”。

当时的墓室壁画也描绘了死者挣脱亚麻布的捆绑而呈现出不自然弯曲状的情景,这说明成为木乃伊仅仅是复活过程必经的一个阶段,死者还需脱离木乃伊的束缚,自由自在地来去于天国和地府之间。

在埃及人对来世的想象中,从阳间到阴间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旅途。

死者会在路上遇到各种怪兽和关卡,他必须依据自己的神秘知识答出守关之人的问题。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所谓“称量心脏”的审判。

死者的心脏和象征真理与正义的羽毛各置于天平两端,天平下面端坐一怪兽,旁边则是负责记录审判的文字之神图特。

死者要先对自己一生的作为进行总结,其内容形式则是一一否定几十项罪名。

此时一旦心脏下沉,就说明死者有罪,怪兽就会吞噬其心,死者将永无复活的可能,这才是古埃及人真正的死亡。

当一系列辅助死者复活的仪式完成后,宏大的宴饮开始了。

生者在乐歌中开怀畅饮,象征性地与死者分享这一切美食。

宴饮结束后,死者的棺木被送入棺室,棺室被就此封闭。

这样一来,死者的木乃伊静静躺在棺室之内,其名字镌刻于墓室墙壁之上,他的心脏要在去往来世的路上得到审判,他的“卡”要接受生者的供奉以得到在来世生存的养分,他的“巴”则用鸟儿的形态自由来去于阳间和阴间,并可以与生者交流,影子也会回到死者身上。

人的各个组成部分就这样达到了再次的合一。

重新成为完整的人是死而复活的必要条件,木乃伊则是其中唯一的物质实体。

如何制作木乃伊? 既然木乃伊对于古埃及人来说这么重要,那么它们究竟是如何制作的呢? “木乃伊”一词来自波斯语“mummiya”,意为“沥青”,这源于公元前六世纪入侵埃及的波斯人对木乃伊身上的防腐涂料的误解。

波斯人认为,木乃伊身上黑黑的涂料非常像沥青,木乃伊“mummy”一词由此而来。

木乃伊的制作技术经历了漫长的探索。

古埃及人起初将尸体用布精心包裹后放入墓穴,然而由于尸体在棺内,棺椁又在墓室内,尸体是无法直接接触外界热风的,于是这样的保存使得尸体极快腐烂。

当然,聪明的埃及人逐渐探索出更完善的制作方法,到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67-前1085),木乃伊的制作技术已经臻于完善。

虽然我们找不到埃及人自己撰写的木乃伊制作方法,然而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学家们都对埃及有着浓厚兴趣。

我们可以从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中找到木乃伊的三种制作方法。

最复杂、最昂贵的制作方法一般只有国王和贵族能够使用。

首先,死者身亡后要尽快清洗尸体。

当然,这是一种仪式,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和特殊的环境。

因为保持自身洁净是接近神祇的重要要求之一。

清洁尸体的水中含有泡碱,这是一种含盐的天然矿物,可以脱去尸体内部水分,是极好的干燥剂和防腐剂。

然后则是取出内脏及清洗脑部。

这个过程较为令现代人难以接受,先用一种有钩子的金属工具将鼻腔打开一个小孔,从鼻孔中倒入棕榈酒,然后以细长工具搅拌脑子,脑髓就会溶解于棕榈酒液之中。

当尸体被倒转过来时,脑中的混合液体就会从鼻孔流出来,这对于古埃及人来说是毫无用处的东西,一般都会被扔掉。

下一步则是切开身体,取出肺、胃、肠、肝等内脏而不破坏人体表皮。

只有心脏因其独特的宗教意义而被留在原位。

肺、胃、肠、肝经过防腐处理后,保存在四个罐子中,这种罐子被称为“卡诺皮克罐”(Canopicjar)。

尸体内腔需要用椰子酒和捣碎的香料来清洗干净,再用没药、桂皮及香料将其填满。

再用浸满树脂的亚麻布包裹好,包裹在亚麻布中的尸体要在泡碱中浸泡70天,这是一个干燥的过程,也是一个宗教仪式中非常重要的时间概念。

70天后木乃伊则进入了“美化”阶段,精英阶层的木乃伊都是非常精美的。

人们会再次拆除亚麻布,对尸体进行清洗,并对身体上的伤口予以缝合,眼窝处一般会填入宝石等物作为眼球。

尸体内部要填充香料、油膏和树脂,最后还要给木乃伊全身进行化妆。

男性木乃伊需要全身染红色,女性木乃伊全身染黄色。

之后再用精致的白亚麻布将尸体层层裹好,外部重新涂上一遍树脂。

层层麻布之间还要放入各式各样的护身符,用以保护死者的各个部位。

根据考古报告可知,有的木乃伊的白裹布竟然有超过20米长。

这说明了制作木乃伊不仅费时费力,更是需要充足财力支撑的。

大部分普通人家都会使用成本稍微低一些的方法,即把杉树油从肛门注入尸体体内并堵住肛门,然后把尸体置于泡碱中浸泡70天,这个时间段足够杉树油把内脏等器官融化,而泡碱则分解了肌肉。

70天后,人们会把木乃伊体腔掏空,肌肉也可以被抽离,这样木乃伊就只剩下一副皮囊、一身骨架。

这是花费较少的方法。

当然,穷人的木乃伊制作就更加快速,直接用药剂清洗体腔,再以泡碱浸泡尸体,只需要一到两天,就可以将木乃伊下葬。

可见木乃伊制作是一个全民性的活动,同时也极具灵活性,丰俭由人。

古埃及人经多年摸索,终于在新王国时期达到了木乃伊制作水平的高峰。

每一道制作工艺都有其象征含义,木乃伊身上的装饰也都有各自的魔力。

死亡仅仅是复活之路的开始,制作木乃伊则是死后的第一件事。

木乃伊本身不是这一切的目的,而是实现复活这一宏大工程背后的必需品。

古埃及人生活在充满了丰富象征元素的世界,一切作为都有其表面下蕴藏的深刻内涵。

来世像是一盏巨大的灯,在世界的另一端遥遥点亮。

埃及人一生小心经营身后之事,正是为了这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踏入那光明中去 随机文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英国决心级核潜艇造价,4000万英镑让苏联不敢妄动17亿美元的俄罗斯阿库拉级核潜艇,可击沉任何美国核潜艇揭秘河南洛阳盗墓大案,疯狂盗墓贼用火药炸开皇后陵盗掘国宝雅典娜是宙斯的女儿吗,从宙斯头颅里跳出美丽女神雅典娜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明朝专权太监王振死后 其党羽的下场如何?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叶向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他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轶事典故 礼遇 据记载,明二十七年(1599年),叶向高在南京任礼部右侍郎时,第一次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并与利玛窦切磋围棋技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叶向高升任内阁首辅后,又多次在北京私宅中款待利玛窦。他赠诗利玛窦曰:“天地信无垠,小智安足拟。爰有西方人,来自八万里。言暮中华风,深契吾儒里。著书多格言,结交尽贤士。淑诡良不矜,熙攘乃所鄙。圣化被九埏,殊方表同轨。拘儒徒管窥,大观自一视。我亦与之游,冷然待深旨。”(《诗赠西国诸子》) 据《利马窦在北京》记载,利马窦于1610年5月11日病逝北京。依照当时惯例,客死中国各地的传教士都必须迁葬澳门神学院墓地。利玛窦生前曾有在京郊购买墓地的想法,外国传教士和中国教友也希望同意利玛窦的生前愿望,但遭到很多官员的极力反对。叶向高为其上书朝廷请求赐葬,理由是“自古以来的外国人,其道德学问,有哪一个能像利玛窦这样吗?不要说其他事情了,就是翻译《几何原本》一书,就应该赐葬地了。”经过叶向高多方交涉,利玛窦最后得以准许葬于京郊。 弈中第二 叶向高在阁时,政务之暇,常邀同僚下棋,然而数年未遇敌手。泰昌元年(1620年),叶向高再度入阁,路经无锡时,在闲谈中听到过百龄其人其艺,特意写了请柬,地礼招过百龄对弈。 过百龄来后,叶向高见是一个儿童,不把他放在眼里。可是一交手,叶向高竟连失三局,惭愧难当。在旁观战的过百龄父亲战战兢兢对儿子耳语:“你的对手是当朝相国,要手下留情……”过百龄不以为然,朗声答道:“下棋虽是雕虫小技,可假如枉道媚人,岂不感到耻辱?况且相国如此贤明,怎会怪罪我一个小小的童子?”叶向高听了十分惊佩,起身对过百龄父亲说:“令郎不但棋艺绝伦,且生性耿直,将来必成大器。方今天下多事,正需这样的人才,老夫有一事相求,不知应允否?”过百龄父亲见儿子受到夸奖,连忙回礼:“小子无知得罪相国,大人有何训示,老朽定当从命!”叶向高说:“令郎有此奇才,老丈教子有方。老夫意欲带他进京,代为延请名师,教习治国安邦之术,老丈意下如何?”未等过百龄父亲回答,过百龄抢先说:“小子学业未就,还是不去为好。”听了此话,叶向高揣摸过百龄怕被人说是趋炎附势,因此不愿与达官同行,也就不为难他,只好作罢。 叶向高进京后,有一次同棋友对弈,局局连胜,棋友便称之为“棋坛国手”。叶向高却羞涩地答道:“大家有所不知,老夫在无锡却败在一个童子之手。”棋友连忙附和:“即便如此,老相国仍不愧为‘弈中第二’。”从此,叶向高便有了“弈中第二”之说。 人物评价 《》评:①向高有裁断,善处大事。②向高为人光明忠厚,有德量,好扶植善类。③赞曰:熹宗初,叶向高以宿望召起,海内正人倚以为重,卒不能有所匡救。盖政柄内移,非一日之积,势固无如何也。 明末清初学者李逊之评:乃既不能得于内,又无以解于外,惟有一去以谢责而已。身为元老,委蛇中立,而欲收无咎无誉之功,得乎哉!不欲为刘健、,恐并不能为,所以规之者至矣。 诗人评:东林诸子,奉福清为伦魁,沙汰江河,和调水火,海内服其公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